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秋。

且不言劉備治理吳楚,霍峻轉鎮江北。

今時曹操於鄴城之中,多受非議。

非議何來,自是由曹操春天詔布郡縣的那封求賢令說起。

曹操頒佈求賢令,開頭與尾部暗藏不臣之心,被中原文士察覺出來,對曹操非議頗多。且劉備掌握吳楚,在發動政治輿論,譴責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廢漢之心久矣!

如此之下,身處鄴城的曹操不僅為輿論而煩惱,亦為下一步進軍方略而憂愁。

“孤久蒙漢恩,遷典軍校尉時,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難,興舉義兵。……”

曹操坐在堂內,將《述志令》交予陳琳,對左右感嘆,說道:“孤蒙受漢恩已有三代,自討董卓起,孤征黃巾,滅袁術,平河北,亡劉表。今孤多受他人非議,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孫權舔道:“丞相大恩於漢,今時之非議,多說小人見丞相功盛,心懷嫉妒,言語誹謗。丞相之功績,權與諸卿豈能無睹。”

得聞孫權之語,曹操心情好了些許,謙虛說道:“孤為丞相,已位極人臣,或有不信天命之人,以私心非議,言孤有不遜之志。今為明孤志,又念江湖未靜,今上還陽夏、柘、苦三縣戶二萬,僅領武平萬戶,減少謗議於孤。”

“丞相忠正之心,蒼天可見!”孫權與眾左右拱手稱讚,說道。

曹操似乎滿意孫權的捧場,帶著笑容與眾人閒聊良久,離開議堂。

行至花園,賈詡已在亭中等候多時。曹操請賈詡入座,飲酒賞秋景。

“非議者眾多,孤為明志,不得已下令自述。”曹操鬱悶地說道。

賈詡笑了笑,拱手說道:“丞相領兵三十萬之眾,欲反天子,早當反之,何需勞心述志下令。今天下未平,丞相當以討賊為先。小人之語,不足為慮!”

曹操難得地為賈詡倒了樽酒,問道:“年初建言,孤深思甚久,又詢問諸卿,然不知文和可否細言己見?”

“不可!”

賈詡扶住曹操的手,說道:“丞相尊,詡卑,豈敢受丞相此禮。當由詡為丞相酌酒。”

“哈哈!”

曹操見賈詡動作,笑了幾聲,似乎頗是滿意。與賈詡這種人交談,雖難知其內心真實想法,但是他總能讓你舒服。

為曹操酌完酒,賈詡說道:“丞相南征北戰,歷經十餘載,終克中國;劉備用兼併之法,襲承劉表餘恩,根基淺薄。此劉備不如於丞相也!”

“巴蜀之地,民富兵足,取之可望吳楚;關西之地,民風彪悍,得之可觀巴蜀。關西之地,丞相常以羈縻治之,往昔滅袁之時,馬氏、韓氏出力甚眾。”

“西陲巴蜀,劉璋闇弱,朝秦暮楚,初降丞相,後盟劉備。今劉備已握吳楚,必窺巴蜀。丞相切不可讓劉備取之,否則劉備佔據南方四州之地,幅員遼闊,江水為險,大山為郭,將難制之。”

“欲取巴蜀,必過關西。關西諸將,雖無擴土遠志,但有保土之念。丞相趨兵過之,關西必叛。然關西諸將貪圖利益,恃勇自傲,丞相可假天子之名,封賞諸將,征伐張魯。”

賈詡捋著鬍鬚,長語細言論之。

“兩虎相鬥,必有一傷。丞相趨兵進之,俘殺雙虎,及得關中、漢中。時關西、漢中在握,下取巴蜀,有何難哉!”

曹操沉吟良久,說道:“孤將文和之策,傳於張德容(張既)、鍾元常、衛伯覦三人觀之,或有從之,或有異議。時異議者言,恐關西諸將,不願南征漢中;或是漢中險峻,破之甚難。”

頓了頓,曹操說道:“孤本欲行假道伐虢之策,逼關西諸將叛,進伐關中,平涼隴,觀巴蜀。然劉備在南,孤心難安。”

“不然!”

賈詡解釋說道:“關西諸將,數有十餘人,大者不過馬超、韓遂二人,合兵數萬;餘者兵馬或數千,不足為慮。今之憂者,唯馬、韓二人。若將漢中許與馬超,馬超豈能不悅?”

“馬超者,信威西土,威武並昭,能得羌氐人心。馬超入蜀,從者必眾,何愁關西諸將不願入之。時馬超南征,關中兵寡,丞相後驅擊之,有何難矣!”

