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出去,趕緊花出去,而且要儘量入不敷出才行。

離譜啊。

這司馬俊給朕搞了這麼一大個事,就算朕都來不及突擊消費,這算什麼事情啊。

“還有,各位捐糧田之事,分配如何了?”

“回陛下,自分糧田後,全國各地積極響應,整個大虞九成九以上的流民、佃戶都就地安置,就地分田,已經幾乎全部分發,並且所有糧田登記造冊,大約三月後便能稟呈。”

媽的!

一群反骨仔,這麼積極幹什麼?

“好,諸君辛苦了。”

“天下人,有多少人分到了十餘畝地?”

“回陛下,幾乎所有人都是十餘畝地,這也符合國情,能養活。”

“那從現在開始,賦稅改制。”

呃……

所有人都看向了秦楓。

賦稅改制,這……要老命啊。

“請問陛下,如何改?”

“所有人全都要納稅,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但是納稅分為糧稅和商稅。糧稅不以戶論,以田論,凡登記在冊,十畝以下的農戶,不用納稅,十畝以上,酌情按階梯納稅,納稅制度戶部做個整理,務必要分配均勻。”

啊?

所有人一愣,隨後齊齊大叫了起來。

“陛下,以戶納稅,乃是祖宗法制,如此改動,怕是不合時宜?”

“又是祖宗法制?如果祖宗做錯了呢?”

“祖宗做錯了,我們還不能改嗎?”

秦楓冷哼了一聲,一股帝王之威瞬間瀰漫開來。

所有人這才一下子醒悟了過來,這上首的這個君王,早已經不是曾經那個唯唯諾諾的小皇帝了,這是全荒域最年輕,最強大的武王啊。

“陛下……如果以十畝為界,十畝以下不納稅,那天下人恐怕都會卡著十畝種地,如此怕會讓天下人陷入一種惡性迴圈之中,於天下恐不利啊,彼時國庫無稅收,恐怕無法在險要時做出應對,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這時候有人低聲說道。

哦,還有這麼一重好處?

“諸君都說了,十畝,乃是一戶之民生保障,亦是國情所在,十畝亦是保障一個家庭的正常開銷,若是再徵稅,你是要我大虞人活不下去嗎?”

這話一出,所有人立時不敢說話了,這誰擔的起啊。

讓大虞人無法活下去,那就是滅了大虞啊。

所以所有人在這時候都顫巍巍的低著頭不敢說話。

“陛下,前面陛下剛說一些特殊原因不收稅……這忽然改動,怕是於……”

“那不收稅的繼續不收稅,待承諾之期一過,再收稅。”

“可國庫……”

“夠了,一個稅收搞得沒完沒了的。”秦楓一拍九五至尊椅,那強大的氣勢瞬間散發出來,所有人一下子瑟瑟發抖的看著秦楓……

他們終於想起來,眼前的帝王,早已經不是曾經柔弱之軀了。

“說說商稅。”

所有人都抬頭看著秦楓。

“這商稅吧,朕看來這麼著……”

“陛下,徵商稅,就等於鼓勵行商,而一旦行商,天下人都去做商業去了,糧田反而無人去做,一旦遇到……”

秦楓知道,在古代嘛,一執行商業,就根本回不去了,幾乎所有經商的,只要不是蠢笨如豬的基本都大賺了。因為……這個時代做商業的事情太少了,一但經商,開拓了思路,走出去了,幾乎沒有賠本的買賣。

當然,國家也不想所有人都去經商,因為一但看到了經商紅利,所有人都去經商了,地沒人種了,那對一個國家是災難性的。

國家為了打壓商業,所以也就一再打壓商人地位,所以一但經商,就面臨著地位的降低,所以其實很多人根本不願意去經商。

“陛下,商道絕對不能開啊!”

秦楓瞪了下面眾人一眼,隨意的道:“朕要吃個荔枝,還得跑到千里之外,如果不跑到千里之外,就得朕親自去,若是有了商業,這荔枝自然有人送來。如今我大虞商業不發達,諸君都有責任。”

呃……

你就為了吃個荔枝,就得開商道?

“還有,今日朕要討論的,不是說怎麼開商道,而是商稅……”

“商稅不就意味著開商道嗎?”

“陛下,若是人人經商,天下土地無人種植,這……於國不利啊。”

“興商道試行二十年,若二十年後,真的所有人都去經商了,那再改嘛。”

所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紛紛從各自的眼中看出了一絲無奈。

這……

唉。

到時候所有人看到了商道的紅利,那滾滾人才不都流失到了商道里面去了?

“陛下,商道之先河,絕對不能開啊。”

“這可能動搖國本吶。”

秦楓看了一眼下面諸君,所有人都在勸阻秦楓。

“商稅高一點嘛,沒事,都可以討論。”

可四周還是一群人反對。

阻力很大……

秦楓看了下面文武百官,眉頭皺了皺。

這幫傢伙吧,如果鐵了心要打壓商道的話,朕這商道也開不成。

“這樣,朕也不為難諸君,商道之事,諸君回去寫一篇文章,面呈利弊,只要寫出來的文章有道理,那就不幹。當然,不要說什麼人人經商土地無人種之流。修武眼看人人都能成為武王,可天下又有多少武王?”

“喏!”

所有人這才應允。

“對了,諸君各部各推薦一人,組成內閣。”

所有人齊齊對視了一眼,內閣是什麼?

“內閣是什麼,內閣就是負責處理諸君面呈上來的奏摺。”

“像諸君每日吃飽了閒的沒事幹,總寫一篇什麼請誅雨化田之流的文章,朕連翻七八本全是此類,如此繁複沒有營養又於國不利之奏摺,由內閣分門別類,統計於內閣大臣,最後面呈於朕。若是一般小策小論,由內閣直接批覆,若是遇上重大事件,內閣面呈於朕批覆。”

“內閣分左右閣,各設兩名內閣大臣,所有奏摺,左右內閣全部閱完,由左右內閣統一呈遞於朕。”

‘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們,我是因為懶。朕每天看這些奏摺,眼都看花了,人都麻了,關鍵是很多還是重複的,再這麼看下去,朕就算是武王也會近視眼的。保護眼睛,從朕做起。’

而秦楓的話音剛落下,整個大殿一下子落針可聞。

這比丞相還丞相啊!

權利之大,簡直聞所未聞。

“那陛下,這內閣大臣,是由誰擔任?”

“先由左右丞相擔任,內閣人員,各部各出兩名。”

“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

夏侯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