第四十五章 夢中身(五)

霖橋只管吃著茶說自己的話, 並不看芸娘。近來因為年節應酬多,像是吃胖了些, 顴骨沒那麼高聳了, 眼窩也浮上來,眼睛裡似乎也跟著有些疲憊浮露出來。

年底收賬,走到人家去, 都少不得吃席面,乏累也是應當的。芸娘才沒功夫過問他,倒是他說的夏姐的老爹, 她說了一嘴,“這樣的窮漢, 好好的女兒都給他賣去做那勾當,你送這樣的好衣裳給他他必定也是賣。”

“賣也隨他。”霖橋豁然一笑, 無所謂的態度。

芸娘在榻那端坐下, 睇他一眼,想到小慈悲寺竹林內的那個人影, 總疑心是他。但打小慈悲寺回來兩個月, 又不見他有什麼異樣。別說來刺探, 就是人也少見在家。

她近日食不甘味,睡也睡不踏實,覺得是這個疑影的緣故。他不來刺探,她倒想調過去探一探他,好叫心裡踏實, “上回在廟裡,我給岫哥求了籤, 倒應驗了, 你得空跟鶴年說, 叫他回去替我還願。”

“什麼籤這麼快就靈驗了?”

芸娘盯著他的臉,不肯錯過一絲可疑的表情,“就是個問平安的籤,沒什麼。我還落了個耳墜子在廟裡,你叫鶴年幫著找一找,是不是丟在禪房裡了。”

霖橋神色並無異樣,看她一眼,懶懶靠著打了個哈欠,“什麼不得了的耳墜子,重新到鋪子裡打一副就是了,還得費心叫人找。”

“那樣式的難打,料子嚜平常,青白玉的,不過我最喜歡戴它。”她暗裡攥緊手帕,有些冒險,“就寥大人也上山那天,我穿一件靛青的衫子配它,誰知從鶴年精舍後頭那片竹林裡走下來時,竟不見了。我回去尋了一回,沒尋見,恐怕是丟在禪房裡的。”

霖橋不過“噢”了一聲,沒大放在心上的樣子,“回頭我見著他跟他說。”

芸娘咕噥道:“我可不會替你扯謊。”

芸娘近日脾氣也大,但就是發脾氣,也還是那副溫溫柔柔的樣子,“說就說吧,無論怎樣都不合她的意,她總是要說的。我才懶得去管他,我巴不得他常出去呢。”

“那就照實說!”他扯著嗓子笑,一徑走出門去。

媽媽道:“年節底下,外頭的買賣也要歇幾日,緇大爺常在家待著,沒準就有了呢?”

“孩子哪有嫌多的?不想生小子,那就生個小姐。”媽媽說著來了興頭,嘁嘁議論道:“岫哥他們這一輩裡頭,還沒有一位小姐,常言說,物以稀為貴,家家都想著生小子,我看咱們李家生個小姐反倒好,上上下下,那是獨一份的。我聽說,巧大奶奶還鑽營著要生個丫頭呢。”

芸娘偏著臉在窗戶上望他一眼,他走路也是那樣子,甩著胳膊邁著大步,吊兒郎當的。她一向覺得是錯配了她,想到要同他過一生,只覺得煩悶。

“她一日總有哪裡不舒服,不是吹了風就是著了涼,沒有個周全的時候。”琴太太淺笑著絮叨,懶得再說,便將眼轉到蔣文興身上,“文興這趟回去,家裡還好不好?”

芸娘聽見不免心裡泛酸,也有些鄙薄,“生姑娘,她一個人說了算麼?要生早生了。”

倒令月貞冷不防想起了疾從前的一句話,“有時候發起來的未必是福。”她自己也不喜歡胖,低著眼笑,“我倒是不想胖呢。”

“不是有岫哥在那裡的?”

他姐姐捨不得,把眼一翻道:“都說了不過是個意思,難道他們家還缺肉吃?”