馬超的名聲之廣,出場之早,超乎眾人想象。不言馬超隨馬騰的征戰過程,僅觀官渡之戰,曹操平幷州之戰。

官渡之戰,曹操得賴馬超統眾萬餘人支援,擊潰高幹與南匈奴數萬聯軍,時馬超年僅二十六歲;徵平幷州戰事,張白騎、衛固叛,馬超與馬騰平息叛亂。

歷史上赤壁之戰前後,周瑜亦向孫權獻策,可以與西北馬超聯合,同取中原。可見那時馬超名聲之廣,能力之出眾,連周瑜都認可。

“馬超之勇,孤有耳聞。然漢中人口殷實,馬超取之,恐其坐大,難以制之。”曹操憂慮地說道。

賈詡輕笑幾聲,說道:“馬超勇而無仁,羌氐仰慕,漢人畏之。時舍關隴而入蜀,無水之源,安能久矣!”

“且馬超入蜀,韓遂又豈能不入。馬、韓間隙多年,雖得丞相調和,但安能盡釋心恨。且蜀道艱難,豈能輕取。若馬、韓同得漢中,貪利之人,必有糾紛。”

“丞相用兵過人,時趨兵於後,馬超有何可畏?”

這般言語,讓曹操盡去心中的煩惱。

大笑幾聲,曹操說道:“既然如此,孤上表天子,言劉璋心懷不軌,出行如天子,廢其益州牧之位,封韓遂為益州刺史,拜馬超為漢中太守。以張既為使,出使關中,勸馬超、韓遂二人南征漢中。”

頓了頓,曹操笑道:“孤聞劉備遷治所於江南鄂縣,欲親守邊關。孤將於明歲南征吳楚,飲馬江水,重揚軍威,以挫劉備名望。”

聞言,賈詡拱手拜服,稱頌說道:“丞相英明,如此行事,馬超、韓遂必起兵也!”

既然採取賈詡的計策,做戲就做真點。調馬、韓南征漢中,總不能曹操大軍不動,在那窺視關西,自然要有所動作。不如趁著劉備上位不穩,南征吳楚。

至於如何進軍,目標當直指劉備治府武漢!

曹操能採納賈詡的計策,除了讓張既出使馬超,勸其南征。時亦有手段,勸韓遂南征漢中。

與賈詡暢聊後,曹操召韓遂使臣閻行入府。

吸取了張松的教訓,曹操待閻行甚厚,表其為犍為太守,賜大量錢財,又遣親信說之。斟酌之下,閻行暗投曹操,願為曹操效力。

至於韓遂為何遣閻行出使曹操,乃是其想探聽下金口戰敗後,曹操的底細情況。

閻行,典型的西北人,身體高大,臂膀壯碩。然閻行亦非單純的西北武人,見識有度,能審時度勢。

“行拜見丞相。”閻行行大禮,拜見曹操。

“彥明無需多禮!”曹操抬手笑道:“近日於鄴城樂否?”

閻行面露感激之色,說道:“丞相待行恩厚,行難報之。卻恨將要西歸,無法於左右服侍丞相。”

曹操捋著鬍鬚,笑道:“卿父官爵,孤已下達。卿可西歸後,可送卿父入朝為官,免受西北兵戈之勞。”

為了表達自己為曹操效力之心,閻行主動請將自己的老父送到鄴城。

閻行再次拜服,說道:“丞相之恩,行不敢忘。當勸韓公入鄴城,為丞相效力。”

曹操擺了擺手,說道:“孤與文約相熟,知其品性。當又會觀望幾年,怎肯輕易入鄴。”

韓遂這隻老狐狸在金口之戰前,仍是搖擺觀望,僅讓兒子入鄴,成為質子。今金口大敗,曹操勢力不如之前鼎盛,怎會因閻行的言語,學馬騰入鄴城。

“請曹公吩咐!”閻行拱手說道。

“劉璋於成都篡逆,作亂益州,不服王命,孤欲徵之。然劉備又於吳楚叛亂,孤難以抽身。孤欲拜韓文約為益州刺史,馬孟起為漢中太守,進討巴蜀,降服劉璋。彥明任犍為太守,亦可率軍赴任。”

曹操笑眯眯說道:“不知彥明願否?”

遲疑少許,閻行說道:“韓公多疑,勸舍軍入鄴,怕是困難。然勸其南征益州,或是可行。”

“善!”曹操說道:“若文約疑慮,可言孤欲表馬騰為益州刺史。”

“諾!”閻行領悟曹操所說之語,拱手應道。

家裡有事,來晚了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黃泉客棧

橘貓減肥

穿越炮灰女配,帶飛重生病嬌反派

可愛的小萌物

欲修仙,先學習

秋毛筠竹

當狗血故事的配角覺醒會怎麼樣

我還能苟T

為你踐約

九夏微微涼

晶晶辰的新書

晶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