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聯合

很快,遼東女真使者被請入大堂,一共是兩個人,皆是金錢鼠尾。

李自成和他的手下,對於遼東女真還真是有些好奇,仔細打量,發現為首那個,年輕一點,但是氣質更為彪悍那種;落後他半步的那個,雖然也是身材高大,卻是文質彬彬一點,似乎更像一個讀書人。

就聽後面那人開口向李自成說道:“見過大順國皇帝陛下,我們大清國攝政王殿下久聞陛下威名,甚是仰慕,特派我等前來聯絡一二.”

李自成聽到他稱自己是陛下,不由得非常高興。

雖然他已經建國,但是還沒登基稱帝,原本是想著推翻了朝廷再登基稱帝的。

不過此時被稱陛下,他也樂意接受。

只聽那人介紹他面前那人道:“此乃我大清國輔國公,現任都察院承政;開國太祖之孫愛新覺羅滿達海.”

滿達海聽了,向李自成拱手一禮,態度上稍微收斂了一點倨傲不遜的氣勢。

在李自成點點頭之後,那人又自我介紹道:“鄙人現任大清國內秘書院大學士,進世職二等甲喇章京,范文程是也.”

聽到這話,李自成有點奇怪,問道:“你是漢人?”

不管是談吐上,還是姓名,一聽就是漢人。

范文程聽了,略微有點尷尬,看了滿達海一眼,因為在大清軍中,如今正忌諱漢人的身份。

隨後,他便回答李自成道:“非也,我乃鑲黃旗下,已非漢人!”

邊上的李過一聽,不由得插嘴道:“那不還是漢人!”

范文程聽了,假裝沒聽到,沒理他。

李自成也沒繼續這個話題,有些關心地問道:“你們大清國攻入了京畿之地,明軍不是你們的對手,該是要攻打京師吧?不知道伱們的攝政王派你們來,是有什麼事情麼?”

他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相信女真人真的仰慕他,就特意派人過來見個禮,肯定是有事要說。

滿達海從頭到尾不說話,只是裝飾門面用的,這是多爾袞叮囑過的,就讓范文程和流賊這邊溝通。

這不,就聽范文程馬上回答道:“前幾個月,我們大清國有給過陛下一封書信,願兩國精誠合作,共抗明國,同分天下。

如此我等奉攝政王殿下旨意過來,還是如此意思.”

說到這裡,他鄭重了一些,對李自成又說道:“攻下京師,等於滅亡明國,此等盛舉,豈能光我大清國一家之榮耀。

因此,我大清國攝政王殿下願邀大順國一起,共享此盛況,留名青史!”

聽到這話,牛金星心中一動,便站出來問道:“該不會是你們大清國獨立無法打下京師,所以才想起了我們大順吧?”

大堂內的其他人聽了,皆是露出幸災樂禍之色。

他們又不笨,不可能相信女真人那麼好心。

范文程聽了,環視一圈,也不隱瞞,當即坦然回答道:“京師乃天下第一堅城,確實難打。

但是我大清國已經想到一條妙計,不需要耗費多少兵力,便可以輕易拿下京師。

如果大順國這邊有意,我大清國願分享之。

到時候,拿下了明國京師,城裡的財物歸我大清國所有,可帶回遼東。

關內之地,則歸於大順國!”

李自成一聽大喜,這些蠻夷到底是蠻夷,眼裡就只有錢財,那就最好了,拿了財物滾回遼東去,自己得到了京師,可以!

他正想說話時,卻聽宋獻策卻搶先一步問道:“兩國若是合作,開誠佈公是前提。

敢問下範學士,大清國不能自己拿下京師,要來找我大順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李自成一聽這話,獨眼珠一轉,頓時不說話,就等著下文。

范文程看了下眼前問話的小矮子,心中有點凜然,便說道:“這位想必就是大順國赫赫有名,堪比諸葛孔明之才的宋獻策宋軍師了?”

