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姬發

宴會舉辦的地點就在御史府,而如今,辛城內外,原先的貴族早已不見了蹤影,就是官員也被換了大半。

帝辛發了狠,辛城內外,官員加上貴族,幾乎被換掉了九成九,只有寥寥數人,得以繼續留在辛城。

辛城御史就是運氣好,因為獻上陰陽孕道經有功,再加上內城大夫叛族是他查出來的,這才得以繼續留在辛城,否則他也要被調走。

時隔數月,辛城內外貴族已經全都換了一遍。

可用心觀察之後就能發現,人確實是換了,可貴族還是那些貴族。

統治辛城的,依舊是那些貴族,只不過是換了一批人而已。

為了平息帝辛的怒火,各方諸侯聽從了他的命令,紛紛將自己遠在辛城的族人召回。

可他們畢竟在辛城經營多年,闖下了不小的基業,豈能就此捨棄,便宜外人。

是故,召回這批族人後,各方諸侯又重新換了一批族人過來,以接管原先那批族人的產業。

但這一來二去,他們隱匿的地盤沒了,白白便宜了帝辛。

而帝辛得了好處,也不好繼續死揪著辛城之事不放。

於是,內城大夫叛族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沒有牽連到任何勢力。

如今回過頭來再看辛城之事,不難發現,帝辛才是最大的贏家。

幾乎沒有付出任何的代價,就削弱了各方諸侯在辛城的實力,並收回大量的封地。

接下來,等他的兒子趕到辛城,面對實力被削弱至冰點的各國貴族,自然就能輕易的掌握住局勢。

帝辛的兒子只要趕到辛城,就能掌握最大的權利與最大的封地,如此一來,辛城之中還有誰能與他抗衡?

這件事整體看下來,很像是帝辛在自導自演,故意找個理由削弱城內貴族的實力,好為自己的兒子掌權掃平障礙。

當然,這只是猜測,雖然很多人都猜到了,但沒有證據的事,沒人敢亂說的。

……

御史宴請各國貴族,沒人不給面子,宴會還沒開始,各國貴族便早早的趕來了。

誠然,辛城的貴族依舊還是那些貴族,但因為人被換了一遍的緣故,格局還是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如一些大國,以前對辛城不是很重視,所以只派了些不受重視的旁系族人過來,以至於在辛城地位不高,甚至還不如一些小國。

可最近不知怎的,這些大國突然對辛城重視起來,竟是派遣嫡子趕來辛城。

這下好了,因為諸侯嫡子到來的緣故,這些本來不怎麼強的貴族,一躍成為辛城頂級勢力。

辛城的格局,就是因為這一部分擁有特殊身份的貴族的到來,而悄無聲息的發生了變化。

“宴會怎麼還沒開始?”

各國貴族來的有一會兒,可宴會還沒開始,一身穿赤袍,表面繡有鳳凰神紋的貴族青年,有些不耐煩的抱怨道。

“據說御史在會客,所以耽誤了點時間.”

有別的貴族青年回應道。

“什麼客人這麼重要,能讓御史把我們晾在這裡?”

赤袍青年更加不滿了,覺得自己受到了輕視。

以他的身份,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人捧著,這還是第一次被人如此輕慢。

“據說是一位國君,為炎帝后裔,身份貴不可言.”

一訊息靈通的貴族說道。

“什麼狗屁貴不可言,我周國一野人罷了.”

“也不知道他得了什麼奇遇,竟然被大王看中,直接翻了身。

不過,野人就是野人,不通禮數,膽敢讓我們這些人在這裡等他.”

赤袍青年,也就是周國貴族,聽到炎帝后裔,新任國君這兩個詞後,立即就猜到來人是誰了。

辛城本地,只有一個國君,那就是他周國野人出身的姜黎。

因此,他言語間多有不屑。

周國野人,那不就是他周國的奴隸嗎,就是封君了又如何,也改變不了姜黎曾在周國為奴的事實,所以面對姜黎,這個周國貴族有種天然的優越感。

“我周國與大商不同,在我周國,野人就是野人,國人就是國人,雙方之間存有不可跨越的天塹,野人絕無成為國人的可能.”

“要是在我周國,他姜黎只能當一輩子的野人,運氣好,說不定會被收為奴隸,但永遠也沒可能翻身.”

