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皇帝的擔當

遼東巡撫衙門,王承恩在黎玉田的陪同下,剛在後衙用完膳,就聽到手下人來稟告說,寧遠總兵吳三桂求見。

黎玉田一聽,便知道吳三桂是來巴結這位大太監了,於是,立刻找了藉口離開。

這種事情,他也經歷過。

甚至可以說,到山海關這邊來的官,都受過吳三桂的孝敬,彼此心照不宣。

王承恩剛之前還拒絕了黎玉田說要去酒樓給他接風洗塵,畢竟皇帝的訓導尤在耳邊,前任的例子也尤在眼前。

他還沒幼稚到,太祖皇帝說他忠心就可以為所欲為,真要被皇帝發現他幹著和王之心一樣的事情,皇帝會對他網開一面?

忠心,就必須要有忠心的表現!

因此,對於黎玉田的誤會,王承恩當即淡淡地說道:“寧遠總兵來見咱家,說不定有要事,黎大人不用迴避,且先聽聽吧!”

黎玉田聽了,有些詫異,不過王承恩這麼說了,他也不好再堅持,於是,便等到了吳三桂進後衙大堂。

結果,倒是吳三桂看到黎玉田也在,就有些猶豫,要是有可能,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但此時沒法子,便只好說道:“末將有些私事想向王公公請教一番.”

黎玉田一聽這是不想讓他聽,心中其實有點不高興的,但是他也識趣,便又站了起來。

不過他還沒說話,就聽王承恩淡淡地說道:“如果只是你自己的私事,咱家其實沒興趣,可如果關係到遼東的私事,這已不是私事,說吧!”

吳三桂一聽,有點震驚。

他聽出來了,很可能是皇帝對王承恩說過什麼。

因此,他沒有再堅持,當即掏出一封信,對王承恩道:“末將剛回府的時候,收到原錦州總兵祖大壽的一封書信,不敢私藏,特呈送於王公公.”

黎玉田其實也有聽說過,大清國那邊和吳三桂有聯絡,不過他也沒證據。

此時,他是萬萬沒想到,吳三桂會主動把這種信說給王承恩聽,這等於和大清國那邊沒有餘地了。

王承恩聽了,也是稍微一愣,隨後馬上回過神來,當即呵呵笑著,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親自走到吳三桂的面前,笑著說道:“吳大帥果然沒有辜負萬歲爺的期望啊,很好,很好!”

黎玉田聽了,頓時又吃了一驚。

王承恩竟然連對吳三桂的稱呼都改了,而且還說沒有辜負萬歲爺的期望,這是怎麼回事?

就連吳三桂對王承恩的反應也是有點震驚,他以為,王承恩或許會非常意外,結果沒想到,人家似乎早就料到有這事,就在等著他主動說出來的。

回過神來,吳三桂連稱不敢,反而更為恭敬,把信呈給了王承恩。

王承恩也不再多說什麼,接過信之後當場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他把信收好,同時說道:“這是你的心意,我會派快馬送去給萬歲爺過目.”

吳三桂主動把這個信拿出來,就是表明心跡的。

因此,王承恩說要把這個信給皇帝過目,他當然是高興的。

收好信之後,王承恩就站在吳三桂的面前,微笑著說道:“萬歲爺有交代過,寧遠已經暫時放棄,你這個寧遠總兵也是名存實亡,因此,等萬歲爺凱旋迴京之後,便會選伱入京營任總兵,以後就隨駕征討天下!”

吳三桂一聽這話,頓時大喜,這是把他當心腹看待了!

皇帝英明神武,要重新打天下,自己跟隨皇帝征戰天下,可不就類似那些靖難功臣了麼!

這麼一來,他以後何去何從的事情已經不用多想,因為這已經是一條很好的路了。

除非皇帝突然又變回以前那樣,那跟著沒前途,就只能再另作打算了。

想著這個,吳三桂又有點警醒,他突然明白過來,如果他不主動拿出這封信來表明心跡的話,王承恩肯定不會說出這個安排,而是有另外的法子會對付他。

太祖皇帝顯靈,就是不一樣,什麼都能算計在內啊!