宋獻策聽他把自己和諸葛亮比,心中也是高興,不過還是沒有客套,只是點頭而已,等著下文。

范文程見他只是點頭,便只好說道:“我大清國已切斷京師的物資糧草供應,只等京師缺糧,便會不攻自破……”

一聽這話,李自成等人不由得恍然大悟,對啊,當初怎麼沒想到這個妙計呢!

於是,他們更為好奇,既然女真人都想出了這麼一條妙計,那他們還有什麼問題?

“……只是我大清軍遠道而來,所帶糧草不多,因此才來找大順國合作,共謀明國京師!”

聽到這話,李自成笑呵呵地便想答應,但是宋獻策卻先一步繼續追問道:“聽聞大清兵戰力強悍,入明國如無人之境,糧草該不是問題吧?只需分一支偏師橫掃周邊,補充大軍糧草便可也!”

李自成一聽,對啊,這糧草也不是問題,可這女真人還是找上門來。

從這點看來,這女真人也真是狡猾,遲遲不敢說明真正的原因。

對此,他有點不滿,不過更多的是好奇,女真人到底有什麼問題,才要找他來合作?

范文程本身相貌堂堂,身材又高大。

說真的,他是有點看不起小矮子的。

但是此時,他卻不得不重視這個小矮子,這逼問之下,沒辦法了,就只能回答道:“明國皇帝所領之軍甚強,派出偏師的話,怕會被其擊敗,因此才想找貴國,兩國精誠合作,則明國皇帝之軍便無法做到各個擊破,只有困死京師一途也!”

一聽這話,宋獻策頓時大吃一驚,他已經聽出范文程所說這段話的言外之意了,不是說,女真野戰無敵,隨便打朝廷官軍的麼?

心中這麼想著,他便追問道:“可是大清國有被明國皇帝所領之軍擊敗過了?”

范文程知道,就算大清這邊不說,明國那邊肯定會大肆說勝利的事情,最終肯定還是瞞不住的。

因此,他在略微猶豫之後,便如實回答道:“因我大清一路偏師的統帥想陣前單挑明國皇帝失敗,導致軍無統帥而遭大敗;而後明國皇帝又利用降卒暗中策反了另外一路偏師中的漢軍,導致臨陣反水而敗。

雖然這兩敗皆事出有因,且未傷我大清根本,但我大清攝政王以為,為穩妥一些,還是兩國合作為好!”

過去了這麼多時間,明軍那邊已經傳開了宣府之戰的經過,特別是皇帝陣前單挑的事情,更是津津樂道,建虜這邊自然也已經瞭解到了。

一聽這話,大堂內的大順軍文武,皆是大吃一驚。

他們再怎麼想,也沒想過遼東女真竟然連吃敗仗。

要知道,以前可都是聽說,遼東女真如何橫行關內,所向無敵的。

明國皇帝所領之軍,變得這麼強大了?

看到他們這表情,范文程便連忙又一次開口強調道:“都是明國皇帝陰謀詭計,我大清偏師才有一敗而已。

堂堂正正之戰,明國皇帝便不敢和我大清軍打,只會龜縮在京師而已.”

李自成聽了,一臉關心地問道:“那你們大清兵被明國皇帝殺了多少,如今還剩多少?”

范文程聽到這話,沒有猶豫,立刻就回答道:“損失也就一兩萬而已,關內大清軍隊尚有十五萬之眾;遼東那邊,則還有二十萬大軍.”

李自成等人聽了,不由得都是一驚。

宋獻策一聽,直接戳穿道:“遼東女真一向人口甚少,豈有如此之多的兵馬,公可不實誠也!”

可誰知,范文程卻馬上就回答道:“我大清國已征服了草原,也征服了朝鮮國,此兩地之兵力,皆歸我大清國調遣也!”

