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閃電戰和失去的外掛

大漢三年三月十七日,韓信帶領五萬漢軍一路殺入泗水郡,猶如無人之境,快速攻佔了,泗水郡的父縣,符離縣,蘄縣。

東楚國也率領5萬大軍駐守在竹邑,死守睢水,堵死漢軍繼續東進的道路。

雙方10萬大軍隔著睢水相對。

漢軍營地,中軍大帳。

參軍李左車對韓信匯報道:“東楚國為了防止我軍入侵,收繳了睢水一線所有的船隻,而且還建立大量的烽火臺,東楚國哨兵只要看到我軍有渡河跡象,就會點燃烽火,東楚軍的主力就會殺到。”

景濤冷笑道:“睢水不是大河,最窄不過幾里路,他們堵不住我們。我軍只要多打造竹筏,強行渡河,東楚國的烏合之眾必定一擊而破。”

不怪景濤把東楚國看成是烏合之眾,他們集結大軍的方式也極其符合莫敖制度,每個莫敖帶來1000士兵,52個莫敖帶來萬士兵,幾十路豪強聯軍,這不是烏合之眾是什麼。

陳小刀擔憂道:“強行渡河,容易被敵人半渡而擊,傷亡容易過大,當初我們渡黃河的時候有戰船,有強弩,傷亡依舊不小,現在用毫無防備的竹筏,將士們就是敵人的活靶子。”

韓通道:“強攻不可取,孫子曰,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陳小刀抓抓頭道:“《孫子兵法》我也看過,你說的是虛實篇的內容,但這和我們現在的戰事有什麼關係?”

韓信帶領5000士兵在靈璧附近打造了一座浮橋,一夜之間渡過睢水。

東楚皇宮前。

宋義道:“放下吊橋,開啟城門。”

韓信看到這幕大喜道:“將士們殺呀!”

而景濤和陳小刀也每天帶來士兵打造竹排。

“你帶兩千人馬,多設旗幟,多搭建營帳,讓東楚軍認為你有兩萬人,而後在符離安營紮寨,打造竹排,做出要進攻的姿態。”

大漢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經過了一晝夜的急行軍,韓信帶來大軍來到了彭城下。

而此時彭城只有不到千人守軍,城門大開更是讓他們士氣低落,紛紛向漢軍投降。

屯長目瞪口呆的捂住自己的傷口倒下。

“就在這裡!”韓信指著地圖上一個城池道。

“睢水地勢平坦,什麼地方都可以渡河,東楚軍是不可能堵住這幾百裡的河道的,他們越想要堵住我們,兵力就會被分的越稀薄,到時候就是一捅就破的局面,我們現在要找的就是敵人的薄弱地帶,一擊斃敵。”

董緶探查到景濤也在打造渡河的工具,就放鬆警惕其他地方的警戒。

韓信立馬扶起兩笑道:“兩位是我大漢的功臣,你們的功勞本將定向天子彙報!”

而後韓信看向景濤和陳小刀道:“你和監軍在營地打造竹排,做出要強行突破睢水的舉動,牽制住敵人的注意力,本將帶來5000士兵從靈璧渡河,直插敵人的都城彭城。”

屯長馬上說道:“令尹方向,末將已經鎖死城門了,等會末將還會帶人用石頭堵死城門,到時候敵人即便是攻破城牆也不可能從城門進入。”

而後漢軍就按照韓信的佈置去做。

兩人大喜他們做這麼多的事情,出賣了東楚國所有的貴族,不就是為了這事情。

宋義拍拍屯長的肩膀道:“做的不錯。”

韓信部進入彭城之後,大軍分兵多路,分別控制了彭城的城牆,糧倉,武庫和皇宮,不到半天時間就控制了整個彭城。

宋義雖然在東楚國只是一個牌坊,但對他這個的基層軍官來說就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彭城守軍看到忽然出現的敵人嚇的驚慌失措,趕緊關閉四門,同時向董緶他們求援。

“城門的情況如何,敵人不會從這裡攻進來吧?”

