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欣欣向榮與敲打漢吏

藍田煤炭場,澡堂內。

一大群辛勞了一天的工匠把自己的身體泡進水池當中。

還有一些工匠指揮著自己的學徒給自己服務。

“輕點,你們這些蠻子連擦背都不會,還能指望你們做什麼.”

師傅們大聲斥責到。

但擦背的學徒卻只會憨厚的笑,不敢反駁。

“老根,你說這些他們又聽不懂.”

一個工匠笑道。

昨天因為吃飯死了三個人之後,藍田煤礦場管事歐陽傑,擔心這些胡人自己把自己弄死,乾脆就讓原本的老工匠每人分了兩個學徒,讓他們教導胡人熟悉礦產的事情。

另一個老工匠道:“說起來,他們也是可憐人,吃飯都能被撐死,可見他們日子過的有多差.”

其他工匠聽到這話心有慼慼,他們吃飽飯的日子也就這兩年,兩年前他們何嘗不是像這些胡人一樣,過的人不人,鬼不鬼。

多虧了天子,才讓他們過上了像人一樣的生活。

今年漢人說要招人去關中打工,每個月俸祿錢千,這個數字讓所有人瘋狂的,這意味著只要去大漢,一個月就可以賺到10石的糧食,足夠養活自己所有的親人。

更加不要說還能去傳說當中的大漢了,驚雷是打贏自己部落5個人才獲得這個名額的。

“一定要努力做事,不要被漢人趕回去.”

驚雷邊吃邊想道。

來到大漢之後,他已經不想回到貧窮自己的家鄉了。

這些師傅們帶著自己的徒弟去食堂。

而季布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兩年時間就帶領他們打下了很多的疆土,奪取了許多大月氏人肥沃的草場。

有了這些草場,羌人的生活才好一些。

食堂連饅頭都不敢準備了,怕再噎死幾個人。

同時還有十幾個護衛在食堂一旁,他們生怕再發生昨天的慘案了。

河西本就是貧窮之地,而處於河西最底層的羌人更是窮人當中的窮了,驚雷從懂事開始飢餓就一直伴隨著他。

而到了做事的地方,衣食都超出了他的想象了,到大漢不但每天都可以吃飽飯,而且還吃的如此好,他已經決定把命賣給漢人了。

經濟在快速發展,郡縣的財政也在迅猛增加,大家的政績都非常好,各地郡守的戾氣自然不會重了,此次倒是有幾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意思。

驚雷是一個羌人,他是在一個六月的雷雨天出生的,所以才有驚雷這個名字。

幾名伙伕不停地將大桶大桶麵條,雞蛋湯抬過來,然後用蹩腳的大月氏話和羌話道:“麵條只能吃三碗,不能搶.”

大漢五年九月二十六日,長安城,北宮。

漢人師傅帶著他們打飯,而後大家一起圍坐在一張桌子,胡人繼續狼吞虎嚥,但比昨天好多了。

羌人雖然是一個古老的名族,但他們卻從沒有強盛過,在河西一帶,大月氏人才是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他的族人只能躲在荒涼的草地和山地放羊。

羌這個字本就有牧羊人的意思。

“不要搶吃的這麼快,當心被噎住.”

胡人一直是強者為尊,漢人可是滅亡了強秦的國家,有這樣的強者願意接納他們,河西的羌人當即把季布看成是他們的救世主,紛紛從高原上下來,投靠到他的隊伍當中。

整個大漢四十餘名兩千石郡守匯聚一堂,今年的場面就客氣多了,大部分郡縣有一定積累之後,南方郡縣開辦紡織廠,製糖廠等作坊。

北方的郡縣更是有羊毛這樣的特產,還能開礦,建設鋼鐵廠,加上戰亂停止,還有鳥糞石這種天然肥料,大漢北方農業快速提升,加上中原的基礎設施本就好,這一年來北方的經濟也在快速恢復當中。

三年前漢人將軍季布來到河西,找到了他們族,說只要投靠他,就可以帶來他們奪取大月氏人肥沃的草場,還能得到大漢的庇佑。

他的部落很小隻有百人左右,他和族人一直生活在湟水一帶群山當中放牧。

洗完澡之後。

驚雷看碗裡面條和鹹魚,大口的吃著,但眼淚差點流了出來。

多少年沒吃到這麼美味的東西了。

南郡張強道:“陛下要弄4時辰工作制,但又不許我們私自弄,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嘛?”

