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說服

聽到他的話,艾能奇便問道:“我們歸順朝廷的話,皇帝能給我們封什麼官?”

李定國聽了,轉頭看向他,搖搖頭說道:“皇帝並沒有承諾封官,只是答應會赦免所有人,可以繼續從軍,也可以解甲歸田而已.”

一聽這話,就見艾能奇眉毛一揚,似乎很不樂意的樣子,就想說話了。

李定國見了,搶先一步說道:“李自成手下的過天星知道麼,就是傳說他是最早和當今皇帝單挑的那個。

他歸順朝廷之後也沒有官職,就主動請旨去了西安,如今終於說動陝西李自成的人都歸順朝廷。

你沒看到,他在皇帝面前大呼小叫的,但是皇帝也沒怪罪的意思.”

“還有高一功和李來亨知道麼?李來亨是一隻虎李過的義子,他們在前年就歸順朝廷,然後打建虜,又打了南京之戰,打敗了李自成的大軍,積功封為伯爵了.”

劉文秀聽到他這話,便開口說道:“那意思是說歸順朝廷之後,只有立下軍功才能得到封賞,甚至受封朝廷爵位也是可能的?”

與此同時,艾能奇也跟著說道:“他們兩人打建虜也就算了,連自己原本的兄弟也打?”

李定國聽了,先向劉文秀點點頭道:“就是這個意思.”

然後,他看向艾能奇解釋道:“我打聽過了,他們兩人的功勞,不是說殺了多少原本的兄弟,而是盡力勸說原本的兄弟歸順了朝廷.”

艾能奇聽了,不再說話,因為他覺得,這個解釋可以接受。

不過劉文秀那邊,卻是看著李定國又說道:“所以你來勸說我們,也是為了能立下功勞得到當今皇帝的封賞?”

艾能奇聽到這話,也立刻看向李定國,這是拿他們兄弟當進階石了?

李定國聽了,看著他們兩人,實話實說道:“沒錯,勸說你們兩人歸順,我就有功勞,這一點我不會否認。

不過我更希望我們兄弟不要兵戎相見,一起為當今皇帝效力,一起封妻廕子不好麼?”

劉文秀聽到這個話,沒有再說話,只是在沉思,但是艾能奇卻有點陰陽怪氣地說道:“那確實是,伱是拿我們兄弟倆立了功勞,但我們呢?又炊ブ彌卸崬止πすΦ亍兵做起?”

李定國看向他,沉聲回答道:“我不知道當今皇帝最終會封我們當官還是當兵,這個不敢保證。

但是隻要有功勞,皇帝終歸是會賞賜的。

勸說大哥的事情,可以由你們去做.”

劉文秀聽到這話,便插嘴說道:“那大哥怎麼辦,大哥還能勸說誰?”

艾能奇聽了點點頭說道:“大哥該是最看重歸順朝廷的話,皇帝會封賞什麼官?但按照你的意思,皇帝根本不給出當官的承諾,怕是不好勸啊!”

李定國聽到他們的話,表情忽然轉為嚴肅起來,盯著他們說道:“別以為我們手中有軍隊,就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我們被堵在四川,壓根無處可逃,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們,皇帝親自領軍,打敗了建虜,又差不多滅了李自成,如今義父也死了,不是我們能抵抗的了。

如果頑抗到底的話,結局便是被剿滅,絕對沒有贏的機會.”

“還有一點,不知道你們注意了沒有,打了這麼多年的戰,我們跟隨義父一直在打打打,殺殺殺,逃逃逃,根本沒有安穩的時候。

你們可能還沒在意,但是底下的兄弟們,其實很多人已經厭倦了這種日子。

如今皇帝英明神武,有鎮壓天下的能力,卻又不濫殺無辜,承諾赦免造反的人,好多兄弟不會繼續造反,也都希望有個安穩的家,有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

聽到這話,劉文秀沉默了。

因為他其實是有發現這點的,承認李定國說得有道理。

打了十幾年的仗了,又會有多少人想著打一輩子仗?被迫無奈的時候沒辦法,如今有其他路可選了,又會有多少人會選擇繼續沒前途的打打殺殺呢?

艾能奇這邊聽了,卻是質疑道:“皇帝真有那麼大的本事,鎮壓天下?那他以前幹什麼去了?”

