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欺詐,調離自己,讓曹操中計,使自己成為關羽北伐襄樊計策中的一環。霍峻雖是不願,但因形勢所迫,出於為大局著想,他也必須為之。

今下形勢如何?

當關羽上疏北伐襄樊時,連劉備都表示願配合。當下江淮都督區,唯有配合關羽作戰。

同時從資源分配角度上考慮,今歲劉備剛舉十萬兵北伐壽春,從物資儲備上,以及大規模徵調江東百姓徭役上來看,江淮都督區短期內已無力發動大軍北伐。

相反南郡地區,因人口眾多,休養生息多年,軍略物資儲備充足,短期內南漢想要北伐,呼叫荊楚物資最為恰當。如此之下,江淮都督區或不出兵,或出動部分軍隊配合作戰。

從霍峻自身來看,經‘淮南王’一事,他算是明白了樹大招風之語。今下何不如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順著國家戰略走,將自己作為戰術欺騙的棋子,以配合荊楚戰區作戰。

主角上臺唱戲,自己寫排劇本,搭臺子,則是霍峻今下對自身的定位。

故在諸葛亮、法正、步騭等人觀點的基礎上,霍峻已有粗略的規劃。

即藉著曹操的離間計為跳板,順水推舟之下,讓劉備將自己調離江淮都督區。繼而,劉備將兵力向交州調動,做出交嶺久戰難克的假象,讓曹操相信劉備今下的戰略重心在於整合內部割據勢力。

宏觀戰略上迷惑了曹操,進而則可從微觀戰術上推進襄樊戰事,即採用關羽的計策,力求騙出曹仁,伏擊而勝之。

至於交嶺那邊的戰事,則需為其制定的恰當的方略,以免因之前的打草驚蛇,讓士燮有了防備,從而導致交嶺局勢的糜爛。

劉備捋須沉吟,認同說道:“曹操多疑,常不能信人,若順其計謀,調仲邈離江淮,當能令其相信。大將獻城而降,時曹操以為我意在交嶺,必會派兵出迎,從中而取利。”

劉備與曹操熟悉多年,互相雙方多知其性情。

曹操多疑不會輕信別人,但曹操卻又是自信之人,常對自己的決議充滿信心。

劉備主動放出風聲,表示不信任霍峻,且將霍峻調往他處,曹操說不準會起疑。

但如今曹操施以離間計,本就意欲離間劉、霍二人。今雖不見霍峻反叛,但見劉備猜忌霍峻,卻也會相信自己的計策奏效。畢竟劉、霍二人交情之深,蓋非尋常人能知。

思慮間,劉備說道:“這般行事倒是委屈仲邈了!”

“哈哈!”

霍峻摸著小鬍子,笑道:“曹操施歹計汙我,今不尋機反制,豈不讓其以為我吳楚無人乎?”

諸葛亮持扇點評,說道:“仲邈所言是為良策,今如何誘曹仁出戰,及兼平交嶺,需深議其間部署。”

頓了頓,諸葛亮說道:“如呂蒙自請為降將,並於當陽設伏恐是難成。”

呂蒙自請為降將,非是關羽所命。而是關羽找不到合適人選,無奈之下呂蒙唯有主動請纓。

你問關羽為何找不到合適人選?

因為他看部下那幾人都不太有可能反叛,如留贊、呂蒙、施然、士仁,這幾人不是追隨他多年,便是追隨劉備多年。

且說那宜都太守士仁,他從劉備起兵時追隨,至今不能說富貴滔天,但卻也是官居二千石之人,實在找不到反叛的理由。

畢竟反叛要有理由,不是說誰投降過,誰就一定投降。

如那為曹操效力幾十年的大將於禁,你說他投降關羽,估摸連關羽自己都不敢相信。

法正沉吟少許,說道:“呂蒙自請為降,恐令曹操難以信之。正心中有一人,或可代呂蒙詐降,誘曹仁出戰。”

“何人?”劉備問道。

“孟子度!”

法正捋須而思,說道:“子度胸懷大志,實有韜略。今任巴東太守多年,常有大展宏圖之心。今何不如遣子度詐降,以為襄助關將軍,誘曹仁出兵。”

諸葛亮面露疑惑,說道:“亮猶記孟巴東字子敬,與肅侯相同,今怎改字為子度?”

“額!”

法正有些尷尬,說道:“子度於巴東有所感,故改子敬為子度。”

法正為孟達改字的解釋牽強,實際上孟達改字,所想引起劉備的注意。畢竟劉備有叔父字子敬,孟達蝸居巴東多年,自然想往上挪挪位置。

得見這般,霍峻心中不由暗笑。

孟達其人,霍峻看得透徹,多是利慾薰心之徒。昔日在劉璋手下,自感沒有前程,轉手和法正一起,投奔了劉備。

歷史上在投靠劉備後,孟達因關羽之死,怕被劉備責怪,轉頭投靠曹丕。

曹丕去世後,曹叡對孟達不感冒,孟達又與諸葛亮眉來眼去。

見孟達不靠譜,諸葛亮為了一伐的成功,直接把孟達賣了,作為棋子吸引曹叡的注意力。

論三國中有誰能與三姓家奴呂布一較高下,唯有孟達可以相提比論。

一伐之時,諸葛亮賣掉孟達,多有無可奈何。實在因孟達太狗了,為了抬高身價,一邊與東吳眉來眼去,一邊與蜀漢情意濃濃。

若不是諸葛亮逼孟達反叛,估摸孟達見曹叡不向自己下手,將會憑藉東三郡靠近各國邊界的關係,左右逢源,當個牆頭草。

至於孟達、劉封二人為何不救關羽,二人彼時是真有難處。

五月,漢中之戰結束;七月,劉備進位漢中王;八月,關羽進圍樊城;其間劉封、孟達受劉備之命,攻略東三郡。

關羽因兵力不足之故,讓劉、孟二人出兵分擔壓力。劉、孟二人以‘初下東三郡,未可輕動’為由,拒絕派兵支援。致使關羽在襄陽城下被徐晃擊敗,無奈退到漢南。

十一月,呂蒙白衣渡江,糜芳、士仁投降,江陵被東吳所得,呂蒙擒殺關羽於麥城。

關羽敗亡,荊州之失,非是劉備、諸葛無能,純粹是水淹七軍那年,形勢變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猶如受擠壓許久的蒸汽爐,將三家內部及外部的矛盾,瞬間引爆開來,形成劇變。