張強也是跟著想要實行4時辰工作制的太守,結果卻迎來朝廷的一頓斥責。

蜀郡太守灌嬰道:“是丞相不允許,要知道紡織業的稅金可是佔大漢所有稅金的2成多,要是加上少府控制的紡織作坊,只怕有三成多了,這可是大漢財政的第一支柱,四時辰工作制對紡織業影響是最大的,丞相怎麼敢輕易動紡織業.”

灌嬰不想弄什麼四個時辰工作制,蜀錦是蜀郡第一大財政來源,他可不想蜀錦的生產受損。

灌嬰這些年在蜀中只做了三件事情,一吸納蜀郡四周山林部民,給他們上大漢的戶籍增加人口,增加蜀郡的人口。

二就是大量建設蜀中馳道,通向關中的棧道。

三就是大力發展蜀錦為首的絲綢紡織業。

這兩年成都織機就增加了上萬架,每年可以生產30萬匹絲綢。

整個蜀郡一年生產的絲綢接近百萬匹。

東郡太守鄧說道:“某也覺得陛下的步子太大了,我大漢的財政大頭都不是這些產業,停一個時辰要虧多少錢,丞相不允許才是正確的.”

雁門太守酈商業跟著說道:“現在我們雁門郡的紡織廠,忙的羊毛處理不過來,哪裡還能讓織工歇,這不是和錢財過不去.”

張強好笑道:“某記得你酈商上書要學習朝廷,說要在雁門郡實現四個時辰工作制,感情你根本就不贊同.”

酈商卻沒有感到尷尬,而是說道:“陛下都要實行四個時辰工作制了,我們這些臣子自然要追隨陛下的腳步了,要不然我們怎麼進步.”

而後他有點委屈道:“只是沒想到陛下沒有討好到,反而被丞相斥責了一頓.”

灌嬰笑道:“你這都算好的了,伱大哥都被丞相殺雞儆猴,要強制退休了.”

酈商反而自通道:“大哥是站在天子一邊,天子會保護某大哥的.”

就在這個時候徐凡帶領丞相周章,假丞相張良,陳平,少府令秦泊,內史令酈食,上計令張蒼其等人進來。

“參見陛下!”所有太守都對徐凡行禮道。

徐凡淡然道:“免禮.”

所有郡守坐上自己的位置。

丞相周章道:“今年上計,現在開始,內史郡出列.”

內史令酈食其出列託著上計的賬本。

徐凡他們看了最後的資料,就把賬本交給上計令張蒼,再由他帶領上計漢吏來進行驗算。

天子徐凡,大漢丞相周章他們,看到各郡上報的賬冊都面露喜色。

大漢各種糧食普遍增產一成左右,多的郡縣達到兩成三成,其中中原地區的農業在快速恢復當中,普遍增產達到2成,像鉅鹿郡因為大量使用鳥糞石,當年糧食暴漲了4成,成為北方的產糧中心,直接把北方的糧價拉低了一成多,還成為遼東諸侯糧食的產地,今年直接向遼東輸送了上百萬石的糧食。

而各郡的稅金增加的更多,增長快的有3-4成,少的也有2成,極限的那種甚至翻一番都有的。

當然這些都是基數低的,像雁門郡以前的稅金是幾千金,但因為大漢多了幾萬常備軍在邊郡消費,羊毛紡織業也在快速發展,稅金頓時突破了2萬金。

但總的來說,大漢各級稅金都在增加,可以說大漢終於擺脫戰爭的影響,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大漢商稅也是和農稅一樣,都是交三成的增值稅,而進入一個城池要交一道的城門費被徐凡免了,大漢商品流通的成本,徐凡在儘量壓縮,為建立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做準備。

