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報仇

崇禎皇帝把他們的表情都收在眼裡,便對孔有德說道:“卿且把遼東目前的建虜兵備再說一遍!”

孔有德和耿仲明之前已經稟告過,此時再說一遍,也不費什麼事,便立刻恭敬地回奏道:“此次出兵,建虜徵召男子七十以下,十五以上從軍,老弱守遼東,精銳入寇關內。

整個遼東的兵力在四萬左右,主要把守遼陽和盛京……瀋陽兩地,其餘地方,如同空設,無甚兵力.”

吳三桂一聽,立刻皺眉,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據末將所知,山海關外,就有建虜愛新覺羅屯齊領兵五千駐紮,且皆是精銳,絕非老弱!”

孔有德聽到這話,立刻便想起來了,連忙又奏道:“陛下,這是那奴酋多爾袞進關前留下的人馬,和他……吳大帥談判的.”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然後看向吳三桂道:“吳卿所部人馬有四萬餘人,朕要卿領兵攻入遼東,非為光復失地,而是效仿建虜每次入寇關內之事,避開堅城,打擊建虜的實力。

可能做到?”

一聽這話,吳三桂等人,頓時面露為難之色。

如果他從山海關回來京師後直接覲見,可能聽到這話之後就會直接找理由拒絕了。

但是,如今他從自己府上,還有錢莊見聞等等,已對如今情況多有認知,便不敢直接拒絕,可猶豫卻是難免了。

崇禎皇帝一見,當即“嗯”了一聲。

吳三桂聽了,連忙回奏道:“陛下,末將從未深入遼地,不知地形敵情具體如何,就怕辜負了陛下之望!”

崇禎皇帝聽到這話,用手一指孔有德等人道:“他們兩人,領原有人馬三千,隨同你一起出徵,地形敵情,自是熟悉的.”

孔有德和耿仲明聽了,有些意外。

不過這是皇帝意思,他們也就沒說什麼。

吳三桂聽了,看了孔有德等人一眼,腦門的汗就出來了,他不敢拒絕,但是說真的,他真有點害怕這個事情。

以前守城守慣了,如今要他出擊,還要深入遼東。

而且這種戰事,自身只能帶少量糧草,完全是要靠以戰養戰的。

一旦在遼東無法補給,軍隊就要挨餓受凍了。

孔有德見他這樣子,心中一聲冷笑,當即抱拳對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末將願往!”

耿仲明雖有傷無法抱拳,卻也毫不猶豫地大聲奏道:“陛下,末將願往!”

想當年,還在毛大帥手下的時候,他們只是以簡陋的武器和護甲,就敢從島上登陸遼東並且深入內地。

如今條件比那時候好多了,豈有怕的道理。

吳三桂的後背,就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已經是溼漉漉了。

雖然外人還看不出來,但是他自己知道。

見到孔有德和耿仲明似乎挑釁式的回奏,他沒有再猶豫下去了,只能抱拳奏道:“陛下,末將遵旨!”

再猶豫下去,一個抗旨不遵,事情可大可小,砍個頭啊什麼的,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說以前皇帝可能會因為關寧軍的重要而有顧忌,如今皇帝手中握有一支遠比關寧軍強大的軍隊,又怎麼可能還有什麼顧忌?

崇禎皇帝聽了,把眼睛看向關寧軍的其他幾個將領。

楊坤等人一見皇帝把目光掃過去,不敢怠慢,立刻奏道:“末將遵旨!”

崇禎皇帝聽他們都表態了,便微微一笑道:“都是大明好男兒,豈有怕了蠻夷之理。

有朕在京畿之地牽制著建虜主力,你們無需顧慮,就在遼東大鬧一場,順便出出這麼多年來被建虜壓在家門口打而不敢出戰的窩囊氣!”

