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門出現的同時,無數奇形怪狀的次元生物越過它們,對懵懂無措的人類發起了攻擊。

各國軍隊發起的反擊表明,普通熱武器對這種生物沒有殺傷作用。

直到某個絕望的半島小國引爆了自己不多的核武器。

這次孤注一擲殺死了接近一千五百萬人,同時也殺死了數十頭次元生物。

被殺死的次元生物屍體立刻被趕到戰場的某西方大國和某東方大國科學家帶回了自己的國家,進行了研究。

——這次的某東方大國不是我三哥。

這兩個國家在不久前,還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以艦隊相互對峙,足以毀滅整個地球的武器似乎隨時都將投向對方。

但是在面對人類共同的敵人時,卻又能奇蹟般地通力合作。

研究的結果表明,次元生物即使在死去後,都能被檢測到明顯的能量波動,這種能量環繞在它們身體周圍,為它們提供了類似於“能量護盾”的效果。

正是因為這種“能量護盾”,才使得人類的熱武器無法對它們造成殺傷。

當次元生物的屍體離開它出現的空間門超過某個距離後,這種能量波動離奇消失,這時候,即使是普通的金屬利器,也能切開它的皮肉。

後來在多次測試後,科學家們發現,在人類已經制造出來的武器中,只有核武器和鐳射武器能夠對這些生物造成明顯傷害。

然而當時全球可投入使用的核武器總存量只有四千多枚,根本不可能覆蓋所有地區殺死所有出現的次元生物,而且核武器無法摧毀空間門,甚至有極少數次元生物在核爆中只是重創而非死亡。

在與次元生物的戰爭中,人類節節敗退,人口數量迅速從接近八十億降低到了不足十億,超過90%的陸地迅速陷落。

令人絕望的戰爭持續了十多年,戰線才終於穩定下來。

並非是人類找到了擊敗次元生物的方法,而是大部分次元生物主動停止了對人類的追擊。

依託技術共享製造出來的為數不多的鐳射武器,人類終於勉強站住了腳跟。

人類生存的區域被重新劃分為了七個大區,即西歐區(戰前的英法為基礎)、東歐區(戰前的德俄為基礎)、中東區(戰前的埃沙為基礎)、南亞區(戰前的印巴伊為基礎)、東亞區(戰前的中國為基礎)、北美區(戰前美墨西為基礎)和南美區(戰前巴西為基礎)。

此時的人類,生活在少數聚居點裡,外面就是次元生物們肆虐的野外。

東亞區是存活人數最多的大區,總共包括三十七個聚居點、接近四億人口。

戰前的朝鮮半島和日本四島,僅各剩一個聚居點,存活人口總數不到三百萬。

利用還未被完全摧毀的科技力量,人類對整個地球進行了掃描,使用了包括地震波在內的手段,重新瞭解了一下人類生活了數萬年的這顆星球。

衛星成像顯示,全球大大小小的空間門一共有七千四百多萬個。

空間門出現的地點隨機分佈,既有城市、也有無人的荒野,平原、高原、草原和沙漠裡都有,但都只能穩定存在於陸地的空氣中(對全球地殼進行地震波掃描後發現,地殼內部、海洋表面及內部甚至地幔之中,都不存在類似的空間門)。

空間門裡出現的次元生物並不完全相同,後來人類基本可以確認,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空間門有不同的能量等級(簡稱“能級”),不同能級的空間門能夠容納的次元生物(後來統一命名為“異獸”)所擁有的能量波動能級也有差異。

在這樣的前提下,每個空間門因為能級差異,從其中出現的異獸因為能量同源的關係,只能在這個空間門的能級影響範圍內擁有那種未知的能量波動,也就造成了它們的活動範圍受到限制。

否則哪還有人類苟延殘喘的餘地……

人類對地球上的所有空間門根據能級差異進行了分類,統一的分類方式是從高到低總共五級:“ABCDE”。

同樣的,從不同能級空間門出現的異獸也根據它所攜帶的能量波動得到了同樣的分級。

人類的核武器能殺死的異獸,能級最高的為C級,高於這個能級的異獸最多重傷。

鐳射武器還要差一些,對D級以上的異獸就沒有殺傷效果了。

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縈繞在異獸體表的能量波動是可以被區域性中和的,中和的條件,可能是某種能量強度,而且必須是持續穩定輸出的狀態。

核爆時那幾秒鐘的穩定高溫,和鐳射武器相對穩定的能量輸出,才是能夠破開那個能量護盾殺傷異獸的關鍵因素。

以這個理論為基礎,人類在戰爭的後期,研究出了另一種有效的戰鬥手段,最後也因此重新穩定住了人類的戰線,並且做到了另一個偉大的成就:佔領空間門。

在與異獸的戰爭中,人類發現,空間門是可以進入的,其內部是一個穩定的次元空間,環境與空間門所在位置的地球完全一樣,異獸就是從次元空間深處的一個時空節點——也就是科學家認為的“蟲洞”根鬚末端——,從不知何處的宇宙深空來到次元空間,再跨過空間門進入地球表面。

敵可來,我亦可往。

人類在反覆拉鋸中,也攻陷了不多的低能級空間門,把防線推進到了次元空間內部。

但是……人類還沒有找到摧毀時空節點的辦法,也就是說,空間門仍將一直存在,而異獸,仍然會源源不斷地透過時空節點來到次元空間。

現存的人類聚居點都已經不是戰前人類的城市所在,而是圍繞著被“攻克”的低階空間門重新建立,人類軍隊的第一道防線就在次元空間內部距離空間門不遠處。

第二道防線,就在空間門所在的城市區域,特別修建的密閉建築,將空間門包圍在其中,外面是數量不多的由電腦自動瞄準的鐳射武器和人類駐軍。

生產力的低下,導致鐳射武器無法更新,只能對舊有的進行保養維護,勉強使用。

因為人類新開發的戰鬥方式,需要大量異獸身上的材料,所以這些次元空間實際上已經成為人類重要的資源採集點。

以及歷練新兵的戰場。

異獸的數量似乎是無窮無盡的,唯一的好訊息是,每個空間門因為能級的限制,能出現的異獸能級不會超過空間門的能級,而且相對於沒有智慧的異獸,人類總能找到更多的辦法對付它們。

至少現在,人類的戰線是穩定的,也圍繞著攻克的D級或E級空間門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聚居點,讓人類得以延續生存。

黃瑩所居住的安城聚居點,屬於小型聚居點,其核心是一個E級空間門。

B級以上的強大異獸所在的空間門和地區,人類暫時還無法涉足。

它們也不會離開自己所屬的空間門區域,沒有那種未知的能量波動,這些異獸無非就是外形奇怪一點的野獸而已,一個身強力壯的成年人,只需要稱手的武器就有可能殺死它,即使它曾經是不可一世的A級異獸。

兩百多年來,人類的科技水平慢慢退化,大部分先進的技術和科技都被封存起來,等待人類大規模收復失地、有了足夠的資源後才能重新研究和應用。

生產於三百多年前的核武器,絕大部分至今已失效或不可控,這也是人類暫時無法走出聚居點,向更高階的空間門和次元空間發起進攻的重要原因。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英美]不是美強慘,是Batson

鶴鶴鶴鶴子

你是否也會想起我

王點點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