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吏治之難和僱傭

宛城,郡守府。

徐凡驚訝道:“這次又是你們第一個攻上城池?”

小懶笑道:“我們還殺了宛城都尉李軍,抓住了宛城郡監軍王宏。”

這下連英布等人都驚訝的看著小懶他們了,宛城守軍因為軍心潰敗,三面城池都被攻破了,只是小懶他們先一步攻破而已,但整個宛城三個2000石高官被他們殺了一個,抓了一個功勞幾乎被他們全部立光了,這個運氣也未免太好了吧。

徐凡笑道:“我記得你們,你是重,小黑,小懶。”

而後徐凡問道:“伱們都只有名沒有姓嗎?”

重道:“我等都是平頭百姓,有名無姓。”

這個時代的百姓大部分都是這樣,有名無姓父母日常東西取名字,晚上生的就叫黑,打雷生的就叫驚,當時整個天下的人口也不多,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就是當時社會的現狀,有個名足夠百姓日常生活,也就是等劉邦這幫人上臺之後,先秦對百姓的禁止解除了,大家的交流多起來,人口也多起來了,普通的百姓才開始有名有姓。

徐凡笑道:“你們是我義軍的英雄,怎能有名無姓,我就給你們取一個好名字,可以以家鄉為姓,你們家鄉在什麼地方?”

重道:“以前我等是三川郡的陽人縣,現在搬遷到潁川郡的許縣。”

徐凡想了想道:“你們就以許為姓,光一個重不好聽,你以後可以叫許重召,這是以前一個高手的名字,你先登入城,連抓兩將,勇猛異常,配得上這個名字。”

重帶下一絲喜意道:“許重召!以後這就是末將的名字了。”

徐凡看向小黑道:“黑也可以叫玄,你就叫許玄。”

而後再看向小懶道:“懶這也是你的名嗎?”

小懶笑道:“末將小時候很少動,父母就叫我小懶。”

徐凡笑道:“那你是該多動一點,你就以動為名,叫許動,這也是一個高手的名,希望你不要辜負這個名字,繼續立下戰功。”

小懶點頭道:“末將以後就叫許動了。”

——

始皇帝36年8月9日。

“整個南陽郡居然有1,000萬畝的官田掌握在這些秦吏手中,他們簡直要無法無天了,他們怎麼敢這樣。”徐凡拿著一卷田籍憤怒說道。

攻佔整個南陽郡之後,徐凡就帶著季心張良等人,清理南陽郡的戶籍,田籍,糧倉,武庫等資料,畢竟只有掌握了這些書籍和物資,義軍才能快速調動整個南陽郡的人類,物力等資源,為接下來的戰鬥提供幫助。

楚國最初的起源地丹陽,其實是現在的南陽軍淅川附近。還是在商周征戰時期,楚國的先祖投奔了周,因侍奉文王、武王辛勤有加,被周成王封為子爵,賜給了丹陽這片地方,從此開啟了楚國篳路藍縷創大業的程序。楚立國之後,就不斷向南然後向東擴張,在漢水、長江流域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所以從楚國開國以來800年時間,南陽郡一直是楚國的核心地區,南陽地域廣大,開發的程度較好,戶籍有17萬戶,100餘萬人口。在籍的田地更是超過了2,500萬畝,但在這2,500萬畝的田地當中,徐帆發現這裡的公田竟然有1500萬畝,但真正分給百姓的只有700餘萬,整個南陽郡上下的秦吏差不多扣下了800萬畝的田地,如此誇張的手筆,簡直可以稱之為驚世駭俗。

張良檢視資料之後道:“從始皇帝28年東巡南郡之後,整個南陽郡就再也沒給百姓分過田地了,但他們每年抓的刑徒卻沒有減少,沒收的土地每年都在增加,整個南陽郡每年都有幾萬到十幾萬畝耕地掌握在秦吏手中,到了始皇帝36年,自然就成了將軍您看到的樣子。”

這裡不得不對商鞅說句好話,他這一生概括下來就是不做人的一生,但如此混蛋的一個人,一生唯一做的好事,只怕就是均田了。

秦朝的百姓雖然有各種徭役兵役,但只要家裡的男丁成年就會分戶籍,每個男丁會得到100畝的土地耕種,而且為了保護這個新戶可以獨立生存,秦國一般都會讓他們安心耕作兩年時間,讓這個小家庭有了積蓄,才會讓他們服兵役徭役,所以即便是商鞅也知道割韭菜之前,先要讓韭菜長一段時間。

