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填飽肚子之後,大軍沿著古道開始向山區挺進。

如今正值盛夏,伏牛山草木蔥籠,生機勃發,風光殊美,跟李睿南下時的風景迥然不同。

只是,這勃勃生機中卻透著掩蓋不住的死氣。大軍一路前行,不時可以看倒僵臥在路邊的死屍,有些蜷曲成一團腫脹青白,可能是被暴雨奪去了生命;有些面色青黑,牙縫間滿是草根,應該是吃了帶有劇毒的草根中毒身亡的;有的仰面躺在地上,整個人都餓得脫了形,全身上下幾乎找不著一絲肉,活脫脫的就像是一具骷髏表面黏著一張人皮。有些大樹上掛滿了屍體,男女老幼都有,都是在絕望之下全家上吊尋求解脫的。這悲慘的一幕幕看得司馬詮面色慘白,渾身都在發抖,雙目無神,喃喃自語:“怎會如此?怎會如此?十幾年前大晉還國泰民安,海晏河清,怎麼短短十幾年就變成這樣了?”

李睿一如既往的毒舌:“那就要問問你那些叔叔、伯伯都幹了些什麼好事了!太子殿下,現在你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解,如此悲慘,甚至比這更悲慘的事情在如今的北中國比比皆是,不親眼看看,你永遠不知道你們司馬家造了多大的孽!”

他說得一點都沒錯,發生在宛洛古道上的悲慘畫面如今正在整個北中國頻繁地上演著。

早在今年春天,尤其是在寧平城之戰之後,北中國的漢人都知道大晉是徹底沒希望了,繼續留在北方可能會面臨滅頂之災。恐慌和絕望在整個北方蔓延開來,大家紛紛收拾東西,踏上了逃亡之旅,試圖搶在滅頂之災降臨之前逃到尚未被胡人控制、尚未被戰亂波及的地方去,以保全性命。

規模空前的大移民或者說大逃亡就此拉開了序幕,歷史書上將這一事件稱為“永嘉南渡”。

不要一聽說永嘉南渡就認為大傢伙都是往南跑,事實上,在永夜將至之際,北方漢人是本著就近的原則分好幾個方向逃亡的。

山東、河南的漢人首選的逃亡方向自然是南邊。一來南方尚未遭到胡蘿蔔素入侵,經濟條件尚可,二來司馬睿在王敦、王導等人的鼎力相助之下已經在江東站穩了腳跟,一個新政權的雛形已經顯現出來了,而這些都像黑夜中的燈塔發出的燈光一樣吸引著北方漢人,他們成千上萬,或騎馬或乘車或步行,艱難地往南方走去。

河北、山西的漢人大多選擇一路向北,先去投奔幽州王浚和晉陽劉琨,在華北,就剩下這兩家還認西晉這塊牌子了。一時間,王浚和劉琨驚喜地發現前來投奔的人不計其數,都不用去請了,呆在家裡就有大量人才絡繹不絕的上門拜訪,把門檻都給踩進地心裡了!

然而,他們也只是過路財神,空歡喜一場。抵達晉陽、幽州的漢人,絕大多數都不會選擇留下,而是繼續向北走。沒辦法,王浚、劉琨身上世家子弟的臭毛病實在太多了,值此天崩地裂的鉅變,他們依舊改不了奢靡、貪圖享樂的老毛病,大多數人都看得出他們並不是能夠光復神州、驅逐胡虜的那塊料,留下來非但不會有任何好處,相反還可能有滅頂之災,此時不逃更待何時?

最終,稱雄遼東的慕容鮮卑成了他們理想的投奔物件。

慕容鮮卑是鮮卑這個龐大的族群中一個分支,他們原本是在雲中、九原這一寒外地區討生活的,魏明帝時期,司馬懿領兵征討遼東,慕容鮮卑出兵相助,並且立下戰功,戰後舉族遷到遼東,就此發跡。

在遼東站穩腳跟後,慕容鮮卑開始大力推行漢化,儒家經典成了慕容鮮卑貴族子弟最愛的書籍,兩漢時期世家門閥對子弟的培養模式也被他們照搬了過去。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慕容鮮卑的漢化程度已經相當深了,算是擺脫了蠻夷的身份,在永夜降臨之際成了北方漢人眼中的一座燈塔,呼喚著他們逃離即將被胡虜佔領的家園,逃到遼西去尋找新的家園。

慕容鮮卑成了這場前所未有的大移民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憑藉著過去數十年的積累和源源不斷前來投奔的人口、人才,他們實力激增,即將從一個人畜無害的小可愛變成讓整個東亞為之色變的雄獅。

不過,他們暫時還得先韜光養晦個三四十年,因為屬於他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除了南下、北上之外,還有一條移民路線,那就是西進。選擇這條路線的主要是關中漢人。

