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南巡後的第一次朝會,大手大腳的天子

羊毛也可以紡織,對大漢緊缺原材料的各大紡織廠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大漢的羊毛還是比較充足的,北方本就有養羊的傳統,而在大漠上的羊更是數之不盡,羊是胡人的主要食物來源,它們比大漠上胡人多幾十倍,以前這些羊毛的用處很低,只能做成羊毛氈,但現在草原上到處都是收購羊毛的漢商。

而這些羊毛進入大漢境內,以前停工的紡紗車開始快速運轉,所有紡織廠主又可以看到金燦燦的秦半兩流入他們的口袋。

羊毛的出現解決了大漢紡織業開工不足的問題。

徐凡視察完渭水紡織工業區之後,回到長安城。

他馬上召集了大漢的三公九卿,軍方高層,以及一眾重要部門的高官。

徐凡對著眾人笑道:“這趟南巡朕視察了小半個大漢,看到的情況有喜有憂,但總的來說是喜大於憂,經歷朝廷減稅,免徭役之後,天下的百姓雖然還貧困,但已經沒有多少餓死人的情況了,而且民間百姓的生活還在快速變好,我大漢原本六郡之地,就朕看到了情況而言,百姓已經可以吃飽飯。

在去年在諸侯大會上要建設大同世界,第一步不餓死人,朕有信心完成,而這都是丞相和大家努力的功勞.”

周章等人道:“此乃臣等應該做的,是陛下領導有方.”

所有人都喜氣洋洋,不要看不餓死人說的簡單,但能做到卻極其困難,幾千年來,能達到這簡單標準的,在新世當中無一不是盛世王朝,而大漢開國才五年時間就做到這點。

周章等人行禮道:“諾”

徐凡皺著眉頭道:“糧食價格下降的太快了,對關中的農戶而言難以承受.”

張蒼道:“按照臣在大秦時期的經驗,關中今年播種的冬小麥已經超過了2000萬畝,今年夏收只要不是遇到極其強烈的天災,關中夏收可收4000萬石糧食。

他們大漢開國即盛世,他們將會以管仲樂毅這樣賢臣的身份記載在青史當中.”

徐凡解釋道:“戰亂時間自然是糧食越多越好,但是在和平時期穩定物價更加重要。

糧食價格直接下降了三倍,相當於關中農戶的購買力下降了三倍。

到時候我我們鋼鐵廠生產的農具誰來購買,我們紡織廠生產的布匹誰來購買?沒有農戶來購買鋼鐵,布匹,鋼鐵,布匹就會滯銷,天下就會出現經濟危機.”

周章卻奇怪道:“陛下糧食下降,對天下的把百姓來說是好事情,城邑的百姓可以獲得低價的糧食,普通百姓手中有糧食也不會餓肚子.”

徐凡繼續道:“好的說完了,朕就說說這次巡查遇到的問題,朝廷要想辦法改進這些問題.”

周章無奈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去年北方經歷兩場大戰,整個北方的糧食幾乎被耗盡,而南方在我大漢幾年治理下,減稅,免徭役,甚至還出糧食僱傭百姓維持大軍後勤,南方的糧食自然多,再疊加農業技術的進步,朝廷大量建設水利設施,南方的糧價自然低.”

周章搖頭道:“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要是有利潤,那些糧食商早就去運輸糧食了,而朝廷運輸的消耗一向比民間多幾倍,朝廷這樣做,只怕運輸消耗的錢糧比運去的糧食還要多.”

徐凡道:“其他的大多這只是我等期待的大同盛世的第一步,我等君臣當戒驕戒躁,共同勉勵,早日讓天下大同實現.”

徐凡問道:“朝廷能不能組織運輸船把南方的糧食運到北方來,平衡一下雙方糧食的差距?”

“一就是大漢糧食價格不平衡,北方糧食價格每石突破百錢,而南方糧食價格普遍很低,會稽郡,陳郡等地的糧食已經跌到每石三十錢左右了,如此低的價格,即便百姓糧食增產啊,也沒有多賺錢.”

