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深深願(五)

小花廳用的隔扇門, 薄薄的一層黑漆,刷過銅油, 下晌的陽光撒在上頭, 透著一種沉悶的老木黃。門上的雕花是十字套方,影子投在琴太太臉上,使她一張勉強風韻猶存的圓臉在小小的框裡被割得四分五裂。

她穿著黎色長襟, 露半截緇色的裙,顏色比那門的顏色還沉悶,顯得她的笑容有幾分古怪的俗麗。

她對寥大人說:“我們月貞媳婦, 雖沒讀過幾本書,卻是個知書達理的好孩子。她說:‘既然嫁到李家, 從此我就是李家的人。大爺雖然沒了,還有太太長輩, 還有兄弟姊妹妯娌, 難道不是一家人?我願意終身替大爺盡孝。’您聽聽,如今的年輕小姐, 哪還有這樣的氣節?”

那些話裡, 有一半倒真是月貞講過的, 另一半是她自己添油加醋。

寥大人不知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呵呵笑著,“貴家大奶奶這樣的姑娘是難得,現如今世道上,死了丈夫, 剛過了熱孝便偷麼改嫁的多得很,沒人來告, 官府也不好多管罷了。說起來簡直傷風敗俗。”

“是呀。”琴太太慢悠悠點頭, 端起茶淡抿一口, “要您說,您大人管轄的縣上,倘或出個‘貞潔烈婦’,是不是您大人臉上的光?”

這一句說得寥大人靈光一閃,擱下茶碗欠身,“太太的意思,是想為貴家大奶奶請個牌坊?”

琴太太含笑不語,拿眼瞅著他。他自思片刻,連連點頭,“倘能成事,的確是樁替咱們錢塘縣爭臉爭光的好事。正巧去年朝廷才傳下話,說是皇后娘娘有一日親自教導幾位皇親女孩子要清閒貞靜,守節有恥,柔順溫恭,雅持端莊。”

“可不是?皇后娘娘是天下百姓之母,咱們婦道人家,自然都該聽她老人家的教誨。”

寥大人心下一合計,今日這李家真是不白來,一受了疾提醒,或能免將來失察之罪;二受琴太太點撥,這兩年或可添功加績。

她漸漸露出個滿意而不屑的笑來,像是對人說,也像是自言自語,“這男人吶,還真是隻有沒牙的時候最老實。老東西,欺負我多少年了,看到底是誰熬過了誰。我可不是姐姐,恨誰也恨不到二老爺頭上,活該受二老爺的氣。我恨誰,我就要叫他生不如死。”

霜太太跟著吩咐,“緇宣,你立馬寫封信進京,告訴你父親一聲,叫他趕回來。再套車回鄉,將幾位老太爺老叔公都接到錢塘。法事的事情不必說,自然是交給鶴年的。”

後頭商定靈堂發訃告的事。月貞默默聽著,倒覺得有些好笑,人還沒死,都只當他死了,趕著將事情妥善地辦在前頭。

琴太太忽然抻直了腰喊了聲“馮媽。”就見馮媽打門首進來,她問:“帶鉗子沒有?”

那顆牙給馮媽用絹子包好了揣在懷裡。琴太太素日吃喝穿戴都是由人侍奉,唯獨在這椿事上,她喜歡親力親為,大概是一種享受。

了疾睜開了眼,淡淡的口吻,“又何必咒他死呢。”

眾人散了,只將月貞留在屋內。正有些手足無措之際,抬額一瞧,了疾還在椅上坐著。

曜日西傾,滿是密匝的枝影投影在樓閣花牆,許多亭臺都是空的,撕裂的蟬聲穿插而過,像支利箭,使夏日的安寧變成一種刺人的孤寂。

趁眾人圍著大夫問話的功夫,月貞挨去了疾身邊,睨著大老爺摳僂下去的眼睛,“這下你又走不成了吧?瞧這樣子,我們老爺是沒幾日活頭了,治喪做法事,還得你親自來。”

琴太太接了過去,馮媽轉到大老爺跟前,將他下巴扳著,捏開他的嘴,後頭那小廝也熟門熟路地將大老爺兩條胳膊反撳到椅後。

思及眾多好處,登時心胸開朗,“好事好事,也是貴家光耀門楣的好事。只是如今貴大奶奶孝期未滿,還不作數,先打算著。正好明年朝廷有位巡撫要到杭州來,屆時或可與他說一說,本官再向朝廷表書。”

月貞忙正了身子向前:“太太您吩咐。”

忽然人去樓空,天井那口大缸裡跳起一尾紅鯉魚,把水撲得嘩啦啦響。兩個人嵌在隔扇門框的兩端,紋影落在白牆上,像一個陰冷的籠子關住了兩個人。

琴太太覺得自己也有些老了,但她不願承認。她想到姐姐那臃腫的身軀,唇角得意地掛起來,無聲地嘲諷著。

月貞坐到芸娘身畔,聽著霖橋立在堂中哽咽回話,“大夫送出去了,聽他的意思是無力迴天,老爺就這幾日。是不是要通知親友一聲?”

