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開發遼東

在天津開關之後,嚐到甜頭的乾隆,覺得我大清可以在沿海的登州,海州等地進行開關。

以此來擴大大清在海關方面的收入!

和珅的話說完,李侍堯接著說道。

“皇上,奴才覺得我大清在開源這方面,不光是能夠加稅和開關,還可以著手開發遼東關外.”

大清在南方的局勢徹底敗壞了!

北方能不能守住也是個未知數。

當年多爾袞設柳條邊,禁止漢人出關討生活,就是為了給他們滿洲人留條後路。

如今倒是真用上了!

現在關內戰局敗壞,大清在中原的統治有崩盤的危險,於此時著手開發關外,正是時候。

乾隆聞言,臉色一陣陰晴不定。

但還是開口詢問道。

“理由呢?”

李侍堯接著說道。

“開關遼東關外,一是可以為我滿洲人留條後路,若關內局勢徹底敗壞,我滿洲人也可退守關外,以待將來中原生變,再行入關!”

“二則是,如果關外的良田能夠開墾出來,則是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彌補我大清失去湖廣所帶來的影響.”

“三是可以用關外的田畝發給八旗,當做是停發八旗鐵桿莊稼的補償.”

李侍堯已經將事情考慮的非常清楚了。

乾隆聞言,也是忍不住頷首道。

“侍堯所言有理!”

但是,一旁的于敏忠卻是開口說道。

“啟奏陛下,現在關外苦寒荒涼,寥無人煙,即使是資源豐富,可大清若想要開墾關外荒地,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原本明末時候,大明在遼東少說也有數百萬人的。

遼東已經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開發!

但在滿清崛起之後,連年的戰事,外加滿清有意的屠殺,遼東的人口早已十不存一。

如果說關內的人口在連年的戰爭和災荒之下,變得十不存一,是一種誇張的說法。

那遼東的人口十不存一就是寫實了。

再加上滿清入關之後,將大量的八旗人丁都給帶到了關內,又設定了柳條邊,禁止漢人出關去遼東謀生。

原本大明開發的差不多的遼東,這些年已然是徹底荒廢了下來,重新變成了荒原。

現在,整個遼東關外,在滿清實際控制下的人口,有沒有幾十萬都難說。

並且,更加重要的是,現在關外的人口,要麼是不事生產的八旗貴族,要麼是以漁獵為生的遼東各部野人女真。

根本沒有多少會種地的勞動人民。

光憑這些人,想要將遼東給開墾出來,那無疑是在痴人說夢!

乾隆聞言,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氣,滿臉的愁容。

現在乾隆對多爾袞那智障真的是充滿了怨言!

你特麼沒事設定什麼柳條邊啊!

你不讓漢人出關去開墾遼東,我大清若真有一天需要退守遼東的話,那白山黑水的荒山野嶺,能養活的了百萬國族嗎?

還是說你特麼是指望國族自己去開墾遼東?

在關內過慣了好日子的八旗國族,別說和老祖宗學著以漁獵為生了,現在怕是連種地都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這退到關外去不是也得餓死嗎?

還睿親王,乾隆看多爾袞就特麼一個智障。

片刻之後乾隆開口說道。

“朕想要開發遼東,首先就是得先遷徙一部分人口出關,諸位卿家覺得從哪裡遷徙人口較為合適?”

要說人,現在我大清是不缺的。

乾隆末年,中國的人口保守估計都在兩三億,甚至更多。

現在仍在大清控制之下的,人口稠密的北直隸,以及中原等地,也多的是活不下去的百姓。

乾隆想要遷徙人口出關開墾,還真就不是什麼難事!

基本上管飯就行!

正好,把活不下去的人都拉走之後,還能減輕一下目前大清控制區範圍內的人地矛盾、社會矛盾,減少地方上發生叛亂的機率呢。

一舉多得!

李侍堯聞言,卻是開口說道。

“啟奏皇上,關外遼東乃是我滿洲人最後的退路,萬不能讓漢人出關啊!”

現在大清在關內的戰局明顯不利。

等戰局更加敗壞的話,那關外就是大清最後的退路。

現在要是放太多的漢人出關,那將來關外還能算是他們滿人的退路嗎?

萬一出關的漢人和明賊勾搭起來,那還了得?

乾隆蹙著眉詢問道。

“不讓漢人出關,那關外的荒田誰來開墾?”

現在的八旗純粹就是廢物,打仗打仗不行,漁獵漁獵幹不了,種地他們照樣也弄不明白。

要是純粹指望八旗去開墾關外的荒田,那得多長時間折騰,可就不得而知了。

就在這時候,一旁的和珅開口說道。

“啟奏皇上,奴才覺得,朝鮮人或許可以一用!”

乾隆聞言,思緒一轉好像抓住了什麼,眯著眼睛說道。

“細說!”

和珅見此,也不客氣。

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

“奴才覺得,我大清或許可以效仿當年太宗之舊例,對朝鮮用兵.”

