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古根海姆兄弟決定在智利投資,硝石採掘業開始了一個新時期。他們的公司已在科羅拉多和墨西哥擁有多處銅礦。

公司也有大量資金可用以引進許多智利先前沒有過的資本密集型生產方式。挖掘機、鐵路和傳送帶替代了大部分的體力勞動。然而這些革新耗資高達億美元。

硝石業提供了鉅額財富,然而週期性地受到了國際危機的衝擊。問題不在於外國人的所有權,在於對外國市場的依賴。19世紀90年代,智利人的所有權只佔10%-15%,而到1918年實際上已佔有了60%。

甚至在智利人的所有權擴大之前,出口稅和工人工資加在一起就表明:50%以上的產值是留在智利的。問題是歐洲和美國購買了幾乎所有的硝石,這些國家的市場行情從而決定了價格和生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封鎖德國使其難以弄到硝石時,德國科學家們競在實驗室裡成功地合成出了硝石。

戰後德國禁止進口智利硝石,以保護本國的這一產業。後來其他國家也成功地生產出了人造硝石,這又進一步打擊了智利的硝石業。

從1890年到1910年,智利硝石的命運與銅的命運差不多是相反的。硝石產量增加,而銅的產量則下降,從高達萬噸跌至萬噸。

19世紀80年代之前,智利的銅礦工人應用世界一流的技術開採純度高的礦石。這些礦石枯竭後,保持競爭力的唯一辦法是開發加工低純度礦石的技術。但硝石的問世吸引了更多的投資。像愛德華茲這樣的一些靠銅致富的家族,這會兒放棄了這一行業,改為投資硝石業和其他產業。

因此,採銅業的復興就全靠外國投資人了。19世紀末,美國發明瞭加工低純度礦石的浮選法。1904年,威廉·佈雷登收購了位於聖地亞哥東南方安第斯山上高達一萬英尺處的埃爾特尼恩特礦,將浮選法引進到了智利。

大雪造成了交通問題,但並不影響地下深處坑道里的採掘礦石工作。佈雷登感到自己已無力繼續對該礦進行投資,遂於四年後將礦轉賣給了古根海姆兄弟公司。1911年,該公司增添了其在智利的投資,併購了安託法加斯塔地區的丘基卡馬塔礦。

與埃爾特尼恩特礦不同,這新購的礦為一露天礦。從空中往下看,該礦就像是一大型螺旋物體在向地球深處旋轉。古根海姆兄弟公司以肯尼科特銅公司的名義向這兩座礦投資了1億美元。

另一大型美國公司安那康達銅公司併購了丘基卡馬塔礦,而後又開發了座名為波特雷裡略的新礦。安那康達銅公司擁有這兩座銅礦後,再加上其在蒙大拿州布特佔有的一座銅礦,就試圖控制世界大部分的銅業生產了。

智利人越來越反對外國控制銅的生產和銷售。他們稱這三座大型銅礦為“大礦”,稱其他小型銅礦為“小礦”。大型礦是資本密集型的,生產智利出口的大部分銅;而那些小型礦則是勞動密集型的,生產的銅很少供出口。

美國公司的投資開始使智利的銅業有了好轉。20世紀初智利生產的銅佔世界生產的份額很低,只有4%,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增加到了%。開始時由於公司進口了很多機器和必需品,所以智利人沒有從這增長中看到什麼好處。工人是智利人,但工程師和經營管理人員則是美國人。再者,政府沒有很快徵收銅出口稅,所以財政收入很少。

貿易:這一時期有兩件可怕的事打擊了瓦爾帕萊索,損害了這一港口城市作為太平洋商業中心的形象。就在一場大地震襲擊加利福尼亞的舊金山後過了四個月,1906年8月16日又一次大地震摧毀了瓦爾帕萊索。死亡2000多人,財產損失達數百萬比索。

雖然政府重建了其辦公樓,但私家投資人則紛紛將其營業所從這座港口城市遷至聖地亞哥。另一件事雖說不那麼帶有毀滅性,但影響則更為深遠。巴拿馬運河的開通使船運公司得以不再繞道傳統的合恩角一線而走這條近道,既省時間又省錢。

瓦爾帕萊索失去了所有向過往船舶提供必需品的生意。瓦爾帕菜索成為太平洋沿岸的首選停靠港,已歷時百年;1914年後停靠該港的只是要在此進行交易的商船了。

瓦爾帕萊索的遭遇並未影響硝石和銅的出口,這些產品的出口大多經由北部的幾處港口。從1890年到1920年,出口年增長率為7%-9%,這主要得益於硝石的出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衰退使這一增長趨勢一時逆轉,但1925年之後其增長又有了短時間的回升。

出口收入使智利人得以進口各類商品,從鐵路裝置到服裝應有盡有。1914年之前,英國是智利最主要的貿易伙伴;但在第一次世界大 戰期間及其後的年代裡,美國取代了這一角色。下列統計數說明了這一發展趨勢。智利沒有使其出口產品多樣化,也沒有使與之進行貿易的國家多元化。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將軍嫡女要復仇

晨光微熹小兔子

我都修仙了你跟我說996

溫柔蜜意刀

遊戲降臨,只有我能升級

內戰幻神

娛樂:姐,我真想努力啊!

白衣夢歌酒

穿越三年:一首父親唱哭全網

楓無痕I

女配被讀心後線上翻車

梨不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