他下半截癱了,再痛也跳不起來,嚷不出聲,還不如砧板上的魚,砧板上的魚還能垂死掙扎幾回。

月貞低著聲駁他,“可不是我要咒他死,我不過是照著大夫的話說。你方才瞧見的,他的親兒子親女兒也不見得是真傷心。我做兒媳婦的,更論不上。”

他只能“嗚嗚”地哼兩聲,淌得滿襟帶血的唾沫。

琴太太也微微哽咽道:“自然要知會他們一聲。好在老爺的事都是提早預備在那裡的,不至於當初跟你大哥的事一樣慌亂。你去告訴管家,把庫裡存放的棺槨都抬出來,壽衣也拿到太陽底下曬一曬。有什麼缺的,這幾日就要採辦齊全。”

琴太太使兩人送他出門,自己只略送兩步,又走回廳內,將四輪倚上的大老爺盯著看。

眾人一聽,雖然也哭,卻遠不及當初大爺去的時候那般悲慟。一來是大老爺到了年紀,二來這一兩年,他雖然活著,卻漸漸淡出人的視野,許多人早就當他死了。

馮媽由袖管子裡掏出柄秀珍銀鉗子遞上。這玩意她一向是隨身帶著,保不齊琴太太什麼時候心血來潮,就要的。

唯獨了疾在病床前,闔著眼撥動著持珠,默誦了一段經文,面色無限悵然。

伺候大老爺的小廝很是識趣地低下腦袋,隨即大老爺慢慢抬起頭來,整張臉像一片枯葉,麵皮發黃,眼角的皺紋又深又長,目光疑似一種孩童的純真。

兩廂說好,緇宣與霖橋也包好了幾罐茶葉回來,寥大人便要美滿告辭。

那蔣文興也在屋內,聽見這話,心道是個邀功賣寵的好時機,便忙起身打拱,“這事情就派給小侄去辦吧,緇大哥與霖二哥在家還要應酬親友,恐怕忙得顧不上。”

大概是沒了最後一顆牙的緣故,大老爺過兩日便有些不好,連四輪倚也坐不住,像條軟骨蟲似的直往地上滑。也不再痴呆呆地笑了,茶飯送不進去,精神每況愈下。

月貞方才還有些害怕,在這裡對著個將死不死之人,何況是大老爺。她往日瞧見大老爺就有些恐懼與噁心,覺得他是從墳裡爬出來的一副朽骨。

大老爺只當是同他玩耍,“呵呵”地笑起來。琴太太也笑著端詳他片刻,旋即捏緊了精緻的鉗子鉗住他僅存的那顆牙,使著吃奶的勁向外一扯,大老爺便在四輪倚上扭動兩下。

他轉身朝外間去,月貞亦撇嘴跟上。外頭坐了一圈人,琴太太與霜太太自然是坐在榻上,下首兩側椅上坐著晚輩,男人一邊女人一邊。

短短几日,大老爺消瘦不少,錦被蓋在他身上彷彿鋪平了似的,只剩個圓圓的腦袋擱在枕上,有些可怖。

她一壁說,一壁扭身出去。馮媽忙跟在後頭,一貫地搭腔,“是,是,太太做姑娘事就比那邊的太太硬氣。她不過是拿著那些女人撒性子,如今年紀大了,連那精神頭都沒了。”

月貞更談不上什麼悲愁,只學著眾人的樣子,假模假樣地拈帕將眼瞼幹蘸一蘸。

“好,好。”琴太太欣慰點頭,“虧得文興在這裡,還幫得上忙。”

但了疾在這裡,她忽然就安定下來,法師最能驅邪祟。

“月貞。”是琴太太在喊。

“暫且還用不上你們,你們妯娌三個這幾日只在老爺榻前侍奉,輪著來。你是長媳,今日就是你,明日是芸娘,後日是巧蘭。別的也就罷了,可要親自喂老爺吃飯喝水。老爺有什麼吩咐,先到屋裡回我。”

請大夫來瞧,那老大夫惋惜著搖頭,“預備預備吧,貴老爺這活罪恐怕是要熬到頭了。”

她故意問:“你怎的不走?”