“一是可以掠奪朝鮮人口,以做開發遼東之用.”

“二則是可以劫掠財貨,以填補朝廷的財政缺口.”

“三是可以藉此來鍛鍊一下我大清的八旗新軍,檢驗一下我大清整肅武備的成果.”

“如此一舉多得的好事,對我大清實在有利.”

乾隆聞言,忍不住面露思索之色。

片刻之後點頭說道。

“此言有理.”

至於說朝鮮是我大清藩屬,無故對藩屬國動兵,是不是會招致非議?

這點我大清是不在乎的!

笑話,我大清什麼時候要過臉了!

再說了,朝鮮本來也不乾淨。

朝鮮人在邊境上侵佔我大清領土所搞的那些小動作,在漢城修的用於祭奠前明萬曆,崇禎等皇帝的大報壇,以及朝鮮上下對前明的懷念……

我大清心中也都是有數的!

之前之所以不動朝鮮,只是懶得搭理他。

現在我大清準備要動朝鮮了,這些便都是現成的藉口。

“諸位卿家覺得我大清該任誰為將,負責朝鮮戰事.”

乾隆開口詢問道。

不同於和大明的戰事,都是苦活兒累活兒,大家對此都是能躲則躲。

可打朝鮮的戰事,擺明了就是撈取功勞的好機會!

朝中上下肯定不會放過!

眾人見此,對視一眼都開始推薦自己看好的人選。

和珅推薦了自己的弟弟和林,李侍堯推薦了自己的侄兒李從,于敏忠則是推薦了朝中的一員漢將,是為老將嶽鍾琪的長子嶽睿。

乾隆思索一陣之後,全部應許了下來。

包括嶽睿!

嶽睿雖然是一個漢人,但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嶽鍾琪,在康雍乾三朝都屢立戰功。

為大清平西北,定高原,鎮壓叛亂,可謂是勞苦功高。

死後被乾隆追諡為襄勒!

算是大清的老將之一,對大清絕對忠心耿耿。

乾隆如果連嶽鍾琪的兒子都信不過,那朝中的漢人他還有幾個能信得過的?

一但朝中的漢員都和大清離心離德,那大清的天下可就真的要完了。

所以,既然于敏忠提出來了,那乾隆就必須得重用嶽睿,以表明自己對朝中漢臣依舊信任。

不會因為南方戰事不利,因為明賊崛起而薄待漢臣!

越是這種時候,乾隆就越得穩住朝中的漢臣才行。

而主將,乾隆則是點了現在的黑龍江將軍福康安。

之前福隆安雖然兵敗韶關,但乾隆對富察家卻依舊信重。

福康安的黑龍江將軍並沒有被擼掉。

這次對朝鮮的戰事,乾隆也是第一時間便想到了福康安。

至於說原因嘛,懂得都懂!

對於自己的這個“私生子”,乾隆還是信得過的。

關於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事情,野史上有這麼一種說法。

不一定是真的!

但是,從福康安是滿清在三藩之後,唯一一個活著的時候被進封為異姓王的事情來看,這件事的可能性不小。

否則的話,憑什麼功勞比他大的多的阿桂,嶽鍾琪,明瑞,以及福康安名義上的老爹傅恆都沒能封王,就福康安封王了?

僧格林沁那個不算,僧格林沁的王爵是因為他是科爾沁部的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的嗣子。

然後才能承襲札薩克郡王的爵位!

也就是說,僧格林沁的王爵其實是繼承來的,而不是軍功拼出來的。

而福康安他爹可不是王爺,他家祖上也沒個王爺。

所以,福康安的這個王爵是怎麼來的,就很值得推敲了。

……

京城,八大胡同!

由於這段時間乾隆狠抓八旗的操練,以至於敢偷奸耍滑的旗人是越來越少。

以至於,最近八大胡同的生意明顯寡淡了許多。

但豐味樓在換了一個東家之後,生意卻是變得更為火爆。

“牛掌櫃,今天爺要在伱們豐味樓招待貴客看,來一桌你們豐味樓的招牌菜,再來幾罈子貴州的茅臺酒.”

穿著錦衣,腰間懸著一枚玉佩,行走間頗有派頭的常威大搖大擺的走進了豐味樓的大門。

一進門,便開口招呼道。

“今個兒好酒好菜都給爺往上端.”

牛掌櫃聞言,笑呵呵的說道。

“常爺您請,樓上請,二樓的雅間一直給您留著呢!”

“我這就命人給您備菜!”

常威可是豐味樓的熟客了,幾乎每旬都要來一次,牛掌櫃對他很是熟悉。

甚至專門給他留了個雅間!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自家哥哥最溫柔

Oyea

雪埋在心底的光

霧雪梅

讓我回來愛你

洋芋泥泥

系統?就你有?

許南折

艾伊蓮

小新心

故事沒有結局

十五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