聽到這話,孔有德和耿仲明還好,關寧軍一系的吳三桂等人,不由得一個個都有些尷尬。

皇帝的話,言外之意不就是說關寧軍以前窩囊麼!對此,他們還沒法駁斥。

不只是因為說話之人是皇帝的身份,而是因為,這就是事實:關寧軍從未主動出擊過!

要是以前,他們還有藉口說建虜野戰厲害,野戰無敵之類;可如今,皇帝都已經親自證明給他們看,野戰擊敗了建虜,甚至都活捉了奴酋。

崇禎皇帝把吳三桂等人的表情看在眼裡,卻沒有再說這方面,只是又道:“此次出戰,所獲戰利品皆歸你們兩軍所有,不用上繳。

吳卿為正,孔卿為副,朕再派兵部員外郎為監軍。

打仗的事,還是伱們兩人商量了辦。

如果意見無法一致,才以監軍之意見為最終意見!”

吳三桂等人聽了,先是一喜,然後又有點驚訝。

喜的是,皇帝明確說了,這次出征的戰利品都歸他們自己所有,不用上繳,這是大好事;而讓他們驚訝的是,皇帝要派兵部員外郎為監軍。

就大明朝的規矩,一般都是文官領軍,雖然有武將領兵出戰,但是名義上,上頭還是有文官的,比如巡撫總督之類,極少有武將真正領軍。

如果按照這個慣例的話,兵部員外郎的官職已經不低了,並且還是兵部的,一般而言,這兵部員外郎當統帥才是正常的。

如今只為監軍,那是真驚訝!

他們正在想著呢,就聽崇禎皇帝又對他們說道:“朕給卿等三天時間,先去京營多走走看看,和他們多瞭解下建虜。

三天之後出發!”

孔有德和耿仲明其實還好,畢竟他們原本就在建虜軍中,對於建虜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心中很清楚。

且他們又參與了昌平、懷柔之戰,更不會說對建虜有害怕的感覺。

而是關寧軍有點慫,就讓他們去現在的京營感受下,刺激刺激他們,這才是剛才這番話的目的。

說完這些之後,崇禎皇帝就讓他們退下了。

隨後,一個文官奉召覲見。

這個文官不是別人,就是剛才崇禎皇帝所說的兵部員外郎,作為徵遼軍監軍的那位。

在見禮之後,就聽崇禎皇帝對這人說道:“楊卿可對遼東情況有所瞭解了?”

這個人,姓楊名廷麟,字伯祥,為兵部主事、贊畫督師盧象升軍事。

在盧象升戰死之後貶秩,後來才官復原職。

但是,在原本的歷史上,他還沒進京任職,京師就被李自成攻陷了。

於是,他回了南方,後來一直抗清,隆武二年十月,堅守的贛州城破,赴水死殉國。

在這個位面上,時間都已經到了崇禎十七年的七月,他自然是趕到了京師。

崇禎皇帝忙得這些天,注意到了他,便給他升了一級官為兵部員外郎。

其實,他是崇禎四年的進士,與倪元璐、黃道周齊名,人呼“三翰林”。

其他兩人不是執掌都察院就是戶部尚書,而他卻遠不如同名的兩位,還只是六品的兵部主事,只因他一直替盧象升說話,是被打壓了的。

此時,就聽楊廷麟奏道:“微臣接旨之後,這些天都有和京營軍中降卒瞭解遼東情況.”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便對他說道:“朕已下旨,三日之後令關寧軍和東江軍聯合出兵遼東,來而不往非禮也,不以收復失地為目標,以懲治建虜,削弱其實力為主,掃蕩遼東,速戰速決。

卿為出征軍之監軍……”

他把大概情況都說了一遍,然後問道:“卿可願意?”

楊廷麟聽了,雖然對於這支軍隊的統帥是武將,而他只是監軍有些詫異,但是對於這事,他卻是激動地說道:“陛下,微臣夢想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遼東失陷,微臣曾以為再難收復,沒想到如今又有出兵遼東的機會,微臣願隨軍而戰,雖死無憾!”

