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俗話說得好,工作的時候,當然要稱職務了!

永瑆聽到了底下人的回報,臉色微微沉著,面露不解。

他有些想不通,就當前之局勢來看,成都戰局白蓮教賊兵已然佔據了上風,壓制住了大清兵馬。

既然如此,那他們又何必在這時候撤兵呢?

這不是給了大清這邊一個喘息之機嗎?

白蓮教賊兵的操作令永瑆相當的費解。

思索著這些,永瑆臉上的表情一陣陰晴不定。

“總督大人,我等接下來該如何做?”

一旁,四川提督李祥祿開口詢問道,在問話的時候,李祥祿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

永瑆思索一陣,開口說道。

“白蓮教賊兵在佔據上風的時候,卻是忽然選擇了撤兵,如果本督沒有猜錯的話,應當是我大清的援兵要到了。”

“既然白蓮教要撤,那我大清自然不能讓其如意。”

“傳令下去,立即派遣我軍騎兵出城,襲擾正在北撤的白蓮教賊兵,拖延其北撤的步伐。”

“以求拖延至我軍援兵抵達,裡應外合圍殲白蓮教賊軍!”

永瑆信誓旦旦的說道。

他沒能想到進入川蜀的會是明軍的兵馬,還以為是清軍的援兵到了,是故有此決議。

一旁的清軍騎兵都統,扎西德勒打千兒領命道。

“末將遵命!”

語罷,他便告退離去,準備帶領麾下騎兵,出城去阻擊白蓮教義軍北撤。

……

伴隨著一陣令人牙酸的門軸磨擦聲,成都城門大開。

清軍騎兵部隊魚貫出城,向著正在北撤的白蓮教義軍追去,企圖拖延白蓮教義軍北撤的步伐。

馬蹄聲陣陣,天地間彷彿只剩下了戰馬賓士的聲音。

一陣陣煙塵席捲!

清軍騎兵打著呼哨,縱馬急奔。

不少人都是一邊縱馬飛奔,一邊從馬鞍旁取出了箭矢和騎弓,準備要彎弓搭箭,用騎射襲擾正在北撤的白蓮教義軍。

崩!崩崩!

弓弦撒放,伴隨著一陣彈棉花般的弓弦顫響聲,一發發箭矢被拋射上天,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箭雨向著白蓮教義軍的陣列射去。

噗呲!噗呲!

旋即,利箭貫穿皮肉的聲音不斷的響起,不少人在中箭的同時倒伏在了地上。

鮮血順著傷口湧出,染紅了大地。

一名白蓮教義軍士卒被箭矢貫穿了喉嚨,他躺在地上,捂著喉嚨發出一聲聲慘叫。

更有甚者,被從天而降的箭雨給紮成了刺蝟,當即便沒了呼吸。

瞬間,原本正在有序北撤的白蓮教義軍中開始發生了騷亂。

宋之清接到了彙報,回頭看著那隻出城襲擾他們的清軍騎兵,恨得牙癢癢。

“他媽的,這群韃子果然給臉不要臉!”

“我聖教兵馬已然北撤,準備放他們一馬了,可他們卻還不肯罷休,自己主動追上來找死。”

“當真是給臉不要臉!”

咬咬牙,宋之清下令道。

“傳令下去,讓我軍騎兵出擊,阻擊韃子騎兵追擊……”

宋之清有些被氣到了,本來他是打算讓大軍原地紮營,乾脆不走了,配合即將到來的明軍一起進攻成都的。

但很快他便意識到了不妥,現在他還沒有死心,不準備現在就投靠大明呢。

他要是帶兵留在成都城下,等大明主力抵達後,萬一準備要吞併他,那他豈不是連跑都跑不掉了。

是故,宋之清便打消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準備繼續撤兵。

至於說韃子囂張?

呵呵,讓他們囂張個一時半會兒的也沒什麼。

用不了多久,明軍的主力就要抵達成都了,到時候,他倒是想要看看,成都城內的韃子還笑不笑的出來……

……

白蓮教的騎兵出擊了,他們再次縱馬衝向了清軍的騎兵。

靠著敢打敢拼,生生的用以命換命的打法,拖住了清軍騎兵。

而白蓮教義軍的主力,也是抓住了這個時機,不斷的向北撤去。

多少有些狼狽!