兩年時間三倍通縮,就在後市直接就是個大蕭條了,這也就是大漢還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體制,即便糧食多了,農戶最多不賣,硬生生承擔住這筆損失。

周章繼續說道:“不要說南方的糧價了,今年關中的糧食價格已經跌破了80錢每石,夏收之後,只怕糧食的價格還會下降.”

但很快徐凡就瞭然了,不是沒損失,而是農戶承擔了最大的損失,偏偏他們又沒有話語權,不會出現在青史當中,於是就出現了這種反常識的事情,難怪古代的盛世很容易盛極而衰,因為底層的不滿被壓制住而已,當壓不住之後就會爆發出來。

說來說去還是古代的物流成本太高了。

工業化社會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複雜太多了,即便現在的大漢還算不上工業社會,但已經有這方面的趨勢了,但顯然周章還沒有意識到大漢的這個變化,他還是以封建時代的三觀來看到糧食問題。

朝廷要是不吸納糧食,糧食的價格應該會跌破每石70錢,而到今年秋收會有8000萬石糧食進入民間,到時候民間的糧食價格,會劇烈下降到每石50錢。

明年要是朝廷沒有大戰,糧食價格可能會降到先秦時期的每石30錢.”

徐凡有些擔憂問道:“會下降多少?”

周章看向上計令張蒼。

“農戶他們不但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朝廷總不至於一面降低農戶的收入,一面又要農戶購買我們的鋼鐵製品,布匹等產品,這不是在鬧笑話.”

封建大國難以進入工業時代只怕也有這個原因,人口已經佔據天下的三分之一,到哪裡去找一個幾十倍的市場啊,所以封建大國想要進入工業化只能靠內迴圈,但早期的資本家只想要生產者不想要消費者,玩個鬼內迴圈。

內迴圈建立不起來,反而因為財富堆積在少數人的手中,最終導致天下大亂,萌芽自然被壓死了。

徐凡這個時候想到了後世的一個笑話,面對牛馬消費不振,那就減低貸款率,面對牛馬沒有時間消費,他們不是增加牛馬休息的時間,而是東拼西湊一點時間,讓牛馬去消費。

總之減少牛馬勞作時間是不行的,增加牛馬的口糧也是不行的。

所以為了讓牛馬多花點錢,人家也是想盡辦法,你們還要人家怎麼樣,難道真要人家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給那些窮鬼,從最根本上來解決這個問題。

周章道:“但天下糧食增多,這樣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徐凡道:“建立糧食最低的保護價格,丞相你不是一直想要,朝廷手中掌握的糧食數量突破一億五千萬石,今年朝廷就朝廷就拿出20億錢,在關中,江東,江南之地大肆收購糧食.”

周章搖頭道:“朝廷拿不出這麼多的錢,而且即便勉強這樣做,但只要糧食的增長不結束,糧食的價格還是會下降的,朝廷的錢也不是無限的,儲存糧食也是要花錢的.”

徐凡想了想,明白市場規律是不能讓朝廷硬鋼的,朝廷能阻擋一年,兩年,但肯定阻擋不了十年八年。

現實就是,只要不打仗,朝廷每年也會積累大量的糧食,而這些糧食也要想辦法處理。

於是徐凡說道:“糧食可以緩慢下降,但不能太過劇烈的波動,今年朝廷想辦法把關中的糧食價格穩定在每石70錢,江東,江南的糧食價格提升在40錢每石。

就從今年開始,先在九江郡,南陽建立兩個分倉,每個分倉要囤積2000萬石的糧食,以此時江東江南的糧價,4000萬石糧食,最多花費12億錢,對朝廷來說也是很划算的.”

