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給你一個家”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件小時候的糗事,當然那時候可不認為是糗事哦!要不早就把糗事扼殺在搖籃裡了,也就不會發生接下來的事了。

可能那時太傻太天真了吧!

感覺小鳥是一個多麼可愛,多麼有趣,多麼萌的小動物啊,怎能沒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家”呢!

也不知道當時是咋想的?

給小鳥們建個“房子”。這是孩童時期我和弟弟以及表妹的一個不切實際,與現實自然規律相違背的想法,當時感覺這個想法是多麼的完美,多麼的友好。

現在想起來就有多麼的荒謬,多麼的傻啊!

天晴得像一張藍紙,幾片薄薄的白雲,像被陽光曬化了似的,隨風緩緩浮游著。

正是外出“遊玩”的好天氣,我和弟弟以及表妹耐不住連雨天的孤寂,帶著滿臉的笑容,一蹦一跳,一前一後的,和滿臉皺紋,和藹可親,身體健康,步伐矯健的奶奶到莊稼地裡“幹活”。

我和弟弟以及表妹打著幫忙的幌子,到莊稼地裡玩耍,奶奶順著銀鈴般的笑聲朝我們看過來,無奈的笑了笑,繼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著手中的活,並和藹的笑著說到小心點,別摔著,累了就到那塊石頭上歇歇。

順著奶奶的手勢所指的方向,我們果然看到了一大塊石頭。

那石塊最高的地方得有1米多高,寬得2、3米,它周圍的二分之一和莊稼地相連,我們的安全是可以保障的。

後來聽爺爺說起過那塊石頭,爺爺說他們小時候就在那裡和一個隊的小夥伴幹活,天黑了來不及回家,就和小夥伴坐在那裡暢想未來,時不時的抬頭看看湛藍天空中的星星。

可能這塊石頭存在的時間要比這久的久,久到它已無稜無角,上面留下了風風雨雨侵蝕的痕跡。

這石塊,我們發現的不僅僅是塊石頭,更是我們快樂的來源。

我們躺在石塊上聽微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聽昆蟲“吱吱”聲,聽鳥“喳喳喳”……,不一會兒一隻棕中帶著幾道白,且嘴角上有兩個米粒般大小的黃色的面板的可愛的小鳥,撲騰撲騰的來到了我們身旁。

聽說黃色的面板是幼鳥的特徵,成鳥就沒有這種特徵了。

我們就突發奇想的想給這小鳥建一個漂亮的“家”。

小鳥究竟會不會住我們誰也沒有考慮,當時的我們是非常期待有鳥住的,之後的一段時間我們又來了一次,不僅沒有小鳥在,它們的“家”也已被風雨摧毀,只剩下幾個“柱子”在風中搖擺著。

但是給小鳥建“家”是我們都有的信心。我們分工明確,我去找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弟弟去找幾個“房柱子”,表妹去找些雜草當作屋頂。

小時候的行動速度那真叫一個快啊!我在石塊緊靠邊的地方找到了一個缺口處,這個缺口處還有一個向西延伸的小洞,我想著在這裡很好三面擋風遮雨,就算下雨了還能有個水簾洞,簡直完美。弟弟和表妹從不同方向邁著歡快的步伐,抱著所需的東西朝我這邊跑來。我們先用弟弟抱來的“房柱子”——其實就是幾根比較粗的雜草,它的莖比它的莖比較粗長。我們把它杵地上,奈何就算沒有風它也杵不住,這可難不倒愛動腦筋的我們,我們選擇往這缺口處填土。沒有工具的我們就用自己的小爪爪刨土。

土有些硬,刨了半天才弄了兩捧,後來我們就找了塊鋒利的小石塊刨土,這就比用可憐的爪爪快多了,不一會就夠用的了。我們又一捧一捧的捧回到缺口處。土又太鬆了,我們又在頂上跳了跳,硬度剛好,四個角杵上“房柱子”首次大功告成。接著奮戰“牆面”和“屋頂”,之前計劃蓋兩層,我們又在原來的“房柱子”中間加了幾個“橫柱子”。“房柱子”還算比較順利的,可是橫著如何加呢,如果有繩子的話,我們還可以綁起來,對於身邊沒有任何輔助工具的我們來說太難了。

糾結了一會,我和表妹都有了動搖的心——要不就放棄給小鳥建“家”吧!可是弟弟不願意啊,他就要給可愛的小鳥一個獨一無二的“家”。我們就剪刀石頭布來決定吧!如果我和表妹贏了就放棄建“家”,如果弟弟贏了就繼續建“家”。結果我和表妹贏了,但弟弟並沒有像原先說好的那樣放棄建“家”,左一個好姐姐們,右一個好姐姐們,叫的那叫一個甜呀,如嘴巴上摸了蜜似的。

我和表妹只好默默點點頭,在那一瞬間弟弟高興的在原地跳了起來“姐姐們最好了”,我和表妹相視一笑。表妹突然想到“姥姥應該會知道怎麼辦”,“是嘞”我隨即附和道“奶奶懂得比我們多,我們去問奶奶吧”,我們就把剛剛的情況大體的給奶奶描述了一下。奶奶無奈且微笑著說“你們可以試試雜草,有的雜草比繩子還結實呢!就要看看你們能不能找的到了”

我們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就飛快的轉身離開了,分別去找雜草,看看究竟哪類更適合。幾分鐘過去了,我們從不同方向帶著“戰利品”——雜草,向石塊這裡飛奔過來,跑了滿頭的汗,那汗也顧不上擦掉,一滴一滴的往下流,浸溼了泥土,形成了“黃豆”。我們都不謀而合的選擇了牽牛花秧,當時的我是那麼想的:牽牛花的秧又細又長,綁東西很是合適,且開著漂亮的紫色的夕顏花,做個修飾的花也是很好的,哪考慮到它究竟結不結實,凋不凋謝。事實證明它很好用,不一會我們就繫結了二層以及屋頂的“柱子”。

接下來 ,我們就在四周圍上了雜草,密不透風,我們又去周圍採了些花,作為裝飾品,很是完美,終於大功告成了。時間過的真快,到了回家的時間。我們依依不捨的和這“溫馨的家”告別了,我們還很天真的,想著下次再來的時候,會有小鳥在這裡住。小孩就是小孩,想法有些天真。

身在曹營心在漢。我們在家裡玩耍,仍然會想起那個“家”。它是不是已經是好幾個小鳥的家了。

長大了才知道鳥兒是不會來的,現在想想小時候的自己有些傻傻的。

幾天之後,終於可以去看“家”了,激動的我們拔腿就跑,一直跑到目的地才停下來。眼前並不是一副溫馨的畫面,而是一片狼藉,慘不忍睹啊!“家”僅僅只剩下了幾根“柱子”在風中搖擺,柱子上僅剩的“繩”也已乾枯,漂亮的花朵也只剩下了乾枯的花柄。那時的我們傷心極了,我們給鳥兒建的“家”,經過風雨的摧殘就那麼沒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徒兒十八歲,下山即無敵

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