只是商鞅他都不會想到人性之貪,會貪到這種程度,他的後輩只想割韭菜,不想種韭菜,一點髒活累活不想幹。只能說人性的貪念,即便是穿越了2000年的時光也是一樣的。這跟某a有多大區別。

徐凡聽到張良的話,有點恍然大悟了,任何時代政權都是有邊界的,強大到如始皇帝,他真正能掌握的地界,也就是關中那一小片地界,除了關中下面的人就會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以前始皇帝精力旺盛,尚未丟失初心,管的比較嚴,下面的秦吏也不敢胡作非為,但等始皇帝把心思放在求仙問道的時候,他只要松一點,那下面就垮一片。

徐凡對季心道:“讓周兄趕快安排官吏過來,拆分一個部士兵,把他們安排到南陽郡各個村裡當亭長,要從最基層掌握好整個南陽郡的局勢,重點就是南陽郡的秋收的糧食,這將關乎我義軍接下來的發展。

秋收完成之後,抓緊在南陽郡施展均田行動,百姓之所以這樣支援我們義軍,就是因為我們能給他們帶來利益,南陽郡處於三川郡和關中的包夾之中,處於戰爭的最前線。義軍更需要本地百姓的支援,所以均田之事是重中之重,關乎到我義軍能不能在南陽郡紮下根來,要周兄重點關注此事。”

季心道:“諾!”

“秦吏!”看著這些資料,徐凡忍不住直搖頭,始皇帝已經是天朝排名前三的皇帝了,卻仍然管不住下面的人胡作非為,吏治之難,難如登天,稍有鬆懈,便是前功盡棄。

“彩!”在徐凡他們檢視宛城戶籍田籍的時候,巨大的歡呼聲音從屋外傳來,即便如此遠,但徐凡他們依舊可以從中聽出百姓們的興奮。

徐凡帶著微笑道:“看樣子公審的很順利。”

只有張良遲疑一下道:“將軍就不怕以後的秦吏拼死抵抗,為我們義軍攻城略地增加阻礙。”

張良看完眼前的田籍也明白,這些秦吏全部殺了一點都不冤枉,只是他的出身還是讓他內心厭惡這樣的做法。

義軍可以審判秦吏,但不能交給百姓來公審秦吏,更加不能讓這些秦吏所作所為曝光。張良倒沒有想要為秦吏遮掩的想法,只是他擔心這樣的做法,會損害官府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增加義軍統治百姓的難度和成本,張良的想法用後世一個詞可以精準形容,就是倒反天罡。

徐凡淡然道:“但這種做法卻可以讓我們獲得百姓的支援,從我義軍反秦開始,一直都是百姓在支援我們,秦吏在圍剿我們,現在我我義軍壯大就是靠百姓的支援,百姓支援義軍,義軍就維護百姓的利益,秦吏圍剿我們,我們就殺了秦吏,這不是很合理的選擇。分不清敵友,我義軍又如何壯大。”

“季心,把我們義軍在潁川郡的會議紀要交給張參軍看,讓他也清楚我義軍的敵人和朋友是誰。”

季心感到有點為難,但還是點點頭。

上次他們聽完徐凡講的《大秦各階級分析》之後,季心這些人如獲至寶方法記錄下,這種分析天下的能力簡直就是傳說當中的屠龍術,學會了這上面的內容,以後他們的子孫,去各地諸侯當中做一謀臣,可謂是易如反掌,這些人打算把《大秦各階級分析》作為自己傳家的絕學,只傳自己的嫡系子孫,這點連徐凡都不知道,這就是季心感到為難的原因,屠龍術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個人搶他們後世子孫的飯碗。

而這其中季心想的最長遠,他平時待在徐凡身邊,他就記錄徐凡平時的言語,只要是他覺得是至理名言的,他紛紛記錄,現在已經有滿滿一大本《徐語》了。

——

公審結束之後,義軍又把所有俘虜計程車兵集合起來,想要繼續參軍的,被鄧忠留下,擴編成為南陽郡兵,而想要歸向計程車兵,義軍每人發了1石糧食,讓他們回家,畢竟現在南陽郡已經是義軍的治下了,他們也是義軍的百姓,讓他們歸鄉也可以增加秋收的進度。

宛縣,白河裡。

幾個士兵揹著一袋糧食,興高采烈地準備回到自己的家鄉。

“義軍太仁義了,不但放我們回鄉,還給我們每人發一石糧食,仁義之師呀!”