永瑆站在成都城頭,看著白蓮教義軍的狼狽,臉上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了一抹笑容。

心中滿是報復成功的暢快。

此前自己被白蓮教義軍壓著打的憋屈,盡數化去。

只是,就在這時候,成都城頭的馬道上,再次奔來了一名哨騎。

這名哨騎風塵僕僕的,臉上身上衣甲上沾滿了灰塵和血跡,看起來異常的狼狽……

哨騎一路狂奔至永瑆面前,翻身下馬道。

“啟稟總督大人,重慶方面急報!”

“明軍大軍主力自湖廣西出,溯流而上殺入四川境內,重慶已然淪陷,明賊主力正在向著成都殺來……”

永瑆聞言,臉上的表情明顯一滯。

旋即他便反應過來,怪不得白蓮教賊軍在明明佔據優勢的情況下,竟然要撤兵呢。

原來不是因為大清的援兵到了,而是因為明賊要來了!

這特麼的……

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永瑆臉上的表情乾脆怔住了,旋即便是一臉的驚慌。

如果讓他帶兵對抗白蓮教賊軍,那永瑆多少還有些把握。

在他看來,白蓮教賊軍的成色也就那樣,只要自己這邊大軍排程得當,不敢說徹底消滅白蓮教。

但同其對峙穩住戰線肯定是不成問題的。

但如果對上的是明賊的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自從明賊起兵以來,大清對上明賊,基本上就沒贏過幾次。

清軍在對上明軍之後,即使明軍什麼都不做,他們下意識的便也會怯上三分。

永瑆自然也是如此,他對於明軍,心中的恐懼不言而喻。

深吸一口氣,永瑆臉色凝重的開口嘆息道。

“明賊入川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面對來勢洶洶的明軍,永瑆實在是想不到自己該如何應對。

就在這時候,他身邊的四川提督李祥祿開口說道。

“總督大人,成都城防堅固,易守難攻,且糧草充足,我軍憑城固守的話,成都應該可以堅持不短的時間。”

“若是我軍援兵能儘快抵達,裡應外合之外,說不定戰局還能有所轉機。”

“現在我軍所應該做的當務之急就是,讓正在同白蓮教賊兵糾纏的騎兵儘快回城……”

不同於永瑆,一著急便失了分寸,李祥祿這員老將還是能穩住,並給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的。

永瑆聞言,這才算是稍稍鎮定了下來。

依言吩咐道。

“快,立刻派人去將我軍的騎兵喚回城來。”

“再派人去催促我軍援兵加快速度,儘快抵達成都。”

“再去將成都城內的民夫們都給動員起來,給本督加固城防……”

永瑆急切之間,連續下達了三條軍令。

語罷,他又對自己身邊的一名親兵說道。

“你立刻攜帶本督的親筆信去關中一趟,向老十五求援,求他發兵入川,增援成都戰事。”

“告訴老十五,你我兄弟同心,定然可以將明賊給殲滅在川蜀。”

“以立下不世之功勳!”

永瑆知道,光憑雲貴川三省之地的兵力,他想要守住成都,壓根是一件痴心妄想的事情。

是故,他選擇派人去向西北總督老十五永琰求援,希望永琰可以發兵入川,協助他守住成都城。

現在永琰手頭的兵力,可是他們這幾個被派出來外鎮一方的皇子中,所能掌握的兵力最多的。

在永瑆看來,若是老十五永琰肯出兵相助,成都城環視有守住的希望的。

親兵戈什哈聞言,打千兒而去,準備要去關中求援。

永瑆站在成都城頭,眺望東方,眼神幽幽,其中滿是凝重之色。

……

朝鮮,濟州島!

明軍的朝鮮艦隊在抵達朝鮮之後,第一戰便是攻取了濟州島。

當然了,說是攻取其實不準確。

因為,濟州島上壓根沒有清軍的駐軍,只有一群投降滿清的朝鮮兵在駐守。

唯一能和大清扯上點關係的,也就只有那一面清字大旗,以及那一顆顆留著金錢鼠尾髮飾的禿瓢了。

清廷在佔據朝鮮之後,雖然沒有在朝鮮強行推行面向全民的剃髮令。

但那些投降了滿清的朝鮮兵,卻是逃不過的。

在和珅的主持下,現在滿清所任命的朝鮮官員,以及軍隊,幾乎都變成了金錢鼠尾。

正所謂是官剃民不剃。

嗯,當初滿清剛入關,立足未穩的時候,也是這麼忽悠漢人士紳的……

然後嘛,就懂得都懂了!

然後,在明軍艦隊抵達濟州島之後,濟州島上的朝鮮駐軍幾乎沒有絲毫的抵抗,便選擇了剪辮歸降。

明軍順利控制了濟州島!

