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啟用內應

至於閻應元,他在完成福建水師的整編之後,就按照旨意最初的要求,帶著這兩年在福建的水師經驗返回南京水師了。

至此,大明朝一共便擁有東江水師、南京水師以及由福建水師整編出來的四支水師,一共是六支正規水師,合計大小戰船為四千多艘,水師將士達到二十五萬人還有多。

這其中,福建水師整編出來的四支水師,規模基本成型,雖然每年還有新船加入行列,但是不過,也就四五艘的樣子。

而南京水師和東江水師則還在快速擴建中,因為朝廷的大力支援,基本上每年都各有二十多艘戰船的新增。

崇禎皇帝的手邊,除了有關這水師的奏章之外,還有京師那邊送過來的奏章,主要是稟告幾個事情。

第一個事情,就是去年崇禎皇帝離京之時交代的各行業比試,結果在去年年末出來了。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有兩個,一個是醫道一圖,崇禎皇帝之前讓人遍尋不到的吳有性露面了,反正不知道是不是皇帝提及過的人物,因此得了狀元。

京師來的奏章,還特意提及崇禎皇帝果然料事如神,那吳有性對瘟疫的認知,真的與眾不同。

另外一個引人關注的,是江西的宋氏三父子,竟然包攬了不少行業的前三名,為此還在京師引發了轟動,甚至鬧出了一些風波。

不過太子朱慈烺在奏章中解釋,這宋氏三父子在比試中確實成績最佳,甚至專門為他們三人還額外舉辦了殿試,有文武百官共同參與提問,大部分問題,這三父子都能回答出來。

對於這個事情,朱慈烺也有總結,說這三父子確實學問過人,但是同時包攬不少行業的前三名,對朝廷不利。

因此在下一年的舉辦中,會頒佈措施防止重考。

崇禎皇帝一看這宋氏三父子中的宋應星名字,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天工開物》算是百科全書,各行業都懂一些,那沒什麼可以大驚小怪的。

相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會讀書識字的,都在學四書五經,就算臨時抱佛腳也肯定沒這三父子更懂;而會比這三父子更精通的那些人,基本上就不識字,沒法參加這個比試。

所以,這宋氏三父子包攬不少行業的頭三名,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針對這個事情,崇禎皇帝回覆旨意,憑本事得到前三名的,為什麼要限制?就是要給人看看,人家潛行學問的,就有這本事。

