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元宵節

趕在大年三十之前,黃寄北又去了趟縣城,打算先把故事的上本給曾先生過過目。

此時的縣城節日氣氛已十分濃郁,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忙祭祖,街上的店鋪倒是冷清了不少,大多數已經歇業了。

曾先生的書肆就是少數還開著的幾家,許是為了增加店鋪收入,書肆裡面今年還賣起了對聯。

某種意義上,大淵朝有點像是原來那個世界的平行時空,在這個時空,秦並沒有二世而亡,秦始皇去世後公子扶蘇登基,秦綿延一百多年才滅亡,當然之後也沒有漢唐等朝代,而是其他名號的朝代。

古代中國的文化基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奠定基礎,故在這個平行世界,四書五經仍是主流。

曾先生看到這本梁祝改編的小說後,立馬被吸引住了,大膽的設想,幽默風趣的語言,讓他這個素來看不起話本子的人也入了迷。

“小兄弟,你這《化蝶》寫的著實不錯,我有信心,一經推出,絕對會大賣的!”

自從上次黃寄北建議他賣話本後,曾先生就對市面上最暢銷的話本進行了一番研究,在他看來,黃寄北這本比那些落第書生寫的好多了。

“曾先生這麼說,我就放心了,那後面的事情,就全權委託先生了。”黃寄北拱手說道。

“軼人,有點奇怪,但既然你堅持,那就這麼叫吧,稿費的話我目前拿不出太多的給你,就先按十兩一本給你,後面若是賣的好的話,我們再談分成,你的下本也要抓緊寫了呀,我是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梁山伯和祝英臺結局了。”

不過今年這些都不關他們的事了,因為前些天的那次爭吵三房乾脆關起門來自己過年,沒再上趕著熱臉貼人家冷屁股。

黃寄北稍加思考,想著自己也只算是改編而已,這些民間傳說是歷經千年而成型的,最初的原創早就無人知曉了,便說道:“那就叫軼人吧。”

轉眼間就到了除夕夜,這天正是白氏的生辰,說來巧了,黃寄北、白氏和黃四孃的生辰剛好都只差了一天。

“好說,好說,只還有一事,既是要刊印成冊,我們你得有個筆名才行,你回去想想,想好了和我說。”曾先生摸著鬍子說道。

黃寄北著實沒想到這話本比起抄書收益高了這麼高,自是滿意的,他現在的確很缺錢。雖然曾先生對《化蝶》信心十足,但他畢竟也是第一次從事話本印刷售賣,前景如何尚不確定,兩人便約定了三個月後看市場反應再出下本。

今年三房是不準備去湊這個熱鬧了,但面子工程還是要做的,他們三房不會做落人口實的事,白氏將準備好的菜品挑揀了一些出來,放在托盤裡,讓黃寄北送了過去。

今年他們雖然辛苦了些,但靠著這推車餛飩,再加上賣冰糖葫蘆和花結的錢,這五個月來他們竟賺了接近三十兩銀子,雖然說大頭都用在給黃長植治病上了,但這銀子花的值,這些日子,黃長植已經可以拄著柺杖站起來了。

老黃家的年夜飯是幾十年來定好的規矩,各房做好了端到老宅,等黃老爹訓完話後才一起享用。

掂量著錢袋裡分量不少的銀兩,黃寄北又繞路去菜市場買了只小公雞,一年到頭,他們家也該吃點好的補充營養了,左手拎著雞,右手拿著新添置的宣紙和墨條,黃寄北趕著回家了去了,家裡還有不少事等著他。

黃寄北去老宅的路上特意和好幾位相熟的村民們熱情的打招呼,直到他們問完了盆裡的菜色才滿意的離開,有些事情,沒人看到就等於沒做,在和老宅眾人的鬥爭中,黃寄北充分明白了這個道理。

黃寄北是除夕前一天出生的,黃四娘是正月初一,自是沒有連過三天生辰的道理,是以一直以來都是選在中間這天,也就是白氏的生辰這天大家一起過的。

最不能讓人理解的就是四房了,這一家子自己家裡的活不做,反而是年年都要去鎮上的岳父家忙活,有了他們一家這個勞動力,那胡家連僕人都不用請了,等到除夕夜忙完了在挑些自己家用不上的吃食點心給四房帶回去,就能讓這家子感恩戴德。這四房看著個個都精明,但怎麼盡做些蠢事呢。

黃寄北扶著他去村頭曬太陽的時候著實驚呆了一眾村民。大家反應過來後紛紛向黃長植道喜,畢竟這些人都是從小看著黃長植長大的,或者是和他一起玩大的,黃長植人緣一向很好,他能夠好起來,大家都替他高興。

黃寄北送過去的時候眾人正在正堂吃年夜飯,老王氏還是那副德行,大過年的都不給個好臉,接過後隨手就放在了一旁,也沒提要給兒子孫子回一些吃食,還真是隻進不出。

到了這一天大家總算可以歇一歇了,這些天來,裡裡外外的大掃除,磨豆腐,蒸饅頭,炸肉圓,包餛飩,每天有幹不完的活。

往年這個時候,二房和三房不僅要做自己家的活,還要去老宅幫忙,老宅的活沒幹完前,他們家自己的活就得靠邊站,就這樣還得不到一句好話,而長房只要負責寫幾幅對聯就能得到二老的稱讚,恨不得拿到整個莊子上去炫耀。

