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建虜的奸計

多爾袞和代善抬頭看去,卻見滿達海手中提著一個帶血的包袱。

他們只是一看,以他們的經驗,一眼就看出那包袱裡面的是什麼了。

於是,多爾袞的眉頭頓時一皺。

滿達海這邊,卻是帶著興奮之意,向他們兩人稟告道:“末將奉命掃蕩山東,卻不想那明將劉良佐自己湊了上來,說要降我大清。

末將信他個邪,直接把他的腦袋砍了……”

說到這裡,他蹲下身子,解開了包袱,露出了一顆死不瞑目的首級。

滿達海站起來之後,還用腳踢了踢這個首級,然後又帶著興奮稟告道:“他的手下軍隊大概有兩萬,也全被末將給砍了,糧草物資繳獲不少,夠我們大清軍隊一個多月之用了!”

十來萬大軍一個多月之用,怎麼都算滿載而歸,是一件大功了。

但是,多爾袞和代善互相看看,卻沒有一點高興的樣子。

隨後,就見多爾袞嚴肅了臉問道:“既然這劉良佐要降,為何還要殺他?”

“明狗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滿達海聽了,想也不想就直接回答道,“與其讓他以後在臨戰之時背叛大清,還不如殺了的好!”

多爾袞聽了,心道果然如此,耿仲明所部的背叛,對大清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不過此時,他也無法多說什麼,只能嚴肅地喝道:“降我大清,一切自有孤做主,以後休得自作主張!”

如果大清不吸納更多的兵力補充,就只是大清本族的人口,如何能爭霸天下,甚至守個遼東都可能會難!

滿達海沒想到被訓,心中雖然不服氣,可人家是攝政王,他也沒法反抗,只能帶著鬱悶退下了。

多爾袞看著滿達海退出大堂之後,便對代善說道:“軍中糧草暫時解決了,那就商量下聯合那李自成來一場戰事吧?要不然,我看這樣下去,都被他們給憋出問題來的.”

代善聽了,點點頭附和道:“只有打多了勝仗,才能消去軍中的不和,這是經驗!”

於是,兩人便開始商量了起來,隨後,代善出使大順軍這邊,見到了李自成等人。

稍微寒暄一番之後,代善便道明瞭來意,對李自成說道:“如今我們兩國大軍近三十萬人馬囤積於此,雖然不便於攻打京師,但是如果只是按兵不動,實在有些浪費。

因此,我大清誠邀貴軍一起行動,來一個圍點打援,能滅掉多少明軍便滅掉多少明軍,陛下以為如何?”

李自成一聽,很感興趣,當即問道:“圍點打援,在野戰中滅掉明國官軍,那自然是極好的。

只是這京畿之地以京師為重,如何能讓明國皇帝領兵出京師來救援,這怕是不容易吧?”

代善聽了,微微一笑道:“有一處地方,明國皇帝必定要派兵來救!”

李自成一聽,非常好奇,連忙問道:“何處?”

“昌平明十二陵!”

一聽代善這話,李自成不由得愣了下,然後搖搖頭說道:“刨人祖墳,這不好吧?”

對於漢人來說,祖墳是看得非常重的。

敢刨人祖墳,那是結下生死仇恨!甚至可以說,漢人可以不敬任何神佛,但是祖宗是絕對要敬的。

代善聽了,淡淡地笑道:“那個高迎祥不就刨了明國皇帝在中都鳳陽的祖墳,這不是有先例,還有什麼好不好的?”

