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小心翼翼地接過紙袋,使勁地把它抱在自己懷裡,壓得她剛剛開始發育不久的胸部甚至都開始隱隱作痛。

看出黃瑩的緊張,胡醫生走過去,把手輕輕放在她的肩上,“小瑩,不用這麼緊張,如果不小心弄丟了,到時候來找胡阿姨,我幫你重新出一份。——好啦,阿姨該下班了,我們一起走吧?”

黃瑩重重地點頭:“謝謝胡阿姨!”

胡醫生拿起辦公桌上的固定電話,聯絡了羅曼薇,表示自己將把黃瑩送回去之後,帶著黃瑩,騎著自己的女式腳踏車就出發了。

整個東亞區汽油等礦產資源都非常緊張,所以雖然能夠生產汽車,但民間的汽車保有量並不高,除了政府部門和軍隊外,即使是家庭條件很好的民間家庭,也很少買汽車。

與此類似的還有電腦、網路等。

次元空間出現的將近三百年裡,人類失去了太多的土地和資源,雖然大部分科技文獻沒有丟失,但缺乏足夠的材料和裝置,很多知識都只能停留在紙面而無法真正投入應用。

聚居點之外的廣袤地帶,因為次元空間門的存在,人類的活動已經基本絕跡,曾經科技時代遺留下來的裝置逐漸損毀之後,更古早年代建設的地下電纜,反而成為這個時代遠距離通訊的唯一載體。

每個聚居點電力的獲得方式基本都是太陽能,而受限於材料不足無法生產新的裝置導致很多關係到民生的科技產品也無法再現,現代工廠大多數甚至都只能使用三百年前遺留下來的零部件。

電腦和手機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人類現在的能力可以生產出電腦或手機的外殼和部分元件,但最關鍵的晶片都是兩百六十年前的存貨,數量雖然不少(東亞區據說還遺存了幾千萬枚手機晶片和數百萬套電腦晶片),但用一枚少一枚,所以電腦雖然不算罕見,但一般的家庭還真沒必要買。

貴都在其次,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地下電纜的維護難度太大、太過容易損壞而導致網路的使用嚴重受限,除了保障軍用外,民用網路基本就侷限在本聚居點才能暢通。

手機倒是不貴,但也已經告別了傳說中的智慧時代,只能在本聚居點有訊號,功能僅限於打本地電話和傳送簡訊(不明白的讀者君可以搜尋一下“小靈通”)。

長途電話都是透過地下電纜實現的有線電話。

這個年代,很少有家庭有遠在他方的親戚需要常聯絡。

畢竟兩百多年前的那場災難殺死了八成以上的人類……

黃瑩回到小姨開的餐館裡,一家人已經從胡醫生那裡知道了她的情況,小姨甚至吩咐廚師準備了一大桌菜,準備慶祝她的康復。

羅曼薇緊緊地抱住黃瑩,眼眶裡滿是淚水。

這幾年來,她一直小心翼翼地照顧著這個侄女,不僅在學校裡和老師們多次溝通小瑩的情況,自己和丈夫、兒子也都非常注意平時的語言和行為,不敢一絲一毫地刺激到她導致病情加重。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就是這樣,為了黃瑩的未來,她在無數個夜晚裡輾轉難眠。

在正常人生存尚且不易的年代,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子,以後又該如何生活?

終於,她“痊癒”了。

不敢說以後苦盡甘來,但至少能讓孩子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已經是羅曼薇最大的期許。

黃瑩輕輕地離開小姨的懷抱,轉身把紙袋交給秦科,“姨夫,這個您幫我保管著,胡阿姨說以後升學或者找工作可能用得上,千萬別丟了。”

秦科笑著點頭,招呼自己的家人坐下。

紅燒肉、涼拌雞、油燜茄子……六道葷素搭配的菜,對於四個人就餐來說,在這個時代已是極其奢侈的行為。

聚居點面積有限,糧食和蔬菜種植區雖然在安全的區域,但是每年的產出也僅僅是將將夠聚居點的生活所需。

上百年來,節儉已成為東亞區、特別是華人聚居點所有居民的共識。

若非特別重要的場合,一個人很難一次性見到這麼多種菜餚。

黃瑩這一餐吃得特別飽。

並非羅曼薇一家苛待於她,而是因為即使家庭條件尚可,物資匱乏本身就讓人們的生活水平不可能太高。

另一方面,黃瑩一直自知自己有問題,情緒好的時候飯量能好一些,有時候情緒會莫名其妙地低落,也會影響食慾。

飯桌上,一家人刻意迴避了關於黃瑩痊癒的話題,而是提起了即將開始的職業分班志願填報,這關係到以後的生活,是在“門內”還是“門外”。

各個大區共同的歷史記錄表明,次元空間門並不是一開始就在地球上的。

三百年前就沒有。

大約是二百六十年前,也就是公元2026年8月,現在的東亞大區華人區,也就是當時的中國,在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後,發動了收復一個孤島的戰爭。

那時候的中國實力已經非常強盛,四個航空母艦編隊把那座孤島的援軍全部擋在幾千公里之外的海上不得寸進,而孤島只是進行了不到七十二小時象徵性的抵抗後,就宣佈投降,接受中國軍隊的進駐和改編。

也是在那年的9月,次元空間門突然出現,改變了整個地球的生態。

直到現在,人類都沒有確定它出現的原因。

不過有一部分科學家根據遺留下來的資料,提出了一個可能最接近真相的猜想。

次元空間門出現之前的人類科技已經非常發達,科學理論也十分豐富。

他們認為,宇宙誕生於一百七十多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並在極短的時間裡膨脹到了現在的規模。

在後續的演進中,出現了恆星、星系等天文結構,地球為代表的行星則是在更晚的時間出現,又經過複雜的演變,最終出現了生命和人類。

在宇宙的極早期(大約是宇宙剛剛誕生不到百萬分之一秒以內),由於宇宙的空間尺度極小,不同的空間維度之間是緊密糾纏、相互交錯的狀態。

隨著宇宙的暴脹導致的巨大能量波動,七個或者更多的維度坍縮蜷曲,宇宙的空間最終演變成為現在人們所觀測到的三維結構。

但是,當初不同維度糾纏的痕跡卻並未消失,只是隨著維度變化而隱藏了起來。

宇宙的早期的能量漲落是非常巨大的,巨大到人類的科技無法想象的尺度。

某次能量漲落中,波動的能量超過了某個閥值,從而使得一個維度交錯的痕跡——人們曾經命名其為“蟲洞”,意為連線不同空間的通道——重新顯露。

那個蟲洞的一端在人類至今也無法觀測到的宇宙深處,另一端則隨著宇宙的膨脹,終於在二百六十年前到達了太陽系。

次元空間門出現之後不久,當時的科學家觀測到了海王星附近突然出現的一個宇宙空洞。

那個區域在空間望遠鏡裡顯示出極致的“黑”,“黑”到人類掌握的任何探測手段都沒有回饋。

但同樣在這個空洞,被探測到了強大的引力波。

科學家認為,那可能就是人類始終無法觸及的暗物質或者暗能量,它們的突然出現,正是因為“蟲洞”能量的逸散,最終以不可計數的“根鬚”形式,在整個太陽系造就了無數的次元空間。

這些次元空間透過“蟲洞”連線著太陽系和遙遠宇宙的深空,它們和現實空間的交匯,就是一個個呈現橢圓形的空間門。

那個深空,就恰好生存著無數的次元生物。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從黎明來

平仄千城

御獸:契約鬼,你進化為嫦娥

菁柳

一個廚子也要當贅婿

冉小艾

非寵不可:總裁操之過急

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