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媳婦人未到聲先至。

屋中情形算不上好,趙啟明還被堵著嘴在地上跪著。張寡婦滿臉淚痕地跪坐在地上。

村長媳婦最是會打圓場緩解氣氛,見著屋中的氣氛,她嘴角上揚,連眼睛都染上笑意,張開嘴巴,話還沒來得及說出。

張寡婦突然衝到宋圓圓面前,兩手捏著她的胳膊,一邊說話,一邊搖晃:“圓圓,你一定看錯了對不對?你小時候你啟明叔還頂著你玩過呢!你不要告他好不好,嬸子賣地,賣地賠錢給你行不行?”

張寡婦越說越激動,手上的力度也漸漸加大。

陳老三等人離去時,宋圓圓已經察覺出此事定有蹊蹺了,畢竟她不是真正的九歲小兒。她對趙啟明早已沒有了昨晚的滔天恨意。

但完全不追究趙啟明的責任,宋圓圓辦不到,她又不是聖母!

可是,張寡婦這樣癲狂的姿態還是嚇到了宋圓圓。

宋圓圓小心地掙扎,“張嬸,你弄疼我了。”

柳氏把宋圓圓往懷裡拉,宋老太抓著張寡婦的手臂,把張寡婦扶起來,,“啟明她娘,你冷靜一點。”

張寡婦一把推開宋老太,“我冷靜什麼?我怎麼冷靜!是你,都是你,是你帶我相公習武,才讓我沒了相公!”

“就只剩下啟明和我相依為命了,你孫女又來陷害他。你們宋家能不能放過我們!”張寡婦聲嘶力竭地吼道。

宋老太臉色晦暗不明,扶著張寡婦的手漸漸鬆開,口中喃喃道:“原來,你一直是這麼認為的。”

縣令一直站在原地,不曾阻止。

看向宋老太的目光多了更多的探究,這個老太太到底藏著些什麼東西?

村長媳婦見張寡婦越鬧越不像話,一把扯過她,生氣地道:“你如果不想啟明洗刷冤屈你就鬧,你放開了鬧!”

“那衙門是她宋家開的嗎?想告就告,想撤就撤?”

“我倒還是不知道,宗奕兄弟的事情你還算在宋妮身上。他趙宗奕自己沒長腦子嗎?學武是宋妮逼的?參軍是宋妮綁去的?你說這話你虧不虧心!”

張寡婦聽罷,癱在地上慟哭不止。

“哎!”村長媳婦嘆了口氣,“昌嫂子,麻煩你跟老五家的把啟明他娘先帶回去收拾收拾。”

昌嫂子就是趙宗昌媳婦郭大嘴,老五家的就是趙五婆娘,孃家姓陳。她倆都是膀大腰圓的,很有一把子力氣。

“給大人添麻煩了,飯食已經準備好了,大人看就在這宅子用如何?”

請縣令大人吃飯才是正事,宋妮那個拗勁,縣令真去了他們家,那宋妮只怕要在她家門口當門神了。

“吃飯就不必了,既然來一趟,稍後就勞煩領我去宋康墳前上柱香。我們這就回轉了,這案子也好儘快了結。”

縣令一碗疙瘩湯下肚,胃中暖和許多,現在走還能趕在晚飯前回縣衙。

“大人,就是些粗茶淡飯,大人難得來一趟,怎好餓著回去。”村長也出來勸。

“就是,大人。您這還讓人給了銀錢的,各位差爺聽說您還沒用飯,也都不願上桌。您看?”村長媳婦又說道。

縣令只顧著審案了,沒注意,看向師爺,“不是說讓他們輪換著吃嗎?”

“小的讓通傳下去了,這,這不是忙著審案子嗎,也就沒注意他們去沒去。”師爺也是一頭霧水。

“罷了,那就用了飯再回去。”

“宋氏,本縣想去宋康墳前把這喜報送去,此事也算是有頭有尾了,你看可行。”

宋老太沒想到縣令能做到這個地步,她跪下來,柳氏和宋圓圓也跟著跪下,千言萬語在宋老太腦中盤旋,最後只悶悶地說出來一句:“叩謝大人!”