東楚屯長看著宋義馬上拱手行禮道“令尹!”

景濤看著地圖喃喃自語道:“東楚弱點在什麼地方?”

韓信大叫道:“王進。”

景濤和陳小刀:“諾!”

董緶等人知道這種情況之後,分出一支兩萬人的大軍,駐紮在王進大軍對面,防止王進大軍渡河。

屯長剛覺得令尹賞識自己,以後自己要飛黃騰達了,卻沒有想到宋義轉身就給他來了一劍。

王進帶領2000人馬裝成2萬人來到符離縣,打造了一個2萬人的營地,每天帶來士兵砍伐竹子,製造竹排。

“末將領命!”

“轟!”彭城西大門吊橋落下,大門被開啟。

大漢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末將在!”

熊心乘駕白馬,穿著白衣,他身邊的宋義手捧封好的楚王玉璽和符節,兩人伏在宮門前道:“楚王熊心,令尹宋義向漢軍投降。”

漢軍一路勢如破竹的殺進彭城。

而後韓信馬不停蹄帶來5000士兵直撲向東楚國都城彭城。

韓信在攻克彭城,讓士兵休整一日之後,留下1000士兵駐守彭城,他則親自帶領4000士兵,從彭城緩緩壓向竹邑。

而宋義其他親兵也趁著守門士兵不備殺了他們。

彭城城樓,全副武裝的宋義帶來自己的親衛來到彭城西城門下。

韓信笑道:“孫子說這些是想告訴我們,一支軍隊總體上擁有的兵力和資源是有限的,你無法面面俱到都,在有限的兵力和資源下,面面俱到就是面面皆虛。”

大漢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東楚營地。

董緶等人還是想漢軍什麼時候渡河,如何阻擊漢軍。

這個時候彭城的逃兵來到東楚的中軍大帳悲泣道:“將軍,彭城被漢軍攻克了。”

董緶一陣頭暈目眩,朱武等人更是驚恐無比,彭城是他們的後方,真被漢軍攻克了,他們大軍的糧草都斷絕了。

朱武馬上問道:“彭城城高池深,守城的都是我軍心腹,怎麼會如此快淪陷!”

逃兵哭泣道:“是令尹開啟城門放漢軍入城的。”

朱武怒道:“宋義,我等當初怎麼沒有看出他卑劣的嘴臉,還讓他成為了楚國的令尹。”

董緶壓抑怒火道“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把彭城淪陷的訊息告訴景駟,命他回援彭城,傳令拔營,一定要奪回彭城。”

“諾!”

在竹邑的3萬大軍開始拔營,準備回援彭城。

睢水河對面的漢軍營地。

景濤和陳小刀發現東楚正在拔營,明白這韓信奪取了彭城了,他們當即帶領大軍渡河。

兩日後。

韓信大軍,東楚大軍,景濤大軍三支大軍在彭城郊野相遇,在韓信,景濤兩面夾擊之後,五萬東楚軍大敗,除了少數莫敖逃出生天,東楚四十餘莫敖被韓信他們抓住。

而後韓信一面向關中報捷,一面帶領軍隊攻佔泗水,東海五十餘縣。

大漢三年四月二日。胡縣,桃花裡。

徐凡帶領上百親衛在關中巡視春耕情況。

今年關中春耕極其重要,為了讓關中快速恢復元氣,徐凡把藍田糧倉的糧食用以工代賑的方式流進底層農戶的口袋中,有了這批糧食,今年關中總算沒有出現大範圍的饑荒和餓死人的情況。

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藍田大營糧食快速消耗,已經到了極其危險的數字了。

大漢朝廷也需要有儲備糧的,整個關中就有近1萬的官吏,2萬工匠,10萬大軍,這些人的糧食都是朝廷提供的,除此之外,關中還要留下一部分糧食,預防天災,或者是突然出現的戰爭,這些糧食是不能動的。

