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號聖誕節,李浩然和老王從蕭關向北去三十五公里外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是中華民族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龍部落的最早誕生地之一。

到達目的地之後,李浩然把車停了下來。路邊的石碑上寫著:寧夏回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海子遺址”。

在秦漢以前,這個地方叫湫淵。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隴山一帶就是今天的六盤山一帶,居住了很多部落,最終被伏羲統一了。伏羲利用每個部落的圖騰組成了龍的符號,形成龍的圖騰。伏羲的部落定居在哪一直沒有被確認。“1997年在寧夏固原彭陽縣古城村,一個農夫在挖水渠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個青銅鼎,鼎上的銘文有兩個字‘朝那’,就此證明彭陽縣古城村就是古代朝那城的所在地。後來人們又在我們身後的水塘旁邊的一塊殘破的石碑上發現了三個字‘那之湫’。就確定了朝那就是今天的彭陽縣古城村,那之湫的湫淵就是這個毫不起眼的水塘。所以這個地方就是伏羲部落也就是中華民族的祖先最早生活的地方,是龍圖騰最早誕生的地方。”

“來看看我們今天的湫淵,中華始祖伏羲龍的部落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裡面。這裡面野雞很多,四周都是光禿禿的山。南面不遠處就是六盤山,不缺少雨水。這裡雪水也很多,湖都結冰了,並不是乾旱,不適宜居住的。”

“說它是中華民族上古部落的一些居住地是有根據的,並不是空穴來風,有文物印證,我們前兩天在固原看到的青銅鼎,還有在湖的東岸山坡上寺廟裡發現的殘破的石碑。”李浩然和老王爬到了山坡上,在地上發現了很多陶片、瓦罐、灰瓦。在離湫淵不遠的土層的剖面又發現了很多陶器,還有很多人骨。

李浩然和老王驅車來到固原市彭陽縣的古城村,找到了“朝那古城城址”的石碑。朝那古城北城牆遺址只剩下一小段,旁邊就是農田。當時那個農民發現了銅鼎的位置,可能就是在這個城牆跟底下。南城牆那邊剩得很少了,都被房屋包圍了,不可能在那邊挖水渠。

朝那古城距離西北方的湫淵遺址也就是東海子遺址只有十二到十五公里遠,當年秦漢的帝王在做祭祀前在朝那古城裡做準備,休整,然後帶著人馬和祭品向西北行十二到十五公里到達湫淵,再做祭祀活動。

李浩然和老王來到彭陽縣博物館,找一找在湫淵東岸發現的那塊殘碑,看一看古代帝王如何祭祀的介紹。來到古代文物陳列廳,看到了“朝那湫”的介紹,位於古城鎮海口北東海子水庫。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欲伐楚,曾投文詛楚於朝那湫。秦漢時曾與長江、黃河、漢水齊名,為華山以及四大名川之一,為國家重要祭祀場所,此後歷代此處均有祭祀活動。博物館裡用影像的形式再現了秦惠文王祭祀的場景。李浩然和老王找到了那塊寫著“朝那湫”的殘碑。“跟我的手比,就是一個巴掌的大小,就是這塊殘碑的發現才確定了東海子遺址就是湫淵的所在地。”

李浩然和老王打算第二天一起進入甘肅省的平涼,老王回西安,李浩然就準備回東北。十二月四號在內蒙古包頭匯合,一直到十二月二十五號,二十一天去了內蒙、寧夏、陝西三個省份,主要是在內蒙和寧夏地區。“寧夏基本被我們跑遍了,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黃河我們都不知道跨了多少遍,從沙漠到戈壁、山地。”李浩然說,“寧夏的歷史很厚重,一點都不輸於河西走廊、新疆,它有自已獨特的文化魅力,我很喜歡西夏王朝的這段歷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猜不透的人生

接受自己平庸

盛世寵婚:老婆你別跑

末冬西逢花

穿越之我是食神

阿尼六

原神:成為被揮灑的汗水

彌華程

糖果太甜

隨隨安

港綜:我,交通執行及管制組?

半吃半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