等黃寄北走老王氏就忍不住抱怨,大過年的就給送點炒臘肉和豆腐丸子,真是窮酸。

老王氏這邊的吃食倒不寒酸,紅燒肘子、雞湯、紅燒魚、大肉圓……豐盛極了。可二房一家卻是不敢敞開吃的,生怕多夾了一塊老王氏一筷子就抽過來了,相反長房黃長楷和黃寄南的碗裡卻是堆滿了菜,都快溢位來了。

這種氛圍黃寄北是一刻都待不下去的,回到自己家,飯桌上是熱氣騰騰的飯菜,大家都在等著他。

年夜飯上白氏精打細算的置辦出了一桌好菜,豬肉貴就多放點豆腐,炸成豆腐圓子也是美味的,她剛從菜譜上學會的毛血旺雖然材料便宜確實在美味,蒜葉炒臘肉是飯桌上的必備菜品,黃寄北買回的小公雞則被做成了蔥香雞,還沒出鍋那味道就饞到了全家,作為今晚主食的餛飩必須是韭菜雞蛋餡的,這個口味全家都喜歡,再燙個菠菜豬肝湯,一頓飯大家吃的有滋有味!

這不比吃大鍋飯好多了,想吃什麼就自己夾,不必眼巴巴的等老王氏來分餐,自家的孩子不用羨慕長房的孩子,這多舒坦呀。

飯桌上,就連一向不苟言笑的的謝玉都是笑眯眯,過年嘛,就是要開心。

她如今已經完全適應了黃寄北家簡陋的生活環境,這種日子讓她感到快活極了,不用每天步步為營擔驚受怕,每天曬曬太陽帶帶徒弟,完全是她夢想中的養老生活。

承歡膝下的兩個小丫頭一個活潑機靈,一個聰慧嫻靜,天天把她哄得樂呵呵的。除夕夜前,高冬青一家為了感謝她的教導,特地備了豐厚的節禮來給她拜年,她倒是不在乎這些,但高家的做法讓她感到很是熨帖。

晚上睡覺前,黃長植夫婦給黃寄北和黃四娘包了壓歲錢,雖然只有幾枚銅錢,但兩人都歡喜的很。兄妹兩把紅包放在枕頭地下,帶著笑容沉沉的入睡了,相信來年會是美好的一年。

正月初一這天黃寄北是被漫天的鞭炮聲吵醒的,整個莊子都瀰漫著歡樂的氛圍,黃四娘已經跟著她的小夥伴們拜了一圈回來了,收穫了滿兜的瓜子花生橘子鴨梨。

黃寄北跟著黃長植夫婦先是去給黃老爹和老王氏拜了年,又去給莊子裡德高望重長輩們拜了年。

黃長植已經可以熟練使用柺杖走路了,為了爭取早日康復,這些天他每天上午下午都要走上一個時辰。

正月裡的日子分外悠閒,黃寄北每天除了幫忙白氏的家務外就是讀書練字寫話本,真是難得的輕鬆愜意。

黃寄北一直以為元宵節就是正月十五,直到正月初八的時候黃四娘問他後天去不去看花燈他才知道大淵的元宵節居然放八天假!縣裡面的花燈會,初十點燈,正月十七方才落燈。

修正了錯誤認知的黃寄北趕緊帶著一家人忙活了起來,八天的花燈會,這可是個賺錢的好機會,準備的好話可是能好好賺上一筆的。

黃寄北輕裝上陣,他們要賣的是炸澱粉腸飩,既然要做生意那可不能再叫澱粉腸了,黃寄北現在管它叫香腸。

裝備還是原來的小推車,只是將煮餛飩的小鐵鍋換成了長方形的平底烤盤,這個烤盤算是他近期最大的投資了,整整花了他二兩銀子。

竹籤都是事前浸泡過的,要不然炸的過程中很容易斷掉。

預煮過的澱粉腸插上了竹籤打上了花刀,放在了原來放餛飩的的淺口抽屜裡,等客人上門了直接取出就能開炸。

為了搶個好位置,他和白氏早上就出發了,在交了50文的攤位費後,他們得到了一個不算太偏遠的位置,其實在這萬人空巷的元宵節,位置真的不太重要,到哪裡都是人擠人的。

黃寄北原以為年前的廟會就夠熱鬧了,直到看到元宵節的場景,他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熱鬧。

白天還好,等到夜幕降臨,元宵節這才算是真正開場了!

整夜的燈火通明,各式花燈把夜市照得宛如白晝,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看著人山人海的場景,黃寄北不禁感嘆,古人可比現代會過元宵節多了。

除了賞燈遊街猜燈謎看煙花,品嚐夜市上的各式小吃也是元宵節的必要節目,黃寄北也是第一次見識到他們蒼梧縣居然有這麼多種小吃。

在人聲鼎沸中,黃寄北的烤腸攤子也忙碌了起來,就算是在這亂花迷人眼的元宵夜市,他們的烤香腸攤也算是獨樹一幟的。

熱鍋冷油,將香腸放入烤盤,來回翻轉,炸至焦香四溢表皮外翻。

炸好的香腸拿出來放到一旁的盆子裡,用軟毛刷子塗上白氏調配的秘製蘸料,蘸料分甜辣味的和醬香味的兩種,再按客戶需求撒上辣椒粉,六文一串,付了錢就能立即拿走,邊走邊吃,太適合遊街看花燈的場合了。

獨特的焦香味隨著夜風飄出去好遠,烤腸攤前人變得越來越多,漸漸排起了隊伍,黃寄北翻面都來不及了,他只怪之前為了省錢,定做的烤盤不夠大。

匆忙間黃寄北和白氏默契的交換了一下眼神,無聲中分明在說著,這生意,成了!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敗神婿:都市修羅戰神

腹肌

下山後美女總裁要養我

墨中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