既然要上墳,那就得備香燭,宋家有現成的,宋老太三人就回去準備,小黑蛋是孝男,也得帶上。

祖奶奶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就不用讓她跟著跑了,免得再次觸景傷情。

宋老太本以為柳氏不會去的,她嫁到宋家,除了宋康帶著,基本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等宋老太把東西收拾好,提著個籃子出來,就看見柳氏換了件更素淨的衣服,牽著宋圓圓和小黑蛋在門口等她。

宋老太雖訝異也沒說什麼,“走吧。”

祖孫三人走出門不遠,熟悉的嗩吶聲響起,只見對岸,喜牌又高高舉起來,報喜得隊伍如來時那般分開兩排吹拉彈唱著。

只不同的是,縣令沒再坐轎,而是在隊伍後面走著。

宋家祖孫再也繃不住了,除了不懂事的小黑蛋,宋老太和柳氏還有宋圓圓,淚水如決堤般湧了出來。

“宋妹子,你幹啥呢?還等著你帶路呢!”村長的聲音傳來,宋老太一行人才覺著失態,趕緊抹了眼淚,“就來,這就來了。”

宋老太扯著宋圓圓,柳氏牽著小黑蛋,三步並做兩步與隊伍匯合。

宋康的墳頭埋在老宅的後山半山腰上,這一處,前後有三座墳頭。宋康的祖父,父親,再就是宋康。

宋康的墳頭土很新,依稀還能看出被榔頭捶打的模樣。

師爺接過宋老太手中的籃子,鄭良趕緊拿著火摺子上前,拿出燭火點上。

又接過師爺手指的香點燃,扇意了明火,遞給縣令。

縣令接過,持香在墳前三鞠躬,柳氏帶著兩個孩子跪在一旁回禮。

鄭良見禮已過,又大步上前,準備接過縣令手中的香去插上。縣令擺手讓他退下,雙手持香,仔細地插入墳前瓦片做的簡陋香爐上。

待師爺燒完手中的紙錢,樂聲又響了起來。

“喜報!喜報!”

“報,青陽縣趙家溝宋府,宋康宋老爺,高中江南西路鄉試解元!”

報喜的卒子連唱三遍,在場之人無不潸然淚下。

縣令一時也被此情此景感染,若宋康活著,此刻整個趙家溝早已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推杯換盞,好不熱鬧了吧……

他看著手上宋康的舉人報帖,忽然高聲道:“來人,筆墨伺候!”

不一會兒,隨從來的鄭家家將就提著書箱到了。

鄭良躬身為桌,新來的家將捧墨,縣令提筆把宋康的舉人報帖內容謄寫了下來,一式三份,蓋上私印。

三個衙役很有眼力見的依次上前,把謄寫好的報帖捧著以防粘連暈墨。

“齊師爺,燃香!”

“是!”

齊師爺是鄭家的門客,從鄭遠安還是個小小通判時就跟著,從通判到大理寺少卿。又一路從京都隨鄭遠安到洪州青陽縣赴任,任職一個翻身無望的七品知縣。

在縣令看著帖子要筆墨的時候,齊師爺就猜到縣令的想法了。這也是他心甘情願在鄭遠安被貶謫至此處,他還一直跟著的原因。

縣令先拿著一份謄寫的宣紙到宋家墳前燒掉。又分別在宋康祖父和父親墳前上香,鞠躬,大聲朗讀帖文內容,然後焚燒。

宋老太和柳氏泣不成聲,跟隨來的村民和衙役卒子也不停抹淚。

宋圓圓也不知道除了磕頭,還能用什麼方式來表達感謝和感恩。

“叩謝大人!”村民突然都朝著鄭遠安跪了下來。

鄭遠安一時情緒激盪:若微小的付出,能救贖他人,就讓那些虛偽的規則都見鬼去吧!

“宋大娘,宋大娘,有人來你家送禮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珠玉落盤

春曉眠

你是我生命裡唯一的光

黎安然

末日邊緣錄

星星的葉子

三國之截胡贏天下

聆聽不動聲響

開啟異能系統後,我逆襲了

仙女愛吃糖

星蟹紫的旅行日常

星蟹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