實際上刨朱明皇帝祖墳的,並不是高迎祥,而是張獻忠。

只是當時高迎祥是賊首,所以張獻忠幹得事情,就都變成高迎祥乾的了。

也因此,隨後朝廷對高迎祥展開了瘋狂圍剿,最終被洪承疇和孫傳庭聯手伏擊抓獲,然後送到京師凌遲處死。

李自成聽到這個往事,不由得愣了下。

想那個時候,他和張獻忠都是在高迎祥帳下的,這一轉眼,高迎祥早沒了,而他和張獻忠都分別建國了。

到這個時候,張獻忠在蜀地建國的訊息,他當然已經聽說了的。

看到李自成愣在那裡,代善的眉頭一皺,便又說道:“陛下都已經造明國皇帝的反,早就是誅九族的罪了,還用猶豫什麼?只有開挖十二陵,才能逼得明國皇帝不得不領兵來救,如此便能殲滅明軍!要是不領兵來救,那十二陵中絕對有非常大的財物,你我兩家也可分之,也不算白辛苦一趟,陛下以為如何?”

話是這麼說,但是,還是有一些規矩,其實是不能破的,除非是走投無路,狗急跳牆活不下去的時候,那就什麼都顧不得了。

如今的李自成,那是要開國當皇帝的,如果他這麼幹,至少在漢人,也就是天下人的眼裡,名聲絕對不好。

想當年,據傳曹操為補充軍資,設立了摸金校尉一職,那也是被罵了千年的。

後來他自己死了,都要修造七十二座疑冢。

如今要真隨建虜一起幹出這事了,人家建虜本身就是蠻夷,不懂這些,可他李自成是漢人,又要在中原當皇帝的,名聲就實在有點臭了!

還有,他這麼幹了,以後別人是不是就會有樣學樣,也挖他的祖墳?

雖然說,挖朱明祖墳的好處確實很多,但是李自成如今並沒有落魄到走投無路的地步,還真不想這麼幹!

邊上站著的宋獻策在此時站了出來,當即開口對代善說道:“禮親王殿下有所不知,祖墳在我漢人眼中,非輕易不能動。

有句俗話說得好,所謂人死為大,朝廷昏庸無道,我們起兵造反,此乃在理,如挖人祖墳,卻是會被人罵的.”

代善聽了,有些詫異,當即反問道:“你們大順國的高祖皇帝不是夏國的開國皇帝,如何是漢人?”

一聽這話,宋獻策頓時就愣住,有點不知道怎麼回答為好了。

李自成開國建立大順國,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就說自己是西夏開國皇帝李繼遷的子孫。

可人家是党項人,原姓拓跋氏,確實不是漢人。

但是,李自成不管祖上如何,就算真不是漢人,到他這個時候,也絕對是漢人,擁有和漢人一樣的習俗。

如今,人家代善直接給你說,伱是党項人,又不是漢人,要漢人這些顧忌幹啥?

宋獻策就沒法回答這話,只能轉頭看向李自成,由他自己來回答了。

大堂內的其他人,也是沒法插嘴,只能都看向李自成。

李自成這邊,很是有點尷尬。

他已經公告天下,說西夏開國皇帝就是他的祖先,就等於宣告天下他不是漢人。

要是一般情況下,誰也不會在意這個,大部分人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

可如今,人家遼東女真就說這個事情,還關係到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李自成能怎麼辦?自己打自己的臉,說自己是漢人,又或者自己其實漢化,是漢人,那豈不是也對不起他的祖宗了?

代善看著李自成,又苦口婆心地說道:“我們又不是漢人,何須顧忌?佔領十二陵,挖十二陵,就算明國皇帝不敢親自領軍救援,可必定是要裝樣子,派出明軍來阻止才行。

如此,我們兩軍聯合起來,不但能在野外消滅明軍,還能挖到無數金銀財物以為陛下征戰天下之用,何樂而不為?”

李自成聽到他又提起這兩個心動的條件,其實還真心動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事情,便轉頭問堂下眾人道:“各位兄弟,你們以為如何?”