而明軍在控制濟州島之後,便開始指揮戰俘在濟州島上營建水寨,修建碼頭。

準備要將濟州島當做是大明在朝鮮的前進基地進行經營!

朝鮮制置使王愍浩在艦隊抵達濟州島之後,便開始書寫書信,準備同自己以前的故友同僚聯絡一下。

共商反清事宜!

而明軍各部也是沒有歇著,在修整的同時準備著戰鬥。

下一步,他們將會在漢江入海口處的仁川展開登陸,並嘗試著收復漢城,重振朝鮮反清之士氣。

……

漢城,朝鮮巡撫衙門!

和珅翹著二郎腿,雙手攏在皮袍子內,坐在一張搖椅上,於一處角亭中欣賞著雪景。

他手邊的一張小几上,擺放著烤的金黃,然後撒上孜然辣椒調味的炙鹿肉,還在冒著熱氣。

紅泥小爐上,一壺黃酒咕嘟咕嘟的溫著。

而在他的身邊,幾名穿著單薄的侍女於寒風中瑟瑟發抖,但卻也只敢十分恭敬的站立著,不敢有別的動作。

這些侍女中,有好幾個人都是隻有一隻耳朵。

另一隻耳朵因為犯錯,已經被割了去。

和珅自從在那次遇刺,並丟掉一隻耳朵之後,整個人便變得偏激了起來。

一但下人犯錯,動輒便喜歡割掉人的耳朵以做懲罰。

在京城時候,和珅上面還有不少的大人物,是故,他行事還多少有些收斂。

但在朝鮮,和珅作為大清朝廷所任命的朝鮮巡撫,在朝鮮總督福康安被調走之後,他就已經是最大的了。

是故,和珅便忍不住將本性暴露了出來。

在此之後,在他身邊伺候的侍女小廝真可謂是遭了老罪了。

稍有錯處便會被割耳挖舌!

而這些侍女小廝對此也是沒有絲毫的辦法,雖然他們有不少人都是世道門閥出身,但是,哪怕他們的身份再怎麼高貴。

在和珅這個朝鮮的太上皇面前,也只能是恭恭敬敬的伺候著。

面對責罰肉刑更是隻能默默承受。

生怕自己不小心得罪了和珅,和珅一怒之下會牽連他們的家人。

雪花飄飄揚揚的下著,鵝毛大雪嘩嘩的下,院落內的景物前後被積雪覆蓋,白茫茫的一片。

和珅展開嘴巴,一旁的侍女拿起一塊烤的金黃的炙鹿肉送到了他的嘴邊。

和珅張嘴吞下,鹿肉的滑嫩與椒香在他的口中炸開。

鵝毛大雪中,和珅一口烤肉,一口溫酒,眼睛微閉,享受著難得的閒暇。

只是,就在這時候,伴隨著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只見和珅身邊的一名侍從打著傘,從石子路上快步走來。

這名侍從來到了和珅面前,面露焦急之色,開口說道。

“大人,出事了!”

和珅聞言,眼睛都沒有睜開,語氣平靜的說道。

“又有什麼地方出事了?可是有人叛亂?”

“鎮定些,慌什麼,漢城尚且有朝廷大軍駐紮,天塌不了。”

雖然福康安在被調離朝鮮的時候,帶走了朝鮮所駐紮的八旗新軍大部,但卻並沒有見所有的八旗新軍全部帶走。

現在的朝鮮仍然有數千八旗新軍,以及數量更多的綠營兵駐紮。

再加上那些投誠了大清的朝鮮兵,在和珅看來,現在的朝鮮局勢還是很穩定的。

那名侍從聞言,臉色卻是微變,旋即開口說道。

“回大人的話,並非是有人叛亂。”

“而是……而是明賊出兵朝鮮了!”

和珅聞言,原本微微眯著的眼睛瞬間瞪大,臉上原本的輕鬆閒適也是消失不見。

他嘴裡嗪著的美酒噗的一聲全部噴了出來。

臉色瞬間開始驚慌了起來。

和珅可以不將朝鮮人的叛亂放在眼裡,但卻沒辦法將明軍的來犯不當回事。

雖然和珅還沒有和明軍正面交手過。

但大清那麼多的督撫大員,欽差重臣,那麼多精銳主力,驍勇鐵騎,接連敗在明賊手上,這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異雜談趣聞

雲湧湖如鏡

快樂TV的新書

快樂TV

仙尊之重生回地球

喜歡山蘇的江破浪

第十八封

南季枝和

房地產社畜

紅劉

願生活如飴糖

雪落白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