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八仙過海(白銀盟主6)

“唉……罷了罷了,起來吧,朕是急切了一些,然諸位臣工也該體諒苦衷。

東南倭寇才平息了幾十年,如若再度興起該由何人應對?”

面對所有大臣的反對,皇帝黑著臉、揹著手在房間裡轉悠了十多圈,才隨著一聲長長的嘆息,收回了御駕親征的建議。

但事情至此並沒結束,皇帝又提出個很現實也很嚇人的假設。

如果海匪和當年的倭寇一般厲害,或者根本就是倭寇捲土重來,朝廷該怎麼對付。

事實上這種可能性不僅有,還很大。

當年倭寇鬧得最歡時也沒敢北上攻擊重兵把守的天津衛,那裡不光有炮臺還有三衛正規軍,是朝廷中樞的門戶!現在真來了,很顯然規模不小。

“……選忠勇之士統領天津三衛!”聽到皇帝的問題,沈鯉趕緊站起來回答。

他和沈一貫、朱賡的處事原則截然相反。

內閣首輔不能遇事退縮,必須要第一個衝上去為皇帝排憂解難,才配得上這份殊榮。

“選誰?倭寇乘船而至來去如風,哪位卿家可以下海追剿,誰家兵將又能通曉陸戰、水戰?”可惜他這種只有態度沒有具體細節的務虛之言沒讓皇帝停止追究,提出來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

“……”這下內閣大學士、六部九卿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希望對方出面回答。

喊喊口號、互拆牆角不用擔責任,可是推薦將領剿滅海匪是要連帶的,一個不小心,不光事情做不好還得吃瓜落。

當年就有不少朝中重臣因為推薦將領剿滅倭寇不利而丟官貶職,血淋淋的教訓不可忽視。

更要命的是經過上百年的海禁政策禁錮,朝廷在建造海船、培養航海人員、研究海戰技術方面早就落伍了,就算不計個人得失願意為朝廷推薦合用人才,也沒地方找去,總不能隨便抓個漕運將官來充數。

“唉……既然眾卿家沒有合適的人選,朕這裡倒是有份奏摺很有意思。

王承恩,拿去傳看!”皇帝的臉色更難看了,誰當領導也不願意看到手下人遇事無措,那不成廢物了,養著何用?

但此時再去從頭追究責任顯然沒什麼意義,隨著第二次長長的嘆息,皇帝揮了揮手,讓小太監把一份厚厚的奏摺呈了上來,端端正正的舉在內閣首輔沈鯉面前。

“……陛下,此舉頗為不妥,海船耗費巨大且極易傾覆,如今太倉空虛,難以為繼啊!”沈鯉只看了一小半,雙手就開始微微顫抖,強忍著看完,神色極為凝重,態度也極為堅決,反對!

“莫要急,待眾卿家傳看完畢再商議不遲!”而此時的皇帝反倒古井不波了,端坐在書案後面,饒有興致的欣賞著大學士們平時用來批閱奏本的各種型號毛筆。

還找了張白紙親手試試,和大學士們的字比了比,臉上浮現出滿意的笑容。

好像寫字太爛不是因為技藝不佳,而是毛筆不趁手。

聽到沈鯉的發言,頭都沒抬,又拿了張白紙繼續練字。

“嗯,誰來說一說,漕運總督袁可立所建大帆船能否如他所言,可乘風破浪在大海上如履平地?”

待到那本厚厚的奏本重新回到小太監手裡,皇帝才放下毛筆,拿起紙張,笑眯眯的開始提問。

紙上根本沒有字,而是一條船,尖頭收尾,船底圓鼓鼓的三桅大帆船!

“……”沒人回答,無論內閣大學士還是六部九卿,說起陸地作戰來還能籠統的講一講,可是涉及到航海問題就真是一無所知了。

現在是皇帝的正式詢問,所回答的每個字、每句話都必須有依據,哪怕是民間傳說呢也得有才成,毫無依據的胡說八道等於欺君罔上,重罪!

“袁總督在奏摺裡註明,這條船比任何海盜船都快捷堅固,不光無畏箭矢還能抵禦佛郎機人的火炮射擊。

若其上也配置火炮若干,在大海上能暢行無阻,區區海盜不足為慮。

眾卿家對這番說辭可有疑問?”

看到大臣們一言不發,洪濤有些失望。

原本指望某位不學無術的尚書或者大學士張嘴就來,被記錄在案,日後可以隨時找他們麻煩呢,沒想到這些官場老油條如此謹慎職業,面對未知事物居然半個字不吐。

但不說話也有不說話的對策,現在我說你們聽著,沒有質疑就等於預設,預設了就等於同意。

然後皇帝的建議就成了全體透過的聖旨,誰不執行誰就是戲耍皇帝,大不敬,也是重罪!

“陛下,袁可立所言不足為信,應派重臣親至天津衛仔細查明之後再做定奪.”

眼見在船隻效能方面無法提出合理質疑,左都御史溫純乾脆改變了策略,要以袁可立本人為突破口。

明代的統兵之人,無論文官還是武將,在作戰之後往往會報喜不報憂,斬敵十人說成一百人,殺敵一百就得成千上萬了。

這種習慣已經成了官場套路,沒人會在數字上特別針對。

但慣例畢竟不是律法,如果非要較真的話,百分百屬於隱瞞軍報,罪過也不小。

聽皇帝的意思,好像要啟用袁可立大規模建造海船,光靠內容空洞的直諫無法阻止。

要是能找個罪名把袁可立搞臭,倒是可以做到釜底抽薪。

人都沒了,建造海船自然也就跟著沒了。

這也是朝廷爭鬥裡很常用且很管用的招數之一,不知道有多少能幹事且願意幹事的人才,抱著一腔熱血低頭猛幹多年,最終卻倒在這類盤外招上。

是人就沒有沒毛病的,只要想找都能找到,找不到的肯定不是人。

所以這種招數用了上千年也不落伍,經常能起到奇效。

“朕已經命御馬監提督鄒義前去查驗,溫愛卿也可派御史前往,以防混淆視聽.”

只可惜屢試不爽的殺招失靈了,這就是有心算無心的結果。

洪濤謀劃這一步已經有十幾年了,其中各種變化全都經過反覆斟酌,不敢說萬無一失,但只要不脫離朝堂爭鬥的常規操作那就誰也翻不出浪花,兵來將擋水來土屯!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遠古拾荒之長安萬事

翩躚

銀迦奧特曼

STATM

鏡界女伯爵

巴德一刀

路的前面還是路

南方善戰的驢

為了攻略男配我拼了

凍酒凍

最強張之維

愛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