周章道:“諾”

反正朝廷今年也是要大力屯糧,在糧價最低的地方收購糧食對朝廷也是有利的。

徐凡看著戲曲團的陳月和陳蓮說道:“你們戲曲團也要加強對百姓的宣傳,讓百姓多養家禽,家畜以肉食取代穀物,明天你們就去農學院請教農學院的夫子,以他們編撰一些養殖家禽,家畜的戲曲.”

徐凡想了想道:“這些戲曲的名字就叫《致富經》,戲曲性朕可以不管,但科學性,真實性一定要有保證,要讓百姓看了《致富經》上的內容,按照內容上的步驟去做,真的養活無數的家禽家畜,所以編劇要以農學院的夫子為主,爾等不能胡亂改編.”

果然一個國家能做的選擇,不會有太大的差別,糧食太多了,只能靠養殖業來消耗了。

陳月和陳蓮本還奇怪,天子為什麼會找她們過來,果然是有任務。

兩人當即回道:“諾”

徐凡繼續說道:“為了讓天下的百姓更快的學習到這些新的知識,你們戲曲團要進行擴編,天下九州,每州都要有一個戲曲團來宣傳先進農業知識.”

“諾”

徐凡想了想,還是要把溫度計弄出來,這樣就可以點開火炕孵化的科技樹,就可以幾十上百倍的暴雞鴨鵝了。

正好大漢點開了玻璃的科技樹,溫度計就要找趙高來弄了。

而後徐凡繼續說了在南海漢軍發生的事情。

而後說道:“我大漢的兵制也要進行改革,大漢每個成年的百姓都要服三年的兵役,這其中一年的郡兵,一年的邊軍,最後一年來長安駐紮,朝廷要專門為這些所士兵繼續一場科舉考試,優秀者可以成為郎官,在朝廷接受教育之後,成為軍官或者是漢吏.”

“三年兵役之後,士兵就完成了國家的義務,要是士兵優秀,國家還需要這些士兵服兵役,就要給士兵付俸祿,具體多少朕還沒想好,但大致要比普通工匠高一級.”

徐凡基本是照搬後世軍方,常備軍與義務兵的的軍事制度。

吳盛,鄧宗兩人大喜,這對他們軍方來說是大好事,這樣改制之後,大漢投入進軍方的資源就更多了,而且士兵的待遇也變得更加好了,這樣更優秀的人才就會投入大漢軍方。

但身為大漢朝廷的掌舵人周章就不樂意了。

“陛下,現在我大漢對士兵的待遇已經極其高了,要再給他們俸祿朝廷的財政難以為繼.”

漢軍的待遇是極其高的,伙食標準達到小地主水平,衣住標準達到大地主水平,天下人都說漢帝是以養士標準來養士兵,而這也是漢軍能戰無不勝的物資基礎。

大漢現在有10萬常備軍,雖然都不需要俸祿,但每年的伙食就要花費幾億錢,武器裝備,軍服開支又是十幾億,即便是不打仗的情況下,漢軍每年都要消耗近20萬金的開銷。

按照天子這個的改革,給幾萬常備軍士兵俸祿,又要多花十幾萬金。

大漢朝廷一年的財政結餘也不過就二十幾萬金,幾乎都被軍方吞併了,周章怎麼可能樂意。

孔鮒想了想道:“陛下,現在天下太平,我大漢應當精兵簡政,而不是繼續擴大軍費開支,您要警惕暴秦之路.”

徐凡道:“這次是朝廷建立長效的機制,才會多花錢,但這筆錢花出去之後,以後就不會增加了,以我大漢財政每年增加兩成的速度,我等最多辛苦兩年時間,但形成制度對大漢是長期的好處.”

“大家不要光看到多錢,也要看到保護大漢的天下是整個大漢百姓的責任,這個責任不能只由一小部分人承擔,要不然這小部分人必定對朝廷心懷怨恨。

當年始皇帝把這個責任推給了少數人,南疆,北疆駐紮計程車兵常年不能歸家,導致南疆軍對暴秦離心離德,要不是暴秦的都城在長安,連北疆軍也會對暴秦離心離德.”

