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顧名思義,位於隴山以西。此地山高林險,便於潛伏隱蔽,乃兵家必爭之地。

女帝蓄養的私軍偽裝成村民,就散佈在隴西山野各處。

隴西往東數百里,就是京城長安。若東北方的北海叛軍大舉南下,攻襲長安,這支親軍能借助隴山之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出,半道截擊敵軍,打個措手不及。

隴西之南,還有一座山脈,叫武山,跟隴山相比,充其量只是小土丘,算不上險峻地形。

早些年,春秋動盪混戰,武山曾是一夥匪盜的據點,他們在此安營紮寨,打家劫舍。北唐橫掃六國後,這群匪盜被剿除,武山山頭隨之被荒廢。

局勢安穩後,由於鬧過匪患,平民百姓都不願住進武山,乃至前往南方的隴西人,心裡猶有陰影,也不願從此地路過。

故而無人知曉,在兩個月前,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衛隊潛進武山,約有三四千人,在曾經的匪盜營寨裡蟄居下來。

這支衛隊整日潛藏不出,除了少數採購物資的親信,幾乎無人露頭下山,意圖隱晦難明。

他們的首領,是一個肥胖如豬的中年人,名叫高瞻。

難以想象,在京城享盡錦衣玉食的庸王,如今會落草為寇,藏匿在舊日的土匪老巢裡。

當初,高瞻剛逃出京城,任真便血洗朝臣,令女帝驚慌失措。無奈之下,她採納元本溪的建議,把這樁命案嫁禍在高瞻頭上,聲稱是他妖言惑眾,擾亂民心。

高瞻收到朝中密報後,立即通知南溪山,只留下部分茶農,蓄養的大部分死士火速撤離,隨他來到這座武山避難。

雖是倉皇之舉,高瞻行事縝密沉穩,絕不像演給世人看的那樣憨傻,他選擇武山落腳,自有其用意。

為防不測,他跟北海老家暗中通氣,保持密切聯絡,早就根據蛛絲馬跡,猜出女帝私養親軍的行跡。隴西靠近京城,戰略意義重大,很有可能,那支親軍就潛伏在此地。

所以,眼看北海即將趁亂起兵,大戰將至,他沒有率領死士逃亡北海,而是來到隴西邊緣,藏到那支親軍的背後,耐心等候戰機。

敏銳的嗅覺告訴他,武山這處小地方,看似不起眼,將來肯定會爆發一場大戰,足以影響全域性。

前不久,朝廷主力南下後,北海方面主動派來信使,告訴他會有一支奇兵北上,跟他匯合一處,偷襲剿滅女帝的私軍。

信使所說的那支兵馬,就是王桀所率的幽州衛。按照王桀最新發來的軍報,他們即將到達武山。

確認時間後,高瞻父子不敢拖延,立即命令手下收拾行囊,將事先為王桀籌措好的糧草裝上車,準備合兵進擊。

此時,他們收拾妥當,正潛伏在山間密林裡,等候王桀的到來。

數月清苦度日,世子高基消瘦不少,他父親的一身贅肉卻絲毫未減,反倒顯得更富態了。

高基倚在一株大樹下,嘴裡叼著草杆,目光則盯著遠方山下的大路,“爹,我還是覺得這事不靠譜……”

庸王高瞻帶著斗笠,靠在旁邊閉目養神,悠然道:“待會兒動手的又不是你,你就甭操這些閒心了,安安穩穩地當你的少主吧!”

高基聞言,瞥一眼父親下巴耷拉著的贅肉,有些不安,“憑咱們這點人,真能鬥得過他們?王桀不是說了麼,他們足足有五萬精兵!”

高瞻表情波瀾不驚,答道:“五萬又如何?擒賊先擒王,只要我出手,把樓鶴那小子殺了,軍心立時渙散,誰還敢跟咱們為敵?”

