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土地使他有了固定的收入來源、享用信貸的條件和抵禦通貨膨脹風險的屏障。這些土地也意味著愛德華茲已經成了權貴集團的一位名副其實的成員。為了鞏固這一地位,他的遺孀胡安娜·羅斯和他們的兒子阿古斯丁·羅斯又收購了六處地產,購價150萬比索。

大部分佔有土地的智利人所佔土地都在五公頃以下。六萬自耕農佔有不到1/10的智利農田;而不到3000個莊園主卻佔有了一半以上的智利農田。還有一些中型農場,但貸款和銷售問題又往往使這些農場受制於大莊園。

1900年,智利鄉村人口近一百萬,其中90%的人無立錐之地,有不到一半的人一年到頭生活在大莊園上,其他人則遊走於各莊園尋找工作。由於通貨膨脹,他們的工錢多了,但比索的購買力則下降了。而鐵路、採礦和工廠工作報酬高,促使工人們離開農場,也就不奇怪了。

像保姆和洗衣工這樣的一些城市家庭服務工作同樣促使年輕婦女離開農場。青年男女向南遷移,旨在佔有以前屬於馬普切人的土地。弄到土地的人可真是費老勁兒了。

三、工業發展:隨著城市市場的發展,一些企業家瞅準時機將農產品加工成售價更高的消費品。他們開辦了大麥啤酒、小麥麵粉、羊毛織物和木材等加工業。從1891年到1925年,這些加工業使智利的生產發生了重大變化。大多數工廠興起在瓦爾帕萊索和聖地亞哥,但康塞普西翁和遠在南方的瓦爾迪維亞也有一些。移民們在這方面起了關鍵性作用。

加工業需要的是消費者,而不是資本貨。時至1925年,全國工業有近50%從事食品和啤酒生產。其次是紡織品、服裝和鞋,約佔25%。金屬製品生產很少,不到全國工業生產的8%。雖然有一些為鐵路和採礦業服務的稍有規模的鑄造廠,但沒有開拓出口市場,因而難以達到跟大型跨國公司競爭的程度。

木材加工業同樣弱小,佔不到全國生產的6%,未能充分利用智利南部地區大面積的林木,農民們往往燒林造田。

許多工廠的產品供應了國內市場,而先前是由進口產品供給的。啤酒就是個好例子:殖民地時期根本無人知曉,獨立後很快就進口到了瓦爾帕萊索;其後的20年間,該港口城市的一些商人試著開辦了小規模的啤酒廠;19世紀50年代,德國移民卡洛斯·安旺特在南方的瓦爾迪維亞開了一家啤酒釀造廠,產品不僅供應當地市場,還船運到北部地區的採礦區銷售。

1902年,聖地亞哥和利馬切的主要啤酒廠合併,開始了啤酒釀造業的併購潮。庫西尼奧家族和愛德華茲家族用在採煤和採銅業中獲得的資金建立了聯合啤酒釀造公司。1916年,該公司又收購了另外三家啤酒廠(包括卡洛斯·安旺特和安德雷斯·埃德內爾擁有的工廠)。

公司收購這家工廠,委實發了一筆橫財,這是因為這家工廠還生產多種軟性飲料,而其中有些更持有外國專賣證。1923年至1932年間.聯合啤酒釀造公司玩了一個瘋狂掃購活動,在其他五個地區併購當地所有的啤酒廠。該公司還利用其主導市場的地位控制了智利玻璃器皿製造業,控制了國內唯一的一家玻璃瓶製造公司。

製糖、菸草、化工、造紙和水泥等其他一些工業的發展、市場控制狀況亦如此。這些工業有許多是移民建立的,但擁有雄厚財力的權 貴家族往往買斷了這些公司。

工業化使一些企業家成了經濟權貴,而在聖地亞哥和瓦爾帕萊索擁有宅第和辦事處的農業和礦業權貴很快也就認識到了工業所提供的機遇;他們中的許多人非但沒有排斥這一新興經濟活動,而且成了企業發展的領軍人物。

