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秦淮河船閘再也沒被收歸國有。

朱橚等人也終於能正大光明的收上過路費。

朱元璋以吊死在船閘上相威脅,朱橚勉為其難把那副“我哥是太子,我爹是帝皇,沒我地位高,就別跟我狂。”極其囂張的對聯撤了下去。

當然

朱橚也沒饒過朱元璋,以十倍千年殺相威脅,讓朱元璋親筆寫下了“插隊可恥,排隊光榮,奉旨收錢,誰敢不從”的親筆提書。

至此,朱橚的商業帝國算是正式拉開帷幕。

朱橚藉著船閘分流的便利。給金陵城內的秦淮河劃分人貨船道。

河兩邊三五米只准走栽人的船,河中間十幾米只准走栽貨的船。

所有的船隻能靠右行駛。不能隨意變道兒。

規矩立下之後,秦淮河的交通狀況好了許多,哪怕是比以前多一倍的船,大家都井然有序,撞船落水的事故少了許多。

大環境好了,

朱橚著手組建自己的生意。

首先,就是不起眼的公共烏篷船。

金陵城內河流不少,坐著船可以到達金陵任何一條街道。

以往單獨租一輛烏篷船價值不菲,百姓們哪怕知道坐船方便,也都是攥緊錢袋走路來回奔波。

現在好了,

朱橚按照金陵城的實際情況劃分47個站點。只要你在特定的地點等。花上一兩文就能輕鬆到達金陵城任何一處。

這項生意極大的方便了金陵城百姓的出行,受到金陵城百姓的一致好評。

其次就是朱橚在金陵城建立的十六個碼頭。

要說公共烏篷的生意是為了便民。那這十六個碼頭的建立就是為了便商的同時方便自己獲利。

朱橚規定。

但凡商船必須在他建好的碼頭卸貨,貨物必須存放在碼頭建造的倉庫。

如果是金陵城內的商人在外採購的貨物,稅款交齊之後,五日內憑藉稅款單來提貨。倉庫不收錢。

可要是還沒找到買家的行商。五日免費期之後,就得按照倉庫的大小續時繳費!

當然,倉庫的費用並不高,遠比以往行商們僱人護衛要低的多。

行商也樂得將貨物放朱橚的倉庫,讓朱橚保護貨物的安全。

而且最重要的是啥。

在朱橚碼頭這兒能更快的將貨物賣出去。朱橚在碼頭附近開了許多茶館,飯莊,各個都是談生意的好去處。

只要你在諮詢處登記資訊。

這些茶館,飯莊,就會將你貨物的資訊掛出去。你在茶莊裡品著茶就有人登門買你的貨,談笑間就把生意給做了。

這可比苦哈哈沒頭蒼蠅的在金陵城亂撞強多了。

當然了,登記資訊不是免費的,成三破二的中介費必不可少。

不過,就算交錢那些商人也願意。

行商在外做生意最怕啥?

一是貨賣不出去。二是碰到騙子。三是怕花高價錢買到歹貨。

可在朱橚這兒,只要你交中介費,任何意外他們都管了。

甚至你的貨真賣不出去。也能將自己的貨用一個合適的價格賣給碼頭!

朱橚收了錢的。

辦事兒絕對靠譜。

就此,朱橚大賺特賺。沒人說朱橚不好。

饒是那些被朱橚堵門揍兒子的御史,這幾日也憋著嘴不彈劾朱橚。

不是他們不想彈劾。

實在是除了與民爭利這一點兒,沒啥可說的啊!

再者說了,要是他彈劾朱橚的訊息傳到宮外,朱橚不得帶著他幾十個小弟,天天堵他家門啊!

時間過的飛快,轉眼間,兩個月時間過去。

此時,已至隆冬。

大雪紛飛,空氣中的寒氣凍的人直哆嗦。

站在屋外撒泡尿,都能變成冰。

皇宮大內。

朱元璋穿著熊皮大氅,抱著火盆不撒手。手裡還攥著一張墨香四溢的報紙。

“老大,你說老五整的那個超市是個啥玩意兒?還他麼開業大酬賓,進門就送蜂窩煤?蜂窩煤又是啥東西?”

“這兔崽子一天天也不幹個正事兒,這兩月不是在報紙上登他的公共烏篷船,就是宣傳他那十六個碼頭。”

“那些誇勞資的文章,咱都兩個月沒見過了。咱讓他辦報紙,就是吹噓他的生意的?”

朱標縮縮脖子,略感不對。“爹,你什麼意思?”

朱元璋摸著下巴,眯起眼睛,笑的像個惦記老母雞的狐狸。

“咱就覺得吧,老五的生意也幹了兩個月了,應該也攢不少錢了。”

“要不,咱爺兒倆合夥搶他一票?到時候咱給你一九開,咱不虧待你,給你一成。”

朱標臉都綠了,站起來就走。“我他麼瘋了,跟你一起搶老五。我坐這兒不動,老五給我分兩成。跟你一起搶,你才分我一成。”

“爹,我只是老實,不是傻!你再想坑我,別怪我跟老五學坑爹了啊!”

朱元璋:(|||ಥ益ಥ)—☞

這兔崽子也敢和咱這樣說話了?

曾經咱拿刀砍了他的頭他都得跪下謝恩。

這會兒分他一成,他都敢尥蹶子了?

話說?

老大啥時候變成這樣的?

哦……

那次咱嫌棄老大太木訥,讓老五給老大開開竅。

朱元璋想到這兒惡狠狠的給自己一巴掌。

“瞧你辦的什麼事兒?多好的孩子啊,讓老五霍霍成啥樣了?”

“不成,得找老五算賬,他要不賠個上千萬兩銀子,咱就讓他還給咱一個聽話的太子。”

說著,朱元璋換上便服朝宮外走去。

在朱元璋看不見的地方,朱標貓著腰緩緩前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港

隨心所欲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