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清洗遊俠專項行動,唯物主義歷史觀

徐凡雖然說有理,但周章他們卻很難接受,還是那句話,大漢朝廷的開支太大了,要不是徐凡弄出鋼紡織業,鋼鐵業,製糖業,食鹽業等利潤高的行業支撐大漢的財政,大漢朝廷早就破產了。

“天子豈不聞子,貢贖人之事.”

周章是不敢冒這個風險阻礙紡織業的發展。

更不要說在他的觀念當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就是天公地道的事情。

強行拔高商賈的道德只會給天下帶來災害。

陳錘想了想說道:“陛下既然想要讓工匠生活好,丞相也想要保證朝廷的財政收入,何必把紡織業,鋼鐵業,製糖業,食鹽業都官營,反正以前暴秦就是這樣做的.”

但徐凡和周章兩人卻同時道:“萬萬不可.”

周章是官營不符合他無為而治的政治理念,朝廷要是什麼都管,這不就成為了暴秦的經濟政策,周章信奉的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他並不認為漢吏在經商方面能比得過天下的商人,要不是現在朝廷財政緊張,他甚至都想逐步減少少府工坊的數量。

而徐凡卻是看到了後世官營工廠的腐朽。

競爭激烈,這些作坊還能給大漢提供利潤,但官營之後,只怕全部會成為大漢貴族子弟的鐵桿莊家。

張良想了想道:“陛下,這畢竟是大事情,朝廷必定要謹慎行事,何不先弄一作坊作為朝廷的試點,要是這個作坊進行四個時辰工作制還能賺取利益,則緩慢在整個大漢鋪開,但要是不成功,我大漢的損失也不會太大,不會傷到我大漢的根基.”

這相當於雙方各退一步了。

徐凡和周章兩人想了想,同意了張良試點的想法。

陳錘想了想道:“陛下,現在關中百姓種植糧食多,以至於糧食價格大跌,但與此同時關中的紡織機大量卻是麻,絲等原材料,只能靠羊毛來填充產能,朝廷何不讓天下每縣多增加10萬畝桑林,麻田,這既可以平衡糧食的價格,也可以讓我大漢的紡織作坊生產出更多的麻布,絲綢,創造更多稅賦。

朝廷的錢多了,這些改革自然就不成問題了.”

最後徐凡看向吳廣道:“那種不但不會做官,甚至違法亂紀的,在地方上無法無天,為非作歹,廷尉,交給伱們處置,這樣的害群之馬一個都不能放過,即便他們是功臣也是一樣。

徐凡嚴肅道:“遊俠團體的壯大他幕後必定有漢吏的保護,從我大漢開國以來,現在已經有5年時間了,天下郡守縣令,待在一地長的有5年,少的也有3年了,有不少的漢吏開始在當地生根發芽,建立自己的小山頭了,這種事情是朝廷不允許的.”

但徐凡明白大漢沒有這個組織力,最優的解決策略也是執行不下去的。

陳錘說的有沒有道理?當然有道理,增加經濟作物,減少糧食生產,可以讓兩方面供需平衡不說,還可以為整個天下增加財富,加快紡織業的發展,可謂是一舉雙得的好事。

上蒼是捉摸不定的,今年大漢豐收,並不意味著明年大漢就會豐收,要是遭遇天災,天下又少了這2億石的糧食,你知道要餓死多少人嗎,這個責任你承擔得起.”

但是虧了的話,百姓的怨氣必定會發洩在朝廷身上,要是出現了大饑荒這樣的事情,幾百萬百姓淪為流民,飢寒受迫,說不定黃河就會出現石人了。

而後徐凡看到周章道:“丞相應該根據這些地方上的大員政績調動漢吏,有政績的升遷,政績平平者也要調動去其他郡縣,防止他們盤踞地方,建立山頭。

而且最重要的是,種植糧食是百姓自己的選擇,即便糧食價格低,百姓心中也不會有什麼怨氣,但如果是朝廷指導百姓種植經濟作物,賺了錢還好,你好,我好,大家好。

周章更是訓斥道:“你一個鐵匠安心打鐵就是了,不是你專業方面的事情,你亂髮表什麼意見!”

而政績差的,有明顯過錯的漢吏則調回長安城,免去他們的職位,讓他們成為漢吏學院的學生,讓他們學習一下我大漢的法令,如何在地方上施政為官.”

陳錘覺得朝廷有這麼多的矛盾,還不是因為錢不夠,多生產一下絲綢和麻布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這個生產力尚不發達的時代,布匹是可以直接拿來當錢用的,所以說大漢的這些紡織廠,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這個時代的印鈔機。

大漢的天子宰相都訓斥陳錘了,頓時他不敢再發言了。

在漢吏的層層加碼之下,大漢的糧食體系必定會崩潰,這不是徐凡可以預見未來,而是他在後世看多了太多這樣的事情了。

但商農卻怒道:“右少府令此言,簡直臭不可聞,你一個沒有種過田的人,卻想指導千千萬萬種了一輩子田的人,簡直笑話,讓天下每縣多增加10萬畝桑林,麻田。

好大口氣,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從剛剛那兩件事情看來,天子和丞相的執政理念是一樣的,兩人即便鬧點小矛盾,也不會影響整個大漢執政政策的方向。

從這方面來說陳錘算是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徐凡也跟著說道:“此事不可為.”