他傻呵呵地笑著,那烏漆墨黑的口腔像一口深淵,那顆牙將落未落的牙顯得格外礙眼。

說完,他掣著袖口把兩邊臉揩一揩,也不知有沒有淚。反正看這情形也是無人計較的。

了疾整衣起身,“我還要進去看看大伯。”

月貞忙起身跟上,裡頭有兩個丫頭在服侍著喂藥,月貞去接了碗,盡她的孝道。然而大老爺除了還有些微弱呼吸,簡直形同死人,連枕頭也倚不住。

“不用餵了。”了疾坐在床沿上攙著他睡下去,驅散了丫頭,“方才大夫都說了,不過是這幾日的事情,就是仙丹也無力迴天。”

“啊?”月貞朝門簾子探探頭,端著藥碗舉措不定,“這藥是餵給活人看的,沒指望能治老爺的病。”

“原來你知道。”

月貞將碗擱在床頭,搬了根杌凳在床前坐著,膝蓋對著他的膝,“我又不傻。後事都預備妥帖了,誰還安心要治他?只不過要大家面上好看。”

了疾笑了笑,扭頭斜睨著大老爺的臉,悶了半晌,忽然開口:“我父親常說,人活在世上就憑一份清白,一份體面。”

日頭落下屋對面的廊簷,屋裡登時光線晦暗。月貞聽得稀裡糊塗,起身去將那碗藥倒進一盆結著紅豆果子的盆栽裡。回身見他已閉上了眼,撥轉持珠,又在誦經,大有其後無言的架勢。

她坐回來,毫不避諱地看他的臉,反正他也瞧不見。他淡綰色的嘴唇微微翕動著,露出一點點整齊潔白的牙齒。令她想起在哪本書上看見過的詞,“口舌生香,甜津拌蜜。”

人的唾沫有什麼好吃的?她沒嘗過,但不妨礙她想湊上去將他的嘴咬一口。單是個念頭就足夠驚心動魄,她紅著臉,趁沒人看見,偷把自己的下唇摸了摸。

“鶴年,你是在趕著為大老爺超度麼?”

了疾掀開眼皮,便撞見一雙星眼含情。

光影輪轉,屋子又漸漸明亮起來,太陽斜落在床沿底下圍板上,照活了上頭的雕花。是浮雕一片竹林。小慈悲寺的居舍後頭也有這樣一片野竹林,了疾似乎聽見居舍裡的風聲。

真是奇怪,月貞近乎赤骨的眼睛非但沒令他厭惡,反倒令他想到“好風長吟”四個字。旋即又想到“盛極必衰”的道理。

她炙熱純真的感情,能不能如同林野的風經世不絕?

竟在一個惝恍間,想到哪裡去了?了疾閃回神思,低頭一看,手裡還握著持珠,簡直叫他羞愧。

他沒敢抬眼,低著眼嘆了聲,“多少罪孽都是今生的事,人一死,什麼都能得到了結。”

月貞看似規矩地坐著,卻漸漸將腦袋偏下去撈他的目光,“噢,你們佛家是講因果輪迴的。那你替我看看,我上輩子是個什麼人?”

“大嫂是不信鬼神的。”

“你怎麼曉得我不信?”傍晚的風穿簾而入,捲起她的裙去貼他的衣襬,引來逗去的,像兩個人在暗中矜持地調情。

她為這點想象竊喜不已,把兩手攤在他眼皮底下,盈盈笑道:“要看手相麼?從前有個老和尚說我是剋夫命,就是瞧的手相。你也替我看看,要真是剋夫命,你想法子替我改改好了。”

那兩隻手因為久不操勞的緣故,變得光滑細膩了。掌心有些泛粉,交錯著崎嶇的紋路。了疾驟然有種衝動,想伸出手替她抹平那些坎坷的細紋。

為這一點衝動,他有些恨上了自己。對自己嚴苛地正了腰板,把眼轉開了,“命由天定,天定的,如何能改?”

送出的手他不託,月貞只好地收回胸`前,一隻手將另一隻手握著,尷尬地揉搓。心卻不死,“怪得很,我好像上輩子就認得你,你信不信?”

了疾瞥她一眼,面色冷淡,“大嫂又在胡說。”

“胡說麼?你想想是不是你上輩子也就認得的我,所以今生我總是胡說惹你的生氣,但你轉眼就忘了,仍然待我很是周到。”

了疾眼底兜著點漠然的笑意,“我哪裡待大嫂格外周到?我待巧大嫂芸二嫂也是一樣周到。”

月貞先前也以為是這樣,還為此生了一場悶氣。但那是頭先的事了,她越來越認為,他待她是有一點不一樣的,只是說不上來。

她不服地輕哼了聲,“要是這會是芸二奶奶留在這裡侍奉,你也留下來陪她?”

