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5

黃南平只是化名,真正的名字叫林南,是海盜世家的獨子。

在福建、廣東海域,提起林南可能無人知曉,但若是提起林阿鳳,老一輩在大海上混飯吃的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林阿鳳出生於潮州府饒平縣,自幼喪父,小小年紀就不得不跟著親戚下海捕魚謀生。

19歲時出海趕上了大風,漁船翻了親戚沉了,他抱著一塊木板漂了大半天,被路過此地的船隊偶然發現,撿了條命。

不過這條命也不是白撿,船隊來歷很不普通,既不是商船也不是朝廷水師,而是靠販賣私貨和搶劫為生的海盜。

經過短暫的利弊權衡,反正漁船沒了,親戚也沒了,回去照樣還是捱餓,林阿鳳心一橫加入了海盜。

20年後,福建沿海出現了一支規模龐大的海盜團伙,以澎湖為基地,一邊幹著無本買賣一邊進行走私生意,擁有200多艘船,成員及其家屬超過了4萬眾。

此時正值萬曆初期,大明依舊實施海禁,民間小打小鬧的搞一搞海洋貿易朝廷可以假裝看不見,但如此大規模的武裝走私,還時不時打劫一下過往的商船,嚴重侵犯了官員集團的利益,必須除之後快。

時任廣東總兵殷正茂集結了最為精銳的陸軍和水軍,準備聯合圍剿林鳳團伙。

可惜訊息不出意外的被意外走漏了,得到訊息之後林阿鳳選擇了和談,親自上書給殷正茂表示願意接受朝廷招安。

殷正茂當然不能同意,朝廷都海禁了,海外貿易全被各地官宦富豪壟斷,要這麼大艦隊作何用?人員也沒地方安排,還是剿滅了比較省心。

林阿鳳一看非打不可,乾脆帶著手下和家屬乘船離開了福建和廣東沿海,浩浩蕩蕩南下去了小呂宋,打算來個佔島為王自立門戶。

當時的大小呂宋已經被西班牙人佔領了,林阿鳳派遣的先頭部隊雖然攻進了馬尼拉,還打死了西班牙總指揮,卻後勁兒不足沒能佔領馬尼拉。

眼看西班牙人也不太好惹,增援部隊越來越多,林阿鳳乾脆率領船隊去了馬尼拉北邊的班詩蘭城,在此地稱王建國,還受到了當地居民的擁護。

可惜好景不長,四個月之後西班牙人和大明朝廷暗通曲款,一起派兵圍剿。

林阿鳳苦戰四個多月,寡不敵眾,只率領幾十艘船突圍成功。

後來傳聞其又返回了潮汕一帶沿海,收攏舊部試圖恢復元氣。

得到訊息,大明朝廷不敢坐視不理,用出了離間計,以招安為由勸降了其手下幾員大將,逼迫林阿鳳不得再次不遠遁。

最終林阿鳳還是去了呂宋,憑藉其與當地居民的一貫良好關係繼續幹起了無本買賣,直到萬曆二十八年因病去世。

在他彌留之際,把獨生子林南叫到身邊,叮囑其一定要返回老家看看。

當時林南已經到了而立之年,在一群老部下的擁戴下成為了新的頭領。

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父親的遺體返回潮州府,將其入土為安。

可是他回鄉的訊息被人告到了官府,經過幾次小規模衝突,本來就不雄厚的實力所剩無幾,只能帶著殘部一路北上,最終選擇了雙嶼島做為發展基地。

然後的事情就簡單了,袁可立第一波打擊的海盜據點就是雙嶼島,林南在面對新式風帆戰艦時打也打不過跑還跑不掉,直接就全軍覆沒了。

可能是林阿鳳的在天之靈保佑,林南再現了一次父親的好運,也抱著木板沒淹死,成了俘虜,被帶回海河造船廠苦役。

雖然戰敗還當了俘虜,但他的指揮能力和使用火炮的技術都被袁可立看在眼裡。

經過三個月的考察之後,覺得此人並不是窮兇極惡之輩,還讀過書認識字,於是就招入了水師,從水手做起。

在這支東拼西湊起來的水師裡,林南可算是如魚得水了。

雖然沒駕駛過新式帆船,也沒用過後裝滑膛炮,憑藉常年航海積累的經驗和對新知識的掌握速度,很快脫穎而出。

從七品小旗做起,兩年間一步步升到了五品千戶,統領2艘三桅戰艦和2艘雙桅交通船,麾下600多兵將,很受袁可立器重,是海軍裡首個外派鎮守地方的將領。