他姐姐將他捶一下,“你懂什麼,多少不過是個意思,你回來的時候裝了些東西,難道打空手回去?咱們家要別的沒有,就這些。”

媽媽見怪不怪了,自己在那裡嘆一聲,嘀咕著,“岫哥都這樣大了,前些時回咱們家去,咱們太太還在私底下問我你和姑爺什麼日子再生個小子。”

蔣文興悶不作聲,心裡看不起這列小家子氣的做派,卻不便說,急於從這土坯牆內脫身,只得耐著性子。趁他姐姐進屋的功夫,他還是去牆上摘了兩條燻魚擱到車上去。

及至錢塘,各家戲酒焰火仍然未斷,蔣文興趁熱鬧去給二位太太請安,在右邊說了一堆吉祥話,又回到左邊來。

芸娘不喜歡她這個動作,捂嘴竊笑,不知道是在笑她還是在笑巧蘭,不論笑誰,她敢拿出來說,一定是認為物是人非。物是人非後,這件物就不帶著隱秘的曖昧了,可以隨意拿出來當著本家調侃。

她倏然煩躁,肚子裡像是有團闇火,燒又燒不起來,滅又滅不掉。她瞟媽媽一眼,“那都是老黃曆了,媽媽還說它做什麼?我想睡一會,夜裡還要到那頭應酬兩位太太呢。”

蔣文興向泥牆上掛的些臘肉燻魚望一眼,“好歹捎些魚肉吧?”

蔣文興望著來接的小廝將幾簍瓜菜往馬車上搬,臉上有些不耐煩,“人家要什麼沒有,你這點東西送去討不著個人情,反惹人笑話。”

戲也精彩,緊鑼密鼓瘟疫似的傳染著,從這家院牆敲到那家朱門。往日街上的熱鬧各自歸家,隔著那些高矮一的牆,熱鬧還是那熱鬧,只是掉了個,從前是牆內寂寞牆外笑,如今是牆外蕭條牆內鬧。

蔣文興藉機多看月貞幾回,“發福是好事。”

拿住了他們家的女人,就如同踐踏了他們家的尊嚴。他俯首帖耳失去的尊嚴,就能得到彌補似的。

言訖,他擱下茶盅拿了包袱皮就要走。

打發了人出去,她抱著被子蜷起身,獨自緬懷那一段遺憾的姻緣。因為遺憾,對當下的境況,就覺得慶幸,彷彿青春韶華並沒有徹底辜負她,到底是彌補給她了一份險象環生的精彩。

說得芸娘不高興,瞟她一眼,催促道:“媽媽快忙你的去吧,少在這裡說人是非,巧大嫂子本來就愛與我過不去,給她聽見,還不又來排場我?”

月貞少不得小心替芸娘辯白幾句,“像是真不舒服,大概是昨夜我們王家吃席停住食了,回來馬車上她就對我說腸胃裡有些不舒服。”

琴太太笑意藹藹地搭著胳膊,摸摸自己的臉,“去年為了渠哥和大老爺的事常哭,氣色自然就不好了,年關底下鬧一鬧,心裡不想這些事,倒好了些。”

芸娘心裡的石頭落下來,想起來夜裡那邊宅裡請了個雜耍班子,霜太太叫人過去吃晚飯,正能和緇宣幽會,便問他:“姨媽那頭夜裡擺局請吃酒,你回不回來?”

如他所料,兩邊太太都只是客氣地謝兩句,並不稀罕他那點東西。

蔣文興這廂進去,恰逢月貞也在榻上坐著。自年前一別,大半月光景,他心裡待月貞的態度有了些不同尋常的轉變,暗裡盤算著要拿捏月貞,用來平衡他寄人籬下的一種委屈心緒。

蔣文興道:“胖點有什麼不好?瘦條條的身子弱,常日生病。”琴太太跟著點頭,“是文興說的這個道理。你看芸娘,成日病歪歪的,沒有精神頭,坐在那裡就不喜氣。才剛又使媽媽來回話,說是她有些不大舒服,明日的戲酒恐怕不能來陪。你聽聽,咱們做東道請那些一年忙到頭的人,主人家自然該在席上。她的架子倒比我的還大,給你姨媽聽見,又要笑我們這頭不會待客。”

這一鬧便從年關闖過元夕,蔣文興也由姐夫家回來。臨走他姐姐叫他裝了好些地裡的瓜茄,並囑咐,“捎回去送到兩宅的廚房裡,遭霜打過的瓜菜最甜。”