要是說,他手下的這些兄弟都贊成的話,他就可以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只要這些兄弟都支援他,那他也沒多少顧忌的了。

可是,聽到他的話之後,大堂內的這些人,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是沉默不語。

雖然是沒回應,但是這本身其實就是在回應,意思是,他們覺得這樣不妥。

李自成一見,有點不甘心,因為他本身是很有意動的,畢竟帶給他的收益不是一般多。

於是,他轉頭盯著宋獻策,逼他表態。

他相信,以宋獻策之能,該是能明白他想要什麼的!

結果,宋獻策看到他的目光,卻是低下頭去,避開了他的目光,依舊保持沉默。

李自成心中不喜,便又轉頭看向牛金星。

這個天佑殿大學士一直以來,都很是能哄他開心,該是可以的吧?

結果沒想到,牛金星竟然也避開了他的目光,低下頭去不說話。

這一下,李自成就更不開心了,竟然連牛金星都不能理會他的意思,贊同此事。

他還真不信了,便又轉頭看向手下第一大將劉宗敏。

這位忠心耿耿的大將,深得他的信任,危急關頭都能殺了他的兩個媳婦表達忠心,這總是可以的吧?

結果,就見劉宗敏也是避開了他的目光,低下頭去不說話。

他孃的,李自成有點想要罵人了。

這群蠢貨就看不出來,這個事情真要做了,這天下說不定就能早點到手的麼?

最終,他又轉頭看向自己的親侄兒李過,這是自家人,總是沒問題的吧?

事實證明,這個事情確實不得人心,就見李過也是避開了他的目光,低下頭去找並不存在的螞蟻去了。

至此,李自成雖然很生氣,卻也明白,所有人都不支援的話,這個事情最好還是別乾的好。

於是,他便準備回絕大清的這位親王了。

結果沒想到,他還沒開口,就聽代善“呵呵”一聲冷笑,然後開口說道:“對了,我還聽說一個事情,明國皇帝宣告天下,說會赦免大順國中所有人,但是就陛下一人獨不赦,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一聽這話,李自成就真的非常生氣了。

代善說得這個事情,確實是有的。

那個明國皇帝沒有踩入太原的陷阱,還宣告天下,說他造就了太原饑荒,不配當人,一定要殺他以正國法。

但是其他人,確實是可以赦免。

至少在真定城的時候,那明國皇帝不管不顧,把將近三萬的俘虜都釋放了。

手底下的這些人,哪怕有血緣關係的侄兒,有心腹第一將之稱的劉宗敏,還有封為軍師,天佑殿大學士的股肱之臣,原來都是想著自己的退路,萬一敗了被抓了就會被明國皇帝赦免,因此就不想去刨人家祖墳。

好,好,好!

既然你們想給自己一條退路,老子就不給你們這條退路。

心中有了決斷,李自成當即嚴厲地掃視了一遍手下之後,轉頭對代善喝道:“你說吧,具體我們兩國該如何辦?”

一聽這話,大堂內的文武官員不由得都是抬起頭,第一時間盯向李自成,心中都是有點失望。

他們同樣聽到了代善這條老狗的話,也立刻明白為什麼李自成會突然下決定。

說真的,他們自認為自己其實不是為了給自己留後路,而是作為漢人,豈能隨便去動別人祖墳?又不是沒有其他辦法了,至少目前的局面來說,還是他們兩家聯軍佔了很大的優勢。

可如今,李自成卻是懷疑他們給自己留後路了!

他們對李自成有點失望,代善卻是非常滿意,當即把他和多爾袞商量之後的計策說了出來。

大概來說,就是兩家各出一半兵力北上,佔領昌平,放出風聲要挖十二陵,吸引明國皇帝領軍來救。

如果是這樣,那就是最好了。

兩家兵力合起來,那是有十幾萬,而明國皇帝的軍隊也就五萬左右,就算加上京師的兵力,最多也就七八萬,絕對是能打敗明國皇帝的軍隊,甚至能趁機消滅明國皇帝,那就是最好不過了。