說完之後,他看向李自成,懇切地說道:“其實,我大清再從關外調兵也是可以的。

但是可能在關內人看來,遼東乃是苦寒之地,可在我大清人眼裡,遼東才是家,關內其實住不慣。

因此,要是在關內有合作的可能,我大清便不想從關外再調兵。

推翻明國統治之後,也不會再待在關內.”

李自成聽了,當即哈哈笑道:“理解,理解!”

這樣的合作,對他來說,最是合適不過,遠比和張獻忠之流合作要更好。

事實上,如今的張獻忠,其實已經是他要消滅的對手了。

人家已經算是有誠意了,也開誠佈公說到這個份上了。

再不答應,人家就真得再從關外調兵,反而不美。

這麼想著,李自成便又說道:“我大順軍移師北上沒問題,但是貴軍的糧草供應,還需自己想辦法才行!”

范文程一聽這話,頓時大喜,目的達到了。

不過表面上,他卻還是表現得從容,回道:“如若大順軍北上,分擔切斷京師糧草物資的壓力,我大清自會派軍去籌集糧草物資,絕不敢勞煩大順軍.”

話說到這裡,雙方便算取得一致意見。

於是,商量之後,李自成便再次領軍北上,此時,他所部人馬只有十五萬了。

………………

京師這邊,一隊騎軍剛剛入了京師,其中一人對身後的幾名武將說道:“今日天色已晚,吳大帥可先回府歇息,等陛下傳旨覲見,咱家就先回宮了!”

一般來說,奉旨入京的官員,是要先繳旨才能回家的。

但是崇禎皇帝給山海關這邊的旨意有說過,皇帝很忙,吳三桂一行人到京師後,可先回府,等候覲見。

因此,王承恩才有此一說。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一種恩寵了。

吳三桂便連忙送別王承恩,然後才和跟他一起入京的副將楊坤分別,回自己府上去了。

“少爺回來了,少爺回府了……”

他一出現在府門口,門房看到,便連忙大喊著報信。

吳襄還在,吳三桂在這吳府始終是少爺,哪怕他自己已經有了兒子。

吳襄聽到訊息,立刻來見兒子,單獨議事,把聞訊趕來的一個貌美婦人關在了門外。

吳三桂一見他爹,便立刻搶先問道:“爹,關於陛下的傳聞,都是真的麼?”

外面的人說得再怎麼傳神,回到家來,他肯定還是要問他爹的。

吳襄聽了,臉上帶著一些感慨,點點頭說道:“你是想說皇帝一人便能滅了百餘白甲兵之事麼?”

作為軍中之人,最是清楚不過,建虜的白甲兵有多厲害。

因此,這一見之下,他就立刻猜測是這事。

吳三桂聽了,點點頭說道:“是,雖然他們說得活靈活現,但是總感覺這有點難以置信!”

“是真的!”吳襄用肯定地語氣說道,“我多方找人核實過,確實是當今皇上一人單殺上百白甲兵!”

說到這裡,他又感慨地說道:“雖然說那些白甲兵經過沖陣之後,體力已經消耗很大,可被當今皇上一人所殺,還是有點不可思議。

真不愧是太祖皇帝所賜偉力,仿若霸王在世一般.”

對於他爹的話,吳三桂肯定是沒有疑問了。

此時聽說,愣了半天,顯然還是需要時間消耗皇帝成為霸王般人物的事實。

說事的書房內,因此就安靜了下來。

過了好一會之後,吳三桂便又問起京師的情況。

吳襄自然是問什麼,就答什麼,說到最後,他有些感慨地說道:“素存我兒啊,你奉旨覲見,面對皇帝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應對,如今之陛下,可非當初之陛下了!”

說完之後,他怕自己兒子還沒認識到嚴重程度,便又補充說道:“如今陛下極得軍心,旨意一下,京師這邊七八萬軍隊都能為陛下赴死,懂麼?”