這漫長的一生,想伴著的人隔得遠,不想相伴的人卻抬頭不見低頭見。

說著望向月貞,“我們月貞還真像是胖了點,時時見著倒不覺得,文興大半月未見,一眼就能看出來。”

他笑說:“太太臉色比年前好了許多,大嫂子也像是比年前富態了一點。”

霖橋頭也沒回,只管把手搖一搖,“我外頭有的是局,推不開身,不去。你代我向母親姨媽說一聲。”

這日正輪到左邊宅裡做東道,回請那邊宅裡的人,琴太太一併還請了些茶葉號裡的總管掌櫃並家眷,有意要教著月貞打理家務,早起便將月貞叫到屋裡吩咐預備酒席的事。

蔣文興忙擱下茶碗,“勞太太惦記,一切都好。回來時姐姐叫捎帶了些新鮮瓜茄,叫給眾人嚐嚐鮮。”

偏陪嫁的媽媽還來跟前嘮叨,“這沒兩日就過年了,二爺外頭的賬還沒清完,怎的還見天往外跑?你不說他,太太就要說你。”

琴太太先使他坐,他撩著衣襬坐在椅上向二人問好。問到月貞時,帶著微妙的情緒,因此看得分外仔細,覺得她豐腴了兩分,想來這個年關吃得倒好。

媽媽捂著嘴竊笑一下,“巧大奶奶與霜太太一樣心眼子小,還是嫉恨從前你與緇大爺議過親的事。”

琴太太又扭頭與月貞說明日下晌擺席的事情,“這兩月裡,想必大魚大肉的大家都吃得發膩了,你去吩咐廚房一聲,叫做些清淡精緻的菜色。另吩咐幾樣素齋給鶴年,他雖然不吃晚飯,擺在那裡也是個樣子。”

月貞頭一回張羅席面,不大知道,“不曉得做什麼素齋。”

“廚房裡自有單子,他們曉得照著單子做。”

應完事月貞出來,趕上蔣文興也辭出來。他要去廚房裡看小廝卸他捎帶回來的東西,兩個人正好一道往那頭去。

走一段,蔣文興忽然說,“我給大嫂另捎了樣東西,謝大嫂上回為我炸的果子,大嫂可別嫌我的回禮輕。”

月貞偏著臉,自嘲地笑一笑,“還能有我那些面果子輕?街上兩個銅板一個。”

她鬢上插著一支兩朵的杏花,白瓣淡蕊,膚如新雪,嘴唇上又抹著淡粉的胭脂,穿著件家常嫩綠長襟襖子,襯得人如新春。但新時的暖意裡似乎還留滯著舊時的寒冷。

她像鄉下田埂子上的野花。蔣文興最不喜歡那些一簇一簇叫不出名字卻遍野都是的花草藤蔓,看見便一心只想著逃離。

可真離開了,心裡又存著一絲說不清的眷意。他將她與故鄉聯絡起來,厭煩與思念一齊襲上心間。

月貞看他一眼,“文四爺怎麼回家一趟,話變少了?”

蔣文興剪著胳膊笑笑,“沒有。我是在想你那些果子若是兩個錢一個,那我到底欠了你幾個錢。我心裡正打算盤呢,你瞧,你突然喊我,我剛要打好的算盤又亂了。”

月貞不由得一笑,“怎麼,你要折成銀子還我?”

“折成銀子是不大可能了,我在算我帶來的禮值幾個錢,能不能抵得上。”

“你帶了什麼?”

“一會你就知道了。”

兩個人到廚房裡來,趕上小廝正卸完那堆瓜茄,蔣文興正在那裡交代給廚房裡的人。月貞也在那頭吩咐婆子媳婦預備席面。

落後一道出來,蔣文興打身後擰出兩條燻魚,“你瞧,這就是我回你的禮。”

月貞捂著嘴笑,“你拿出來給我,我到哪裡去燒?還不如就擱在廚房裡。”

蔣文興搖搖頭,“不不不,我這兩條和廚房裡的燻魚不一樣,要給她們混在一起做了,誰知送到你屋裡去的是不是我送的。”

月貞將那兩條泛黃油腥的燻魚細細看一眼,癟癟嘴,“不就是尋常鯉魚燻的嚜,哪裡不一樣?”