“只不過他運氣好,抓住機會逃到了大商,這才逆天改命,不然哪有今日的風光.”

說起姜黎,這個周國貴族突然談起了周國的制度,語氣炫耀的朝附近的貴族說道。

他的這番話,若是落入姜黎的耳中,只會惹得他恥笑。

但落在附近貴族的耳中,他們卻覺得這套制度先進無比,內心頗為贊同。

只能說立場不同,作為世代傳承的貴族,他們肯定希望自己,乃至自己的後裔,永遠都是統治者。

所以周國這套把人分為三六九等,貴族永遠是貴族,野人永遠是野人的制度,很合他們的心意與利益,自然能獲得他們的認同。

反倒是姜黎,雖然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不短了,但三觀還沒被完全同化,依舊堅信人人平等,對周國這套給人分等級的制度,自然看不上。

但不得不承認,周國的這套制度,在這個時代極為先進,完全符合社會的需求,無怪乎周國能發展成最強的諸侯。

“來,我與你們詳細說說我周國的制度,核心在於禮樂二字.”

見眾人露出感興趣的神色,周國貴族青年忍不住面色一喜,向他們詳細解釋起周國的先進位制度。

他來辛城是有目的的,而向其餘諸侯後裔宣傳週國的制度,就是他的目的。

周國的這套制度,雖然很符合社會的需求,但它也確確實實的,是在與帝辛對著幹。

眾所周知,大商是有任用奴隸為官的傳統的。

尤其是如今,為了打壓大貴族,帝辛更是把這一傳統發揮到了極致,不僅任用本國的奴隸,還任用其餘國家的逃奴。

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奴隸,從諸侯國逃往大商。

而此舉,無疑觸犯了其餘諸侯的利益。

周國察覺到天下諸侯對帝辛的不滿,覺得機會來了,便在這個時候宣傳自己的制度,目的,就是為了和別的諸侯聯合起來。

只要有諸侯國用了他周國的制度,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其同盟,並走向大商的對立面。

一兩個諸侯聯合起來沒什麼,可要是幾十上百個諸侯結成同盟,那推翻大商的日子就不遠了。

周國的發展已經到頂了,想要繼續變強,唯有取大商而代之。

從姬昌的父親季歷起,周國就有了取代大商的心思。

為此,季歷還試探過大商,可惜他的用意被帝辛的爺爺商王文丁識破,以至於被其所殺。

帝文丁時代,大商還很強大,可大商傳到帝辛手中,已經是風雨飄搖了。

所以,老實多年的周國,再次變得蠢蠢欲動。

宣傳自己的制度,與其餘的諸侯成為利益共同體,以孤立大商,就是周國對付大商的手段。

……

就在各國貴族等候御史的時候,他正在客房接見匆匆趕來的姜黎。

“御史,這是天相丹,可助人凝聚法相,算是我的小小心意,還請御史收下.”

姜黎取出事先準備好的天相丹,遞給面前的辛城御史。

天相丹,二品丹藥,服用之後可助七境返祖的修士凝聚法相,以突破至八境法相之境。

“既是你的心意,那我就不客氣了.”

辛城御史也沒客氣,有些驚喜的收下了天相丹。

他如今正是七境巔峰的修為,天相丹可以說是他最需要的丹藥了,能助他突破至下一境。

因此,他並沒有假惺惺的拒絕。

說實話,辛城御史也沒有想到姜黎能走到今天。

他當日提攜姜黎,也不過是想討好申道人。

誰又能想到,因為當日隨手為之的討好之舉,今日竟會給他帶來如此大的回報。

天相丹雖然珍貴,但以辛城御史的家底還是買得起的。

可姜黎送給他的,卻是七丹紋的天相丹,這就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傾家蕩產也未必能買得起。

可以說,提攜姜黎,是辛城御史目前為止,做的最正確的事了。

“能幫到御史就好.”

辛城御史對姜黎有提攜之恩,姜黎早就想報答他了。

是故,在得知自己將要前往辛城後,他特意用歸墟神鐵,在歸墟與人交易了一枚能助御史突破的天相丹。

除此之外,姜黎還給寅虎父子準備了一份禮物,可惜他來晚了。

這兩人早就被調離辛城,前往別的地方任職去了。

“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也該出席了.”

