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新的百家爭鳴,擴張的想法

吳盛的提案透過之後,少府令秦泊出列道:“我大漢要建設大同世界,朝廷就要照顧工匠的利益,因為他們是大漢財富的生產者,他們理應享受更好的待遇和生活。

這是本人提出的《工匠法令》,還請各位賢者透過這條法令.”

秦泊說完全場寂靜。

但秦泊卻不管這些,把自己印製好的《工匠法令》分別拿給在場的賢者看,連朝廷的三公九卿,各郡太守都有份。

所有人看到都倒吸一口冷氣,秦泊還真知行合一,把自己在《墨子月報》上公佈的條例全部寫上去了,這每一條都是要人命的玩意。

叔孫通小聲對伏生道:“這《工匠法令》真透過了,天下百姓必定對墨家感恩戴德,以後墨家必定會成為百家之首.”

伏生卻不以為然道:“《工匠法令》看上去很美好,但卻不合法實際,工匠的地位提升的如此高,天下人就不會去開作坊,而是直接去做工匠了。

諸子百家倡導人人堯舜,人人為聖,人人為龍,但從古到今的聖君有多少?能被稱之為人中之龍的豪傑有多少?能被稱之為聖人的也只有周公,強行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天下人,那必定是導致天下大亂的.”

在伏生看來《四時辰工作制》與《七曜日休息制》會減少作坊的收入,作坊收入減少了,工匠的收入自然會減少,墨家這不是在為天下百姓請命,而是在禍害天下的百姓。

《兒童保護法令》雖然好,但定的年紀太高了,民間六歲小兒都要放牛,放羊,十幾歲的小孩已經在家族的勞動力了,或者是成為工匠的學徒了,十六歲才可以做事情,這反而是害了這些小兒。

這裡所有的法令,最切合實際的就是《工匠退休法令》,真可以活到六旬朝廷都應該給予優待,但這不應該把責任丟給作坊主。

叔孫通有的不甘心了,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譴責其他人,明明是他儒家的長處,現在卻被墨家搶去了,簡直是豈有此理。

而現在天下一統,天下太平被大漢做到了,大家爭的是如何實現大同世界,在這一點上我們已經遠遠落後於墨家,他們已經開始提出自己走向大同世界的理論,並且開始實現了。

伏生想了想最近長安城的動向,認可了叔孫通的說法。

從這點來說,其他學派已經落後墨家了,要是其他學派不能拿出吸引到讀書人的,當年那種“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情況會再次出現,這對儒家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事情。

叔孫通小聲道:“師叔,當今之事就像幾百年前的百家爭鳴一樣,幾百年前大家真的是如何讓天下統一讓天下太平。

叔孫通的看法卻不一樣,不管這些法令切不切合實際,但卻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天下誰敢說讓百姓休息是不對的,大家也只敢說,休息太多了作坊賺不到錢,反而會影響工匠的利益。

“天下的讀書人會因為這事情加入墨家,這對我儒家可不是好事.”

灌嬰小聲道:“即便是某,只怕也會舉手.”

我們儒家也要有自己走向大同世界的理論,這是此時天下的大勢,哪個學派要是追不上這個大勢,那就註定會沒落.”

也沒有人敢說《兒童保護法令》《工匠退休法令》不好,更加不會有有人說,因為我要賺錢,所以要僱傭童工,要讓工匠做到死,做不動了就丟棄,這話要是敢說出口,必定遭到天下人的口誅筆伐。

酈商看向張強道:“這個法令會不會透過?”

從天子提出要建設大同世界,並且提出了四步走戰略,天下的讀書人就被大同世界給吸引住,各家學派要是不能給出自己走向大同世界的道路,那就會被天下讀書人捨棄。

就像幾百年前,諸子爭鳴,爭的是讓天下統一,讓天下重新太平的方法。

能不能做到且不談,關鍵是你得讓人看到你在往這方面做,相信用你這個學派的理論是真正能讓天下太平的。

而墨家顯然是百家學派當中,第一個走出這步的學派,不管墨家成不成功,但他們已經開始向大同世界前進了。

張強看向徐凡道:“但天子是看著,誰敢亂來.”