一直以來,只有建虜出兵關內,而朝廷官軍只能被動防守,可就算這樣,也還是一城一地的在繼續丟失。

對於有志氣的文人來說,這是絕對難以容忍的。

楊廷麟的話,其實差不多已經到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程度了。

崇禎皇帝感覺到了這一點,不由得用堅定地語氣說道:“卿可不許死,朕定然要收復遼東,如今也只是派兵去收點利息而已.”

“微臣遵旨!”楊廷麟聽了,心中激動,當即回奏道,“微臣就等著陛下真正收復遼東的那一天,願為陛下牽馬執鐙!”

要是以前的話,他不可能會這麼說。

因為朝廷壓根沒那個實力去收復遼東,睜著眼睛說瞎話,奉承皇帝的事情他是做不到的。

可如今,皇帝已經用他的戰績說明,他有打敗建虜軍隊的能力,這不就是有希望了麼!

崇禎皇帝聽到他的話,微笑了下,然後正色對他說道:“此去監軍,卿還要注意兩點……”

聽到皇帝又有交代,楊廷麟連忙凝神靜聽。

“第一,關寧軍長久被建虜壓制,軍中多有畏懼之心,你當適當鼓勵激將之,提升士氣,如此方能打好戰事!”

楊廷麟一聽,有怒其不爭之色,馬上回奏道:“微臣記下了!”

“第二,對於遼東,要分而治之。

建州女真必滅之,其他族,如若歸順可免其死罪,具體如何,卿可視情況而定.”

這種事情,其實在兵書上都有說。

楊廷麟可能沒有領兵打仗的天賦,但是他絕對是有讀過兵書的,知道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便立刻又回奏道:“微臣遵旨!”

於是,三天之後,對於已經屬於京營的將士,也就是原本孔有德和耿仲明的手下,崇禎皇帝特意抽出時間去看了他們。

校場上,三千軍卒集結,吳三桂等人也都在,就聽著皇帝站在點將臺上,大聲說道:“你們曾是朝廷東江軍的將士,都曾被建虜所害,和親人朋友生離死別。

後來雖然降了建虜,但是朕知道,要去侍奉你們的仇人,其實非你們本意……”

三千軍卒靜靜地聽著,能看出來,有不少人似乎陷入了回憶。

那個回憶對他們來說,或許有些遙遠,但是他們肯定不可能忘記。

“如今朕可以向你們保證,朝廷絕對不會再虧待你們。

雖然此次你們從京營中抽調出去,但是朕相信,有很多將士其實都羨慕你們,因為你們是第一批真正向建虜展開復仇的!你們親人在天之靈看到了,也是會欣慰的,你們沒有忘記他們的苦痛……”

原東江軍的這些將士,聽到這裡的時候,或許是想起了他們曾經的生離死別,想起了那些原本會忘記的親人面貌,不少人的眼睛都紅了。

“朕相信你們能讓建虜知道,他們曾經的罪惡,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而已。

如今,你們就是閻羅王派去的索命無常,讓這麼多年來騎在你們頭上的建虜,手上其實沾滿你們親人朋友鮮血的建虜,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他們其實已經準備遺忘那些親人朋友,可隨之也有一份愧疚埋在心底。

原本以為,他們就會這樣過一輩子了。

等到死後見到那些親人朋友的時候,只能說真的是無能為力,非常抱歉,對不起,任憑那些親人朋友怎麼說,他們也都認了。

可如今,他們其實發現,想要的遺忘,其實根本就沒忘記,隨著皇帝的一番番話,一個個親人朋友的面孔都浮現在眼前,曾經相處的一幕幕又回憶了起來。

這一刻,他們才發現,原來自己至死都不可能遺忘他們!

終於,有人流淚了。

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壓抑多年的這份情感,終於可以不用壓抑了!

“報仇,我要報仇!”