這也導致了大漢的郡縣對開辦作坊如此上心,因為每開一個作坊,就相當於多了一個財政來源,反而行商隊並不能增加本地的財富。

徐凡看完各郡的資料輕鬆不少,今年終於不是陳郡一枝獨秀了,各郡都在快速追上來。

南方賺錢的就是茶園,甘蔗園,還有絲綢紡織業這三大行業。

沿海郡縣食鹽已經是他們必不可少的支柱產業,大量低價的海鹽湧入中原,已經把蜀鹽,河東鹽打的節節敗退,兩地只能提供高品質的青鹽維持市場。

同時漁業也在快速發展當中,沿海的那些郡縣今年往關中輸入的鹹魚就超過了上萬石。

還有海帶這樣的特產開始進入關中,這玩意又是鹽又是菜,泡一泡一斤當五斤,關鍵價格還不高,從沿海運輸到關中,每斤也只要3錢,深受關中百姓的喜愛。

而北方的郡縣主要的產業就是羊毛紡織業,鋼鐵業,礦業這三大行業,其中廣陽郡,遼東等地還多了一個造船業,漁業,運輸業,只有百萬的人口的遼東,還很難提供龐大的產業,所以漁業和運輸業,還只是初級發展。

大漢各郡產業欣欣向榮的發展,但隱憂也不是沒有,就是產業同質化,當然現在說還太早了,大漢的產業只能算是手工業,還達不到工業的標準,這些手工作坊還要發展一段時間,才會遇到產品飽和的情況。

徐凡看完欣慰道:“今年大家都付出努力,做的也不錯.”

“朕和丞相為你們做出的功業感到無比驕傲.”

說完徐凡雙手鼓掌,丞相周章,假相張良,陳平等人也紛紛對著大漢的太守們鼓掌。

“丞相,今年留出一筆錢作為獎金,獎勵那些用心做事的漢吏.”

周章想了想道:“諾”

能得到天子和朝廷高官的認可,整個大漢的郡守們都無比激動。

鼓掌之後,徐凡臉色嚴肅起來說道:“做得好的要獎勵,但做的差的也要進行處罰,曹性.”

“到!”

“龐源”

“到!”

徐凡一連點了七人。

“剛剛點到名字的郡守,郡監軍,不是因為他們的政績差,像上郡太守曹性,他去上郡的時候,上郡一年的財政收入只有4000金,因為上郡是邊郡,要抵擋胡人,這點財政收入連軍費開支都不夠,先秦時期,內史令每年都要支援上郡2萬金,才能維持上郡的財政平衡.”

“而今年上郡的糧食產能比先秦時期增加了5成,財政收入更多突破的3萬金,增加了7倍,這樣的政績好不好?當然好,整個大漢四十餘個郡,幾乎找不到像上郡這樣發展快的郡縣了。

但他們在執政的過程當中,山頭主義嚴重,真把朝廷交給他們的郡縣當成自己的封地,封國了,無視漢律亂作為。

“在上郡,就是因為有商賈兌換百姓的糧票,曹性就把商賈抓起來,雖然他本意是為了維護百姓的利益,但手段卻極其簡單粗暴,而且還違反大漢法令,朝廷三令五聲警告你們,不要亂伸手,不要亂伸手,曹性卻根本沒有聽.”

“龐源,身為陳郡的郡監御史,他不監察陳郡為惡勢力,為陳郡除暴安良,掃清黑惡勢力,反而對建設軌道情有獨鍾,本職工作都做不好,卻還想要做太守的工作.”

而後徐凡又把被罰站的太守們的錯事,一個個點出來。

最後徐凡道:“曹性七人,停職接受再教育,他們要在漢吏學院畢業,再出來安排新的職位.”

