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很重要。

不同方向,代表不同選擇,對應的是不同命運,得到的是不同結果。

在這場邙山伏擊戰中,王桀沒選擇留在西北角,而是一路向北,準備奇襲女帝的親軍。在北方等待著他的,會是意想不到的命運。

當他離開後不久,陳慶之從西北角衝殺出來,拼死擺脫後方唐軍的追擊。他急需要做的,也是關於方向的選擇。

狼狽逃竄出百里後,南晉敗軍在某處平原歇腳,就地盤點整頓人馬。

此時,陳慶之渾身浴血,正半跪在草地上,手裡拿著毛巾,一邊替心愛的駿馬擦拭傷口,一邊聽取心腹副將的彙報。

“七千白袍衛,一千八百餘人陣亡,兩千三百人負傷。三十萬大軍,如今只有……三萬人隨咱們突圍。”

那名副將眼眸通紅,緊攥拳頭,沒再說下去。

聽到三十萬這個數字,陳慶之拿毛巾的手猝然一顫,旋即恢復穩定,繼續耐心地擦拭坐騎。

周圍將領都垂下腦袋,為戰死的眾多同袍默哀。

氣氛沉痛而壓抑。

來時三十萬,走時僅三萬,對比差距太過懸殊,這是一場慘不忍睹的敗仗。即便到現在,在場很多人依然不敢相信,戰無不勝的白袍軍神,也會遭遇如此慘痛的敗績。

陳慶之把主力軍全押上,志在必得,沒想到卻一敗塗地,這樣的結果,讓倖存的將士們無法接受,更不知該如何面對江南父老。

覆水難收,此戰會成為他們刻骨銘心的恥辱。

他們情緒低沉,將陳慶之圍在中央,等候主將安排。

三萬敗軍落荒而逃,此時已深入北唐腹地,遠離南方戰場。該如何撤退,該退往何方,都是擺在面前的難題。

兩界山以北,到處是遼闊平原,這三萬人南歸途中,極容易暴露行蹤。而且,唐軍知道陳慶之往西北方向突圍,必會嚴密封鎖北境,派兵搜尋他的蹤跡。

一旦被發現,到時再次陷入重圍,憑這些殘兵敗將,插翅難逃。

見陳慶之只顧照料戰馬,一直沉默不言,那名副將終於按捺不住,行禮說道:“大帥,咱們該如何南歸,請您示下。”

其他人同樣頷首請令。

陳慶之手上忙活著,沒有回頭,問道:“諸位想撤往何處?”

撤退的方向至關重要。一旦把路線定下來,就算碰到刀山火海,也無法再回頭,只能硬著頭皮闖到底。

副將轉身,環顧其他人一眼,帶頭髮言道:“以末將愚見,咱們傾巢而出,如今既已戰敗,敵軍必會燒燬咱們的軍營,廬江斷然回不去了。為今之計,只能放棄中路攻勢。”

中路軍都沒了,還哪來的中路攻勢。

旁邊有人說道:“不錯。根據先前軍報,下路的趙闊將軍攻城拔寨,來勢迅猛,位置比上路更靠北。咱們如果去投奔他,路程會更近一些。”

此言一出,得到不少人贊同。

然而,又有人皺眉說道:“咱們這麼想,以敵軍蔡酒詩的智謀,未必會考慮不到。很可能,他就守在半路上,等著咱們自投羅網。或許應該反其道行之,改投上路的白將軍。”

剛才那人心有不甘,微嘲道:“你該不會被敵人殺破膽子了吧?捨近求遠,路途拉長,遇襲的風險只會更大!”

淪落至此,大家心情都很煩躁,兩撥人迅速爭吵起來,莫衷一是。

陳慶之則靜立在那裡,以手輕捋著馬鬃,有些失神。

那名副將見狀,乾咳一聲,示意大家肅靜,走上前說道:“末將認為,眼前形勢急迫,無論選擇哪條線路撤退,都應該當機立斷,否則,等敵軍佈置妥當,再想殺回去會更困難!”

