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都城南莊》

崔護(唐代)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的這首七言絕句,字面簡單,語言率真自然,明白流暢,幾百年來一直為後世人傳誦。

說到這首小詩,還有一段頗具傳奇色彩的野史故事,講的正是崔護和他的妻子絳孃的故事。《唐詩紀事》和《本事詩》對此都有所記載。

博陵人崔護,出生書香門第,曾擔任廣南節度使,是唐朝的封疆大吏,除此之外還是有名的大詩人,資質甚美,性情孤潔寡和,應舉進士及第。

這年,崔護在長安趕考結束後,遠遠望見藍天白雲下,看不盡的紅花綠草,春風和煦暖人心,於是順著南郊一路遊玩,但因為他幾乎沒有朋友,獨自一人走著走著就忘了時間,於是便想找戶人家歇息一下,到時才有力氣在天黑前趕回去。

崔護左右張望終於在一片鄉野裡看到一角屋簷,在走近時才發現,這戶人家住在一片蔚然的桃林中,讓他覺得這戶人家不簡單,也許是隱士高人也不一定。

於是崔護走進院子,一邊喊著:“小生路過此地,能否討碗茶喝?”

一邊又觀察著院子,確實給他發現一些東西,例如門前掛著一副對聯:“幾多柳絮風翻雪,無數桃花水浸霞。”

桌子上墨漬未乾的詩箋上,所寫的一首詠梅詩:“素豔明寒雪,清香任曉風。可憐渾似我,零落此山中。”——都說明了,這戶人家不是普通農戶。

但此時屋子主人喊了一聲:“相公,請用茶。”

崔護只好收回心神,抬頭一看,見一位少女對他嫣然一笑,面板白裡透紅,雖是布衣打扮,依舊難掩其少女的純真和靈秀,像桃花一樣的誘人。

崔護一時之間看得發怔,直到少女垂下眼簾,露出不勝嬌羞的模樣,他才發現自己失態了,於是懸崖勒馬,故作鎮定客套起來,並問起了少女的家世。

不過少女好像有些難言之隱,只是說:“我小名絳娘,隨父親隱居在此。”

絳娘不願多說,崔護也不勉強,於是找了些話題高談闊論,期間說到詩詞時,還說了一句:“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此時崔護的心意已經很明顯,而靈慧的絳娘自然也明白,只是少女情懷不勝涼風,只能低頭看著腳尖不言不語。而崔護甚少與人接觸,不明所以之下以為自己的輕浮,讓絳娘難堪,於是只能轉移話題,聊起一些平常事物。

待太遠將要落山時,崔護雖然不捨,卻只能道別離去,然而他並不知,絳娘在視窗前伸出半個腦袋,含情脈脈地盯著他的背影。

對當時的崔護來說,科舉才是最主要的,所以回家後每天讀書備考,雖然絳娘讓他魂牽夢繞,但漸漸忘記了這位偶遇的少女,直到來年春暖花開之際,望著窗外的春色,他再一次想起了佳人,並且無法自控。

於是直接找到絳孃家門前,再一次說出那句話:“小生踏春路過此地,可否求些水喝!”

但屋裡久久沒人回應,又大喊了少女小名,已經不見人煙,一時之間失落之極,有感而發之下寫下了《題都城南莊》,才失魂落魄地回家。

但回家歇了幾天的崔護,依舊心神不寧,明白自己不與絳娘見上一面是難以靜下心來,於是再次來到絳孃家門前,然而尚未走近,便聽到一陣哭聲,發現是一位老者早哭訴,於是便問起了緣由。

而老者則說道:“吾有一女,年方十八,知書達理,原本好好的,自從去年見了一位公子,整日茶飯不思,還說他若有情,必定再度來訪。然而那天剛好外出,回來時見到那位公子題在牆上的詩,悔恨錯過了相見的機會,就此一病不起,如今...........!”

聽到此處,崔護難以置信,奔入內室,看見斷氣不久的絳娘,控制不住聲嘶力竭地呼喊起來,本想隨她而去,卻不想此時絳娘竟然悠悠地甦醒過來,也許是這份真摯的愛情感動了上蒼,絳娘甦醒之後,竟然真的活了過來。

老父大為驚喜,便將女兒許給了崔護。

人生最美好的瞬間莫過於一見鍾情!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十如虎

公子柳

多子多福,我曹家媳婦全是老祖

火龍果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