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小酒館

京城大, 居不易。

黃寄北新買的這處宅院位處城西,原主人原是個清水衙門的文官,十幾年來兢兢業業卻苦於沒有人脈不得提拔, 年近四十終於有人想起了他,被外派到了地方上做了從五品的通判。這位通判也是有抱負的,能在地方上為百姓做些實事一直是他的追求,是以賣掉了這唯一值錢的宅院, 全家搬去了地方上。

黃寄北很喜歡這所宅院,坐北朝南, 採光和通風都很好,風格清幽而雅緻,一看就知道被前主人維護的很好,基本不用做過多改建。能在京城有這麼一處住所,真的讓人很有幸福感。

白天,一家人忙著裝修改造, 添置物品, 到了晚上, 黃寄北一人躺在床上, 不禁對明天的入職有了些期盼和擔憂。京城中像他這樣的七品小官太多了,很多人就這樣一輩子不得升遷,官場的路不是這麼好走的,一不小心還會連累全家。

翰林院其實相當於是皇帝的秘書機構,主要職責是修寫皇帝的起居注和時政紀要, 記載皇帝的言行, 為皇家進講經史, 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

是以他們雖然是芝麻小官,但因為能接觸到聖上, 一般人是不敢小看的,這個職位是個很好的起點。

第二天一早,黃寄北起了個大早,細心地整理了儀表,駕著驢車前往翰林院。

黃寄北的期待和忐忑不安統統都沒有實現,永和帝本人就是個工作狂,是以翰林院的工作量巨大,上司和同僚們忙得要命。他們三個新鮮出爐的勞動力一入職就被安排了一大堆事務,三人邊學邊做,日日都要加班到很晚。本朝官員五日一休沐,忙碌了五天,黃寄北終於有了可以喘熄的機會。

漸漸地,黃寄北適應了這種生活節奏,由於出色的事務處理能力,頂頭上司吳大學士注意到了他,開始安排他和紀鳴岐進宮輪流為聖上和太子講學,永和帝不怒自威,光是坐著不說話就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壓力,幾次下來,黃寄北覺得自己的心裡抗壓能力又上了一個臺階。

郭樂風被分配到了鴻臚寺,鴻臚寺相當於現代的外交部,這小子能言善辯深得鴻臚寺卿喜愛,上任沒多久就被帶著出使北疆了,一時間趕不回來。

等拜完堂,新一輪的挑戰又開始了,為了能讓紀鳴岐順利的入洞房,他們這些伴郎實在是承擔太多了,等賓客散去,黃寄北已經醉得不省人事了,第二天起來更是頭痛欲裂。

而捉到的大夾怪村裡人是不吃的,大家會把它們裝到麻袋裡敲碎,然後埋在桑樹下做肥料。太慘了!沒想到這小龍蝦在大淵過的比現代還要慘!

聽到黃寄北要花錢收這些大夾怪,村裡人眼睛都要亮了,於是,貨源問題這就順利解決了!二十文一桶,如此實惠的價格,村民們都搶著做這筆生意,黃寄北找到村正,委託他幫忙統一安排並支付一定報酬。

在大淵,伴郎的角色稱“御”,多是由新郎的弟弟或好友擔任。

至於龍蝦,黃寄北在瞭解情況後才知道大淵並沒有這種食物,他不死心,拿著小龍蝦的畫像去到京郊詢問了村上的老農。黃寄北這才得知,原來小龍蝦在這被叫做大夾怪,每年夏季都會氾濫成災,需全家人出動才能防止這些怪物毀損稻田。

一家人幾番商量後,決定開一個小酒館,夏天主打龍蝦燒烤,冬天就做銅鍋涮肉,自從前年除夕嘗過黃寄北搞出的涮肉後,白氏就一直想開一家涮肉店。

倒是太子,為人寬善,禮賢下士,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只可惜他們給太子講學的機會並不多,太子的學業主要由顧太傅一力承擔,現在又有了顧硯舟,其他人接近太子的機會就更少了。

黃家在京城並無根基,所以黃寄北覺得還是從小做起,穩紮穩打,黃長植夫婦也很贊成。

黃長植和白氏來京城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兩人都是閒不下來的人,是以日後的生計也該提上日程了。

可以說,顧家是明牌的太子黨,不過當朝太子深受聖上喜愛,地位很是穩固,聖上一直很倚重自己這個大兒子,是以紀家這種從不參與黨爭的人家才會與顧家結親。

黃寄北掙扎著站了起來,用冷水洗了把臉,休假就剩一天了,今天還有事要做,他要打起精神來。

立夏,休沐二日。紀鳴岐的婚期就定在這一天,紀寧雨和顧硯舟的婚事則被安排在了秋天。

沒了郭樂風這個助力,黃寄北和紀鳴岐的族弟為了接親那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紀鳴岐娶的是大理寺卿的嫡女,她上面還有四個哥哥,能把順利新娘接上花轎,那真是太不容易了。

一桶桶的大夾怪裝上馬車運入城中,一個個活蹦亂跳的,長得可真好呀。倒入木盆中,清水沖洗,剪頭去線,一個個刷洗的乾乾淨淨。

再來就是烹製,這小龍蝦要做的美味可是要捨得放調料的,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是謂五香,這是第一種口味。再來就是經典的蒜蓉口味,還有令人慾罷不能的麻辣口味,黃記小酒館主打的就是這三個口味!