這話叩到了疾心門上去,他從未想過這種假設。當時留下來,只是想到月貞從前見大老爺時,目光總有些懼意,像是見著個鬼。

要換作別人……別人是不怕大老爺的。

也許她猜得對,但他不能認,於是只認其一,也算不得誑語,“我留下來是為給大伯誦經。”起碼這是真實的一部分,他說得理直氣壯。

“隨你怎麼說。”月貞不屑地撇一下嘴,呵呵發笑。其實她也沒根據,不過是詐他一詐。

可什麼也沒詐出來,了疾又閉上了眼,繼續默誦經文。唸的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額上發了些汗,月貞想趁勢迤逗。由袖裡摸出條帕子,正要抬手給他揩,偶然眼一斜,大老爺在枕上木怔怔地睜著兩眼!

大老爺不知幾時醒的,那張黑洞似的嘴又張著,眼窩深陷,顯得整張臉格外猙獰。像祠堂裡那些畫上的人,幾分森森的肅穆。

月貞被唬了一跳,忙把那隻不規矩的手收回去,旋即推了了疾的膝一下,“鶴年,你瞧,老爺像是醒了。”

這話傳到琴太太屋裡時,琴太太正與管家商議治喪的細則。一聽,手裡的茶碗險些跌下去。著急忙慌趕到那屋裡一瞧,人是睜了眼,卻不算“醒”,她總算安了心。

大老爺睜眼不過只是一場迴光返照。他當夜便斷了氣,死的時候還是那副樣子,睜著眼,張著嘴,好像是強烈地怨恨著誰。

嚇得月貞摔碟子拋碗,逃命似地奔到琴太太屋裡,隔著門簾子回稟,“太太,老爺像是沒氣了!”

裡頭琴太太正要解衣裳睡覺,聞言叫馮媽將她喊進臥房,“什麼叫‘像是’?”

“我我我我沒敢試鼻息……現下有小廝丫頭在跟前守著呢。”

“你這孩子,又不是沒見過死人。”琴太太把衣裳又重繫好,轟轟烈烈領著馮媽丫頭往那頭過去。

月貞待要跟上,瞥見她妝臺上的奩沒闔上,露著好些金銀翡翠頭面。這夜裡亂糟糟的,她恐丟了東西,便走去闔奩。誰知不留神碰倒了一個小瓷罐子,滴溜溜滾出來零零散散的珍珠。

拾起一瞧,卻又不像珍珠,像一顆顆小石子。拿在手上細觀,也不是石子,是人的牙齒。月貞驚魂未定,又遭一記大嚇,趕忙將滾落的牙齒都收回小瓷罐內放回原處。

抬額一看,昏黃的鏡中映著她慘白的臉,蠟燭在旁一跳一跳的,像是人得意癲狂的笑聲,月貞不寒而慄。

這些牙是誰的,不用想也猜著了,素日裡見琴太太對大老爺的態度,只當夫妻不合。原來不單不合,還有如此仇怨。

這夜叫人害怕,月貞在廊下拉了個丫頭陪她回大老爺屋裡去。闔家人口早擠在那裡,外間站滿管事的男女,烏泱泱的人頭。裡頭也是一堆人,將張床鋪裡裡外外圍得個水洩不通,脂粉頭油味直衝人的太陽穴。

月貞抬手扇一扇,站在櫥櫃底下,悄悄向了疾靠攏,“怎麼兀的這些人?”

除了兩宅裡的家人不算,還有幾個陌生女人的背影。她們的哭聲比眾人都悲愴。了疾端正著目光道:“是大伯的三房小妾,大嫂難道沒見過?”

倒是偶然在園子裡撞見過幾回,沒搭過話。奇就奇在,平日也不見她們對大老爺多上心,這會嚎喪卻嚎得如此賣力。

有個三十出頭年紀的,穿著銀紅對襟,腰肢婀娜地跪在床下,正哭天搶地地捶大老爺,“老爺,老爺您倒是瞧瞧我呀!您好歹說句話,怎麼不明不白地拋閃了我們?叫我們往後的日子怎麼過啊!”

