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看著眼前這位夫人,

他只覺得這位風韻依舊,但對他來說卻是年輕貌美的夫人,看著比這老爺面善得多得多。

儘管這位老爺對他也很是客氣,但多少還是覺得讓人有些,不敢太過親近。

老農笑著回道:“這是我們狄大人根據已有的麥種,研究出來的新麥種!”

馬皇后聽到這裡,雖然表面上只是眼前一亮,但心裡卻是已經又驚又喜了。

她之前一直以為老農口中的‘研究’,指的是狄芸從外邦引入了高產麥種,然後再弄一個【農學實驗農場】,研究怎樣的種植方法,才能儘可能的讓產量最大化。

畢竟宋朝就有了引入占城稻,然後再研究怎麼種植,才能讓占城稻產量最大化的先例!

這雖然不是足以稱之為‘神技’的造物之功,但也是造福天下的大功一件。

可萬萬沒想到,他狄芸竟然是直接根據已有的麥種,創造出高產的新麥種。

就憑他的這項造物之功,她今後對狄芸的保護程度,就可以直接升級到最高了!

想到這裡,馬皇后眼裡的期待之色,就更勝之前了!

在她看來,狄芸的身上,還有不可估量的潛力!

他狄芸現在還如此的年輕,就有如此出眾的才華,將來必成大器,也必定幫助她家重八,成就千古帝業!

但她也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那就是這個行事不拘一格的狄大人,和這個很多時候都固執己見的皇帝陛下,不見得能多麼的和諧。

最起碼,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磨合!

想到這裡,馬皇后就開始了暗自盤算了起來!

但與此同時,依舊覺得不可思議的朱元璋,再次開口問道:“不是,這怎麼能根據已有的麥種,研究出來新的麥種呢?”

“已有的麥種,畝產最高也才四百斤不到啊!”

朱元璋話音一落,就又看向了面前這片金黃的‘證據’。

即便是鐵證就在眼前,他也覺得這個說法就不對頭!

老農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耐煩,因為他們現在問的問題,都是早在推廣新麥種之時,他們這些本地農戶就已經問過的問題。

老農耐心回道:當時我們也有人問過,可狄大人也只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

“他說,這研究新麥種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和當朝的皇帝和皇后生太子,是一個道理!”

朱元璋和毛驤聽到這麼一個回答,直接就愣在了那裡。

馬皇后更是在柳眉微皺的同時,臉頰之上還泛起了好暈。

這是個什麼理論?

研究新麥種,還能和他們兩口子生太子扯上關係?

當然了,除了不解之外,他們還是有些生氣的。

且不論這是個什麼理論,就他狄芸舉這個例子這回事來說,就多少有些不正經且大不敬了。

如果不是看在他的造物之功份上,定他個大不敬之罪,也是完全合情合理又合法的。

朱元璋雖然生氣,但也知道與這老農無關。

朱元璋只是尷尬一笑道:“這是什麼屁話?”

老農一聽這話,直接就不樂意了,怎麼能說他們狄大人說的話是屁話呢?

這多少有些大不敬了!

要不是他們狄大人打過招呼,要對外地客商多多包容,要讓別人來了一回,還想來第二回,他早就發火了。

老農雖然忍住沒發火,但也語氣加強道:“這不是屁話,這是有道理的!”

“我們狄大人說,當朝皇帝脾氣火爆且殺伐果斷,但當朝皇后卻溫柔賢惠又善良。”

“他們倆這麼一結合,就生出來了在一般情況下,溫文爾雅且待人有禮,但卻能在關鍵時刻,行事果斷且魄力十足的太子殿下!”

“而這研究新麥種,也是這麼回事。”

“讓麥粒又多且顆粒又飽滿的麥子,和能適應稠密種植,且耐蟲病的麥子結合,就能......”

老農說到這裡,就覺得他的詞彙不夠用了。

終於,他堅定道:“就能生出這種,像太子殿下一樣優秀的麥種來!”

朱元璋和馬皇后聽完這麼一通解釋之後,也覺得狄芸舉的這例子,還真就不是屁話。

念在他的造物之功份上,也就不計較他為了讓百姓聽懂,而舉的這有些大不敬的例子了!

但他這‘教壞農民之罪’,也是必須要當面計較的!

要不是他狄芸帶的好頭,面前這位老農,也說不出這句‘像太子殿下一樣優秀的麥種’!

一想到這句話,朱元璋就有些哭笑不得。

這就是他朱元璋對官和民的態度之別,當官的這麼說話,不死也得脫層皮!

老百姓這麼說話,他不見得會多麼生氣!

尤其是農民這麼說話,他頂多就是哭笑不得的一笑而過!

想到這裡,朱元璋只是不自覺的一笑。

緊接著,他又笑著說道:“好啊,你們狄大人能從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生太子這件事上得到啟發,也算是大功一件。”

“他將來前途無量,咱們找他做買賣,看來是沒差了!”

說著,他又走進麥田,笑著說道:“老哥哥,元兵已經打跑了,你們的天上有聖明君主,你們的身邊還有一個好官,日子有盼頭。”

可也就在此刻,他卻發現面前這位農家老哥,臉上有了明顯怒意。

而且還是他越說好話,這農家老哥臉上的怒意,就越發的明顯。

“老哥哥,你怎麼了,是咱說錯什麼了嗎?”

朱元璋當即就變得嚴肅了起來,同時不解道。

“哼!”

也就在朱元璋話音剛落之時,這名老農就當即冷哼一聲。

緊接著,他就用極為不滿的語氣道:“你可別這麼說,我們大同縣百姓的腦袋上,只有一片天。”

“那就是我們的縣尊大人,狄芸狄大人!”

說到這裡,老農直接站起身來,一手叉腰,一手指著應天府的方向道:“他聖明?”

“他才是聖明個屁喲!”

“他要是真的聖明,就不會讓我們狄大人坐著囚車,去京城受審!”

“......”

朱元璋的背後,馬皇后和毛驤看著這一幕,直接就驚呆了。

下一瞬,

他們的腦子裡,當即就有了極為不好的預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崇禎,朕當得起聖祖廟號

韌竹萬杆斜

我的科學時代

仲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