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鄉試

經過了青麓書院三年的修學, 黃寄北如今已是氣定神閒了不少,離考試還有十天的時間,他只在房間按部就班的溫書, 外加鍛鍊身體,保證睡眠。午食的時候還可以去樓下大堂聽聽學子們的八卦訊息的。

這次黃寄北遇見了不少老熟人,比如說三年前院試的案首李知秋,排在李知秋後面的佟雲湘。這兩人經過了這幾年依舊是王不見王, 一見面就能辨上好幾回。但這次最引人矚目的可不是他們倆了,而是京城來的顧大才子, 顧硯舟。

顧硯舟是當朝顧太傅的孫子,年十六,另有外號京城第一美男子。顧家祖籍在江寧省,是以這次才會回來和他們一起參加鄉試。

顧硯舟在三年前已經拿下了小三元,即縣試、府試和院試的案首。雖然是小三元,這也是很不容易的, 有人預測, 這顧大才子很有希望拿下□□, 即一身兼有解元、會元、狀元, 成為本朝第一個連中三元的人。

而黃寄北只管看熱鬧,並不參與討論,吃瓜之餘還真讓他探聽到到了一個意外的訊息,是關於這次鄉試主考官的。

鄉試的主考官必須是文章精粹之士,能夠出任鄉試主考官, 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 那是至高無上的榮耀。按慣例, 科舉考試的主考官,大多是從京官中挑選, 大多是由負責教學的官員擔任。

這屆江寧省鄉試的主考官是吏部侍郎紀如晦,作為六部實權官員,且年紀尚輕,按說他是不應該出任主考官的。由此可以看出,這次任命是一次打破常規的人事變動,不是因為紀如晦在大淵文壇的名望,是不可能這樣的破例的。

紀如晦十八歲就中了進士,還被當今聖上點為了狀元,不僅三十出頭就做到了正三品的吏部侍郎,在學壇也是久負盛譽,儘管他的父親是當朝次輔,也沒有人質疑過他的本事。這種一門出了兩位高官的情況在本朝是很少見的,可見聖上對紀家的倚重。

鄉試主考官要負責出題和給答案,這絕不是寫一篇文章那麼簡單。

所有試題和答案,都將由紀如晦親自執筆寫就。紀如晦不但是在出一份考題,其實也是在表明自己治國理政的抱負。

但到了後世,大家卻忘記了職位和責任的關係,做官的人一味的追求升官發財,忘記了他們的責任,愧對於他們所處的位置。

想明白後他才用書面用語將答案寫了上去。

這題目著實簡潔了些,讓人有些摸不出頭腦,黃寄北穩下心神,開始回憶這句話的出處,好一會兒終於讓他想了出來。

十天後,黃寄北再一次坐到了鴿子籠般的號房裡,他的位置屬於中等偏下,能聞到臭味,但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

十三道題目答完,黃寄北堪堪趕上了交卷的鑼聲,一口長氣撥出,黃寄北這才癱倒在號房裡。

黃寄北思考了一炷香的時間才理出了頭緒,提筆在草稿上寫下了大致思路。

鄉試有正規的考場,叫做貢院,建在城內的東南隅。

黃寄北原以為自己猜中了紀大人的出題套路,解決了第一道這個攔路虎,後面的題目會簡單些,沒想到後面卻是一山還比一山高,題目的難度那是階梯上升,簡直是把他們這批考生放在炭火上烤呀!

第二場:策論。

第一道就很有難度,題目是: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

鄉試共考三場,整整歷時九天,初二進場,初三凌晨開始考試,初四才能交卷出場,也就是說第一場考試考生們需要在裡面待上三天兩晚,三場考試下來,考生在號房裡的時間共計九天六夜。吃喝拉撒全在號房,能否搶到好位置全憑運氣。

一眼望過去,密密麻麻的號房觸目驚心,真的不管經歷多少次,這種場景仍然會給人一種緊張的感覺,不過適當的緊張感也是必要的。黃寄北閉上眼睛,讓自己想像這就是青麓書院,他是在青麓書院裡考試。