聽著哭得比月貞當初哭大爺還情真意切,另兩個也不甘示弱,提高了聲調,撲身擠上去。將正主琴太太擠出人堆來,她也不計較,蘸著眼淚出去吩咐官家事宜去了。

倒是霜太太,坐在一根梳背椅上吩咐緇宣與霖橋出去幫襯,一根手指將三個姨娘點著,“平日不見你們到病榻前伺候,這會想著自家往後的前程,倒都哭得傷心。往後的日子怎麼過?大老爺不在了,留著你們做什麼?願意嫁人的另配人,不願意的就自行回孃家去。”

三位姨娘一聽,登時嚎成一片。

了疾微微斂眉,上前在霜太太耳邊說了兩句。霜太太便一面嘀咕著“我才懶得管”,一面往外頭幫忙去了。

了疾退步回來,月貞挨著問:“你勸了你娘什麼?”

“姨媽家的事,還是姨媽自己做主的好。”

“你跟幾位姨娘很熟?怎麼幫著她們說話?”

“不熟。我佛慈悲,一向與人為善。”說著擦過月貞,一徑出去。

月貞暗咂他這話,像是還為下晌那些詐她的話辯解。這人真沒意思,不過幾句玩笑話,也值得如此費心撇清。她翻個眼皮,也跟著到外頭去。

按著兩位太太吩咐,兩宅裡陸續忙活起來。好在都是提早預備好的,不至於手忙腳亂。掛白幡,搭靈棚,不過次日便設靈安放。依了疾的話,需停靈一月。

由晨起,就是琴太太霜太太,緇宣霖橋,並月貞巧蘭芸娘輪番守靈燒紙。其餘人各自款待男女客人。

大老爺的事不比當初大爺,大老爺身子骨硬朗的時候,一向愛結交朋友,杭州城內凡官貴人家,與之皆有相交,何況生意上往來的許多人。因此除開親友不算,來客之多,險些將李家門檻踏破。

連茶葉商號及錢莊裡的好些個大掌櫃皆來幫忙料理,饒是如此,後宅內還忙得轉不開。正經主子們不是守靈就是在前頭酬客,裡頭調停的事,只好交給三姑娘惠歌。

奈何惠歌也沒有管家的經驗,只怕做不好,私下與琴太太訴苦。

琴太太攬著惠歌榻上座,握著她的手寬慰,“實在是家裡沒人,你幾位嫂嫂又要在靈前盡孝又要幫著招呼客人。你是姑娘家,客人倒不必你去招呼,正好借這個時機叫你學著辦事。往後出閣,大族內許多人口,你也能料理得過來。”

說得惠歌臉上一紅。聽她娘這意思,彷彿已經替她看好了人家?她姑娘家不好問,只微微低下下頦,“女兒明白您的用意了。”

琴太太將她的手拍一拍,“娘還在這裡,把馮媽也指派去幫你的忙,有什麼不到之處,她曉得幫襯你,你怕什麼?”

“我聽孃的。”

如是,這一月便交由惠歌管家。惠歌沒經驗,只怕叫上上下下的人笑話,愈發警醒,成日睜著眼盯那些偷奸耍滑的下人,逮著不是,必定重罰,引得人都說她是得了琴太太的真傳。

隔日幾月貞的哥嫂也來了,因月貞這一房沒漢子,琴太太只得請了疾代為招呼她哥哥。

恰好永善白鳳到李家是晌午,月貞剛由靈堂換下來,等她哥哥嫂嫂弔唁過,與了疾領著兩人往房裡去。

白鳳挽著個包袱皮,沉甸甸的,在前頭挽著月貞並行。她一個腦袋四面顧盼,見園林深幽,花牆重掩,驚得連連咂舌,“我還是頭一回到你們家來,怎麼這樣大的園子?我的老天爺,這地方只怕神仙也住得!姑娘真是沒嫁錯,還虧得我當初英明!”

如今已成定局,月貞懶得再提當初,只問她家中瑣碎,“孃的身子可好些了?”

“說不得。”白鳳嘆道:“自上回我們打廟裡回去,她老人家就說膝蓋疼,躺在床上四五日不下地。我叫她下來走走,她還抱怨說我見不得她閒著。我分明是為她老人家好嚜,越是不好越要走動走動,那骨頭都是躺散的。她不聽我的,躺了這樣久,這不,這幾日又犯了老毛病,成日間咳嗽。”

“請大夫開藥了麼?”

“請過了,還是老方子。”說到此節,白鳳眼內閃過一絲精光,“總吃那方子也不見好,我聽人家大夫講,咱們老太太這病,吃點人參黃芪這類的好藥調補調補就好了……”

月貞一聽她這話頭,就猜準她後頭的話。原本這兩日瞧見巧芸兩位奶奶孃家來人,她心裡也有些惦記母親哥嫂的。

這會一見,卻是爭如不見。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能力只有三秒鐘

是你是你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