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狄芸,接旨!”

清晨的陽光,透過那又高又窄的風口窗,揮灑在身穿囚服的狄芸身上。

狄芸並未跪拜,只是微微躬身拱手行禮。

穿越者不跪封建帝王,是他堅守了十輩子的原則。

但狄芸現在卻想打破這個原則,只要聖旨的內容如他所願,他給朱元璋磕一個也不是不可以。

人家朱老闆成全他回到現代,走上與天地同壽的人生巔峰,磕一個表示感謝,又有何不可呢?

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原則二字,扔掉便是!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狄芸聽到這裡,當即就眉心微皺,只覺得這抬頭有些不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聖旨抬頭,就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首創,但後面那倆字也不只是‘詔曰’這麼簡單。

前世那些古裝電視劇裡,之所以全是‘詔曰’,只不過是他們對歷史不嚴謹的一種表現。

真正的大明聖旨抬頭,在奉天承運皇帝之後,有詔曰、制曰、敕曰三種說法。

詔曰,有詔告天下之意,凡重大政事須佈告天下臣民之時,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制曰,有皇帝表達皇恩,宣示百官之意,當聖旨只為宣示百官,並不下達於普通百姓之時,使用‘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敕曰,有告誡之意,當皇帝在給官員加官進爵,並告誡官員不要驕傲自滿,恃寵而驕之時,使用‘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當然,只是叮囑官員要戒驕戒躁,再接再厲之時,也是使用‘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狄芸想到這裡,不僅眉頭微微皺起,還站直了身軀。

傳旨太監隔著牢門看著這一幕,也是停止宣讀聖旨,眼神之中還多有不滿。

“狄大人,為何不跪聽聖旨?”

狄芸只是雲淡風輕的說道:“你先念,唸完之後,我再看是否需要跪接聖旨。”

“你......”

傳旨太監當即就不樂意了,如果換做其他人,絕對就是一句‘你好大的狗膽’脫口而出。

但眼前之人不一樣,他是一個被馬皇后特殊關照的男人。

就在傳旨太監出發之前,馬皇后就特意打招呼,狄芸或許會因蒙冤受屈,而做出一些不合禮法的事情。

只要不是太過分,就可以不用在意。

而他這拒絕跪聽聖旨的行為,就是馬皇后眼裡不太過分的行為。

當然,也僅是因為她考慮到狄芸極有可能蒙冤受屈,才認為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不太過分。

如果換成其他的人敢這麼幹,不需要他朱元璋開口,馬皇后就會下令砍人!

傳旨太監想到馬皇后對他說的話,這才不做計較,繼續宣讀道:“特命原大同縣知縣狄芸,即刻返回大同,官復原職,不得有誤。”

“欽此!”

話音一落,傳旨太監就習慣性的提醒道:“狄大人,接旨吧!”

可他的眼前,狄芸就像是一尊雕塑一樣,臉上既沒有沉冤昭雪的喜悅之情,也沒有感恩戴德之色。

他的臉上只有如那鏡面死水般的平靜,真就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完全就是一尊貌勝潘安的雕塑。

在傳旨太監看來,此刻的狄芸就是驚呆了而已。

其實他也沒看錯,狄芸真就是驚呆了。

但他歷經十世,加起來有著好幾百年的人生經歷,早已有了喜怒不形於色的心境。

“這是怎麼回事?”

“為了坐實自己的罪名,我還暗中幫巡檢官吏蒐集我的罪證!”

“到了這裡之後,我更是怎麼大逆不道就怎麼來,怎麼招人討厭就怎麼來!”

“怎麼還會落得個官復原職的下場?”

“......”

等狄芸想開口問清緣由之時,傳旨太監已經不在眼前了。

他的眼前,只有敞開的牢門,和摺疊整齊的官服,以及那一頂顯眼的烏紗帽。

除了這些死物之外,還有一個正在為他開啟手銬腳鐐的獄卒。

狄芸只是看了一眼已經站在外面,等他離開的獄卒,就抱著他的所有物件走人了。

如果是傳旨太監的話,還有大鬧一場的必要,畢竟他是可以向朱元璋告狀的殘缺之人。

可面對這麼一個獄卒,卻是連問一句的必要都沒有。

把他問煩了之後,不僅達不到得罪朱元璋的效果,還能被轟出大牢。

沒有辦法,狄芸只有換上一身常服,然後背上自己的物件,踏上回大同縣的道路。

這一路上他都在想,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錯。

早在巡檢官員到來之時,他就安排好了一切,巡檢官的巡檢路線是他暗中安排的,巡檢官蒐集到的罪證,也是他暗中贈送的。

就巡檢查證這一流程來說,可以說絕對沒有問題,也絕對罪證確鑿。

至於提刑暗查使司衙門的流程,他也走得非常到位。

就他的表現來說,完全可以說是就算沒有罪,也能氣得主審官給他定罪。

且不說他那麼多的罪證擺在眼前,單論大逆不道和欺君犯上這一條,就夠他被朱元璋砍好幾回的了。

狄芸實在是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在什麼環節出了差錯。

去往大同縣的官道之上,狄芸再次拿出這道,朱元璋腦袋不被門夾,就寫不出來的聖旨。

“就一個官復原職,不得有誤?”

“連個原因都沒有?”

想到這裡,狄芸又回望應天府城牆,眼裡有了一抹不大明顯的懷疑之色。

朱元璋的腦袋真被門夾,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他確實脾氣很大,也確實有很多的缺點,但絕對不是一個沒腦子的莽子。

他要是沒腦子的話,就沒辦法成就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的傳奇人生,更玩不過飽讀詩書的李善長和胡惟庸等人。

歷史足以證明,他朱元璋在駕馭群臣這方面,有著非常高的造詣。

世上比海深的就是人心,而他卻能把人心玩弄於鼓掌之中,足見其心計有多深,腦子有多聰明。

很顯然,這道沒有原因只有結果的聖旨,就是他朱元璋故意的。

只不過他一時半會兒也猜不透,朱元璋為什麼要這麼幹。

但也很明顯,一定是朱元璋認為他不該死,或者暫時不該死,才有了這道聖旨。

狄芸看著這雖然巍峨,但遠不如大同縣城牆的京城城牆,只是嘴角輕輕一揚。

“朱老闆,有點意思!”

想到這裡,狄芸就果斷轉身,快馬往大同而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寒門崛起到鎮國之王

愛喝酒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