鄉試取中的稱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本場考試共有五道題目,黃寄北一路做下來雖是耗費了大量心神倒還算順利。寫到最後一道題目的時候黃寄北停住了,這道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

江寧省是科舉大省,人口稠密,這次鄉試有一千多人參加,最終只會錄取五十名,這樣低的錄取率,熬白了無數考生的頭髮。

鑼聲響起,在凌晨的夜色裡聲音分外洪亮,第一場考試開始了。

這是很費腦子和體力的一場,共有十三道題目,都是出自於四書五經,從中摘取一段話或一句話,讓考生闡述分析其蘊含的義理。其中四書三題,《周易》兩題,《尚書》兩題,《詩經》兩題,《春秋》兩題,《禮記》兩題。

還沒從第一場考試的陰影中恢復過來,眾學子們又急急忙忙地奔赴考場開始第二場考試。

黃寄北是這麼理解這段話的,他認為一個人的地位決定了他要負的責任和義務。上古時期的大禹和后稷身居要職,治國安民是他們的責任,所以他們都熱心於治國救民。

第一場:經義。

紀大人出題頗有水準,第一道題就能難住不少人,若是個心理素質差的,第一道就被難住了整場考試都會受影響。

這句話出自於《尚書》的註文:“刑疑付輕,賞疑從眾,忠厚之至。”換成通俗的語言,這題目就是:論疑罪從輕。

找到了頭緒黃寄北寫起來就快了,對於這個問題他還是有不少話想說的。

第三場:雜文

雜文三道,第一題是議論文,題目是:人君之心惟在所養。

這題著實很難下手,用什麼養?這是問題關鍵所在。黃寄北思索一番決定從善惡的角度出發,做對比議論。

黃寄北在文中指出,修身養性要為善去惡。以善為師,得到的是正直的教誨,人心才會越來越明智,反之,跟隨自己的惡念去行動,對惡念不加約束,人心就會崩壞,最後深陷泥潭不可自拔。

破題後旁徵博引,列舉歷史上典型人物案例,佐證自己的觀點。

最後得出結論,善惡往往就在一念之間,什麼樣的選擇就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寫完後黃寄北還是覺得不甚滿意,又修改了幾版才罷手。

第二道題目是讓學子們擬一份給聖上賀壽的奏摺。

這個也是需要點技巧的,拍馬屁也不是人人都能拍出水平的,拍的真情實感的。過於媚上,難免失了文人風骨,會讓人瞧不起,反之,過於清高同樣不討人喜歡,黃寄北醞釀了一番,提筆寫下文名:《千秋表》。

考試接近尾聲,不少人快撐不住了,頭腦開始混亂起來。

此時黃寄北號房裡面臭味愈發濃烈了,黃寄北忍不住乾嘔起來,條件反射的用手護住了試卷,若是把試卷弄髒了,這一切可算是白費力了。

第三道是格式化的公文寫作,對官場書面用語考核力度很大,多虧了青麓書院有從官場歸隱的老師專門教授他們這類用語,才讓他順利完成了這篇文章。

這次的鄉試考題實在是太難了,沒有一個考生能笑著走出考場,如果怨念有實感,紀大人估計已經被考生們的怨念給淹沒了,他們算是見識到了大文豪的厲害了!

考完後黃寄北幾近虛脫,如不是官差趕人他都不想起身了。好不容易看到程材了他也顧不得形象了,一頭就扎進了這個堂姐夫的懷裡,昏死過去了。

黃寄北這真的還算是好的,考試過程中被抬出去的就有十幾個了,這種情況幾十年來都是沒出現過的。據說就連大才子顧硯舟也是一出考場就吐了個昏天黑地,不省人事。

黃寄北這一覺就睡到了第二天中午,太陽光從窗戶縫裡面透進來直直的照到了他的臉上。睡著的時候還沒感覺,這一清醒黃寄北立馬感到了強烈的餓意,嘴巴也乾的不行。他用手撐著坐了起來,給自己倒了杯水,茶壺裡的水還是溫的,看來程材剛出去不久。