聽這對父子的話意,要跟那五萬人合併是不假,卻並非聽樓鶴和王桀調遣,而是想取而代之,將他們一口吞併。

如此來看,他們藏在這裡,是要伏擊王桀所部。

高基嘿嘿一笑,“這倒是。休說樓鶴王桀之輩,就算是八……”

話沒說完,高瞻陡然睜眼,狠狠一瞪。高基明白他的意思,嘆息道:“咱們被軟禁在長安,一直裝傻裝孫子,沒能攢下家底,事到臨頭,也只能全靠你了。”

高瞻沒投靠北海,是很明智之舉。這些年,他羈留京城,無法控制北海祖地,雖然都姓高,都是正統皇家血脈,但說白了,只能算是盟友,他並不是北海的主人。

手裡沒兵,腰桿子就不硬,如果他去北海避難,就屬於寄人籬下,看人臉色行事,最多被人當成號召伐武的大旗,不可能獲得實權。細想起來,其實跟在京城無異。

他胸藏野心,覬覦天下,豈會甘心俯首稱臣,所以才藏在這裡,打算先把王桀的兵馬奪下,作為積蓄實力的第一步。

見兒子面露沮喪,他拍拍肩膀,鼓勵道:“這麼多年都熬過來了,還有啥好怕的?有我在,這就足夠了!”

他微微一笑,眼神桀驁,透著強大的自信,跟以前判若兩人。

忽然,他臉上笑意驟散,起身凝望著北方,如臨大敵。

高基見他反應激烈,不由問道:“怎麼了?”

高瞻眼眸眯成一線,表情變幻不定,“北方有兵馬趕來。”

以他現在的境界,感知力非常強大,能捕捉到數里之外的氣機波動,自然能發現,那一道道氣息正在朝自己趕來。

高基大驚,連忙起身,“從北方來?難道是武氏的親軍有所察覺,前來圍剿咱們?”

如今這時節,北唐境內缺兵少將,有兵馬從北方來,極可能是那支親軍出動。高基整日擔驚受怕,難免會以為,對方是衝自己而來。

高瞻繼續感知著,神情愈發凝重,“讓兄弟們藏好,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露面!”

他躲在暗處,很容易感知到那支軍隊,對方大概也有人在感知此處,他們一旦暴露,戰鬥在所難免。憑手頭這點兵力,他看不到獲勝的希望。

高基傳完軍令,緊張地問道:“怎麼樣?究竟是誰的兵馬?”

高瞻皺眉,感知片刻,不禁倒吸一口冷氣,“怎麼會……是他!”

他不敢相信,坐鎮京城的蕭鐵傘,竟會領兵來到這裡。鐵傘出馬,如果真是衝他而來,那麼,麻煩就大了。

高基不明所以,急得直跳腳。

高瞻確認感知無誤後,坐回石頭上,額頭滲出汗珠,“難道我們暴露了?不可能啊……”

他困惑不解。

高基坐立不安,如驚弓之鳥,焦急地看著父親,催促道:“到底該怎麼辦?你趕緊發話啊,等到敵軍趕來,咱們想跑都跑不了!”

隴西親軍有數萬人,而他們父子只有三千死士,根本不夠對方塞牙縫,更別說拼命。雙方一旦相遇,他們只有逃命的份兒。

高瞻坐在那裡,沒有要逃的意思,還在盤桓猶豫,“要是抓咱們,只需出動親軍就行,沒必要勞駕蕭鐵傘親臨。能讓他放著京城和女人不守,我有這麼大的面子嗎?”

他隱隱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同尋常。

“不對,這應該是場意外。如果親軍南下作戰,必須要取道武山,很可能他只是路過。而我們的位置隱蔽,跟大路也有一段距離,只要別自亂陣腳,就不會被他們察覺。”

他臨危不亂,分析著其中的可能性,迅速決定按兵不動。

這時候如果撤退,反而更容易暴露蹤跡,引蕭鐵傘來追殺。

他捋著稀疏鬍鬚,想著其中關節,手忽然一顫,瞳孔裡寒光綻放。

“糟了!王桀也正在趕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直播野史,老祖宗們線上破防

木語豐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