說真的,聽到這話,李定國自己也納悶,想不通。

不過此時,他回答艾能奇道:“誰知道呢?反正如今的皇帝,我是親眼所見,真的是英明神武,武勇蓋世的。

義父就不相信那些傳言,又是要殺抓來的百姓,又對皇帝說當年是他挖了皇帝的祖墳,就千方百計地想著讓皇帝答應和他單挑。

結果真的是沒有一點還手之力,直接被皇帝用義父自己的槍抽死在兩軍陣前的.”

李定國這個話說完之後,劉文秀和艾能奇都是露出詫異面容,隨後便都沉默了。

過了一會之後,李定國再次誠懇地說道:“你們應該也知道我打仗的能力,我可以保證,在當今皇帝親自領軍的情況下,我們是沒有任何勝算的。

與其最後被打死,為什麼就不能歸順朝廷,一起為當今皇帝效力,搏他個封妻廕子,光宗耀祖呢?”

“我們作為兄弟一場,我也想著你們也能好。

要不然我已經控制了中軍帳,又何必和你們說那麼多?直接把你們綁了獻給皇帝,一樣是一件功勞的.”

聽著這些真摯的話,劉文秀想著李定國的平時為人,最終便嘆了口氣說道:“二哥,我信你!你說歸順朝廷更好,那便歸順朝廷吧!”

艾能奇聽了,看看他,然後又看看李定國,似乎還是猶豫了一會之後,也是“哎”了一聲道:“行吧,你們都投降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也不知道皇帝會封我們什麼官?”

李定國一聽他們兩人都同意了,非常高興,當即說道:“這樣最好了,回頭你們再勸降大哥,我們一起為朝廷效力,有朝一日,風風光光地一起回陝西多好!”

劉文秀聽了,苦笑一聲道:“老家那還有什麼人,都死絕了啊!”

他們都是孤兒,從童年起就離開了老家。

家鄉這個概念,真的是很薄弱了。

李定國聽了,也是沉默了會,隨後才說道:“我們不都有老婆孩子了麼,至少他們以後有家有親人,能讓他們過上安穩日子,也是好的,對不對?”

劉文秀聽到這話,點點頭,隨後便說道:“那就召開軍議公佈這個事情吧!”

………………

重慶城內,馬乾回到巡撫衙門的後堂,開始安排後事。

他的老婆孩子,都是哭泣垂淚。

但是,又能有什麼辦法?

賊軍破城,他們只有死,不可能有其他出路。

馬乾心情沉重,聽著老婆孩子的哭聲,唯有仰天嘆息:“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亂世之中,就算是朝廷命官又怎麼樣,一樣是老婆孩子難保!

“爹,我不想死!”

小兒子才五歲大,抱著他的腿,不讓他走,哭著在說道。

小小年紀,已經知道死是怎麼回事了,恐懼佈滿他的臉上,讓馬乾看了都心疼。

然而,他又有什麼辦法?

賊軍很快就會攻城,有了援軍的加入,攻勢肯定更為猛烈,重慶府城不是今天,就是明天,肯定會陷落的。

心中嘆了口氣,他伸手摸摸小兒子的頭,正要說什麼時,卻聽到外面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這種時候,聽到這聲音,馬乾便知道,絕對不會是什麼好訊息。

他當即收拾下心情,做好了殉國的準備,正要說什麼時,卻見他師爺闖入了後衙,但是,他的臉上竟然帶著驚喜的表情。

有那麼一瞬間,馬乾以為是自己眼花了。

這種時候,還能有什麼喜事?

“東家,快去城頭,城外賊軍投降了!”

“什麼?”馬乾一聽,以為自己聽錯了,當即怒聲喝道,“你說城頭守軍投降賊軍了?你還笑得出來?”

師爺聽了,連忙糾正他的話道:“是城外的賊軍投降我們了,東家快去看看,他們都放下武器了!”

這一回,馬乾聽清了。

然而也是因為聽清了,他就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他就是千想萬想,想過各種可能性,就是沒想到,城外賊軍在得到援軍之後竟然會投降!

這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麼?

感覺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老爺,您還愣著幹什麼,快去看看啊!”