作為領兵之人,吳三桂自己都不敢說,他的命令下去,關寧軍能做到這點。

也因此,他非常清楚,七八萬軍隊都能為陛下赴死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

兩人又說了一陣之後,吳三桂才告別他爹,回自己所住的院子去。

他的妻妾都在這裡,其中還有他很惦記的陳圓圓,自然又是一番久別後的事情,就不足外人道了。

次日一早,吳三桂早早起床,精神抖擻地準備,就怕皇帝突然下旨覲見而耽擱了。

讓他沒想到的是,確實一早宮裡就來人了,不過不是帶他去覲見,而是先帶他去了錢莊。

在這裡,他還見到了關寧軍的其他幾個一起來的將領,比如副將楊坤等人。

掌管錢莊的太康伯張國紀接見了他們,親自帶著他們,展現之前就收到的關寧軍名冊,何人共得餉銀多少,皆有記錄,並且也給他們看了庫房中存放著的將近三百萬兩銀子,最後才對他們說道:“如今建虜就在京畿之地,如此之多的軍餉,不便運往山海關。

因此皇后娘娘有交代過,單獨存放在錢莊,有任何挪用者斬.”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之後又道:“諸位將軍過目之後,當可放心,只要打敗了建虜,必然會發往山海關;或者山海關的將士本來來京師時,又或者他們的家人來京師時,都可以來錢莊取這餉銀,保管費分文不收!”

吳三桂等人聽了,皆是不斷點頭。

實物銀子看了,名冊也都看了,話也這麼說了,並沒有任何不妥之處,他們還能怎麼樣?

隨後,張國紀還讓他們參觀了錢莊,包括其他將士存放軍餉的情況,也都給他們介紹了一番,一直到午後,他們才得皇帝召見,前往武英殿覲見。

等他們到達武英殿時,發現已有兩個武將先他們一步在這裡等著了。

這兩個武將最特別的是,雖然是戴著頭盔,但是能看出,竟然是光頭。

其中一人還手上帶傷,用繃帶吊著胳膊的。

彼此見面,肯定是會互相打量的。

互相看了一會之後,雙方都認出來了。

吳三桂有點驚訝地說道:“孔有德,耿仲明?”

孔有德也是認出來道:“吳三桂?”

說起來,關寧軍和原本的東江軍雖然都是位於對抗建虜的第一線,但是雙方其實是不待見對方的。

關寧軍嫌棄東江軍是一群叫花子,還要分他們的錢糧補給;而東江軍卻怨恨關寧軍佔有朝廷那麼多的錢糧,卻不敢和建虜死戰。

如今東江軍早已不復存在,孔有德和耿仲明都在建虜那邊為王了,雖然聽說他們投降了,可在武英殿內突然見到,不管是哪方,都是很吃驚的。

雖然過去了這麼久的時間,雙方也站到了同一邊,此時認出來對方,卻也沒有改善關係。

兩邊站定,誰也不理誰。

與此同時,他們自然也有點納悶,為什麼皇帝同時召見他們,到底是為了何事?

想了一會,想不明白,便都不想了。

好在沒過多久,就見崇禎皇帝在王承恩的陪同下駕臨了。

見禮之後,崇禎皇帝坐在御座上,微笑著讓他們平身,然後便看著他們說道:“今日朕召幾位卿過來,是為了建虜之事.”

他說著話,看向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道:“朕本來是打算,重建東江軍,由你們兩位統領,給錢糧兵馬於原有東江鎮牽制建虜,不叫建虜隨意大規模出兵入京畿之地,只是沒想到,如今建虜已經起傾國之兵來攻,如此,再重建東江軍已無意義.”

聽到這話,武英殿內的幾個人就更為不解了。

不知道皇帝召見他們,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末世了善良?不存在

姜清初

獸世:反派都是我養的

是眠羊

何時才會迎來的最終結局

咫楰未有

重生千年世家

雲中彩虹

海賊之開局變身終焉黑龍王

東北烤雞架

雲之羽:徵愛難求

永壽宮熹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