徐凡這個嚴厲處罰讓,所有人都心有餘悸,算是之前處罰了蔡賜,吳畔,今年大漢兩千石郡守等級高官差不多罷免了十分之一了。

這可不是下面的小吏,而是真正2000石的大員。

徐凡說完之後,又嚴肅對這些郡守說道:“再提醒你們,要引以為戒,在地方上執政,不能違反漢律,更加不能獨斷專行,把大漢的郡縣當成你們的封地,不要放鬆對自己的要求,釀成大錯,你們真要鑄成大錯,就不要怪朝廷殺雞儆猴了.”

在場的郡守緊張道:“臣等明白.”

丞相周章也跟著說道:“你們是朝廷安排在地方上的大員,你們的決定,關乎一郡百萬人口的生活。

所以使用權利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對民間事務能不干擾就不干擾,尤其是經濟事務,儘量交給民間自己來解決.”

“現在天子提出了要建設大同世界,你們也要跟著天子的這個目標前進,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跟上大漢發展的腳步,你就能清史留名,跟不上,蔡賜等人的下場,你們也要引以為戒.”

“真想躺在功勞簿上享受也可以,主動說出來,以你們對大漢的功勞,朝廷也不會苛待你們,給你們一個侯爵之位,去自己的封國上享受吧,朝廷的官職是留給那些想要做事的漢吏的.”

在場的郡守道:“下官明白.”

陳平道:“兩天後就是賢者會,你們有什麼大的提案,要準備好.”

“諾”

所有的郡守都離開了此地。

徐凡對張良道:“這些郡守難得來長安城一趟,子房你準備好夫子,在他們離開前給弄個他們漢律學習班,讓他們清楚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給他們紮紮實實上一堂法令課。

對於漢吏的教育,朝廷是一刻都不能放鬆,朝廷在這裡放鬆一絲,他們到下面就會放鬆一片,影響的就是一郡幾十上百萬百姓的生活.”

張良道:“諾”

上計令張蒼來到徐凡身前對他行禮喜道:“今年我大漢的田賦達到1億7000萬石,稅金有36萬金,少府收益25萬金,田賦比兩年前增加了三成,稅金比兩年前增加了5成.”

張良有些震驚道:“上計令,你不會算錯了吧?”

周章這些人在大漢之前,並不瞭解各國的高層,成為大漢高層之後,大漢一直都是這樣快速發展,所以他們還認為大漢這樣的發展是世界的常態。

但張良他家在韓國五代為相,所以張良是瞭解韓國上層的情況的,韓國在財政在申不害變法,達到頂點之後,就開始緩慢下降了,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韓國滅亡。

大漢現在的田賦接近暴秦的兩倍,稅金收入更是接近暴秦的三倍,更關鍵的時候,如此高的財政收入,百姓的負擔卻沒有增加,所以張良懷疑張蒼計算錯誤。

張蒼道:“下官是根據各地郡守資料匯總,即便有差錯也不會太大,除非大漢的郡守們全部大範圍的作假.”

徐凡笑道:“田賦沒有增加太多,增加的都是稅金和少府收益,這說明大漢的產業規模在快速擴張,總的來說還是可信的.”

大漢的田賦看上去比兩年前增加了5000萬石,但實際上大漢增加了齊國五郡的田地,這些田地收的稅賦就有近3000萬石糧食,也就是說大漢這兩年增加的田賦只有2000萬石。

而且增長的空間也基本上到頂了,除非大漢增加田產的每畝稅賦。

張良一想,認可的點點頭,他跟著徐凡走了半個大漢,的確是看到了各地興盛的產業,大漢許多城池在擴張,以容納更多的產業,產業多了,稅金自然也就多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白雪姑娘

使用者43743040

在那年的盛夏失去了你

皖末

時間海報

攬星途

聖言

夜鳴夢才醒

荒土中的生機

北銘星

重生?復仇很正常吧?我神下第一

幽魂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