對於朝廷來說,給出的舉人功名也不會重疊。

至於需要的人才,就這開始的人才來說,其實也不是很指望。

另外,崇禎皇帝直接任命宋應星為太子講師,讓他給朱慈烺講《天工開物》,增長為君者的見識。

另外也任命他的兩個兒子,分別就任工部和兵部郎中,負責工部造物和兵部軍械方面的經驗總結和記錄,形成專門的書籍記錄。

那個吳有性,崇禎皇帝也給他當了個官,在太醫院供職,但是準其行醫天下,繼續遊歷。

就等於說是可以領一份俸祿,並且有官身,方便他走天下。

其他行業的前三名,根據他們的筆試成績,雖然在後世沒有名聲,崇禎皇帝也大都給予封官。

當然了,這個封官和正常科舉出身的官還是不同的。

正常科舉出身的官,一般是出任天下各州縣的縣令,是父母官來的;但是這個行業比試出來的前三名,崇禎皇帝封得,基本上就是技術官,不管人,只和技術打交道。

除了這個事情之外,京師來的奏章所說的第二件事,便是崇禎皇帝在途中聽說了行業比試的訊息之後發回去的旨意,要求京師那邊討論如何讓更多的人能讀書識字的事情。

或許透過這次的行業比試,京師那邊也認識到了,大部分人都不識字的情況,因此他們討論之後,特別是在皇帝要求能簡單易學方面的,他們也有了結果。

重振太祖皇帝時期規定的蒙學,要求合適年齡的學童必須上學,否則問罪地方官,教化缺失。

在教學方面,推廣反切法,使得學童能識更多的字。

對於此,說真的,崇禎皇帝是失望的,因為壓根沒有新意。

在華夏古代,一般都是跟著老師念字來學字,根據歷史的不同,華夏曆史上發展出了五種注音方法,分別是譬況、讀若、直音、紐四聲、反切法。

不管是哪種方法,其實都是要有一定量的識字基礎才行,最為準確的,是這個反切法,但是也有缺點,並不能為所有字都找到合適的反切。

在原本的歷史上,反切法一直到清末民初,拼音方案真正成熟了才棄之不用。

不用說,崇禎皇帝在關於這個事情的答覆上,就給出了漢字簡化便於書寫和識字,以及拼音方案的思路。

這個拼音其實也不是憑空而來,古人無法理解。

相反,在古人所會的五種主要的注音方法中都能找到影子。

他只要提出這個概念,相信朝堂上的那些人都能知道該如何做出一套適合這個時代的拼音方案出來。

在答覆了這些奏章之後,崇禎皇帝想了下,又分別給宋應星的兩個兒子各出了一道考題。

給兵部這位,是如何在槍膛和炮膛上拉出膛線,並且給其說了膛線的意義。

給工部的那位,直接告訴了他有關蒸汽機的原理和幾個最關鍵的環節,比如冷凝器,減壓閥等等,看他如何打造出大明朝,或者說這個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

之所以不發給宋應星,讓他來牽頭,是因為宋應星的年紀已經大了,讓他當牽頭人怕會精力不濟。

發給他的兒子,難不成他如果懂一些地方,還會不給他兒子指點?

做完了這些事情,崇禎皇帝才領軍前往廣西平叛。

………………

崇禎二十一年三月初,明軍攻入洞吾境內,便勢如破竹,洞吾北方地區,壓根就沒有能阻擋大明軍隊的可能。

最大的阿瓦城,也一樣沒有阻止明軍的攻勢,只是兩天時間便拿下了。

這個阿瓦城,在萬曆年間曾被劉鋌領雲南地方軍攻下過,不過那個時候並沒有佔領,並且劉鋌也很快被抽調到遼東參加征討建虜的戰事,結果戰死遼東。

這一次,攻入洞吾的明軍上下,其實都是憋著一股氣的。

這個氣,只有一小部分原因是洞吾的他隆王竟然參與天朝上國的叛亂,這不得好好教訓一下?

更大的原因,是之前預想中的雲貴之戰,該是又有一大批立下戰功,可以封侯拜將的,結果沒想到,雷聲是大,叛軍都集結了二三十萬人馬,結果雨點呢?壓根沒有,竟然被當今皇帝一個人給平定了!

對於明軍將士來說,他們絕對沒法埋怨皇帝太過厲害,讓他們沒有戰功可立。

如今,皇帝說要打洞吾,他們自然就把之前憋著想立功的心思都爆了出來。

洞吾北方最大的阿瓦城,也是洞吾這邊幾個王朝的都城,就被曾英和李定國雙雙攻上城頭,一邊都沒能擋住。

阿瓦城的佔領,標誌著明軍控制了洞吾北方.這裡是洞吾最為富裕的地方,糧食大部分也集中在這邊。

堵胤錫把他的中軍就設在阿瓦城,並派兵繼續攻打南方的東籲王朝殘部。

雖然說東籲王朝那邊派了一波又一波的信使想要求和,但都被堵胤錫給拒絕了,同時還釋出告示,敢覬覦侵略大明本土的代價便是滅國。

周邊敢於接納大明敵人的,也必將受到大明的嚴懲。

一時之間,周邊小國都是戰戰兢兢。

這時候的東籲王朝,在他隆王的休養生息之下,國力強大.可在他們眼中強大的東籲王朝,竟然在大明朝的進攻下不堪一擊,並且傳說中猶如天神一般的明國皇帝還沒親自領軍的,明國的強大,讓他們得有一種仰望的心態,就怕沒做好而被明國軍隊順手給抹去了。

隨著洞吾南部的東籲王朝殘餘開始逃亡,有關明國的訊息也在西洋的範圍開始傳開了。

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在大明帝國的雷霆之怒下,東籲王朝必然會不復存在。

………………

崇禎二十一年四月初,崇禎皇帝領兵進入了廣西境內。

他並沒有急著剿滅左良玉所部,而是每到一處地方,就實施改土歸流,重新分配土地,安置歸順的土司等等。

雖然他進軍速度很緩慢,但是左良玉這邊卻壓力日重,甚至有讓他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咳咳咳……“

一陣劇烈的咳嗽,讓左良玉幾乎直不起腰。

左夢庚看著他爹這樣子,並沒有上前做什麼,而是繼續追問他爹道:“父王,你趕緊拿個主意啊,皇帝所領的朝廷官軍,已經和我們只隔著一個府了!要是他派騎軍突襲的話,一天都能殺過來!”