彼時孟達、劉封若預知關羽敗亡之結局,估摸寧可不要東三郡,也會全力襄助關羽。

咳嗽幾聲,霍峻說道:“孝直欲以子度偽降,峻竊以為可行。昔張松、孟巴東、孝直三君迎奉大王取蜀,其間張松因口出惡言,自取滅亡。然可讓孟巴東以此懷畏為由,書信降曹。”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以張松受懲懷畏為由,書信偽降曹操,實比呂蒙適宜。然不知大王與孟巴東之意如何?”

劉備絲毫不受張松舊事的影響,臉色從容,說道:“子度若願受此重任,孤以為可行。”

“請大王放心!”

法正拱手答道:“子度欲建功績久矣,今偽降曹操,是為建功之機,子度豈願不可!”

“子度現任巴東太守,今欲偽降曹操,當重委官職,以便接觸曹仁。”

劉備背靠在憑几上,思慮說道:“當不知委任何職?公安城督,亦或是當陽城督?”

說著,劉備搖著頭,說道:“公安、當陽二城城督,久由呂蒙、施然把守,今更替城督,讓二千石上卿出任,當會令人生疑!”

“何不如這般?”

霍峻腦洞大開,說道:“上庸、西城、房陵三郡,之前被申氏兄弟與賊人所據。今大王何不如命公子封出鎮三郡,以子度為副督,整合三郡之所,遷申氏族人至武漢居住。”

“其間可讓公子封與子度忿爭不和,激發矛盾令賊人所知。彼時子度書信偽降曹仁,必能讓曹操信之。”

摸著小鬍子,霍峻暗忖:“歷史上真降之事,今時不如變成假降,蓋對劉封、孟達而言,應不是什麼難題。”

“封兒?”

劉備面露難色,說道:“封兒脾氣直爽,委此偽降重任,怕是會被曹仁所察。”

“不然!”

諸葛亮面含微笑,說道:“公子封性情直爽,出鎮地方,與大將生有間隙,料曹操不會生疑。至於公子封與子度之間忿爭,當好生叮囑,或是可讓伯言暗中以書信指導。”

說著,諸葛亮不由看向霍峻,暗忖道:“讓劉封、孟達互生間隙,以為蠱惑曹操,仲邈果是奇謀多思!”

“若將封兒與子度調往上庸、西城、房陵三郡,豈不是將設伏之地改至房陵?”劉備帶著疑惑,問道:“房陵與江陵以漢水互通,然卻隔有襄樊。走陸路至房陵,大軍行軍怕有不便,不知雲長以為如何?”

諸葛亮與霍峻相視而笑,他們二人因各種因素,對東三郡的地理,可是知之不少。

漢水發源於隴右,過漢中,經東三郡,至襄陽,注入長江。

東三郡雖被漢水所穿,但受秦嶺與大巴山脈之故,崇山峻嶺,漢水落差太大,不利舟舸穿梭,遇見大軍,利進不利退。一旦曹仁被騙進東三郡之中,縱不死也會脫層皮。

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房陵多山,臨山旁水,易進難退,此兵之險地也。相較當陽設伏,房陵當為恰當之地。霍督所獻之策,蓋是妥當之計。”

歷史上蔣琬主政時期,嘗試向東三郡用兵,最終考慮到退路問題,即如果打不下東三郡,因地勢之故,再想撤軍就沒那麼容易了。

何謂名將?

輕鬆盤活南漢當下南北的戰略部署,這才敢稱名將。

不論是先交後襄,還是先襄後交,霍峻表示他全要!

縱論大局觀而言,三國沒幾人能比得上霍峻。藉助當下的能用得上的棋子,霍峻便為劉備謀劃出一場驚天騙局。

當然其間非霍峻一人之智,關羽、呂蒙首倡引蛇出洞的戰術,諸葛亮糾正其中的不足,法正推舉恰當人選,步騭上疏伐交嶺的計策。

蓋是瞭解完霍峻謀劃,劉備興奮起身,讚揚說道:“仲邈實不愧為國士,初入武漢,得獻如此方略。此策若是能成,襄樊指日可下也!”

“來人!”

劉備手指左右,吩咐說道:“將諸卿所說謀略送至江陵,讓關將軍親閱斟酌。看是否同意,由孟達詐降,設伏於房陵。”

“同時召公子封、孟達二人入武漢,孤有機密之事相托。”

在劉禪封為王太子後,劉封因身份之故不在武漢屯駐,而是被劉備委派到武漢的對岸——邾城駐紮,幫文聘分擔鎮守江夏的壓力。

“諾!”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永恆傳奇的故事

無與倫比的摩天倫

帝詩國運

九尾小貓呀

七號間

嶺南里

重生綜漫,生活很不對勁

恰克恰克恰

完美人生之龍鳳呈祥

花樣年驊

別樣香氣

魔物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