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

住在驛站等訊息的告狀老伯等人,也等到了狄芸官復原職的訊息。

興奮無比的他們,專門跑到皇城門口,磕了好幾個響頭不說,還喊陛下聖明喊到嗓子啞為止。

不明所以的皇城守軍,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腦子裡除了陛下聖明四個字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狄大人三個字。

“狄大人?”

“這滿朝文武之中,有姓狄的大人嗎?”

“......”

御書房內,金龍盤繞的穹頂之下,

朱元璋端坐於龍椅之上,看著面前龍案之上,擺放著的兩份底檔資料。

左邊一份,是吏部呈上來的,有關於狄芸的履歷底檔。

右邊一份,是戶部呈上來的,有關於狄芸的家族戶籍底檔。

朱元璋翻開狄芸的履歷底檔之後,看到一半之時,突然就眼前一亮。

“洪武三年第一屆科考舉人,名次還只是舉人中的倒數第二?”

“這才華也不出眾啊!”

“才華不出眾,可卻能讓一方百姓為了他,寫萬民血書來告咱?”

相對平庸至極的履歷底檔,和萬民血書告皇帝的壯舉,在朱元璋的腦子裡,無論如何也沒辦法碰撞在一起。

可也正因如此,才讓他對狄芸更加感興趣。

很快,他又開啟了狄芸的家族戶籍底檔。

朱元璋先是快速瀏覽,可當他看到一個人的大名之後,就直接瞪大了眼睛,眼裡還盡是驚駭之色。

那個足以讓朱元璋震驚的人,便是名相狄仁傑!

姓名:狄芸

出生年份:至正十年(1350年,現年23歲)

戶籍所在地:山西太原

家族背景:祖上為名相狄仁傑,族人宋朝雖有出仕,但官職甚微,因家訓元朝隱居不出仕......

朱元璋從狄芸的家族底檔資料之中,瞭解到狄芸有著深厚的家族底蘊。

如果不是在元朝隱居不出仕的話,他的家庭也不至於沒落為普通的農家子弟。

現如今的狄芸,已經是父母雙亡,孑然一身了!

看到這裡,朱元璋也是目光之中頓生敬意!

就憑狄家為了元朝不出仕而沒落這一點,就讓朱元璋對他們家心生敬意!

合上狄芸的家族底檔之後,朱元璋就讓人把東西送回吏部和戶部去。

與此同時,他也讓人分別去通知馬皇后和朱標,他要聽聽他們二人就此事的看法。

朱元璋就是這樣,坐奉天殿的大龍椅之時,他說的話就是天大的聖旨。

可當他坐這御書房的小龍椅之時,很多事情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片刻之後,

一位身穿繡鳳華服,盡顯書香氣質,且風韻依舊的中年婦女,與一位身穿四爪小龍袍的年輕男子,出現在了朱元璋的眼裡。

他們二人,正是馬皇后與朱標母子。

朱元璋用最簡潔的語言,對二人說明了狄芸的履歷和家族資訊。

緊接著,朱元璋就開口問道:“都說說看吧!”

“你們對這個科考名次倒數,可卻能讓一方百姓為了他,寫萬民血書來告咱的狄大人,有什麼看法。”

朱元璋話音剛落,他和馬皇后就同時默契的看向了朱標。

朱標當然知道,他爹孃就是在合起夥來,把他當成是皇位繼承人在培養。

爹孃合夥教育他這事,自打他當太子的時候就開始了。

朱標也不推辭,當即開口道:“爹,娘,兒子以為,科考名次靠後,並不能說明什麼。”

“首先,即便他的名次再靠後,他也是有為官資格的舉人。”

“能考上舉人本就不易,更何況是被前元無能統治百年,早已沒了讀書風氣的當下。”

“就算他是狄公之後,但他也是一個北方學子,在這種戰爭頻發的環境下能考上舉人,已經是很難能可貴的了!”

聽到這裡,朱元璋和馬皇后只是對視一眼,然後就示意他繼續說。

雖然二人嘴上不誇,但心裡卻是早已樂開了花。

大明的二代皇帝年僅十八歲,就有如此見解,這才是真的難能可貴。

朱標繼續說道:“再者說了,讀書多少與是否受百姓愛戴,完全就是兩碼事。”

“縱觀歷史,學富五車的衣冠禽獸不在少數,目不識丁的真英雄,也不在少數。”

說著,朱標當即對朱元璋和馬皇后一拜:“父皇,母后,兒臣以為,萬民血書之事不可小覷,對待這位狄大人,我們應當慎之又慎。”

“但兒臣相信,這萬民血書絕不是空穴來風,畢竟他是狄公之後,興許他還真有狄公遺風!”

馬皇后和朱標的意見一致,朱元璋也覺得是這麼回事。

就這樣,他們一家三口愉快的決定了,對狄芸的處理意見。

幾天之後,

朱元璋讓年僅十八歲的太子朱標監國,讓中書右相胡惟庸,和同為中書右相的武丞相徐達輔政。

其實真正讓朱元璋夫婦可以放心離京的原因,不僅是朱標少年老成,更是因為有徐達坐鎮!

朱元璋安排好朝堂內的一切事宜之後,就和馬皇后一起以商人的身份,踏上了前往大同的官道。

而護衛他們和貨物的鏢師團隊,則是由親軍都尉府都指揮使毛驤,親自帶領的一隊精兵。

近兩個月之後,時間也來到了洪武六年五月下旬。

朱元璋他們這個看著就很有實力的商隊,一路過河南開封,進山西太原,這才踏上了去往大同的官道。

他們之所以走了這麼久,除了本就路途遙遠之外,朱元璋還真的考察了北方的民生情況。

可以說他這一路上看到的,都是‘窮苦’字!

饒是現在已經到了小麥收割的季節,他也在農民的臉上看不到多少豐收之喜。

馬車之內,朱元璋端坐於後,腰板挺直,臉上全無倦意。

畢竟是刀下人命無數的習武之人,而且現在還不到四十五歲,依舊有著上馬能衝殺,下馬打十個的實力。

反觀坐在側方的馬皇后,臉上則有了些許的疲倦之色。

朱元璋皺眉道:“妹子,咱這一路上都沒看到什麼,值得咱高興的事情。”

“百姓如此之苦,足見咱這大明,真就是建立在一片廢墟之上啊!”

馬皇后握著朱元璋的手,溫柔道:“所以,我們更應該來這一趟,如果他狄芸真是治世奇才,就是大明之福了。”

“而你這個皇帝,也多了一條有力的臂膀! ”

朱元璋只是淡笑著點了點頭,就不再說話,繼續閉目養神。

其實,他在看過北方疾苦之後,就對這事不怎麼抱希望了。

難不成,他狄芸還能讓大同那邊境之地,變成富庶的塞上江南?

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不能在方方面面都遠超其他地方,又怎麼能算得上治世奇才?

能是一個盡己所能,且一心為民的好官,就非常不錯了。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時,他們的車隊駛過了大同縣的界碑。

不久之後,朱元璋和馬皇后所在的馬車,一下子就停了下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帝饒命!我真是個合歡宗雜役

小小純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