他心中感慨著,就聽王承恩又對他說道:“萬歲爺還交代了,你可以和建虜虛與委蛇,先拖著他們,有什麼訊息能打聽到的,也儘量打聽下.”

吳三桂聽了,有點不明其意,便試探著問道:“那末將該如何做為好?”

王承恩聽到這個問話,沒有猶豫,馬上交代道:“你可回信答應建虜,看建虜的下一步動作,儘量讓建虜把目光盯著你這邊,如此便能少一些其他事情。

如果建虜有什麼動作,我們也能及早知道,從而做出應對!”

這是奉旨當內應了!吳三桂心中如此想著,便立刻抱拳領命。

他正要離開時,忽然王承恩又叫住了他,對他說道:“錦州總兵祖大壽是你舅,你可以告訴他,就說萬歲爺念著他,知道他降了建虜只是形勢所迫而已,如能歸來,依舊會委以重任.”

崇禎皇帝和祖大壽之間的關係,說起來還真有點複雜。

崇禎三年的時候,第一次入關的建虜還在圍攻京師呢,因為崇禎皇帝把袁崇煥下獄,然後祖大壽就領兵跑了。

這個時候,估計當時的崇禎皇帝誅殺他九族的心思都有。

不過沒辦法,祖大壽率領的是關寧軍精銳,當時還健在的孫承宗當和事佬,跑去把祖大壽勸了回來,而崇禎皇帝承諾不計較。

後來祖大壽修建大淩河時被皇太極所領滿清軍隊給圍住,彈盡糧絕之後他投降了滿清,但是一有機會就逃了回來。

崇禎皇帝不計較,依舊委以重用,繼續當錦州總兵。

不過皇太極再次把他給俘虜了,也沒計較。

至此,祖大壽就一直待在遼東。

如果按照原本歷史發展的話,後來隨滿清入關之後曾給南明使者表達過想效力但沒有機會的意思,且沒有幫滿清征戰天下,十三年後病死。

此時,吳三桂一聽王承恩轉達皇帝的意思,稍微有點意外,沒想到皇帝竟然還念著他舅,心中微微感動之餘,連忙應下道:“末將定將陛下的好意轉達.”

邊上的黎玉田聽著他們的對話,心中相當震撼。

看來吳三桂和皇帝之間,早就有什麼默契了。

吳三桂這邊,就在衙門裡當著王承恩的面,寫了一封回信,經王承恩確認沒問題之後才走。

看著他離開,王承恩便交代黎玉田道:“黎中丞,核算欠餉的事情,還請多費心,咱家就看結果,不希望到時候鬧出什麼不好看的事情!”

“下官定然全力以赴!”黎玉田不敢怠慢,連忙回應道。

這都已經搞定了山海關這邊最有實權的寧遠總兵,就等於少了一大半障礙,他可不敢有什麼敷衍之意。

王承恩自己這邊,則寫了一份奏章,連同吳三桂送過來的信,派人快馬送去給皇帝,至少建虜拉攏吳三桂的事情,必須是要報備的。

………………

太行八陘,即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8條咽喉通道,是三省邊界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

在這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井陘,也就是固關所在這條。

之所以這條道最為重要,是因為這條道是唯一可以走大車的道。

井陘呈西南向東北傾斜的葫蘆狀結構。

陽泉是葫蘆底,娘子關和固關是葫蘆的瘦腰處,天長古鎮相當於葫蘆口,土門關相當於葫蘆把。

崇禎皇帝從真定府向太原進軍的唯一道路,就是這條路。

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土門關。

前鋒大將周遇吉確實是厲害的,當崇禎皇帝領軍到了的時候,他透過奇襲已經拿下了土門關,只是因為之後失去了突然性,被攔在了固關的本關,也就是固關所在。

大順軍將領張天琳就駐守固關,主力自然也是紮在這裡的。

崇禎皇帝領軍到了之後,周遇吉便有些無奈地向他奏道:“陛下,這固關易守難攻,要想強攻的話,不但費時且傷亡甚至會很大.”