工業領軍人物很快就認識到了有利的政府政策的價值。他們組建了一個僱主組織工業發展協會,使他們可以成功地遊說政府。例如,兩家制糖廠在受到進口糖的競爭威脅時,同工業發展協會一道遊說議會增加關稅成功,使進口糖減少了75%。

為了保護水泥、紡織及火柴業,工業發展協會也力促政府提高了相關的關稅。議會關稅委員會雖然在1928年抱怨說:高進口稅導致了本國產品的壟斷狀態,但並未阻止工業發展協會堅持進一步提高關稅的要求。

外國人參與智利工業化的作用,是個頗有爭議的問題;這倒不是移民們所起的作用問題,而是總部設在歐洲和美國的外國公司所起的作用問題。

英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和美國公司都早就參與了智利的工業化程序。19世紀時,瓦爾帕萊索和康塞普西翁的一些商人就開始加工農產品供出口或當地消費了,這要比進口來得便宜。這些產品包括毛織品、紙、金屬製品、罐頭食品、鞋、酒和傢俱。

儘管他們懇請議會對他們的產品提供關稅保護,外國公司仍力求打入這一有利可圖的市場,有時同智利製造廠合資經營,有時獨自建廠,成為完全自主經營的子公司,諸如西門子一舒克特電器裝置公司、杜邦德內穆爾火藥公司和艾博特製藥公司。這些公司十分強勁,1925年時已佔有了智利工業的50%,其經營管理人員大多是外國人。

壟斷是智利工業早期的一大特徵,這不利於技術的革新和消費品價格的下跌,而在跨國公司想要進入智利市場時,這又成了討價還價的有利條件。在那些智利公司已強勢存在的領域,外國公司寧可合資125經營、不願與之相競爭。

例如,在玻璃製造業領域,美國科寧玻璃公同就決定同智利玻璃器皿製造廠建立夥伴關係、而不是與之相競爭。瑞士火柴公司、美國鋼鐵公司和英美菸草公司也同樣採用了跟智利企業合資經營的方式。四、採礦業

從1890年到1925年,硝石在採礦業中佔首要地位,但1910年後銅業生產的現代化為其驚人的復興奠定了基礎。1890年至1925年間硝石產量從100萬噸增加到了250萬噸,價格在每噸24美元至49美元間波動。第一次世界大戰使需求猛增,而船舶運輸又保證了供應。

勞動力的需求則促使智利中部和南部地區的人們向北部地區流動。1890年北格朗德硝石產地的居民不到18萬人,到1925年則超過了萬。伊基克成了全國第四大城市,安託法加斯塔則位居第七。

北部地區幾乎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城鎮和礦工村,以方便用水。因此,儘管北部地區幅員廣大,然而居住在城市、而非鄉村的人佔絕大多數。

幾家大硝石公司僱聘歐洲化學工程師掌管其加工廠。這些企業雖然很快就採用了較新加工技術,但卻遲遲不引進新採礦手段。因此20世紀初之前,採礦技術一直是原始性的。硝石的採掘和運輸仍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骯髒的、有害健康的工作。

《倫敦時報》記者威廉·H.拉塞爾19世紀20年代採訪約翰·諾思的那原始性硝石採掘場時視察了礦工們的日常勞動情況。他觀看了硝石採掘、運輸、加工的全過程:爆破組刨開硬土層,掘進至硝石層,洞深約10至12英尺;而後一名年輕的爆破工爬下洞底,將一包炸藥埋入硝石層,另一工人點燃導火索,硝石層被爆破成碎塊,粉塵沾了工人們一身;接著工人們用手將碎塊裝上車,用騾子將車拉至加工廠,將碎塊倒進碾碎機,碾成細鹽粒;再由有軌機動車將細鹽粒運送至沸水槽,倒入其中提純;提純後烘乾、裝袋出口。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少年要修仙

血色宇

當提瓦特的神明們主要關乎於情感

霜葉輕語

戀愛腦都去喝西北風

斷了耳機線

穿書配角系統讓我當大反派

餘氏春秋

異界:亂世梟雄

老么十三少

盜墓:黎蔟的另類人生

安木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