左良玉沒理他兒子,在丫鬟的服侍下,總算理順氣了之後,他才看向他兒子說道:“拿主意?拿什麼主意?”

左夢庚一聽,眉頭緊皺,感覺他父王是昏了頭,竟然問出這樣的問題,便趕緊回答道:“怎麼對付朝廷官軍的主意啊,還能是什麼主意?”

“呵呵,呵呵呵……”左良玉聽到,卻是笑了下,然後似乎是聽到了非常好笑的笑話,忍不住一直笑了起來,“……咳咳咳!”

笑到後面,又是一陣咳嗽,讓左夢庚非常不滿。

好不容易左良玉恢復了正常之後,看著他兒子,有些頹廢地說道:“你說,以當今皇帝之能,一人平定了李自成他們二十多萬人馬,我們拿什麼去和他打?你要是有什麼好主意,伱倒是說說看?”

說到這裡,他看到他兒子束手無策的樣子,便又接著說道:“你就沒看見皇帝的威名傳過來之後,我們軍中的土司逃了多少麼?軍心渙散,都不要說對付皇帝的軍隊,連對付那些地方官軍都沒可能,還能有什麼主意?”

左夢庚當然知道這個情況,但是他總以為他爹領兵打仗那麼多年,什麼風雨沒見過,可能會有辦法?

結果還是讓他失望了,他爹也沒辦法。

正要說話時,忽然外面傳來腳步聲,然後就聽到親衛在外面稟告道:“王爺,總兵盧鼎求見!”

左良玉聽了,有點疑惑,不知道他來幹什麼,便吩咐讓他進去。

於是,房門開啟,盧鼎踏入大堂,規規矩矩地給左良玉父子倆行禮。

左良玉看著盧鼎,這個他手下比較特別的總兵,書生氣十足,雖然是總兵卻對打仗不擅長.不過一直忠心耿耿,跟他到現在都沒逃走,也是不容易了。

於是,他便露出一些親切的臉色問道:“找孤是有什麼事麼?可是手下有人欺負於你?孤必然會為你出頭!”

盧鼎聽了有點尷尬,連忙搖頭否認,然後才說道:“殿下,如今朝廷大軍很快便會壓過來,可我軍卻沒有動靜,是要和朝廷官軍在此決戰麼?”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道:“恕末將直言,要和當今皇帝決戰的話,怕是不能勝!”

左夢庚聽了,沒好氣地說道:“誰不知道?還需要你來說?”

盧鼎並不生氣,只是馬上說道:“既然不能勝,為何不走呢?”

左夢庚當然想過這個問題,馬上就回答道:“走?走去哪裡?到處都是朝廷官軍攔截,我們又不是沒走過,還不是被堵在這裡!”

盧鼎正要這句話,立刻接過話題說道:“我們可以往安南去啊!隔壁就是安南的地盤,逃過去便是。

末將還聽說了,安南可是也有軍隊派往雲南,參與昆明之戰的。

因此,我們和安南算是盟軍。

皇帝已經派兵攻入洞吾了,總不可能再追入安南去吧?”

說出這話的時候,他其實是有些疑惑的。

因為這些話不是他自己想說的,而是有錦衣衛密探偷偷找到了他,說知道他歸順朝廷之意,讓他說這些話,把左良玉之軍引入安南。

此時,左良玉一聽他的話,如夢初醒,當即振奮起來道:“對啊,孤倒是忘記了,安南人也是有派兵的,雖然只有兩千,至少也是派兵了。

那就不怕了,立刻傳令,入安南!”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hp永不磨滅的恆星

比較挑

遙距

霖宣

開局修為被禁,我卻星海萬界無敵

水韻青衫

凡人修仙之白日飛昇

風草歸螢

青龍歸來

月舞鱗龍

十日終焉?我堵死了所有生肖

仔來梓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