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礦業的風險要比農業大得多,所以一些獲得成功的礦主通常都購買土地。他們一般都是購買北部地區河谷地帶的莊園,放牧騾、驢,用於運輸。他們的土地如果面積大的話,也會用於種植小麥和養牛,供出口。許多同礦主進行交易而發家的商人也購買土地。他們購買中央谷地的地產,用以養牛、種小麥、建果園、種葡萄。一部分產品在當地出售,其餘供出口。

土地價格依其水源和離市場之遠近而定。鄰近城鎮和港口的灌溉地價格最高。這種土地用以育肥牛隻或種莊稼。而售價最低的土地則是沿海山脈和安笫斯山麓地帶乾旱、貧瘠的放牧地。有錢人購買莊園

後,田產就倒手了。17世紀初,特別是波旁王朝統治後,國王為了撈錢,授權貴族實施長子繼承製,並向他們提供購買貴族頭銜的機會。由於長子繼承的地產不能出售或分割、只能由長子繼承,所以莊園主買得這一特權就確保了家庭財產長期完整在手。

由於定價太高,只有18家購買了長子繼承權,而其中又只有10家購買了貴族頭銜。擁有長子繼承權的家庭雖然有限,但大地產依然在殖民地時期的智利佔有首要地位。雖說土地所有者有一萬人,但佔有全境大部分土地者為兩千最大的莊園。

外來訪客都說智利鄉村地廣人稀。分散生活在鄉村的人分為數類:15%的小土地所有者,他們大多是自耕農;30%的佃農,他們生活、勞動在大莊園上。他們一般為大莊園主幹活,所得回報是獲准在莊園上自建茅屋、開闢一片園地、放牧幾頭牛。

鄉村人口中的另一30%為短工“外地人”,他們受僱從事耕種、收穫和趕攏牛群。僕役和奴隸勞動力分別為10%和5%,他們在家裡和莊園的土地上幹活。鄉村婦女不算正式的田間勞力,但平日裡要在自家的園地上勞動、收穫季節要幫莊園主幹活。

那些耕種鄰近城鎮的土地者種植馬鈴薯、玉米和蔬菜,將其拿到鎮上銷售,而其他人則種植其他作物,主要供家庭食用。主要作物是小麥。農民們秋天耕地播種。他們用牛耕地、運輸,很像中世紀歐洲農民所為。初夏,他們用長柄大鐮刀割麥,然後將其紮成捆,再裝上牛車。將麥捆散鋪到場院上,用馬來脫粒;最後用手把麥粒脫淨。這種傳統方法已經程式化了,就是18世紀末的移民也未做出什麼改變。

6.貿易:雖然大多數農產品是在智利消費的,但境內市場有限。因此,出口對莊園主來說很重要。農產品佔總出口額的35%-40%。利馬和瓜亞基爾的智利產品承銷商收購了絕大部分運到的智利產品,銷往西海岸各市場。

秘魯是智利商品的最大買主,年均購買20萬法內加(萬噸)小麥以及牛脂、皮革、葡萄酒、繩索和木材。除從巴拉圭進口馬黛茶外,智利同安第斯山東邊的各殖民地很少有農牧產品交易。西海岸市場容量有限,而翻越安第斯山的運輸成本又太高,這就限制了農牧產品的輸出。莊園主們需要新市場,但在殖民主義的貿易制度下是找不到的。

西班牙人喜歡這一現行的貿易制度,因為這一制度保護他們免遭外來的競爭。貿易是最吸引西班牙移民的職業之一。殖民地末期,西班牙人控制了70%的重要公司,而克里奧約人所控制的數目不足18%。克里奧約人控制的小公司數量有所增加,但也未超過50%。

克里奧約人缺少海外關係和貿易技能。擁有商船者幾乎為零;經常提及的船主何塞·德·門迪布魯是唯一的克里奧約人。即使是西班牙的貿易保護制也保護不了商人,他們仍要冒很大的風險。貿易法庭的檔案證明破產的案例不少。但成功的商人跟智利豪門攀婚、購置大地產並融入智利社會。

