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彈劾五皇子倒行逆施,曾拉著幾個土司造反!”

“陛下臣彈劾五皇子不尊聖命,您曾說過片板不得下海,五皇子竟然敲詐幾千族人,要開發海域!”

“陛下,臣彈劾五皇子敲詐土司,廣西戰事剛停,本來朝廷與這些地頭蛇就關係緊張,五皇子竟然敲詐他們,更過分的是,他們不答應,五皇子要拉著他們一塊兒造反!”

“廣西知府去找五皇子評理,被五皇子揍了!”

“土司代表向五皇子抗議,被五皇子揍了。”

“軍中將領……呃……這個五皇子倒是沒打過,但不知為何,沐英瘋了,天天狂扇自己嘴巴子,說什麼再相信老五,他就是傻子!”

“……”

一說到彈劾朱橚,朝臣們各個有勁兒,這還是他們被朱橚搞過幾回,悠著點勁兒來的。

要不然,朱橚的罪狀最起碼還能翻上一萬倍。

不過就算只說廣西的事兒他們也滿足了,敲詐土司,加重朝廷和土司之間的關係,毆打大臣和土司,密謀造反……這些事,樁樁件件都是殺頭的罪過。

不求陛下砍了朱橚的腦袋,最起碼押回來,抽一頓,再關上一段時間禁閉,不難吧?

“那個,我就一個問題,”朱元璋眉頭緊皺,神情凝重。

“老五密謀造反,他實施了沒?他替天行道的大旗豎起來了沒?”

朱標彎腰回稟。“放心,父皇,老五就是嘴上說說,沒真的造反!”

“大明上下都知道老五有腦疾,沒人跟著老五胡鬧。”

朱元璋鬆了一口氣。“沒真造反就好,要不然老子又得給他擦屁股。”

“廣西那邊剛剛打過仗,咱說土司居心叵測,忽悠老五造反。又得造出無盡的殺孽!”

眾臣:(|||ಥ益ಥ)—☞

什麼叫沒造反就好?

五皇子又是敲詐土司,又是毆打大臣,還要違抗聖命,開發海域……

他犯了那麼多的罪,整個廣西被他整的亂成一鍋粥。

他不造反就這麼不輕不重的放過了?

陛下偏袒兒子,偏袒的這麼過分。

朱元璋一聳肩。

那些對別人是大罪,可對朱橚算個事兒嗎?

要說敲詐。朱橚連皇帝太子都敲詐過,敲詐土司算個屁。

要說毆打大臣,朝堂上誰沒有捱過朱橚的揍?對朱橚來說,毆打大臣只不過是平時的健身運動。這玩意兒還能跟罪過扯上關係?

要說違抗聖命,開發海域。那就更不算個事兒了。

現如今,宮裡的小金庫裡還堆著朱橚在北元走私的利潤呢。

哪怕朱橚把龍椅賣給北元皇帝了,朱元璋都不會懲罰朱橚,不僅不會懲罰,他還得請朱橚喝酒。

“咳咳,老五有腦疾,大家多擔待一點兒,看在老五八歲就拼死救下太子和皇后的份上,些許小錯,就別提了。”

朱元璋揮揮手,準備離開。

底下的大臣都懵逼了。

就這?就這?

這麼多的罪行,就這麼不痛不癢的放過了?

就算你偏心,最起碼也得吊起來抽一頓吧。

拿多少年前的功勞說事兒,不覺得有點過分嗎?

“陛下,不能這樣啊,功是功過是過,不能混為一談啊!”

“陛下,朝廷法度大於天,否則,國將不國啊!”

“陛下,朝廷對任何人都得一視同仁,否則土司們不服啊!”

“陛下,五皇子欺人太甚,最起碼給土司和知府一個交代吧!”

“……”

當場,幾個耿直的言官跪下進諫。都是沒經歷過朱橚毒打,剛入朝不久的那種。

朱元璋離去的腳步頓了一下,摸著下巴,像是陷入沉思。

過了好大一晌,看著眼前這些一言不合就要吊死在朝堂上的言官,微笑著提出了一個意見。

“要不,咱八百里加急把老五收押入牢?再派沐英親自壓陣,把他壓入金陵。”

“然後三堂會審,按照朝廷法度定老五的罪,最後法外開恩,把他關緊宗正寺一輩子。”

眾言官滿意的點點頭。

就是這樣,殺不殺朱橚不重要,最起碼朝廷的流程不能少。

如此一來,才能彰顯大明的律法嚴明。只有律法嚴明,才能還大明一片朗朗青天。

言官們正美著呢,一個大腳丫子朝他們臉上呼了過來。

眾言官定睛一看,卻是胡惟庸,各部尚書之類的高官。

“彼其娘之,你是不是傻?好不容易陛下把五皇子送出金陵了?你還想把他往回送?”

“你以為宗正寺關的住五皇子嗎?他10歲的時候都會挖地道了。你是沒捱過五皇子的打是吧?你不怕他拎著板磚堵你的門?”

“你們都是誰舉薦的?怎麼一點規矩都不懂?這年頭還有莽五皇子的人?自己死別拉上我們啊!”

“同僚們,別聊了,下手重一點,打廢了了他們,正好罷他們的官兒。這麼不懂規矩的人,不適合呆在朝堂上。”

“……”

看著朝堂上的紛亂,朱元璋呵呵冷笑。

你以為就我不想老五進金陵嗎?朝堂上下都不想。

你們是不知道老五在金陵裡的恐懼。整個朝堂從上到下,無時無刻不做著被老五坑的準備。

朱元璋給胡惟庸一個眼色,示意他放開手揍,揍廢了,算他的,給這些言官算工傷。

然後立馬馬不停蹄的找到親軍都尉首領二虎。

“二虎,咱給你一個密令。帶一隊人,緊盯著老五。”

“老五既然動海域了,肯定又是一件撈銀子的手段。”

“咱就一個要求,撈銀子的事兒,咱要佔大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兵馬大元帥,打造最強盛世

大唐鎮國將軍

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溫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