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皆是默然。

不少人心中都忍不住對乾隆生起了埋怨之意。

因為他們都知道,豐升額在鳳陽之所以會敗的那麼慘,和乾隆那封不合時宜的撤兵聖旨是分不開關係的。

若非乾隆那封不合時宜的聖旨,清軍即使會敗,也不該敗的如此之慘。

只是,乾隆是皇帝,而皇帝嘛,出了名的不粘鍋。

誰也不敢把黑鍋往他身上撇!

眾人也只能是沉默以對。

乾隆見眾人都不說話,愈發忿怒。

剛剛壓下去的火氣蹭蹭蹭的往上漲。

“怎麼?都啞巴了嗎?”

“說話啊,當前局勢,明賊若是發兵北伐,我大清該如何應對?”

乾隆面前的眾人見此一幕,臉色俱是不太好看。

最終,還是李侍堯這個乾隆的親信心腹站出來說道。

“啟奏皇上,奴才認為明賊這時候繼續發動北伐的機率不大,朝廷這邊不用太過憂慮。”

乾隆聞言,忍不住面露疑惑之色,開口詢問道。

“愛卿何出此言?”

李侍堯聞言,開口說道。

“因為黃河!”

“在黃河決口之後,小半個河南都被波及,數百萬百姓變成了衣食無著的災民。”

“明軍若是繼續北伐,那他們就必須得對這數百萬災民負責。”

“而其若不北伐,則這數百萬災民如何安置,便是我大清的問題。”

“是故,奴才並不覺得明賊會在這時候發動北伐。”

李侍堯語罷,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接著補充道。

“還有就是,即便明賊當真是不顧及這一點,悍然發動北伐,我大清其實也不用太過擔心。”

“因為,明賊若是北伐攻取河南,那數百萬災民就會變成明賊最大的包袱。”

“若明賊不去賑濟那數百萬災民,災民就會變成流寇,到時候,明賊光是鎮壓流寇就得費不少力氣,何來精力繼續北伐?”

“而如果明賊選擇了對災民進行賑濟,那河南的數百萬災民也將拖垮明賊的財政,到時候,就是我大清發起反擊的最佳時機。”

“正如同我大清當年入關之前,明賊所面臨的局勢一般,外有強敵而內有流寇,滅亡之時不遠矣。”

乾隆聞言,臉上的表情一陣陰晴不定。

但最終還是開口說道。

“如此說來的話,朕倒是希望明賊能夠做事衝動一些,儘快發動北伐了……”

原本乾隆還覺得,黃河決口對大清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如今局勢變換,再一看,決口後的黃河,反而是變成了大清阻擊明賊北伐的最有力的一道防線。

真真就是應了那句古話,禍福相依,禍福相依啊!

在李侍堯進言之後,乾隆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臉上的怒容肉眼可見的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則是一抹輕鬆的笑意。

很顯然,他現在也是想通了,大清所面臨的局勢雖然危險,但卻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危險。

短時間,大清還是亡不了的。

稍稍沉吟一陣,乾隆開口詢問道。

“對了,福康安現在到哪裡了?”

由於中原戰事告急,是故,乾隆下令召福康安自朝鮮回京,準備要讓他來主持中原戰事。

而朝鮮方面的諸多事務,則是被交由了和珅這個朝鮮巡撫來負責。

算算時間,現在福康安應該已經快要抵達京師了。

是故,他才有此一問。

慶桂聞言,站出來開口說道。

“啟稟皇上,福康安大將軍已經過山海關了,正在率部向著京師趕來。”

“預計最多五六日,福康安大將軍所部就能抵達京師。”

乾隆微微頷首,然後說道。

“派人去催促一下福康安,讓他儘快返京。”

“然後帶兵南下接應鳳陽之戰後北撤的我軍潰兵,並對那些潰兵進行重新訓練和整編。”

“儘快讓那些潰兵恢復戰鬥力。”

“並準備佈防直隸……”

乾隆現在也算是想開了,知道若是明軍發動北伐,則河南山東都沒辦法守。

是故,他準備要集中兵力,守衛直隸與京師。

至於說河南和山東等地,乾隆則是準備要讓地方官府和士紳合半團練,以保境安民。

忽然,一旁的梁國治開口詢問道。

“啟奏皇上,山東的衍聖公上書朝廷,請求擔任山東的團練大臣,協助朝廷抗賊,不知此事朝中該如何回應,還請皇上拿主意。”

孔昭煥想要做團練大臣,首先肯定是要上書給清廷的。

只是,乾隆這邊一直沒有正面回應。

然後,這才有了梁國治的開口試探。

乾隆聞言,臉上的表情不動聲色,但心中卻是已經盤算開了。

想做團練大臣?

看來孔家最近很跳啊!