言外之意,還是傾向於不打固關的。

崇禎皇帝來都來了,也不可能就這麼返回,那豈不是變成李自成打京師,去時興奮,回時狼狽!

於是,他親自前往固關檢視地形。

固關是建在太行山山頂,修有長城防線連線娘子關和固關本關,軍隊要想進攻,除了一條官道之外,基本上就沒有別的路,高山峻嶺想要爬,實在是難度太大。

也難怪如同周遇吉這樣的名將,也會感到非常棘手。

作為後世的人,第一個能想到的,當然是組建特種部隊,看是不是能偷下固關。

不過如果這樣可以的話,顯然就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守城軍隊的主力就駐紮在卡著官道的固關內,就算有精銳翻山越嶺,能偷得一截長城防線,但守軍能很快沿著長城進攻,奪回長城的。

除非這支精銳能以一當百,又或者,偷襲軍隊翻山越嶺的增兵速度能快過守軍從長城過來的支援速度。

然而,這種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不然,何以稱之為天險。

當然,如果守軍腐敗,進攻的軍隊是精銳,那可能還是可以打一打的。

如今,駐紮在固關的大順軍或許不如崇禎皇帝所領的軍隊精銳,但也不是那種不堪一擊的軍隊,要想打下固關,真得很難。

崇禎皇帝在觀察地形的時候,固關城頭上,守軍將領過天星張天琳也得到手下稟告,便出來看情況。

當他看到朝廷官軍中為首的那人,就是明國皇帝之後,頓時新仇舊恨就上來了。

他之前增援代州時被明國皇帝領軍埋伏而被俘,然後竟然當無名小卒一般去交換在他看來是真正無名小卒的人物。

這個事情,被他的同伴嘲笑,也是他的這段恥辱經歷,被李自成命令他駐守固關。

不管怎麼樣,這都是一段屈辱的黑歷史了。

於是,他當即讓他的手下開罵,嘲笑明國皇帝。

“有本事打埋伏,那就有本事來打固關啊!”

“敢不來攻固關的,就是膽小如鼠的狗皇帝!”

“是英雄好漢的,就不要退兵,來打啊!”

“……”

崇禎皇帝離得有些遠,聽到固關城頭上的喊聲,聽得並不清楚。

對固關實在有點無可奈何,但是固關城頭既然鬧出了動靜,崇禎皇帝便想聽聽,他們到底是在說什麼。

他有一種想法,看是不是以他皇帝的身份,能夠招降這支明顯被拋棄了的守軍?

離得近了一些之後,崇禎皇帝終於聽清了城頭上的喊聲是什麼,然後,就有點無語了。

他算是聽出來了,那個張天琳看來對他被俘的事情非常不服氣,或者說非常不甘心,想要找回場子!

想想也是,李自成的手下,絕大部分都是江湖漢子,而不是武將世家出身,因此他們的身上會有更多的草莽氣息。

被自己打了一個埋伏而活捉,然後拿去交換周大彪,顯得他一點都不重要,對於江湖中人來說,實在是有點打臉了!

想了一下之後,崇禎皇帝便有了決定,在手下人的掩護之下,儘量靠近城頭,仰著頭喊話道:“朕乃當今皇帝,讓張天琳出來回話!”

守軍一聽底下是當今皇帝在喊話,點名他們的主帥,便都不說話,轉頭看向張天琳。

張天琳一聽,頓時惱怒地說道:“他說什麼是什麼?又不是我們的皇帝!”

說到這裡,他指著面前一人道:“你來喊,問他什麼鳥事!”

於是,那人便衝下面喊道:“我家大帥說了,你又不是我們的皇帝,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有什麼屁就快放!”