喝了水後他感覺到更餓了,還好這時候程材進來了。

“少東家,你醒啦,我買了包子溫在廚房的籠屜裡,我先去拿來給你墊墊肚子。”

程材不一會兒就端上來了一盤包子,黃寄北就著溫開水一口一口慢慢吃著。程材見黃寄北精神恢復了不少,這才說道:“少東家,你先吃著,我再去廚房借鍋給你下碗餛飩,我見街東頭有鋪子賣生食餛飩,三鮮餡的,特意買了些備著。”

被程材這麼一說,黃寄北倒真有點想吃餛飩了,便說道:

“那麻煩姐夫了,姐夫以後喊我二郎就行,不用這麼生分的,不用著急,慢慢來,我在這等著。”

程材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說道:“喊習慣了,一時改不過來,那我去啦。”

不一會兒程材就端著餛飩上來了,一碗熱乎乎的餛飩下肚,黃寄北這才感覺自己恢復了過來。

“姐夫,外面情況怎麼樣呀,有發生什麼事嗎?”黃寄北詢問道。

“你是不知道,昨天晚上可熱鬧了,有的大概是考的不好,大晚上的在屋裡撕書,從窗戶裡扔出來撒得滿大街都是,有的上吐下瀉高燒不斷,大夫進進出出的,少東家你昨晚的樣子可嚇壞我了,若是你出了什麼事,我真是沒臉回去見大家了,我是硬生生的搶了一個大夫進來,大夫說你沒事我才把提著的心放了下來。”

“姐夫,你也一晚沒睡吧,我這邊沒事了,你先回房間休息吧。”黃寄北看著程材的黑眼圈說道。

“沒事,以前我摸黑趕車,一晚上不睡也沒事,我這邊吩咐了店小二給你準備洗澡水,你這吃飽了先休息一會兒,等會洗澡水就送上來,換下來的衣服放在架子上就行,等我來收拾。”程材真是個周到的人,一件件都安排的妥妥當當的,黃寄北也就乖乖聽話照做。

“行,姐夫我知道了,你快回去休息吧,累壞了你我也沒辦法回去跟二姐交代。”

一提到黃二孃程材立馬不好意思起來,一臉傻笑著回房了。

吃飽喝足,躺在木桶裡泡著熱水澡,真是舒爽極了!

泡完澡後黃寄北又睡了個午覺,直到下午時分才下了樓。此時樓下大堂已是人聲鼎沸。

不同於之前的考試,鄉試的第二天是會公佈主考官所出題目的答案的,根據主考官的答案學子們一般就能判斷出自己這次的成績。客棧老闆特地請人抄錄了一份,懸掛在大堂牆壁之上。

聽了大家的反饋黃寄北才確信,不是他一個人的感覺,這次的題目的確是太難了。有些題目不要說答得符合主考官的偏好,能不錯題、不偏題就很不錯了。

有些學子昨晚還勉強穩得住,在看過答案後也繃不住了,差點當場發瘋要去把那些答案撕掉,店小二們趕緊攔住,開玩笑,這可是他們掌櫃一大早就請人去抄了回來的,花了不少銀子呢。而那答得不錯的或是手舞足蹈高談闊論,或是笑而不語內心暗喜。

趁著記憶深刻,黃寄北也打算去對對答案。從頭看到尾大概花了半個多時辰,黃寄北看完後心悅誠服,這紀大人真的是有點本事的,這題配上這答案,真是精彩絕倫啊!

在場的學子也都算是有點本事在身上的,卻沒有一個質疑過這些答案,的確是寫的無可挑剔。

黃寄北看得正出神,一不小心撞上了旁邊的學子,他趕忙賠禮到:

“這位兄臺,可有傷著?在下冒犯,在這給兄臺賠罪了。”

“無妨,”顧硯舟拍了拍衣袖,說道,“我看兄臺神情,可是在這道題上對紀大人的觀點頗為贊同?”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州戰神

夜無聲

追夫火葬場,此生不渝

齊摸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