“來路不一樣。”蔣文興挺直了腰,擰著那兩條魚,既有讀書人的文雅,又是市井粗人的俗氣,顯得滑稽可樂,“這是我姐姐不留意時,我趁機盜取而來的。”

月貞聽他講得冠冕堂皇,心下好奇,“你讀書人,還偷東西?”

“我在桌上留了錢。”

“那你直接拿錢與她換就是了,何必費這周章?”

他提提眉梢,笑道:“我是怕這兩條魚難償你的禮,又尋不到別的來還,只好用這手段。你知道我為它冒了點風險,就會覺得這魚也值些價錢了。”

月貞望著他,心道此人真是古靈精怪。也真是叫他說準了,再看眼前燻魚,她覺得似乎真有些不大一樣了。畢竟是一位讀書人犧牲了一點名聲,冒著一點風險為她“盜”來的。

偏偏她這個人,就是不喜歡“順水人情”,心底總想有人能偏著她多一些。

她接了魚又跑回廚房裡,吩咐婆子明日燒了送到她屋裡去。再跑回來,誰知蔣文興還在那路上,巾子垂在他臉畔,他在未謝的黃梅底下低著腦袋徘徊。

月貞覺得他是在等她,想起了疾站在哪裡,總是屹然不動的。不像他,百無聊賴地走回來又走回去,悠然裡掩著一點焦心,彷彿是為等她等不到。

她心裡免不了一點觸動,快著步子走過去,“文四爺是等我呢?”

想不到他也十分坦率,“不等你等誰呢?”

二人相對一笑,這笑有些默契似的,彼此在心裡都感到絲異樣。

下晌閒來無事,月貞便折到芸娘屋裡去探她的病。霖橋照例不在家,芸娘拉她到臥房榻上坐,款待茶果,看起來精神頭還足,不像生病的樣子。

月貞因問她:“你哪裡不好?”

芸娘笑著一籲,“我不要緊,就是有些犯懶,不願意動彈。從年前到今天,什麼張家李家黑家白家的,跟著太太成日去拜年,跑得人乏得很。明日的席是請家頭的人,就咱們兩邊的人與鋪子裡管事的坐在一起,姨媽少不得又要嘮叨。我不願意聽她說話,懶得去。”

月貞笑道:“太太方才還嘮叨你呢,說你一準是託病,我還不信。”

“我就是真病她也是這樣說。”

月貞這一日一直在拿了疾與蔣文興在心裡作比較,沒比出個高低來,想要叫外人做個評判,便藉故對芸娘說:“文四爺回來了,從鄉下帶了好些新鮮的菜蔬來,你近日吃得膩了胃口不好,正好叫廚房裡做些清淡的給你。”

芸娘點了點頭。月貞窺她一眼,把腮吹脹起來,“我今天瞧見文四爺,忽然覺得他長得有幾分像鶴二爺。”

“你看走眼了吧,那兩個人哪裡像?”芸娘好笑起來,也是閒來無趣,拿個話頭來議論,“那兩個人身量雖然一般高,但一個靜一個動,一個從容一個伶俐。還有啊,一個清高得要不得,一個又過分謙卑。“

還有什麼?芸娘想不到了,也懶得再去想,與她不相干。

月貞思索一陣,跟著點頭。一時也理不清,只是仍然在心裡將了疾作為一個男人的標尺,大概是因為她經歷的男人就只他一個。

次日下晌這杆尺就與她一桌相對地坐著。

因為請了戲,戲臺子設在對面廊上,這廂是一間小花廳,錯落著放幾張八仙桌,只三方坐人,前頭空對著幾扇敞開的隔扇門,好看戲。桌上各色精緻菜餚果品,桌底下皆設熏籠,小廳內暖烘烘的空氣被嘁嘁的說話聲胡亂攪動。

尊琴太太吩咐,孝期內,不許鑼鼓大作,只用些笙笛箜篌琵琶伴奏。請的是蘇州班子,唱的崑腔,蘇州話與杭州話通一點,又不大通,所以大家也只是有一耳朵沒一耳朵地聽,但聽腔調,總覺得淒涼。

月貞的桌兒是在兩位太太后頭,因為她是寡婦,別人都是夫妻同座,只得將她與了疾湊在一桌,邊上湊巧也還坐著一位總管家中的老太太。

她暗暗看了疾,這個人在對面,也不看戲,闔著眼捻他的持珠。那老太太端起一碟桂圓請他,“鶴二爺,吃一點,吃一點,乾坐著有什麼趣?”