更有大量的讀書人因為《工匠法令》想要加入墨家,而這些讀書人大部分都是他儒家子弟,這就讓叔孫通很難接受了。

更重要的是不管這個法令成不成功,墨家的影響力都擴散開了,現在長安城的讀書人,都以討論《工匠法令》上的內容為榮,不說上幾句為民做主的話,都不算大漢時代的讀書人。

張強臉色凝重道:“不好說,我等自然不想讓這個法案透過,只怕在場的賢者,大部分也不想透過這個法案.”

只要讓天下的有識之士覺得你這個學派真有這種希望,大量的人才就會加入,這個學派就會興盛起來。

他們努力了上百年,才開創了儒家現在的盛世,結果弟子全被墨家吸引過去,這是叔孫通難以接受的。

而在郡守坐席之地。

這個法令透過,顯然是會影響蜀錦的生產效率,但他可不敢得罪天子,大不了提升一點蜀錦的價格。

半天后,徐凡看著眾賢者道:“秦少府的《工匠法令》各位看過了,認可《工匠法令》的可以舉手.”

徐凡話音剛剛落下,就有十幾個人馬上舉手。

徐凡看過去,這舉手的人當中還有一個熟人,就是幫助自己打進關中的石頭,卻沒有想到他居然也成為了賢者,這倒是讓他有點意料之外了。

其他人猶猶豫豫,戰戰兢兢,不想舉手,又擔心天子的怒火,臉色蒼白,冷汗直流,既捨不得錢財又擔心天子之威。

基本上是徐凡目光看向什麼地方,什麼地方的賢者緩慢把手舉起來,現場氣氛極其凝重。

周章忽然站起來道:“陛下,賢者們如此猶豫,只怕他們還沒有想好,臣認為為了防止賢者們受到影響,還是用不記名投票的方式來透過法令。

這樣也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大臣對賢者的影響,畢竟這裡不是三公九卿,就是2000石的太守.”

周章是看出來了,讓天子繼續盯著下去,墨家這個《工匠法令》還真有可能被透過。

但周章卻不想讓《工匠法令》影響到此時大漢欣欣向榮的產業發展。

徐凡看了看四周一個個冷汗直流的賢者道:“可!”

所有人都鬆口氣。

而後周章招來一個小吏,讓他拿一些紙筆過來分發給在場的賢者道:“認可《工匠法令》的你們在白紙所漢寫可字,不認可的寫否,寫其他字或者白紙的則視為棄權.”

“諾!”所衣賢者道。

周章這個做法算是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了。

沒多久賢者們就寫下了自己的答案,而後由一個漢吏拿著一個箱子來到他們身邊,賢者們把自己的答案丟進箱子當中。

徐凡看著箱子道:“上計令.”

“臣在!”

“你來統計票數.”

“諾!”

張蒼來到箱子前面,一張張開啟白紙。

“可,否,否,否,否,可~~~~~.”

很快張蒼對徐凡彙報道:“陛下共九十票,其中認可《工匠法令》的票數有15張,不認可《工匠法令》的票數有75張.”

徐凡面無表情道:“《工匠法令》暫不實行.”

徐凡的話讓章臺宮安靜下來了,誰也沒有想到,天子準備瞭如此久的《工匠法令》賢者們沒有同意,就真不透過了。

甚至連景逸他都不敢相信這個結果,他都違心的投了贊成票,卻沒有想到在場的賢者居然有如此多的人敢不給天子面子,只能說在金錢面前天子也不好使。

他看向各地的賢者,內心不禁感嘆道“天下的猛士何其多!”