周章等人想到了50萬南疆軍看著大秦滅亡陷然沉思,雖然南疆軍沒有聽始皇帝的命令是有各種原因的,但常年駐紮在邊疆,引起他們對朝廷的怨恨,顯然也是一個主要的因素。

想到這裡,周章等人也就不反對徐凡的這次軍事改革了。

徐凡繼續說道:“我大漢既然向天下人宣告了,要建設大同世界,就要做出這個行動給天下人看.”

周章擔憂問道:“陛下又想進行何等改革?”

“秦泊”

“臣在”

“關中少府有多少工匠?”

“關中鋼鐵廠,紡織廠,器械廠等國營作坊,共有6萬工匠.”

“你們少府當中工匠每日勞作多久?”

秦泊道:“紡織女工,從天亮紡織到天黑為止,因為紡織上的布料太多了,不能使用油燈,已經有好幾個小的紡織,使用油燈日以繼夜的勞作,結果整個紡織作坊都被燒光了.”

“鋼鐵廠因為高爐不能熄火,現在兩班倒,每班六個時辰,其他像器械作坊普遍也在5-6個時辰.”

這個時候徐凡終於明白愛迪生的地位為什麼會如此高,資本家也不能讓太陽一直不下山,愛迪生幫助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難怪他有那麼多黑歷史,還是會被資本家推到如此高的地位,電燈對普通人沒有多大作用但對資本家的作用太大了。

徐凡繼續問道:“民間其他作坊是什麼情況?”

秦泊道:“也是一樣,日落而作,日出而息,少數可以使用油燈的作坊會勞作6-7個時辰.”

徐凡都震驚了,這還是人口不足的情況,工匠就已經如此捲了,要是真放在後世那種,你不敢有人乾的環境當中,只怕工匠連睡覺的時間都不會有。

資本果然是從出生就帶著原罪啊。

徐凡感嘆道:“民亦勞止,汔於小康,天下的百姓也應該過過好日子了.”

“我大漢朝廷就要以身作則,從今天起,我大漢朝廷的作坊全面普及四個時辰工作制度,不管日出日落,只要做夠了四個時辰就讓工人可以休息,同時他們的俸祿不會減少.”

秦泊吃驚道:“陛下,這會讓朝廷的作坊成本激增,像鋼鐵廠,器械廠這樣的作坊還無所謂,畢竟這些東西只有我們超朝廷能製造,而且利潤高。

但像紡織廠等競爭激烈的作坊,我們增加人手,利潤就低了,不可能競爭的過這些民間的紡織廠的。

陛下您的心意雖然好,但朝廷的這些紡織作坊倒閉了,工人更加沒有飯吃了.”

秦泊就差說,天子要好心辦壞事了。

周章更是震驚說道:“紡織業可是朝廷財政的支柱,陛下要把這根支柱砍掉,乾脆罷了我這個丞相得了.”

不是不能對百姓好,但是要量力而為,現在天子說的這幾個法令,每個都要增加朝廷的開支,現在還要重創朝廷的支柱產業,天子也太大手大腳,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徐凡卻說道:“商人是逐利的,先賢都說了,他們講利,不講仁義,所以朝廷也不能指望他們對百姓講仁義,這個時候朝廷身為一個仲裁者就要出手,逼著商人講仁義,提高他們的道德底線,而不是和他們同流合汙.”

“四個時辰工作制,朝廷要想辦法逼著天下的商賈都這樣做,天下的商家都這樣做了,那就相當於所有的人的成本提高了,所有人的成本提高了,那就相當於是公平競爭.”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澎湃中學

一直Monkey

尋死靈

死了的七兄

清冷佛子愛上我

雲殤雪盈盈

思想知緒的新書

思想知緒

精靈夢葉羅麗之旅

我討厭男人HeTui

荒古,我竟是宇宙第一意識

咕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