另一個士兵也一臉慶幸道:“本以為這次很難活命了,卻沒有想到真可以回家,義軍太仁義了。”

這些士兵不懂太多的詞彙,他們只能一個勁說義軍仁義,以此表達對義軍的感激之情。

“秦屯長他們被吊死的好,雖然知道他不是人,但卻沒有想到他能做下如此多的惡事。”

“張縣令被吊死的時候更是瑟瑟發抖,留下一攤黃尿,懦夫一個。”

說到被吊死的秦吏,大家的興致更高了,紛紛述說著秦吏死的時候醜陋的樣子,百姓雖然總結不出階級這種精闢的詞語,但秦吏對他們的壓迫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是能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受損,只是因為秦吏掌管權利,他們只能把這份仇恨埋藏在心中,而現在義軍到來讓他們的仇恨有了宣洩口了,百姓不會和張良一樣覺得他們吊死的太慘,他們反而會覺得太解氣了。

而後一個士兵看著一老一小道:“適,你和吳老都立下大功了,為什麼不留在義軍當中,義軍可比秦軍公平多了,立下功勞就可以當軍官,而且他們還如此厲害,打的秦軍節節敗退,你跟著他們說不定可以成為將軍。”雖然脫離秦軍沒有幾天,但這些士兵卻已經不把自己看成是秦軍了。

而被問到的兩人就是當初幫助許重召,登上城牆反水的秦兵。在戰事結束之後,許重召就對陳小刀和鄧說兩人說了他們的功勞,陳小刀就邀請兩人加入義軍,並且給了隊率之位,但兩人都只想回家就拒絕了陳小刀的邀請。

年輕適笑道:“我還要贍養老母,參軍太危險了不適合我。”

吳老笑道:“我已經四十歲了,能活著回家已經是幸運的事情了。”

但吳老想到自己家人已經死光了,又一臉暗淡,他曾經有兩個兒子,但都死在南征百越的戰事當中,他的妻子也因為這事情,一病不起讓他成為了一個孤家寡人。

適和吳老是同鄉,他知道吳老家中情況,他想了想道:“這次要不是您,我也不可能活著回家,您以後就是我父親了,我會給您養老送終。”說完適就給吳老下跪磕頭。

吳老激動道:“好孩子,不用磕了。”

幾個同鄉也高興道:“吳老,您以後不用擔心沒有人養老送終了。”

幾人來到自己的家鄉,親人紛紛來迎接,適的母親也在其中,他們一家終於團聚了。小小的白河裡充滿歡樂,因為這次他們的運氣極好,沒有一人戰死沙場。

適的母親給他看了自己被義軍修好的房子,新分的土地,她慶幸道:“你以後就待在母親身邊,我們就這樣安穩的過日子。”

適點頭道:“好,我們就這樣安穩的過日子。”

三日後,白河裡亭長昭虞召集所有人道:“我們義軍要繼續南征南郡,解救南郡的百姓,需要5萬民夫,我們白河裡分到50個名額,有誰要報名的?”

此言一出全場一片寂靜,他們不敢相信徭役這麼快來了。

適憤怒道:“你們義軍不是說要免徭役。”

適的母親馬上拉住自己的孩子。

昭虞道:“這不是徭役,是僱傭,去做民夫的人可以包一日三餐,每日還可以獲得10斤糧食,你們放心我義軍不騙人,可以先給一石糧食作為定金,後面按照做民夫的日期算,多不用退少了可以補。”

這樣一說所有人都鬆口氣,心思靈活的人已經打算看看情況了,現在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很多人的家中已經吃光糧食了,只有以野菜為食了,要是民夫真有如此豐厚的俸祿,這個險值得冒。

求收藏,訂閱和月票<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Q的工作日記

彌九

袁枚探案記

可可痘

救活不良帥,不良帥居然想殺我?

塗擺爛

天降竹馬:後桌竟然是學霸

池南雪

愛上了青澀的他

疏雨煙

小揭的重生之旅

賀夢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