馬乾聽到他夫人在說他,便回過神來,立刻神情興奮起來,當即說道:“走,走,走,快走!”

剛挪動腳步,才發現腳上還掛著一個人,便立刻彎腰抱起了兒子,然後遞給急忙走過去的夫人,同時說道:“孩子,不用死了,等爹的好訊息!”

說完之後,他便在師爺的陪同下,匆匆出了後衙,匯合報信的將領,立刻趕往城頭上。

等到了城頭上,他真的看到,城外的賊軍都放下了武器。

其中有一個賊將,更是到了城門下說話。

他認得這個賊將,是張賊手下四大義子之一,竟然單獨走到城下來,就不怕自己下令射死他麼?

眼前的情況,實在是太反常了,他保持著謹慎,在城頭上大聲喝道:“你們為何要降?莫非是想以此詐開城門不成?”

李定國聽了一笑,伸手從懷裡掏出一封書信,仰頭大聲說道:“當今皇帝已經駕臨夔州府,不日便到重慶。

我在夔州府便已歸順朝廷,如今也已奉旨勸說他們歸順朝廷了。

有陛下的書信為證!”

馬乾一聽,頓時大喜道:“陛下真的已經駕臨四川了?”

如果是真的話,那一切都能解釋了。

真的沒想到,皇帝竟然這麼快就領軍趕來了!

說著話呢,他連忙派人去取信核驗。

而城頭上的守軍聽到對話,卻不等核驗結果,已經是信了。

或者說,他們非常願意相信這個訊息是真的。

一時之間,城頭上的守軍將士們,一個個都是稱讚起皇帝來。

皇帝來了,賊軍投降了,他們也不用死了,甚至還能有堅守的功勞,回頭還可以論功行賞!

很快,訊息便得到證實,確實是皇帝的旨意。

換句話說,皇帝趕到了四川,打死了賊首張獻忠,招安了川中賊軍,不說天下,只是蜀地很快就要太平了!

明白這些事情之後,重慶的上空,最終響起了巨大的歡呼聲:“吾皇萬歲……”

兩天之後的下午,崇禎皇帝領軍到達重慶府城。

鋪滿江面上的戰船,還有江邊山路上的軍隊,錦旗招展之下,莫不展現出朝廷的強大!

如果說以前的時候,沒人會有什麼感覺,可此時此刻,當重慶這邊的軍民感覺到朝廷軍隊的強大時,一個個都是非常振奮,“吾皇萬歲”,“大明萬勝”的喊聲,此起彼伏,連綿不斷。

整個重慶府,都洋溢在了歡樂的海洋中。

崇禎皇帝到達之後,李定國便到御前稟告了他的辦事結果道:“……陛下,劉文秀和艾能奇皆願為朝廷效力,已經趕去招安孫可望所部了.”

崇禎皇帝聽了,微微一笑道:“你不去,是把這功勞讓給他們兩人?”

一般人的話,不會在意自己多立一些功勞的。

換了其他人,不說自己再去勸降孫可望,哪怕一起去,也是能多一份功勞的。

李定國見皇帝看破自己的心思,也很坦然,當即回奏道:“陛下聖明!”

崇禎皇帝聽了,很是滿意,原本就因為歷史上李定國的表現對他很有好感的,此時一見李定國不貪心,印象就更好了。

一天之後,崇禎皇帝沒等孫可望那邊傳回訊息,讓馬乾主持重慶府這邊的事情,他自己領著御前直屬標營離開重慶,坐船順江而下,往回走,要去親自見一個人。

雖然說,他完全可以傳旨,讓那個人到重慶來覲見。

但是,崇禎皇帝不想這麼做,不但是因為她年事已高,而且出於對她的尊重,崇禎皇帝覺得,他有必要上門去看望她,給她封賞,以酬謝她一輩子為大明朝征戰四方的忠心,為她能留名史冊多新增一筆。

他帶著直屬親衛營要去的這個地方,便是石川石柱宣慰司。

如今這個時候,石柱已經封鎖內外,不問外事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才不會忘了

見梔

狐妖:從來沒有一個人

千山裡沂

Smoking的校園救贖

銜無心

妖王復生後成為白月光

週年華

穿越後,我靠擺爛氣死全門

蕭月安

最後的沉淪與清醒

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