與姜黎寒暄了一會,辛城御史看了看天色,起身邀請他一同前往前面的宴會。

“那就去看看各國貴族,聽說這次來了幾個了不得的人物.”

想到先前聽到的傳言,姜黎與辛城御史一併朝前方走去。

“確實了不得,西伯侯這次,竟然派了兩個嫡子過來,你要小心了,我估計他們就是衝著伱來的.”

辛城御史邊走,邊向姜黎介紹這次趕來辛城的貴族的來歷。

他著重點出了幾個貴族,都是諸侯的子嗣,來頭甚大。

“西伯侯的嫡子,那就更要好好見識了.”

姜黎聽到西伯侯的嫡子到了,不由來了興趣。

此界雖不是封神世界,但局勢卻極為相似,因此,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大商將會被周國推翻。

而推翻大商的,正是西伯侯的嫡次子姬發。

“來的是仲發與管叔鮮,為西伯侯的嫡次子與嫡三子.”

“管叔鮮倒還好,那仲發你一定要小心,其初生之時,有鳳凰落於西岐,實乃天生神人.”

見姜黎沒把兩人放在心上,辛城御史強調道。

接著,他又向姜黎介紹了一下西伯侯的一眾子嗣。

西伯侯有嫡子十人,庶子八人。

其中最優秀的有三人,即嫡長子伯邑考,嫡次子姬仲發,嫡四子姬叔旦。

“兒子太優秀了,也不見得是好事,周國向來是立嫡立長,伯邑考為嫡長子,早早的就被定為世子,未來要繼承周侯的爵位.”

“但二子姬發天生神人,天賦才情都是一等一的,周國四方,皆在傳唱他的賢德.”

“為防二子爭位,削弱周國的實力,西伯侯就把二子送到墜星域,讓他在此地建立一番事業.”

辛城御史對周國的情況似乎極為了解,也不知是不是帝辛特意告訴他的,總之他說起來頭頭是道,連一些周國隱秘都能說上一二。

別看後來繼承姬昌位置的,是姬發,可那是在伯邑考去世的情況下。

伯邑考才是嫡長子,按照周國的制度,只要他一日不死,那周侯的爵位,就永遠落不到姬發的頭上。

兩人說話間,已經到了前廳。

此時宴會雖未開始,但趕來的貴族卻都聚在一起,正圍繞著兩個身穿赤袍,繡有鳳凰神紋的青年,面色激動的談論著。

看眾人的模樣,對那較為年長的赤袍青年極為佩服,隱隱有以其為首的趨勢。

“這兩人,就是仲發與管叔鮮了.”

辛城御史小聲說道。

姜黎聞言望去,直接忽視了管叔鮮,看向了正在侃侃而談的姬發。

那是一個英偉的青年,姿儀如鳳,頭戴玉冠,腰間佩玉,其身挺拔如松,一舉一動都極為講究,堪稱貴族的楷模。

說話間,更有一種領袖的氣息撲面而來,使人忍不住心生嚮往。

姬發,此人就是姬發,未來的天下共主,武王姬發!

只一眼,姜黎就認出了姬發,同時,姬發也注意到了姜黎。

兩者皆是覺醒了鳳凰血脈,在見面的瞬間,彼此就先生出了感應。

不同的是,姜黎覺醒的是先天五德鳳凰血脈。

姬發覺醒的,是先天火鳳凰血脈。

這也是一種強大的先天血脈,雖不如姜黎,但也要勝過姜堰。

姬發降生之時,能引鳳凰降臨,可見他血脈之強。

看到姜黎走來,姬發揮了揮手,讓眾人讓開一條道路,遂徑直走到姜黎面前,朝他抱拳道:“黃帝后裔,周國姬發,見過黎君.”

“炎帝后裔,黎國姜黎,見過公子發.”

姜黎回了一禮。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權力巔峰從鎮長開始

流年似水D

不要惹瑪麗,否則會變得不幸

喜歡珙桐

民間靈異短篇故事

人生很短

玄幻:是善是惡

自信的梅花鹿

仙元神尊

神楚凌雲

大漢:開局救公主,我被封巴蜀

男波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