有人說出了心聲,其他人便也跟著說了出來。

“報仇!”

“報仇雪恨!”

“……”

吳三桂看著這一幕,有些震撼了。

他自己雖然沒有親人慘死於建虜之手,但是他的手下,全是遼東漢人,或多或少其實都有受到建虜的荼毒。

以前的時候,他從未往這方面想過,可如今聽了皇帝的話,他忽然覺得,他的手下未必會害怕出城,未必會害怕向遼東發起進攻。

楊廷麟看著這些他原本其實有些輕視的降卒所爆發出來的這些,也是震驚了。

他忽然認識到,以前的時候,似乎確實是朝廷虧待了他們。

他們這些遼東漢子,如果有朝廷的支援,定然是和建虜死戰的那種。

他自己代入這些遼東漢子身上,他們要活在有深仇大恨的人手下,為他們賣命,心中所受的煎熬未必就少了!也該是對朝廷真正絕望了,才會有這樣的選擇吧?

崇禎皇帝等他們都喊了一會之後,聲音小下來了,他才認真地開口說道:“朕希望你們得勝回來時,朕能看到你們每個人都能論功行賞,光宗耀祖!”

光宗耀祖這四個字,他特意加重了點聲音。

因為眼前這些人,以前的話是絕不可能光宗耀祖的,可如今,他們已經可以了!

果然,這三千將士聽了,一個個都是激動。

很顯然,光宗耀祖這四個字,對他們確實也很重要。

戰前的動員完了,軍隊隨即開拔。

此時京師的百姓,沒人知道他們是去幹什麼。

崇禎皇帝希望,他們能勝利歸來,到時候再公佈這個好訊息。

隨後,他自己則駕臨位於皇城東北角落裡的火藥局。

來這裡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對火藥有要求。

這個時代,黑火藥的配比,其實已經有很清楚的認知了。

至少明末這個時候,他們已經知道,用於射擊的火藥,是硝九硫一,而用於爆破的火藥配比,是硝七硫三,再輔助於碳粉。

甚至對於各種不同口徑的火炮所用黑火藥的配方,都有所不同,這個在《武備志》等明朝兵書中都有記載。

可能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這已經是最先進的黑火藥配比了。

但是,崇禎皇帝卻知道一些事情。

滿清時代的黑火藥配比,一直沿用明末的,並沒有什麼改進。

因此,在火藥的提純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還有火藥的配比,也不是這麼簡陋的。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後世驗證出來的最佳黑火藥配比是帶小數點的。

當然,這個前提是火藥成分的進一步提純。

鴉片戰場時期,入侵的英國軍隊也還在用黑火藥。

他們打下虎門炮臺的時候,繳獲了滿清軍隊所用的黑火藥。

本來他們以為可以得到補給,結果發現和他們自己的黑火藥威力相差實在太大,他們都懶得要,直接倒海里了。

基於這一點,崇禎皇帝覺得黑火藥的進一步提純和更好配比的配方,將極大地提高軍隊戰鬥力。

因此,他抽空出來了,就趕來這火藥局了。

一開始的時候,隨駕的王承恩是不同意的,立刻勸諫,說有事讓他去辦就可以,就怕皇帝去火藥局會發生危險。

因為這個時代的火藥,還是粉末火藥,在混合的時候遇到特定條件,是有可能會發生危險的。

這也是為什麼火藥局會設定在皇城的最角落裡的原因。

在崇禎皇帝一定要親自去看看之後,王承恩便連忙先一步吩咐內侍趕緊過去,讓所有火藥匠人全都停工,任何有可能的危險都排查之後,才陪著皇帝過去。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輪迴的花瓣:【律者】

聖雷常鳴

烈火潛伏

想做想法可以實現的人

240斤減肥傳奇之路

黃魚的黃蓋

名柯:炸翻世界

羽硌琳

世界遺址

甲骨文甲骨文

玉行記

苑苑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