而在大漢的太守坐席,灌嬰不敢置通道:“天子就這樣放棄了,是不是有的草率?”

天子宣傳瞭如此久的法令,居然真因為賢者投票不透過就不實行了,這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倒是張強了道:“你們真一點都不瞭解陛下,陛下認為暴秦之所以毀滅,就是因為始皇帝獨斷專行,聽不進忠言,所以陛下一改始皇帝獨斷專行的行為,最是講規矩了,陛下對我們說的最多的不就是要我們守漢律,陛下不單是要我們守漢律,自己也守漢律.”

“從這來說,還是丞相最瞭解天子,要不是丞相來一場不記名投票,《工匠法令》說不定真成了.”

後面內史令酈食其提出自己軌道計劃。

他先把長安城到高陵,櫟陽這不到兩百里軌道執行的狀況資料交給了所有賢者。

而後說道:“從長安城到櫟陽軌道建立開始,兩地每日有幾百輛軌道馬車馳騁,多的時候有上千輛軌道馬車,軌道上的馬車排成長龍,這極大的加快了長安城貨物流通速度.”

“同時高陵,櫟陽兩地因為有軌道聯通所稅金快速增加,高陵兩年增加了4倍。

櫟陽也增加了一倍,現在長安城到處流傳著‘軌道一通,黃金萬斤’的說法.”

“這還是短短不到兩百里的軌道,聯通的也是高陵和櫟陽這樣的小城邑。

要是長安城和洛陽城這兩大都城連線,中原的貨物可以以現在十分之一的成本進入長安城,而長安城的貨物也可以以十分之一的成本進入洛陽城,這能給天下帶來的利益簡直不可計數.”

“長城到洛陽城的軌道,最多三年就可以恢復,而且這條700里長的軌道可以惠及沿途十幾個縣邑,帶到這些縣邑快速發展,軌道交通就是我大漢的馳道,要是我大漢的土地上鋪滿軌道,從長安城出發的軍隊到任何地方都只需要半個月時間.”

“所以軌道交通,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軍事上國家的長治久安都是有利無害的.”

雖然酈食其說的軌道利國利民,好像不同意他的提案就是大漢的罪人,但上面顯示工程的總投入達到10萬金,這比丞相周章的大運河的花費都要高。

“太貴了,一里軌道居然要20萬錢,當年始皇帝建設馳道也沒有這樣高的價格吧!”第一次聽到這個價格的選擇,差點被嚇死。

大漢的結餘也不過27萬金,酈食其他一個工程就要佔據三分之一多,即便是你內史令,這吃相也太難看了。

灌嬰等人也都怒視酈食其了,伱什麼身份,弄一個工程居然比丞相還要大。

你一個人吃掉那麼大塊,其他人怎麼辦?真當的自己是一個都城郡守就肆無忌憚了。

酈食其淡然道:“始皇帝的直道是不可能賺錢的,但現在一輛軌道馬車百里就可以收400錢,三年就可以回本,要是朝廷不願意出這個錢,本官就向投資錢莊去貸款了,想來他們是願意接受這筆業務的.”

在場的賢者們商議一陣之後,還是以82票透過了這個提案。

軌道雖然造價高,但其中利潤更高,這些賢者們看中了酈食其說的貨通天下的誘惑。

有了酈食其這個成功案例之後,大漢各大郡縣太守都提出自己的議案。

向臨淄郡守提出要建設一個大型鋼鐵廠,求朝廷支援懂得建設高爐的工匠,並且向大漢的賢者保證,在臨淄建設高爐,最多兩年就可以回本。

現在這些太守都學精了,明白能不能回本是得到同意最大的保證。

能賺錢的行業總是能迅速得到透過的。

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以鹽鐵聞名天下,也是靠著這兩個支柱產業,春秋戰國以來齊國一直是天下最富裕的國家。