海軍是新創立的單獨兵種,考慮到當代人對其接受、認知和理解的難易度,洪濤沒對它進行大改變,依舊沿襲了明代衛所兵制。

袁可立身為總督掌管著整個海軍事務,包括後勤軍備和作戰指揮,頭上頂著的卻是工部右侍郎的文職。

這在明代很正常,比如熊廷弼、袁崇煥,聽上去是領兵打仗的將領,實際上都是文職,既像國防部又像監軍。

後世人總喜歡拿宋朝文強武弱說事兒,怪其後方文官經常對前方武將指手畫腳。

殊不知明代才是以文御武的極致,文官已經不滿足於隔空指揮了,直接擼胳膊挽袖子上場,純純的外行領導內行。

在海軍總督下面才是海軍真正的軍職官員。

新建的海軍名義上是衛所,編制兩個衛,也就是一萬人出點頭,分成了水戰衛和陸戰衛。

既然是衛所,那最高將領就是指揮使。

目前陸戰衛指揮使由李如樟擔任,他本來就是邊軍將領,稍微熟悉下陸戰隊的武器效能和戰法,再克服身體上的自然反應,比較容易上手。

但水戰衛的指揮使就比較難挑選了,傳統的明代水師將領,優勢在於熟悉大海,習慣航海生活,有實戰經驗,敢於直面危險。

可這些優點又是缺點,他們所熟悉的大海是近岸航行時的大海,與遠洋航行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習慣的船舶是明代水師常用的沙船、福船、廣船,與新式混合軟帆戰艦的操作區別巨大。

實戰經驗來自於近距離殺傷人員和用冷兵器拼命,在純粹的中距離火炮攻擊方面經驗基本等於零。

再加上這些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沒學過代數和幾何,不會算太陽夾角,沒用過六分儀,看不懂新式海圖,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駕駛新式戰艦遠航。

啟用新人,比如已經學習過四五年新知識的孤兒和太監,同樣也有很大問題。

他們倒是會導航,會使用新式火槍和火炮,但不熟悉大海、沒有實戰經驗。

以洪濤給袁可立定下的海軍標準,光訓練不可以,沒經歷過血與火檢驗的全是紙上談兵,更不清楚具不具備臨危不亂的天賦。

鑑於這種現狀,洪濤只能讓袁可立兩條腿走路,既不全指望老水手也別寄託於新人,儘量給與他們同等的表現機會。

在一次次訓練、實戰當中觀察每個人的具體表現,從中挑選學習速度快、具備天賦、肯努力、還認同基本理念的水手,不拘一格降人才。

到目前為止,水戰衛中總共有四名千戶和五名百戶屬於重點培養物件,林南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所有投誠海盜中職位最高的。

其餘大部分都還是水手和小旗,能混到總旗的寥寥無幾。

這倒不是海軍裡歧視海盜,正相反,袁可立和洪濤都希望能突然蹦出來幾個大海盜,瞬間就學會所需知識,然後帶著海軍直下南洋,再也不用哄著佛郎機人幫忙運送大米。

只可惜大部分海盜都是窮苦漁民出身,能把名字寫端正就算文化人了,看懂報紙的絕對是軍師級別,像林南這樣從小就讀書認字的萬里挑一。

和學習操帆、擺弄火炮火槍相比,代數、幾何和拉丁文的學習難度好像更大。

有些三四十歲的老海盜,不到一個月就能熟練操作火炮射擊,甚至可以簡單維修,但看見加減乘除符號立馬舉手投降,寧可受罰也絕不多看第二眼。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真好又多活了一天

鬢邊霜

我的老婆很奇怪

背叛盡常態

奧特新世紀:CROSS

神皆空

沈醫生,徐教授又又來了

貳拾如一

眸顏

音已樂

夢迴大唐夜

螢火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