周遇吉等人一聽,頓時大怒,正要發作時卻被崇禎皇帝伸手攔住。

要是連聽到這個話就要生氣,那就太沒氣量了!

崇禎皇帝壓根不生氣,而是大聲喊道:“李自成捲走了太原等地的糧食,又把你們丟在這裡守關,自己卻跑了,這壓根是沒重視你們,拋棄你們了.”

聽到這話,城頭上的人,便都沉默了。

太原的饑荒,災民都逃到固關這邊來了,想逃去京畿之地找條活路。

可他們又有李自成的旨意,不讓他們開關,要守好固關的。

如今李自成大軍沒來,反而是當今皇帝領軍過來,說明李自成大軍肯定不會在周邊。

換句話說,當今皇帝說得其實是沒錯,他們該是被拋棄了。

他們在想著這事呢,崇禎皇帝還在那大喊道:“朕對你們的態度,在代州時說過一次。

朕拿下真定釋放那三萬俘虜的時候也說過,朕知你們是被迫造反,因此可赦免你們,只要不抵抗,便不會死。

這一次也是如此,如果你們不抵抗,讓開去路,讓朕能去救濟災民,朕準你們離去,哪怕再去找李賊也可以.”

張天琳的手下,自然是參與過代州戰事的,對於當今皇帝的事情也瞭解一些。

此時他們聽說城下的那個皇帝竟然在真定釋放了三萬俘虜,都有些震驚,也有些將信將疑。

雖然他們認為,這個皇帝說話該是算數的,但是在真定釋放三萬俘虜,是不是有些誇張了?

張天琳看手下人的表情,頓時就火了,當即自己大喊道:“你不要在這裡收買人心了,有本事的,來打便是,只要能打下來,隨便你怎麼處置?打又不敢打,你以為老子是吃素的,嘴皮子就能拿下固關,老子的臉往那裡擱?”

聽到他在皇帝面前“老子老子”的,周遇吉等人又按捺不住怒火了。

不過崇禎皇帝還是制止了他們,如果固關能輕易拿下,那他根本犯不著在這裡磨嘴皮子了。

形勢所逼,也是無奈不是!

張天琳沒聽到皇帝的喊話,頓時就得意了,當即又大喊道:“當初你仗著地利埋伏了老子,如今老子也仗著地利欺負你小子,怎麼樣,不服氣麼?有本事,就來打啊,哈哈!”

非常明顯,這傢伙對當初的事情,確實是耿耿於懷。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忽然心中一動,頓時有了主意,便大聲問道:“你的意思是說,當初朕仗著地利活抓了你,不是英雄好漢所為?”

張天琳聽了,當即回道:“那不是廢話麼!”

崇禎皇帝要得就是這句話,便立刻追問道:“那你如今仗著地利,是不是也不是英雄好漢所為了?”

一聽這話,張天琳頓時就愣了下。

照這麼說的話,好像確實不是英雄好漢所為了!

但是,他又不傻,為了當英雄好漢,就放棄固關天險去和朝廷官軍打?那不是腦子有病麼!

於是,張天琳便大聲喊道:“那你想怎麼樣?讓我放棄固關,我傻麼?”

崇禎皇帝聽了,當即哈哈一笑,然後才回答道:“我們都不用地利,來一分勝負如何?就你和朕,敢不?”

說完之後,他馬上又補充道:“你輸了,就放開固關,朕任由你去留,絕不刁難;你贏了,朕以後見你就繞著你走,如何?”

在他說這話的時候,周遇吉和方正化等人都想說話,但是被崇禎皇帝給制止了。

城頭上,張天琳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由得確認道:“你是說,你和我,我們兩個人單挑?”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總裁夫人路子野,能掐會算超打臉

離家出走的羊

天才玩家在慾望大獎賽

二絃肖

我竟穿成了八重神子?

花火是我老婆

據說:你是我難落筆的詩篇

薄荷味糖果

靳淮夏天別名敬懷夏天

禕個綠頭鴨

美女別撩,哥不玩閃婚

歲月如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