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四大家族

寧波,古稱鄞,漢時屬會稽郡,唐時改餘姚郡,宋時又改明州。

洪武十四年,為避國諱,朱元璋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改稱寧波,領鄞縣、象山、慈溪、定海四縣和奉化、昌國二州。

寧波城的西側是一馬平川的寧紹平原,土地肥沃河流縱橫,乃浙江最主要的產糧區。

北側毗鄰杭州灣,東側是星羅棋佈的昌國州,後世稱為舟山群島。

南側是狹長的海灣象山浦,內陸河流繞城而過,外接東海,水上交通十分便捷。

自唐以來就是東海諸國與中華大陸的互通港口,也是大明藩國入貢的唯一港口,除了海鮮,最大的特產就是商人,也包括海商。

月湖,又名西湖,位於寧波城西南,開鑿於唐貞觀年間,呈狹長形。

南宋紹興年間,廣築亭臺樓閣,遍植四時花樹,形成月湖上十洲勝景,是文人墨客憩息薈萃之地。

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學者楊簡,這些風流人物都曾在此或隱居,或講學,或為官,或著書,給月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痕。

清明剛過,陽光普照、繁花盛開,月湖周邊遊人如織。

西側一里左右有座佔地面積很大的莊園,內有連線月湖的水道,在其中形成一個小湖,岸邊築亭臺樓閣,遍植四時花樹,格調優雅。

此時正有四位老者圍坐在水榭涼亭之內,石桌上擺著茶點和棋盤,像是親朋好友小聚,但每個人臉上的神色都很凝重,又像是在商議重大事項。

如果讓本地人看到,肯定會大吃一驚,這四位居然是寧波府最顯赫的四個大家族代表人物。

髮髻灰白者叫楊德周,字齊莊,鏡川楊家家長,景陽六年(1610)舉人,時53歲,授山東高唐知縣。

微胖面黑者叫陸懋龍,字冷塵,60歲,月湖陸氏家長,萬曆八年進士,歷任合肥知縣、禮科給事中。

個高畫質瘦者為張邦仁,字上方,槎湖張氏家長,59歲,景陽三年進士,授福建古田知縣。

三縷美髯公是屠本畯,字叔田,鑑橋屠氏家長,55歲,以其父恩蔭,任太常寺典薄、禮部郎中。

在當地人眼中,他們本人和所代表的家族除了有權有勢又有錢之外,還都名聲不錯。

像修橋鋪路、開辦學堂、樂善好施的事情沒少做,不能說深受百姓愛戴也稱得上積善之家了。

“小弟獲知兩位兄長皆返鄉,心中就有不詳之感,豈料還真是如此。

有此昏君在朝,我輩哪還有出頭之日,江山社稷難安啊!”

楊德週年歲最小,養氣功夫也練得最不到家,一杯茶還未喝完就忍不住抱怨開了。

不過他說話的方式挺有講究,並沒提自己的事情,而是為張邦仁和屠本畯打抱不平。

兩個月前,舉子殺人案塵埃落定,參加群毆的舉子們毫髮無損,暗中煽動舉子們鬧事藉此向皇帝施壓的官員們卻損失慘重。

禮科給事中屠本畯恰好參與其中,事後不得不主動上疏請辭。

楊德周沒有參與舉子殺人案,因為他在山東唐縣任知縣,即便心底對新政也有很大怨氣,可根本沒機會入京,算是躲過了一劫。

常言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就在一個月前山東來了位巡撫周道登,人還沒見到呢公文先擺在了各州府縣衙的案頭上。

內容只有一個,從今往後山東官員的考核不再由外察決定,而是採取一種新的模式,積分。

根據當地的情況不同,在不大面積影響小麥、棉花等農作物產量的前提下,每季番麥番薯增產多少石會換算成一定積分。

各州府縣在發展手工業和工廠方面也會有不同係數換算成積分,而商業稅的多少還會換算成積分。

總之一句話,在不加重賦稅比率的前提下,誰管轄的地區糧食產量高、荒地開墾多、手工業和工廠發達、繳納的商業稅高,誰的積分就多。

從此之後山東官員的任免升降不再由吏部管轄,也沒有廷推了。

完成一定數量的積分屬於合格,低於標準的官員會被撤換,高於標準的官員會被提拔,並獲得皇帝的獎勵。

除此之外,新巡撫周道登還帶來了幾十名年輕胥吏,被稱作新政督導。

這些人會被派遣到各州府縣任職,協助主官做好新政的推廣工作。

曾經的吏部尚書搖身一變成了山東巡撫,與當年的內閣大學士李贄去當兩廣總督何其相像。

對於這個變化,一部分山東官員明白是為什麼,也都知道擺在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要不主動上疏朝廷請辭,免得因為推行新政不利遭到貶黜。

要不就改弦易轍投入新派陣營,從頭學習新派的執政理念,爭取獲得一些政績,保住官位。

但有一部分山東官員並不甘心,經過私下聯絡決定一起上疏請辭,一方面是向朝廷表達情緒,一方面也是在試探皇帝的反應。

結果反應來的很快,凡是請辭的官員一律獲准,還加了一條皇帝的批註:在朝廷用人之際急流勇退,辜負了朕的信任,貶為庶民永不錄用!

這下一起上疏請辭的官員們全傻眼了,用辭職要挾和自我標榜是官場慣例,捱罵了會辭職、意見不同了會辭職、遇到難題了會辭職、看不慣了也會辭職。

但辭職並不代表遠離朝堂,更不是政治生涯的終結。

往往還會獲得不錯的名聲,只待風向一變,會有大把機會重返朝堂。

寒窗苦讀十幾載,為的不就是一朝得中好入朝為官嘛。

現在倒好,剛撒撒嬌就貶為庶民永不錄用,必須屬於政治迫害,而源頭只有一個,新政!

如果說前幾年江浙士紳們談起新政大多嗤之以鼻,隨著廣東福建兩省的崛起和朝中權力格局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新政的威力,並隨之改變了態度。

但和廣東、福建計程車紳群體不同,江浙士紳們沒有主動改變之前的經營模式,試著加入到新政中去謀取更多利潤,而是產生了更為強烈的牴觸情緒和厭惡感,進而將之視為你死我活不可共存的仇敵。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遺體美容師

觸手ptsd

穿到古代當霸王

歲月靜靜好

唐家公主,馬甲掉不完

狐狸神子

月珏雲

喜歡哈蚧的碧仙兒

魔劍傳奇:我成為救世大俠

阻擊手乂

我與你的二十三次相遇

冷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