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而言厚了兩倍不止的另一冊,扉頁上則是筆跡完全不同的清麗字型:林氏出入賬。

這兩個冊子,一本是父親林如海回江南任官開始的隨記。另一本,則是母親賈敏自嫁給父親開始,便細心記錄下來的家中賬目。

江南官場之糜爛腐壞,與四姓之盤踞、開國功臣之橫行,都脫不了干係。

林如海自己的隨記,完全直出胸臆,一起頭拍案怒罵,後來左支右絀。待賈敏去世,則頗有些傷心絕望。

直到察覺自己的身子也開始迅速破敗,林如海開始在隨記中表達疑惑。

隨記停止的日期正是賈璉帶著自己回到揚州的那天。

林如海最後記了一筆: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呵呵。

所以,對於賈璉代表賈氏去“接收”林家家產,順便送父親入土,父親心裡是有數的。

林黛玉看著那一行字,尤其是最後的“呵呵”二字,只覺得韓昌黎的詩從未如此刺眼過。

她閉上眼,深吸了一口氣。

再之後,只怕因為賈璉不分時間地出現在父親床前,所以父親再也沒有機會再動筆了。

黛玉慢慢地合上揚州隨記,手指留戀地在扉頁上撫摸片刻,放在一邊,又展開了母親留下的賬目。

賈敏不愧是賈母最心愛的女兒,教導得心細如髮、冰雪聰慧。

賬目上除了進入財貨的數量,還有細細註明的事由,中間牽涉的人物,甚至還會在時隔若干年月之後,翻回頭來補錄該事件的結果。

黛玉輕輕地翻看著,忽然手一頓。

她看到了那四個“大石榴”的標註。

“有孕四月,二表嫂贈禮,來自西王府。產子後,敬獻太子妃。太子妃難產而死。愛子夭亡,二表嫂無一字額外撫慰。母壽,宴間探問西王妃,竟似不知石榴事。怪哉!”

那四個石榴,在如今的太平盛世,都可以被當做貢品,給太上送來祝壽。

可見在十數年前,又是何等的寶物!

這樣的東西,被孃家的表嫂當成賀喜孕事的禮物,自是理所應當。

然而寶物由來之處的當家主母,竟然絲毫不知此事!

所以,母親起了疑。

黛玉盯著那一頁賬目,一顆心慢慢地沉了下去。

母親探問的結果,自是對西王和小史侯夫妻起了疑心。

可與此同時,西王妃被如此試探,回家必然也會詢問丈夫。那麼,西寧王與小史侯夫妻,又會否因此,生出別樣心思呢?!

黛玉慢慢地合上了眼睛,往後靠進了坐榻深處。

母親出嫁,依著外祖母的心性,陪嫁的人裡,除了賈家的人,必然也會有史家的人。

不論對小史侯夫妻,還是對西寧王,母親和她肚裡的孩子,甚至自己和父親的存在,其實都不應該是多大的妨礙。

但那時的太子,是政敵。

若能透過母親和父親的手,把這東西送給太子妃,極有可能會對太子造成打擊。

果不其然,雖然誕下麟兒,太子妃卻難產而死;太子經那一事,性情大變,從此多疑。

事情到此為止,各方如意,也就過去了。

可偏偏,母親太聰明瞭。

她從小史侯夫人沒敢多加問候經歷喪子之痛的自己這件事上,察覺到了蹊蹺。

所以藉著賈母的某次壽宴,試探了西王妃。

而這等隱秘事,西寧王竟然一時疏忽之下,沒有編來合理的藉口,知會西王妃。

自己拿了石榴,所以幼子夭亡。太子妃拿了石榴,所以難產而死。

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若是發覺了可能的兇手,她會怎麼做?大約,會歇斯底里地報復吧?

所以,為了斬斷母親報復的可能,也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成為榮寧二府跟西王反目的導火索,那些人,一定會對母親和父親出手……

最可惜的是,大約是為了保護父親和自己,母親壓根沒有露出半點聲色,只是默默地把這個疑惑記錄了下來,而已。

西府,小史侯,夫人。

呵呵。

黛玉的手緩緩用力,握住了那本賬目。

翌日清晨。

昭明帝來請安。

太后滿眼關切:“昨兒那麼大的事情,可有人給你氣受?我能幫你什麼不能?”

昭明帝笑著安撫太后:“太上已經幫了兒子一回,如今兒子還能辦。若是後頭辦不好了,兒子再來求母后幫忙。”

“我剛聽昭慶說,金陵薛家的大姑娘,被忠順王看上了,想要求了去當兒媳婦。

“這倒是個好事兒。你回去問問賈氏,若是果然有這個動議,索性賜個婚。

“讓忠順去忙他兒子的親事去,省得天天在你跟前指手畫腳的。”

太后仍舊積極地給昭明帝出主意。

昭明帝聽得眼睛一亮:“哦?還有這等喜事?昭慶?”

黛玉紅著臉往太后身後躲,小聲埋怨道:“我就傳個閒話,太后娘娘竟然就用上了。”

程倩嗤地一聲笑,忙看一眼昭明帝,見他滿面溫和不介意的樣子,才放心笑著調侃道:

“郡主小姑娘家,自是閒話家常。太后娘娘何嘗不也是如此?

“唯有賈妃娘娘倒沉得住氣。也不知是家裡的訊息沒跟她通氣兒,也不知是竟不贊同此事?

“咱們都聽說這話兩三天了,大明宮裡連個風聲都沒露!”

昭明帝輕笑著搖頭:“賈氏這兩天身子不大爽利,想來是沒聽說呢。一會兒我回去問問她。”

又說笑幾句,起身告辭。

太后又命黛玉送他。

再度站到院門處時,黛玉與殿中情態完全兩樣,垂著眼簾,連看都不看昭明帝,只輕聲道:

“大監的舊荷包都開了線了。我們晴雯的手藝好,我讓她給大監做了一個新的。大監快換了罷。”

晴雯依言雙手奉了一個深藍錦緞繡卍字不到頭紋樣的荷包過來。

陶行簡不敢就接,先偷眼看了看昭明帝。

昭明帝臉上淡淡的,看不出喜怒。

陶行簡忐忑地接過,先放了袖袋裡,然後胡亂道聲謝,便跟著一言不發的昭明帝疾步走了。

一直到進了宣政殿,昭明帝坐到了御案之後,方輕輕地瞟了陶行簡一眼。

陶行簡忙將那荷包取出來,就在昭明帝身邊,翻來覆去地看,口中尷尬笑道:

“晴雯這丫頭的手藝果然不錯,針腳細密……”

說著話,輕輕一捏,荷包裡沙沙輕響。

陶行簡頓住,微微凝眉,伸手從荷包裡摸了一張紙出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探墓門

清水豆包

末世躺平指南:重生擺脫母胎單身

一天打不出兩百字

王總奇緣

我隨便寫寫您隨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