白玉竹和黃長植在京城逛了幾天,最後看中了一間沿街小店,雖然不是在繁華的主幹道,但周邊人氣還不錯,而且離家不到半個時辰的距離,每天來回也方便。

七十多平大小,租金每個月二十兩,本錢在他家承受範圍之內,風險可控,暫時就當做家夫妻店開著,如果後面忙起來了再招人。

有了事情做,黃長植和白氏肉眼可見的高興了起來,店鋪裝修,桌椅板凳鍋碗瓢盆的購置,兩人都處理得妥妥當當的,根本不用黃寄北操心。

開業前一天晚上,黃寄北忙到月上柳稍才散值,本想客套一下,就招呼了同僚們來自家小酒館吃夜宵,誰知道竟一呼百應,大家紛紛都要去湊個熱鬧。忙碌了一天,明天又是休沐日,可不得好好放鬆放鬆嘛。

見呼啦啦的來了一群人,黃長植和白玉竹先是一驚,隨後就熱情地招待了起來,先給大家端上了水煮毛豆、五香花生、炒螺螄和小酥肉,隨後就一頭扎進了廚房裡去料理那些小龍蝦了。

在座的年紀都不大,最大的也就三十幾,大傢伙難得有機會一起喝酒聊天。品嚐著這些小食,喝著小酒,大家都放鬆了下來,談天說地好不快活。

不一會兒,一盆盆小龍蝦端了出來,白氏用來裝龍蝦的是那種超大碗,幾乎是臉盆大小,兩張桌子拼在一起,三大盆小龍蝦放在正中央,紅得發亮,香得發慌。

大傢伙對這東西是既好奇又不解,他們這些讀書人哪見過田裡的大夾怪呀!這時黃寄北站起身來給大家介紹了起來,為了避諱,他稱呼大夾怪為小紅蝦,並示範起了吃法。有了黃寄北帶頭,大家也紛紛上手吃了起來,這一吃,就停不下來了,這滿滿的三大盆根本就不夠嘛!

白氏也是驚呆了,沒想到這些讀書人這麼能吃的!就在此時,黃長植手上的燒烤也好了,晚上街上人少,兩旁的店鋪都已經關門了,他就直接把燒烤架放在了門口,這樣酒館裡面就聞不到油煙了。

烤五花肉、烤羊肉串、烤雞翅、烤雞皮、烤土豆片、烤茄子、烤韭菜……那可真是太誘人了!散上孜然和辣椒粉,那香味飄出去好遠,據說那晚附近居民睡夢裡都夢到了好吃的。

黃寄北送走了過足了癮的同僚們,幫著阿爹阿孃收拾好桌子,關上店門,這才回家。

沒想到就是這一次偶然的聚會,黃長植夫婦開發出了夜宵生意,口口相傳,黃記小館的生意原來越好,甚至帶動了周邊店鋪的生意,幾個月後,這條原不起眼的小街成了京城有名的夜宵一條街。黃記小館也成為了日後翰林院聚餐的首選之地。

日子就在忙碌中一天天過去,黃寄北對這份工作目前已是得心應手,出入皇宮也是家常便飯。永和帝對這位年輕人印象很好,時常會召他過來講學,順便問他一些市井之事,黃寄北的背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他背後沒有那些世家大族的重重關係利益,是以對著他,永和帝覺得很舒服。

黃寄北也很敬佩這位賢明的帝王,十八歲登基,夙興夜寐,將這個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蒸蒸日上,不僅如此,他也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他與皇后是少年夫妻,三十幾年來感情一直很和睦,生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很是圓滿。

然後,這個欣欣向榮的王朝在這一年,迎來了他的危機時刻。

變故發生在立秋那天,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眼看著沒多少日子就要迎來秋收了,太子帶領隨從去郊外巡視農田,不知怎麼的,太子的坐騎突然發狂似的狂奔了起來,太子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馬給甩了出去,等侍從們趕過去的時候太子已然沒有了氣息。

訊息傳到宮中,皇帝皇后簡直不敢相信,他們這個最為優秀的兒子,大淵的希望,就這麼沒了!就在永和帝還沒從悲傷中反應過來的時候,宮內又傳來了噩耗,皇后薨了!

兩個最重要的人接連離他而去,永和帝一夜之間老了十歲,他把自己關在殿內,不吃不喝不上朝,群龍無首,這個王朝一下子陷入風雨飄零中。

太子沒了,皇子們蠢蠢欲動,就在朝堂快要分崩離析的時候,永和帝終於開啟了殿門。他不能倒下,除了丈夫和父親的身份,他還是這個王朝的君主!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永和帝並沒有立三位皇子中的任何一位,而是牽著太子長子的手走了出來,宣佈立其為皇太孫,在他百年之後承襲帝位。

太子和皇后去世,是謂國喪,禁止宴樂婚嫁,以示哀悼。

文武百官需要服喪一個月,在這一個月裡,皇帝批閱奏摺,改用藍筆,各部院衙門行文也要改用藍印。服喪期內,各寺院、道觀須鳴鐘三萬次,誦經和弔唁活動每天都有。

自皇后駕崩之日起,文武官員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內不準作樂,四十九天內不準屠宰,民間男女一個月內禁止嫁娶,三品以上官員子女三年內不得嫁娶。

這樣一來,黃寄北家的小酒館四十九天內就不方便營業了,紀寧雨和顧硯舟的婚事也就被耽誤了下來。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敗神婿:都市修羅戰神

腹肌

下山後美女總裁要養我

墨中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