兵貴神速,越是危急時刻,越猶豫不得,必須快刀斬亂麻。

陳白袍乃一代名將,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看他此刻的表現,分明是舉棋不定,心裡還在權衡局勢。

聽到這人的規勸,他這才回過神來,轉身看向眾將領。

“你們的看法,我都知道了。剛才我在想,是不是還有第三條路可走?”

眾人俱是一凜。

眼下,北唐境內只剩兩支晉軍,哪還有第三種選擇?難不成主帥是想直接撤回江南?

他們盯著陳慶之,疑惑不解。

陳慶之微微思索,然後說道:“既然咱們孤軍深入,殺到北唐腹地,那麼,何不放手一搏,繼續北上,直搗黃龍?”

眾人聞言,震驚之情溢於言表。

原來他沒打算撤退,竟然還想趁勢進攻!

陳慶之看著他們的驚愕神情,並沒急於解釋,而是吩咐道:“取地圖來。”

兩名部下立即拿出地圖,各抻一角,在眾將面前展開。

陳慶之走到地圖前,伸手圈出其中一處,眯眼說道:“如果我的判斷沒錯,現在咱們應該是在此處。”

眾將都湊上前。

“你們看,只要咱們膽大一些,改往東北方向前進,那麼,整整上千裡內都沒有堅城關隘,可以暢通無阻。而北唐的主要戰力,都被派上前線,腹地正是空虛之時!”

他用手一拍圖上的大片土地,神采飛揚。

“更何況,大家滿腦子都想著逃跑,敵方換位思考,也會想當然地認為,咱們一定往南撤退,絕對想不到,咱們會勇往直前,險中求勝!”

說這話時,他伸出手指,從當前位置開始,一路朝北劃線。

眾人緊盯著那根手指,心臟砰砰直跳。他的話說完了,手指也停下來,最終定格在圖中某處。

看著上面標註的倆字,他們的目光狠狠一顫。

長安!

陳慶之是想奇襲千里,直取長安!

孤注一擲,他的野心太大了。

場間鴉雀無聲,大家都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陳慶之沒再看地圖,侃侃而談,“剛才你們爭論時,我就是在考慮這條路線。只要咱們足夠果斷,星夜兼程,就一定能神兵天降,將北唐的君臣們扼殺在睡夢裡!”

“這……”

眾人神色猶疑,都不知該說啥好。

這個想法實在太瘋狂,完全是在搏命。稍有差池,被北唐察覺,他們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絕境,到時八面皆敵,那將是真正的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能想出如此奇謀,可謂藝高人膽大。

陳慶之看出他們的膽怯,面色從容,微笑道:“關於糧草問題,我剛才計算過,問題不大,咱們還可以沿途搶掠。至於戰鬥力,那就更不成問題了。”

無人出聲應答。

陳慶之負手,淡淡說道:“穿著白袍的人,我希望,你們還記得自己揹負的榮耀。如果真被殺破膽,做不到這點,那還不如跟一千八百位弟兄一樣,永遠留在邙山。最起碼,他們的腰桿子夠硬!”

他的話音很輕,落在眾人耳中,卻如驚雷炸裂,震懾心魄。

許多白袍軍士虎軀一顫,陡然挺起腰桿子。

對啊,咱們可是讓天下人聞風喪膽的白袍軍啊!

咱們馳騁疆場,戰無不勝,譜寫過無數看似不可能的神話!

咱們怕過誰!

就在這一瞬間,無數人下定了決心。

陳慶之回頭瞥視,面無表情,這在其他人看來,更像是透著一股輕蔑意味。

來自王者的蔑視。

“至於沒穿白袍的人,我很想知道,你們是否有資格羨慕這身白袍?你們又憑什麼配得上加入白袍軍,配得上跟我並肩,閃耀在後世千百年的史冊裡!”

其他人心潮澎湃,血脈賁張。

大好南晉兒郎,誰不想追隨那一襲白袍,躍馬揚鞭,氣吞山河。

而此時,陳白袍說了,你們配嗎?

你們連追隨我的膽量都沒有,還有何資格成為傳奇?

眾目睽睽下,陳慶之縱身上馬,最後說道:“此去賓士千里,陳慶之無以為報。一戰功成,千載英名,我與諸君共享這身白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無仙

雨專晴

紛擾年間鴛鴦劍

雲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