1700年波旁家族的成員登上西班牙王位,西班牙的官方貿易網隨之開裂。費利佩五世當上西班牙國王后,准許法國南海公司到南美西海岸活動,但禁止公司的船隻從事貿易活動,可十餘年間他及其官員們並未採取措施加以防範。

1701年至1724年間,公司有153艘船繞行合恩角到智利、秘魯及其以北的一些港口進行貿易活動。通常只要打通都統這一關節即可進行貿易。都統得益,法國商人獲利,智利的生產者亦獲利,受損者自然就是西班牙商人和西班牙國庫了。在虧損開始危及西班牙國庫時,費利佩五世不幹了,下令海軍艦隻和特許的海盜船將南海公司的船隻趕出太平洋。

走私活動還有其他一些源頭,其結果是西班牙的船隊制失效。1720年西班牙國王實施商船註冊制,力圖重新控制南美貿易。商船不再按傳統的船隊制列隊集體行駛,而是單獨行動。國王將這一改革首先落實在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貿易上,而後用在與秘魯的貿易上。

1743年至1761年共有56艘商船駛抵利馬的港口卡亞俄,在其回程中往往停靠一下瓦爾帕萊索。按規定,註冊的商船隻能在與秘魯進行交易後同智利做生意。不管怎麼說吧,從18世紀40年代到世紀末這些商船在西海岸銷售了價值數百萬比索的製成品,換回了銅、貴金屬和皮革。

然而國際衝突時常阻礙西班牙商船駛往美洲。美國獨立戰爭和拿破崙戰爭期間,註冊的商船很少光臨智利。因此來自西班牙的進口物品銳減,迫使智利另覓他途。殖民地智利發現拉普拉塔地區(包括今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等國)是最好的新市場。

18世紀70年代從這一地區進口的貨物只佔15%,到19世紀頭十年差不多有60%的進口貨來自這一地區,包括30萬比索來自巴拉圭的馬黛茶、10萬比索的阿根廷產品和100萬比索的歐洲布匹、五金製品和其他各種物品。而從智利的傳統市場秘魯和厄瓜多進口的商品則下降到了40萬比索的土布、50萬比索的熱帶農產品和10萬比索的歐洲貨物。

18世紀70年代美國船隻駛抵智利,這使西班牙更難實施其壟斷政策。西班牙在一系列的條約中授權美國船隻可以到太平洋沿岸水域捕魚,但不能搞貿易。然而許多捕鯨船和海豹捕獵船都違犯了這一限制規定。船長們以修船和供應淡水為藉口,請求讓船駛進智利港口。如果獲准,他們就進行貿易活動了。有些人遭到逮捕,但大多數人還是求得了當地商人和官員的通融。

1788年至1809年有250多艘美國船隻進入智利水域捕魚和從事貿易活動,這使美國的船長們得以獲利,並熟悉了當地的港口、商人和習俗。

受殖民主義貿易影響很小的一批人是從事製衣、建築和製造運輸工具活計的工匠們。製鞋匠、制帽匠和裁縫們製作殖民地的人們穿戴的各式各樣的鞋帽和服裝。木匠、石匠和建材製造者們活動在建築行業裡,而馬具師、造車匠和造船匠則活動在交通運輸行業中。

大多數工作都沒有引進什麼新技術,特別是在鄉村地區零零星星從事手藝活動(諸如砌房蓋屋、釀造葡萄酒、紡線、織布和製革等)的人們很少改變其傳統的手藝。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雖然渣了你,但我是有苦衷的呀

在世歐皇

再入無限流

青喻

世間萬物一劍斬之

人言者

左手磚右手娃的新書

花落落花

末日鬥場

彭某人啊

社畜or檸檬精

董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