現在漢國已經停止各縣基建工程不說。反而需要敖倉運輸糧草到關中,但關中的糧草一向是出去容易進來難。

從敖倉運輸糧食進關中路上就要消耗一大半,加上徐凡不斷賑濟中原災民,敖倉的糧食已經不足原本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徐凡用一年時間從敖倉放出上億石的糧食,這個速度把周章都嚇的膽戰心驚,本來以為可以用十年的糧草,結果消耗一年就快要消耗光了。

眼看著敖倉的糧草不足5,000萬石,周章,張良,陳平,酈食其勸諫徐凡停止賑濟活動。徐凡也清楚敖倉這點儲備糧對整個漢國的重要意義,聽了他們的勸諫。

當然付出瞭如此大的代價,成效也是極其喜人的,秦滅之後,整個天下都沒有出現大面積饑荒,更沒有出現鬥米萬錢這樣的事情。

丞相周章就驚喜的告訴徐凡,漢國有近300萬戶,雖然有因為均田分戶過小的關係,但已經很了不起。徐凡記得當年李世民好像就是隻有這點人口,但他是從900萬戶打到只剩下300萬戶。

徐凡記得歷史書上說秦國是有2000多萬人口,這是統一之後統計的資料。經過十幾年的增長,在徐凡起義之前,估計天下的人口超不過3000萬。

光漢國就有300萬戶人口,加上齊,燕,百越之地,整個天下的人口應該是接近400萬戶,2,000萬人的樣子。

這三年戰亂,整個天下死的人口應該沒有超過三成。這應該是死亡人口最少的改朝換代,這點讓徐凡極其欣慰,最起碼他讓天下少死了很多人。

但壞訊息就是徐凡的外掛快要用完了,今年關中的糧草再出現問題,就很難依靠敖倉了,因為大漢如此廣大的地方,需要留下預備糧的,不能無限的放糧。

所以今年關中的春耕極其重要,陳平去隴西巡視,張良去上郡巡視,而徐凡幾乎跑遍了內史郡四十個縣。

地方上看到的情況,有徐凡欣慰的,也有讓他無奈的地方。他想辦法帶回三十萬關中的百姓,加上漢軍也留下十餘萬青壯,有利的補充關中勞動力缺乏的情況。

加上均田,減稅,免徭役,百姓們普遍從戰亂的氣氛當中走出來了,開始積極耕作自己的土地,整個關中荒地很少,即便出現勞動力不足的情況,百姓也用刀耕火種的方式,儘量把自己家的田地全部播種完。

無奈的地方就是,即便徐凡已經囑咐地方上的官員要積極引導百姓種植冬小麥,但整個關中播種冬小麥的面積依舊比徐凡想象的要少很多,西北的郡縣幾乎沒有種植冬小麥,長安以東才會出現冬小麥種植的情況,不過普遍都只有一兩成左右的樣子。

種植冬小麥的農戶都是漢軍退役士兵,他們信任徐凡才種植了冬小麥。而關中的普通百姓,他們顧慮還是很深。

不過徐凡也理解百姓們的顧慮,他們手中的糧食本就不多,加上種植冬小麥又是新鮮事物,要是損失了那些種子糧,對很多百姓來說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徐凡剛剛帶人進入胡縣,胡縣縣令曹升領著縣丞,縣尉前來迎接徐凡。

“陛下!”曹升激動道。

曹升是當初陳嬰的小弟,和有軍事天賦的韓信不同,他軍事才幹並不算出眾,打了一場中原大戰也就是從曲長升到軍司馬。

漢軍開始裁軍的時候,他就是第一批轉業的軍官,不過曹升比其他漢軍軍官有優勢,當年他在家鄉也是秦吏,瞭解官場制度,稍微培訓之後,就成為了胡縣縣令。

徐凡拉起他對著他身後的官員道:“留下曹升給我介紹胡縣情況,你們各種做自己的事情去吧。”

胡縣的縣丞等人只能羨慕的看著曹升道:“諾!”

徐凡邊走邊問道:“胡縣冬小麥種植情況如何?”