了疾才把眼睜開,不好拂老人家的意,合十謝過,揀了一顆,也是捻在手裡不剝。這一睜眼,就不甘只看見這些眼前事物,睞目將月貞也看了一眼。

不想月貞微微扭頭,那方向是對著最尾那桌。那桌上坐著蔣文興同兩個老掌櫃坐,正低聲說話——

“文四爺幾時到櫃上?往後還要承蒙關照啊。”

“您老客氣,論資歷,我是後生,論年紀,我是晚輩,要是關照,也是您二老關照我。”

“哪裡哪裡,雖然我們在茶葉行裡,你文四爺在錢莊,可大家都是替老爺太太當差,什麼資歷輩分的,說這話就是見外。”

“越是這話,越是要有個長幼尊卑。您二位只管叫我的名字,什麼‘文四爺’,晚輩哪有這麼大的福。”

月貞聽得一耳朵,忽然想到芸娘還有一點沒論周全。蔣文興與了疾,一個在世,一個出塵,這才是最大的不同。然而她也不過是個在世之人,有七情六慾,有悲喜憂愁。從這點上來看,她與蔣文興似乎要更近些。

她調轉頭來,將那遙遙天外的人又看一眼。恰好遇上了疾的目光,她怔一下,陡地心虛。轉念又想,有什麼好心虛的?橫豎他也不會到兩位太太跟前狀告她眼睛不守規矩。

要說不規矩,他們之間比誰都不規矩。

想到此節,她反將腰板挺起來,下頦也抬起來,眼睛睨著他,在碟子裡摸了顆桂圓。

這模樣在了疾眼裡,成了一種挑釁。他眼色愈發放冷。不是冷淡的冷,是凌厲的冷。他越冷,月貞也越是顯得理直氣壯。

兩人較著勁,琴太太倏然扭頭過來將月貞嗔一眼,“你這孩子,也有些沒眼力,你瞧那頭金掌櫃那桌,是不是空了碗碟?快出去使人換新的菜上來。”

月貞忙離席尊辦,到廊下吩咐管事的媽媽。又怕回去與了疾冷眼相對,便鑽出洞門外略避一避。丫頭婆子們話多,瞧見又要說她偷懶,她又在近處尋了座林木掩映的亭子去坐。

不想屁股剛落在吳王靠上,就聽見一聲質問,“你避到這裡來,是為等誰?”

回頭一看,了疾不知何時也跟到亭子裡來,森白著臉,顯然責問。月貞笑一下,“我出來走走,就一定是在等人麼?”

了疾剪著手立到她跟前,“你不坦白。”

月貞將胳膊憑闌,仰起臉,“別說我沒在等人,就是等了,與你什麼相干?”

她問得理直氣壯,一雙眼睛朝他挖著,像是要把他心裡的東西挖出來。

了疾不免氣憤,因為心裡的確有什麼藏掩著,連他自己也怕看,“與我是不相干,我不過好意提醒提醒你,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你就沒個計算?”

這一番話說得隱晦,但正是這一分隱晦,愈顯得霪穢。月貞心下大怒,噌地站起來,裙身也在顫唞,“我做了什麼了?我沒計算,你倒是替我算一算!”

他越是氣,越是嗓音低垂,反而顯得冷靜,“難道你與那蔣文興,當真是坦坦蕩蕩?”

月貞心虛,更恨他這冷靜,“我和他有什麼見不人的,你拿出證據來。”

要細數罪證,卻無證可依。他們是說過幾句話,月貞也的確給他做過一份吃食,但這些都是有理有由的,算不得什麼。

不過情長情短,是不講證據的,他有感覺。兩人沉默地望一陣,月貞倏地笑了下,歪著下頦,“你沒證據,就是說到太太那裡我也不怕。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你猜得不錯。他儀表堂堂,我就是有些喜歡他,就是想不守規矩,”

她相信即使這樣說,他也不會對別人講。他對人一向很善,對她更善。可這善像把她慣壞了似的,她忽然想在這善裡作惡。便挑釁道:“那又怎樣呢?與你什麼相干?”