大漢有1500餘縣,每縣十萬畝田地,就相當於讓整個天下少了一億五千萬畝的田地,糧食少產出2億石,相當於上千萬人的口糧消失了。

而張良,孔鮒等人卻是鬆口氣的。

漢吏為了他們的政績,必定會層層加碼,更不要說經濟作物比農業生產本就利潤高,兩方面因素加持下,瘋狂的漢吏敢全縣都種植經濟作物。

陳錘在朝堂上說,每縣增加10萬畝經濟林,到各郡說不定就增加到20萬畝經濟作物田,到了縣則肯定會變成40萬畝經濟作物田。

說完四時辰工作制的事情之後,徐凡又說了自己在陳郡遇到遊俠壓榨百姓的事情。

他們的功勞朝廷已經賞賜了,但他們不能完成朝廷給他們的任務,甚至還仰仗朝廷賦予他們的權利,為非作歹,墮落成為秦吏那樣的貪官,就不要怪朕不講情面了.”

吳廣嚴肅道:“臣領命.”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朕的這句話讓大漢所有的功臣都要知道,要讓他們心中有所敬畏,一個人只有心中有所敬畏,才不會偏離正道,這句話朕也與爾等共勉.”

“諾”周章等人一起回道。

而後徐凡看向陳林道:“這事雖然在陳郡發生,但朕敢肯定,天下定不止陳郡一地發生這樣的事情.”

“你們御史大夫府,要在天下九州分別派遣巡查御史,專門清理這種地方上的遊俠勢力,即便長安城也不能放過。

任何敢欺壓在百姓頭上,欺行霸市,收保護費等等行為,朝廷一律抓捕.”

“但朕也要給你御史大夫一個限制,只能抓人,不能輕易殺人,即便你們御史大夫府,覺得這個人窮兇極惡,要殺他,也得上報給朝廷,由朝廷處置,你們不能在地方上殺人,你們在地方上殺錯了人,要是被朝廷查到,就不要怪朝廷處罰你們了.”

不怪徐帆要對這些御史限制的如此深,而是這個時代的人,太不在意人命了,真是把人頭當草來割,他只能以此來限制了。

這個時代漢吏的偵查能力和他們製造冤假錯案的能力幾乎相當。

後世的網際網路時代,很多人都拿封建時代大赦天下的事情來說,封建時代帝王迷信,成親,過壽都要大赦天下,甚至生病了也要大赦天下祈福,怎麼會做出放走囚犯這樣弱智的事情,這是祈福的行為嗎?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情貫穿了整個封建歷史兩千多年,一個人是白痴,2000多年封建歷史的精英也是白痴?

下面做這些事情的吏員知道他們是冤枉的。

朝廷的高官宰相也知道他們是被冤枉的。

甚至歷代帝王也知道他們是被冤枉的。

只有底層的小民不知道,其實上面知道自己被冤枉的,還在一個勁喊冤。

但為了朝廷的威望,社會的穩定,只能犧牲這些小民了。

同時有事沒事來一波大赦天下,來減緩天下的矛盾,讓底層的百姓對天子歌功頌德。

徐帆不認為自己手下的漢吏會超脫這個時代,冤假錯案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歷史上太史公專門給武帝時期的酷吏弄了一個列傳,那人頭一砍就是幾千上萬,這裡面無辜之人的血,只怕能填滿雲夢澤。

徐凡可不想這樣的事情出現在大漢,所以他禁止巡查御史殺人。

只要留著命在,一切就有挽回的餘地。

大漢現在是在治理天下,大部分都是內部矛盾,不是敵我矛盾,不需要做的如此酷烈。

陳林點頭道:“諾”

“這些遊俠被抓住之後,分別關押在廣陽郡,蜀郡,黔中郡,和隴西郡等四地,等今年諸侯大會結束之後,讓各地的諸侯領到自己的領地去,他們既然敢掠奪百姓的勞動成果,就讓他們為天下開荒償還罪孽.”

“諾!”

而後徐凡看向張良道:“子房,去年你制定好《諸侯禮》,今年把《天子禮》也制定好,等諸侯大會的時候,正式向天下諸侯宣讀.”

張良苦笑道:“諾”

這是天下最難的事情了,限制天子的權利,天子說說沒問題,但臣子哪敢做這樣的事情,這要沒有揣摩好天子的想法,雖然以天子的仁義不會殺自己,但只怕也會被貶回老家了。

這《天子禮》要多請示,多彙報,最好逐條逐句都要先彙報天子。

而孔鮒等人則同情的看著張良,去年諸侯大會張良先弄出《諸侯禮》後面又弄出《大同書》,大漢全年的熱點全部在張良身上,張子大名更是轟傳天下,現在看來這名聲不是那麼好拿的。

大漢五年五月三日,長安城,燕宮。

徐凡弄了一個小型家宴,宴請陳林,陳勝,張良和秦泊三人。

陳勝幫著自己的姐姐陳秀打下手。

陳秀問道:“在外面沒有讓你姐夫為難吧!”