曾經無比輝煌的關中在經歷八王內戰、胡人入侵以及連年大旱之後,已經變成了人間地獄,眼看天災越來越嚴重,胡人勢力越來越大,關中漢人不得不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家園,踏上逃亡之旅。由於關中那特殊的地理位置,他們的選擇並不多,往北走就是匈奴漢國的地盤,往南走就是廝殺得最為激烈、情況並沒有比關中好到哪裡去的中原,翻過秦嶺前往四川?不好意思,那裡已經被氐人給佔了。

四面皆敵,大抵就是這樣。

一小部份比較頭鐵的關中漢人選擇了從藍田出發,經過武關,穿越秦嶺和伏牛山山脈,沿著幾百年前秦軍進擊中原的路線穿越秦嶺南麓和伏牛山山脈,進入南陽盆地。至於到了南陽之後應該怎麼辦,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而大多數頭沒那麼鐵的則選擇一路向西,翻過隴山沿著河西走廊一直往西走,前往涼州投奔張氏。

這場大移民————或者說大逃亡規模之大,實屬空前。在歷史上,它持續了整整兩個世紀,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歷史。在北方,這場大移民使得慕容鮮卑實力暴漲,他們像一塊巨大的、乾燥的海綿一樣貪婪地從這場大移民中汲取養份,經過三四十年的經營,一躍成為北方的最強者。當石勒一手建立的後趙政權轟然倒下之後,數十萬鮮卑大軍挾帶著西伯利亞的寒流呼嘯南下,輕而易舉地佔領了整個重新陷入混戰之中的華北,建立了前燕,也拉開了鮮卑與漢民族這兩個強悍的民族長達兩百年戰爭的序幕。在西邊,原本人煙稀少的河西走廊因為百萬難民的湧入而迎來了大發展,農業、手工業、教育、宗教等等,都漸漸興盛起來,在那個黑暗的時代成為鑲嵌在北方天空中的一顆明珠。涼州以其並不算大的體量保全了百萬北方漢人,最後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幾經浮沉後,涼州血脈深深地融入到了整個北方,最終在三個世紀之後開出了最美麗的花。

在南方……

那些揹負著國仇家恨,踏著親人的屍骨和血淚南下的漢家男兒撐起了南中國的天空。北人南下成了影響南朝興衰的關鍵,祖逖北伐時他麾下計程車兵主要來自南下的漢人;淝水之戰,當前秦幾十萬大軍以泰山壓頂之勢壓向江淮,南中國的天都要塌下來了的時候,排成整齊的方陣涉過淝水向前秦軍發動衝鋒的北府軍來自南下的漢人;劉裕南征北戰氣吞萬里如虎,靠的是南下的漢人;蕭齊、蕭梁與北魏對峙拉鋸,靠的是南下的漢人;直到侯景帶領大軍渡江直指建康,南梁方面拿出來的解題方法,依舊了依靠二十年前南下的老將,比如羊侃。

當北方漢人不再南下的時候,南朝的生命基本上就進入倒計時了。

縱觀南朝兩百八十年的歷史,真正不依靠南下的漢人,純粹靠南方的力量與北朝對陣的,只有南陳。當侯景肆虐江東,將南方打成人間地獄之際,是陳霸先拿出了嶺南兩百年的積累,率領五萬大軍帶著五十萬石軍糧翻越大庾嶺挺進江南,充當江東諸將的大奶牛,一舉滅了不可一世的侯景,最後建立南陳,將南北朝的故事延續了下去。如果沒有他率領數萬嶺南子弟翻越大庾嶺的壯舉,南北朝將提前幾十年結束。

沒有這場規模空前絕後的末日大逃亡,中國歷史上會不會有南北朝都不好說。

末日大逃亡不是郊遊踏青,逃亡,說白了就是在與死神賽跑,跑贏了能活下去,跑輸了就得死。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紅色高棉在民眾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強行將城市居民往農村趕,僅僅這麼一個舉動便導致數萬人死在路上,由此可見,在沒有充足準備的情況下,這種大規模、長時間的移民會造成何等可怕的災難。那還是交通、醫學都很發達的二十世紀,而現在是公元四世紀,交通、醫療跟二十世紀一比約等於沒有,逃亡的人數卻是不相上下,甚至猶有過之!

於是,不管是往北、往西還是往南,逃亡的路上都躺滿了死人,有累死的,有病死的,有被強盜殺害的。兩股甚至多股流民之間為了爭奪食物、水源等等資源而展開慘烈的混戰,又或者攜手合作去進攻不肯為他們提供活命糧食的塢堡的情況變得極其普遍,殺戮與被殺戮變得像渴了喝水一樣尋常。

不知道史學家們在大肆讚美這場大移民,聲稱正是這次大移民將北方的技術和人口傳播到了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促進了南方與北方、中部與西部的大融合,讓整個國家迎來了狂飆式發展的時候,可有統計過,在這場末日大逃亡中,有多少無辜平民變成了散佈在原野之上的枯骨?可有統計過,他們流過的血與淚,能灌滿多少條大江,多少條大河?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艦孃的重生提督

洗空歡喜

反派:我攝政王,女帝跪地求饒!

小殭絲丶

歷史直播:開局講解朱棣靖難

愛吃泡椒燉雞的魚

百戰成國

松嶽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