孔家是個什麼德性乾隆又不是不知道。

好聽點的是歷代共尊的聖人後裔,可直白點說,不就是世修降表跪的快嗎?

乾隆要是真把山東團練給了孔家,估計用不了幾天,山東就要改姓朱了。

既然如此,乾隆腦子抽了才會把山東團練交給他們。

怎麼,嫌山東丟的不夠快嗎?

但是,面對梁國治的試探,乾隆也並沒有動怒,因為他知道,現在大清的滿朝文武中,和孔家關係匪淺的不在少數。

尤其是山東籍貫出身的官員們,大多都和孔家有著相當深厚的利益關聯。

自己要是貿然對梁國治這個山東士紳在朝堂上的代表動手,那山東是會對朝廷離心的。

是故,乾隆在思索一陣之後,開口說道。

“哦~是嗎?”

“看來衍聖公是有心為朝廷做些貢獻啊。”

“只是一個山東團練大臣,對衍聖公來說卻是有些屈才了。”

“傳朕旨意,召衍聖公孔昭煥入京,入軍機參展軍務吧!”

既然孔昭煥不老實,乾隆便準備要將其收在身邊看管。

在乾隆看來,只要自己能控制的住孔昭煥,控制的住孔家,那山東士紳就不會輕易歸降明賊。

那山東團練就還是能用一用的。

……

南京,御書房!

朱簡灼在此召集大明的朝臣們議事。

眾人的臉上都是肉眼可見的喜悅之色。

原因無他,就在昨日,明軍鳳陽大捷的訊息傳到了南京。

朝廷大軍一戰收復中都,再次殲滅清軍兵馬近十萬,堪稱是一場輝煌無比的大勝。

面對如此輝煌的一場勝利,大明的滿朝文武都是忍不住為之振奮。

先是商議了一下該如何封賞有功將士,然後朱簡灼才開口引入正題。

“除去這該如何封賞有功將士之外,靖垵還上書朝廷,言明瞭當前河南局勢的亂象,請求朝廷這邊拿出一個賑濟災民的章法來。”

“大家若有合適的建議,只管暢所欲言!”

朱簡灼話音落下,滿朝文武皆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河南那邊的局勢他們自然也是知曉的。

黃河決口之後,產生了數百萬災民……

這麼龐大的一批災民,大明是真的養活不起。

要是勒緊褲腰帶,這事情能解決的話,大家也不介意一起過兩年苦日子。

大明畢竟剛剛立國,從上到下大多數人的心態都還沒轉變過來,換句話來說也就是,他們還都是比較淳樸的底層人的思維。

而不是冷血的政治動物!

大多人心中都還有最基礎的善惡是非觀念,而非是眼睛裡只有利益。

是故,如果他們勒緊褲腰帶,就能讓河南的數百萬災民活命,那他們肯定也是樂意的。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河南那數百萬災民,壓根不是勒緊褲腰帶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就算是把整個大明朝廷都給拆吧拆吧賣掉,也養不起那數百萬災民。

是故,在聽到朱簡灼的話之後,大明的文武大臣們,均是忍不住面露難色。

朱簡灼見此,也是嘆了一口氣說道。

“朕知道,河南的數百萬災民大明養活不起,但是養活不起是一回事,可養不養是另一回事。”

“我大明乃漢家王朝,華夏正朔,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坐視數百萬人活活餓死這樣的人間慘劇發生,而什麼事情都不做。”

“古話說的好,盡人事,聽天命。”

“即使天命不可改,人事該盡也是要盡的!”

眾人聞言,皆是點頭。

王順站出來說道。

“啟奏陛下,老臣有一策,或許可行!”

朱簡灼聞言,微微頷首道。

“王首輔請講!”

王順聞言,點點頭,直接了當的說道。

“我大明若要賑濟河南百姓,最要緊的東西便是糧食。”

“微臣認為,我大明可以暫且先從湖廣和江南調糧,運往太子殿下軍中,由太子殿下出面在安徽賑濟百姓。”

“除此之外,我大明還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安南,暹羅等國,向其購買糧食,用於填補江南的糧食缺口。”

新生的大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說一句以工商立國也不為過。

尤其是隨著廣州開關,大明的海貿也是蓬勃發展。

這些年下來,東南亞各國都有什麼特產,大明這邊早就摸了個清楚。

既然大明缺糧了,那從海外購糧自然是應有之意。

沒人會感到意外。

只是,相較於河南的數百萬災民,大明即使從海外購糧,那也是杯水車薪啊。

……

ps:下一章在晚上。(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湖裡的那把劍

一個每天都愛笑的憨憨

男穿女尊,妻主為何那樣看我

賽博真人

帶著全系神之眼穿越羊守三

蒂蕾亞

女配的求生日記

俞柿

我在人間追夫君的日常

未醒勿擾

本是同根生

小屁多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