陳勝道:“小弟哪裡敢.”

陳秀繼續問道:“這一路上你姐夫吃不少苦了吧?”

陳勝道:“地方的郡縣可比不了關中,很多地方還是非常窮的,和我們以前老家是一樣的,怎麼可能好的了。

真不知道姐夫是如何睡在稻草堆當中的。

好幾次小弟都睡不著.”

陳秀道:“你姐夫是天子都睡得著,你睡不得.”

陳勝不以為然道:“姐夫要做聖君,我又不要做.”

陳秀拍他一下道:“你也要做賢臣.”

而在另一邊徐凡對陳林囑咐道:“大人去了地方,一要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地方上的貴族豪強無法無天,誰也不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事情,大人不要脫離禁軍的保護.”

欽差查賬出事情,這已經是被後世的電視劇給拍爛了,徐凡可不想自己的老丈人也出事。

陳林點道:“臣會注意.”

而後徐凡又對秦泊說了自己在陳郡教導田陽的事情。

說道:“墨家也要進行改革了,儒家代表地主豪強的利益,道家代表貴族的利益,法家代表君王的利益,農家代表農戶的利益,本來你們墨家應該代表天下工匠的利益。

但當初墨子以兼愛之名,想要調和天下人的利益,就你墨家這幾百年的情況來看,當初墨子的理想是失敗了的。

天下人的階級不同利益不同,利益衝突根本不可調和。

在朕看來,你墨家應當選定自己的根基,為天下的工匠爭取利益.”

“大漢現在大興產業,每天都有大量的作坊建立,每一個作坊成立就會出現一個或者幾個作坊主,幾十上百個工匠。

要是沒有意外,天下的趨勢定是工匠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作坊主的力量越來越強大,說不定過了幾百年之後,這兩股勢力會成為主宰天下的力量.”

張良卻有的不相通道:“陛下,臣以為天下最強大的力量是農戶的力量,暴秦和我大漢都是靠著農戶力量奪取天下,而天下的工匠不過百萬之數,他們能取代我大漢3000萬農戶臣是不相信的.”

秦泊也說道:“雖然我墨家以工匠為根基,但臣也不相信.”

徐凡卻說道:“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今天工匠的力量弱小卻不代表以後工匠的力量一樣弱小.”

“你們要有唯物主義歷史觀.”

“唯物主義歷史觀?”

這又是張良等人沒有聽過的名詞,他們看著徐凡等待著他的解釋。

徐凡道:“這是一種看問題的,這是一種看問題的方法和理論.”

一就是以物質的觀點看這個世界,還是以精神觀點來看待這個世界。

這兩個觀點是這個世界的一體兩面,只是主次不同,正打個比喻,儒家認為只要君主修道德,講仁義,自然會天下信服,成為天子。

這就是強調精神觀點。

而法家,兵家,認為想要成為天子,就要兵強馬壯,充足的糧草,以耕戰把天下所有的勢力打服,自然成為了天子。

他們強調的也是物質基礎。

而後徐凡又對張良他們講了生產力,歷史規律等等,這麼多年徐帆幾乎忘光了這些知識,只記得幾個名詞,結合他這些年的經驗,能說出一點東西。

單就這點東西就已經讓張良和秦泊兩人如獲至寶了,難怪天子的眼光異於常人,這是有他內在的邏輯的。

而後徐凡對他們說道:“總結這天下三千年來的歷史,就是先進生產者代替落後生產者的歷史.”

“最開始整個天下的人,都是採摘野果生存,燴菜摘野果就是那個時代的先進生產者,這是女子擅長的,於是天下經歷了很長的母系社會,當時的部落首領都是女性擔任.”

張良他們點點頭,這個時代沒有出現文明的斷代,對項羽燒的資料全部被徐凡很快,並且大量影印,放在圖書館當中供天下人翻閱,張良他們對上古時代的生活也是有一定的瞭解的。

“而後打獵的工具越來越先進,上古人族能打獵獲取的獵物越來越多,獵戶就是那個時代的先進生產者,於是父系社會取代了母系社會.”

“再後來神農嘗百草,為天下帶來了五穀,帶來了種植之術,會種地就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先進生產者,於是農戶就成為了天下最強大的力量,農戶用他們的鋤頭建立了現在的世界。

這期間天下經歷了鐵器替換青銅器的生產季布,以前大漢聯合起來耕作,變成了獨門獨戶的耕作.”

“每個時代的先進生產者都比上個時代能帶來更多的財富。

而現在的大漢,能比農戶生產更多財富的階級有哪些人?”

張良和秦泊都駭然道:“工匠!”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湖如畫

茶圖01

大災難:我卻逐步崛起

夢魚閒遊

轉生龍女離家出走

金閃閃的金閃閃

唯晚

青棄

凹凸:小小人魚的大大煩惱

星在閃爍

穿越之攝政王和她身後的男人

不務正業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