這一問,便把了疾問得清醒。這家裡這樣掩人耳目的事情也不單隻發生在她身上,別人他尚且裝聾作啞,又何必來問她?

他應當只做庇佑她的佛,不應當懷著私人的憤恨。

月貞仍在等著,倒希望他罵她兩句。因為截然相反的是,她卻只要他做能刺痛她的魔。但佛還是那佛,緘默著,目光逐漸有些敗落的顏色,洇得霧一般,使她心裡也漸漸悽迷。

隔定一陣,了疾嘆著氣背過身去,“我不過是想你好。沒鬧出事,大家不過是些小吵小鬧,等鬧出事那天,是要出人命的。你任著性子胡來,你可以不管不顧,我不能不往前頭打算。方才抱歉,你彆氣,我不應當以這樣的口氣來質問你。”

月貞一顆心陡地跌向崖底,碎成了一縷輕盈的笑。他心胸豁達,包羅永珍,連這一點也能原諒。

她搖頭笑著,跌坐回吳王靠上,胳膊照舊搭到闌干上去,只是眼睛不看他了,而是望到那些掩映重重的春木裡,“你還真是個天生做和尚的人才。”語調輕飄飄的,很由衷。

了疾回身望她,預備著走,仍有不放心,“蔣文興並不是個良人,不該是他。”

月貞一動不動地將下巴墩在胳膊上,有些悵惘然的傻氣,“當和尚的都是你這樣子?一心要給人指點迷津。真可惜,我這個人最不信什麼鬼啊神啊的。真是怪了,你這好管閒事的德性什麼日子才肯改改?”

了疾不免想到她曾說過的話,心裡暗暗發著疼。然而要叫他為了治好這一點疼,把她當做藥,敷在傷口上,他做不到。

他痊癒了,那她呢?她會被風乾,脫落,掉入泥地裡。或許她不在意,她就是打泥地裡長出來的,但他不忍再看她被埋回去。只得走了。

月貞留在亭子裡,吹了一陣子的風,回去席上便覺得胃裡有些隱隱作痛。換平常也就忍了,今番倏然忍不得,躬著腰在琴太太耳邊告假,“太太,我腸胃裡不大舒服,想回屋去躺一躺。”

琴太太扭頭觀她面色,“唷,麵皮是有些發白。那你回去,這裡散了打發人請大夫來瞧瞧。”

“大約是吃了些鮮果受了涼,不防的,我先回去睡一睡,還不好再請大夫。”

這倒不是客氣,月貞知道是因為心裡憋得狠了。這廂一出來,走到沒人的地方,眼淚便撲簌簌往下墜。收也難收,急如一番黃昏雨。

入了夜,小廳上還沒散,仍隱隱聽見斷笛哀箏,她哭得眼乾,想恨了疾,又沒有名目。他處處都是為她打算。

她還是隻記得他的好,從心到身。他的手曾摸到她哪裡,今夜驀地都回想起來,也不知是什麼道理。明明那一夜很混亂,她的心虛膽顫,他的神志不清,導致兩個人都是魄散魂離的,沒有章法,也就無從理起。

此刻一點點的,線索都串起來,形成了片段。她想起他是先扯開她的衣裳,不知何從著手,只得摸到哪裡是哪裡,胳膊滾燙起來,臉也滾燙,心口也滾燙。身.體比腦子的記性還好,仍記得每一分感觸。

只是真遺憾,這些觸感太深刻,她反倒遺失了他親她嘴巴的感覺。想再拾起,又時過境遷了。

她只能靠這點記憶抵抗這種荒蕪的空虛,但近來,荒蕪在連天的熱鬧裡益發膨脹,這點身體的記憶就顯得太不夠了。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球OL

愛吃美食的漢

穿越女尊:成為九億御姐的夢

一天魚

人間風月如塵土

無盡夏

用科技來斷絕修仙路

盞燈鈷文

四合院:自己逃進禽獸窩

南境遊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