而高爐和曬鹽技術改變了這一切,這兩大技術快速在天下普及,直接把鋼鐵的價格打下來一半,食鹽的價格打下好幾倍,項羽掌管齊國之時,齊國的鹽鐵不要說流通天下了,反而被海鹽反攻齊國這個生產基地了。

齊國被大漢攻佔之後,曬鹽就是也快速普及,臨淄鹽勉強奪回了齊地的市場,但想要和以前一樣,齊鹽暢通天下已然是不可能的。

而齊國的鋼鐵更是被陳郡鋼鐵打的落花流水,好好一個鋼鐵中心居然出現大量鐵匠難以為繼的情況,臨淄郡太守面對這種情況,明白傳統的鍊鐵技術是不可能戰勝高爐技術的,於是就有了這個提案。

而臨淄郡太守的提案也得到透過,同時透過了還有,濟北,臨淄,膠東,琅琊四地各自建設一個大型碼頭。

後面還有上郡,九原郡,雁門郡等邊郡維修馳道,城池,糧倉武庫等費用,而這些提案也被透過。

還有蜀中修棧道,黔中,南郡,衡山郡,九江郡等地修水渠的提案。

今年大漢財政健康,只要不是太過分的提案,基本上都被透過了,大漢27萬金的財政餘額花了24萬金。

而留下的三萬金則是作為漢吏的賞金,按照官職大小和政績大小發放。

朝廷預算花完之後,徐凡道:“朝廷的錢糧只有這點。

明年有財政結餘,再分給其他郡縣.”

而後徐凡嚴肅道:“各個工程,你們要監督好,朝廷的錢是百姓的民脂民膏,每一錢都要用好,工程完結,朝廷還要進行審計.”

徐凡拿起一堆提案書道:“朝廷錢財到位了,要是你們沒有做到答應的事情,就不要怪朝廷的板子打在你們身上。

各郡太守道:“諾.”

大漢五年十月九日,長安城,燕宮

在開完賢者會之後,徐凡在自己的家,招待季布,英布,陳曉,呂臣,葛嬰這些心腹。

英布有的氣憤道:“陛下,末將已經聽說了,那些賢者不識抬舉,居然敢否決您的命令,等這些人離開關中的時候,末將就把他們淹死在渭水當中,讓這些所謂的賢者明白,這個天下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徐凡本喝著米酒,但聽到英布這話頓時被嗆著了,咳嗽了半天才好過一些,而後沒好氣道:“朕要侵害他們的利益,人家為什麼不能否決朕的命令?”

英布大聲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徐凡道:“胡言亂語,朕讓你回到長安城當一個平頭百姓,你願不願意?”

英布說不出話來了。

“朕之所以弄出賢者會,就是能讓大漢的衝突以討論說服的方式解決,而不是動不動使用刀槍劍戟,每次弄到天下大亂.”

徐凡繼續說道:“這些賢者否決了朕提案,朕又不是沒有其他手段,總之各憑本事.”

呂臣道:“陛下臣想要剿滅在遼東的衛國.”

而後他又把箕子之國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徐凡倒是有的驚訝了,這個箕子之國應該就是後世的高句麗吧,現在滅了也好,解決了一個禍患。

“你們自己解決,需要什麼武器裝備就找彭越,朕會讓他以最低的價格賣給你們,同時讓他的艦隊支援你們.”

呂臣激動道:“多謝陛下.”

陳曉也跟著說道:“陛下,臣也打算對付夜郎國,南中地區野人遍佈,也就夜郎國和滇國有的文明的樣子,當地的百姓也通教化,攻佔這兩個小國之後,大漢就可以徹底掌握南中.”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秘復甦:紅祭司

再給我一章吧

懵懂戀愛青春物語

顏英俊

全宗門就我一個廢材

屋簷下的懶貓

九輪次元師

微糖綠豆冰

沙雕弟子超百萬

兇殘的酒葫蘆

無妄神源

夏鼎故居的跳跳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