曹升道:“胡縣因為收復的早,加上陛下釋放士兵歸家,全縣大概有3成田地種植了冬小麥,餘下的土地,農戶或是缺乏種子,或是不敢相信朝廷,所以沒有種植,而是在春耕種植了粟米。”

徐凡點頭道:“能有三成冬小麥已經算是不錯了。”

這幾乎是他巡視縣城當中,種植冬小麥最多的縣了。

“胡縣的春耕情況怎麼樣?”

曹升道:“全部完成了,基本上沒荒廢的土地,只是百姓缺乏農具,播種情況不是很好。”

徐凡道:“以後會好起來的。”

徐凡這段時間可謂是大開眼界了,真是什麼種植方式都有,靠近咸陽的地方,因為生產工具先進,還是徐凡印象當中的,古代耕作方式,百姓用耕牛耕地,或者百姓拉鐵犁,只是今年關中多了不少曲轅犁。

但在遠離關中的地方,很多鄉村既缺乏農具,土地也缺乏灌溉,家中還缺乏勞動力,加上耕作面積大,基本上是拿根木棍戳一個洞,丟幾粒種植下去,看到徐凡都目瞪口呆,這樣的種植方法難怪一畝地只有1石收益。

徐凡這段時間的經歷終於瞭解封建時代的貧困了,即便是關中的農戶他們也缺乏鐵製農具,缺乏布匹,缺乏糧食,耕牛就更不用說了,很多地方都是用木犁,石犁,徐凡試過木犁耕地,真是用力小耕不動,力大又怕斷,家徒四壁說的就是這些農戶。

徐凡深入的和他們交流,知道本他們是有鐵製農具的,只是後面他們徭役越來越重,稅負越來越重,家中沒有積蓄購買鐵器,原本的鐵質農具用了十幾年報廢了,到後面他們只能用木質的農具和石頭做的農具。

徐凡看向不遠處的田地,大部分都是剛剛發芽的粟苗,但還有不少長的鬱鬱蔥蔥的冬小麥,這些小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收割了。就是不知道這些農戶有沒有足夠多的鐵質農具來收割糧食。

也就是有了這趟巡視,他發現自己什麼雄心萬丈的工業化都是虛的,還是先想辦法解決百姓農具的問題,提升農業生產力。

曹升想了想問道:“陛下您能不能在胡縣多招募一些農戶,也安排墨家的人來胡縣弄作坊。”

而後他苦笑道:“胡縣百姓太窮了,要不是您放糧了,今年能活下一半的百姓都是萬幸,全縣想要每戶一個鐵犁都做不到,很多人只能拿鋤頭鋤地。”

“屬下是見過陳郡的繁華的,本想要做一下事情,想要製造水車,修水渠,但縣裡沒有錢糧,想要讓百姓讓百姓購買一些便宜的鐵犁,但他們沒有錢財,屬下想做任何事情都被錢糧困住了。”

徐凡拍了拍曹升的肩膀道:“會好起來的,不但你缺錢糧,朝廷也缺錢糧,今天秋收之後,朝廷會留下三成稅賦給地方,到時候伱帶領本地的百姓修建水渠,水車。”

曹升只看過陳郡的繁華,所以想要把胡縣也治理的和胡縣一樣,但徐凡是見識過後世農業的,即便是這個世界最肥沃的土地,種出來的糧食在徐凡看來也和絕收沒有什麼兩樣。

他更想快速讓這個世界的農業快速發展,興修水利,更換鐵製農具和耕牛,只要做到這兩點農業都可以提升一兩倍。

但漢國現在卻很難做到這點,因為做這些事情都是要花錢的,而現在的漢國幾乎處於一窮二白當中,唯一讓徐凡感到慶幸的是,他花大力氣修繕了鄭國渠,鄭國渠的附近的糧食長勢都非常好,那附近的400萬畝上田是整個關中的壓艙石。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oc世界之皎月

Jacquelyn

我生活的每一刻

九月寒九月寒

高考穿鬥羅,你看我高興嗎

沒有餡的南瓜餅

崩鐵,但是卡斯蘭娜話事人

Ku洛琳

震驚!諸天大佬圍觀我直播下飯

對酒煮茶

官書

樓外小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