如果明國皇帝知道這是陷阱不敢來,那至少也要派出軍隊來救,否則就會被天下人罵,他自己能受得了被人挖祖墳的事情?那麼明國皇帝派出多少軍隊,就消滅多少軍隊,兵力相差懸殊,就更容易殲滅去救的明軍了。

然後,可以看當時的情況,如果覺得有必要,那就消滅明軍之後再把十二陵挖了,得到埋在陵墓裡面的金銀財物,兩家分之。

如果說覺得沒有必要了,也可以不挖。

李自成聽到這個計劃,很是滿意,當即就決定這麼幹。

於是,代善便回去稟告多爾袞,兩家約定,於崇禎十七年八月初,李自成這邊派出劉宗敏、李過、高一功三員大將,領馬軍兩萬,步軍五萬出發;而建虜這邊,則由多爾袞親自領滿蒙軍隊為主的五萬大軍,緊隨大順軍西側,幾乎一起齊頭並進,向京師東北方向的昌平地區進發。

在三角澱周邊,李自成親自坐鎮,還有八萬人馬;而建虜這邊,代善領兵,同樣還有六萬人馬,合計一共十四萬人馬。

不管是哪邊的人馬,兵力都遠多於明國皇帝所領之軍,這便是兩軍聯合作戰的好處了。

要不然,只是大清軍隊,或者大順軍的話,估計都不敢這麼分兵。

因為明國皇帝已經領兵證明,他有和同等兵力的大順軍或者大清兵一戰的實力。

大軍浩浩蕩蕩,明國的夜不收只敢遠遠地觀望,然後趕緊逃離。

李過的身邊,是他的幾個義子,其中之一便有李來亨。

除了少數幾個人知道此行目的之外,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

而李來亨,就是少數知道的人之一。

一路上,他就有點悶悶不樂。

這一日,大軍越過京師的時候,李來亨終於忍不住,拍馬到了李過的身邊說道:“義父,真要挖十二陵?”

李過其實路上也沒說話,此時聽到他的話,只是轉頭看了他一眼,並不說話。

李來亨見了,便又對他說道:“義父,你說過出來混,最重要的是要講義氣。

好歹那個明國皇帝在真定把我們三萬人都放了,殿下的檄文裡也說過他不是暴君,為何還要挖人家祖墳,這是不講義氣吧?”

李過聽到這話,終於轉頭,冷著臉喝道:“如今我們已不是義軍,我們是大順國軍隊,一切都要聽殿下的,懂不懂?”

真的還要講義氣的話,就不會吞併其他義軍了。

所以講義氣這個口號,其實早已經過期不能用了。

李來亨聽到這話,頓時沉默了。

不過能從他的臉色上看出來,他很是不開心。

李過是非常欣賞這個義子的,在他所有義子裡,就數這個李來亨最是能打。

此時見他這個樣子,便開導他說道:“不要胡思亂想,好好聽殿下的旨意,等將來殿下登基稱帝之後,你便是開國功臣,指不定最少一個伯爵,懂麼?”

可誰知,李來亨卻是回答他道:“義父,我還是覺得太不講義氣,會被人罵的!”

李過一聽這話,頓時臉色一沉喝道:“豎子不可教,滾!”

他也沒耐心好好教導,真要教導,棍子直接伺候。

說真的,他自己心情也不是很好,但是對他來說,李自成就是天,那是必須聽的。

之後,李來亨沒敢在他面前說什麼,就這麼的,大順軍和大清兵的聯軍,便到了昌平才停留下來,隨後才擺出來架勢,放出了風聲,說要開挖明十二陵。

朝廷的夜不收,打探到這個訊息,立刻飛報京師。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咒回:魔法和奇蹟都是存在的

魔法少女招聘師丘比

遂淵的新書

遂淵

天魂者戰魂

清名乘雲

重生黑蓮花發癲,婆家看見我就跑

糯粥粥

綜漫:只想好好養老

銀河星塵緣

身為怪物,生活是一門藝術

流螢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