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勝利者因為得意忘形,沒有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去穩住戰俘的軍心,從而被某些別有用心的傢伙抓住破綻煽動戰俘造反,然後被反殺的例子真的是太多了。沒辦法,這年頭可沒有什麼日內瓦公約,戰俘的人身安全是完全得不到保障的,是死是活完全得看勝利者的心情,勝利者心情好,他們就能活命,心情不好,那就只有被築京觀的份了。嚴嶷舊部在晉軍攻擊羯胡的時候很乾脆的選擇袖手旁觀,可不代表他們對西晉的將軍有什麼信任可言,被收繳了武器這後更是一個個驚恐不已,生怕一個不留神厄運便降臨……

他們被西晉那些不做人的、不把他們當人看的將軍坑得太多次了,早就被坑怕了,想讓他們放下心來,可不是靠幾句漂亮話就行了的!

“此次南下,你少不得要跟流民武裝交手,以烏桓突騎的戰鬥力,要擊敗那些流民武裝並不是什麼難事,難的是如何處置被俘虜的流民。”在出發前,北宮靜曾鄭重其事的對他面授機宜,“荊州地區的流民多是從巴蜀、關中逃過來的,能翻越連綿群山、克服無數險阻來到荊州的,都是身體健壯、驍勇善戰之士,差一點的早就死在半路上了。這些流民其實是很好的兵源,如果能將他們招降,再從中優中選優,挑選出數千精兵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是他們飽嘗了離鄉別井之苦,又在荊州遭到官府驅逐甚至屠戮,內心充滿了懷疑和憤怒,想要取得他們的信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睿問:“那我應該怎麼做?”

北宮靜說:“從他們中間挑選武藝最高強的作為你的親兵!”

李睿問:“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北宮靜說:“這樣做的好處有二。第一,你可以得到一批武藝高強的親兵,在戰場上安全更有保障;第二,可以讓那些被俘虜的流民放下心來。”

李睿不明白:“為什麼從他們中間挑選了親兵,可以讓流民放下心來?”

北宮靜說:“很簡單,親兵是一個將領最信任的群體,將領的性命很大程度掌握在親兵手中,你從他們中間挑選親兵,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他們手裡了。親兵也是有親人有朋友的,一個將領為人如何,是否信得過,都會透過他們傳遞到所有流民中間,而這遠比你對著流民說到口乾舌燥要有效得多。”

李睿明白了:“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會輕易相信將軍的保證,但他們會相信自己的親人、朋友向他們所說的一切!”

北宮靜點頭:“是的。這樣做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那就是你也可以透過那些親兵掌握歸附的流民的心理、動向,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將領目中無人,只想聽自己想聽的,看自己想看的,懶得去傾聽底層軍士的聲音,然後他們很快便一一敗亡,死無葬身之地了,你可不要學他們!”

李睿知道自己在帶兵打仗方面是個菜鳥,雖然跟著北宮靜打了不少仗,又跟著北宮純惡補了好一段時間,但菜鳥終究是個菜鳥,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司馬範或許不知道————或者沒興趣知道,但他卻一眼便看出了這近萬流民武裝心中的不安,他很清楚這麼多人心中惴惴不安的後果有多嚴重。這是個野心家多如牛毛的時代,稍稍有點本錢的人都想跳出來搏一把,這支流民武裝裡肯定不缺少這樣的無畏者,若不能迅速安定軍心,被這些不懷好意者暗中一煽動,天知道要生出什麼變故來!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祭出了北宮靜教他的法子,從流民中間招募親兵。

事實證明,這一招是很管用的。長平大戰結束後,白起為什麼能夠輕鬆坑殺趙軍降卒?原因就在於他放出話來要在趙軍降卒中揀選銳卒加入自己的部隊,趙軍降卒得到這個保證後便放下心來,結果等來的卻不是白起的挑選,而是秦軍的屠刀。要知道,長平決戰持續了四十多天,秦趙兩軍在上黨山地殺得兩眼發紅,反覆拉鋸之下血流成河,屍積成山,趙軍固然死傷慘重,秦軍也是死傷過半,這仇恨可太深了,然而在白起放出要從趙軍中間挑選勁卒加入自己的部隊之後,趙軍還是迅速放下了戒心,由此可見這一招殺傷力有多強!

跟秦軍有著血海深仇的趙軍都無法抗拒的誘惑,這些跟晉軍沒多少仇恨的流民自然也抗拒不了,立馬就按李睿說的分成百人一隊,百人中自認為身手最好、最為勇敢的那一撥站了出來,開始彼此較量,有比摔跤的,有比射箭的,有比拳腳的,有比投石或者投擲標槍的,十八般武藝都拿了出來,鬥得十分激烈。李睿就在一邊樂呵呵的看著,只有在雙方打得紅眼了,要下死手了才開口制止。看他那樂陶陶的樣子,不小心還以為他是在選妃呢!

一名年輕力壯的關中大漢率先在自己那一隊人裡勝出,以一根投石索震驚全場。只見他掄動投石索,連續投擲出四塊石子,擊中六十步外四塊只有巴掌大小的木板,震驚全場。李睿樂得一拍大腿,叫:“好小子,簡簡單單一根投石索硬是讓你玩出了大黃弩的精度,厲害!你叫什麼名字?”

投石高手說:“稟校尉,驃下姓李,名亮!”

李睿更樂了:“還跟我同姓啊,好,好!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親兵中的一員了!來,賞你豬蹄一隻,烈酒一杯!”

李亮單膝跪地,大聲說:“謝校尉,驃下願為校尉肝腦塗地,以報知遇之恩!”

李睿越發開心,親自將豬蹄和烈酒交到他手中,又要過他的投石索耍了幾下,感覺怎麼耍都不順手。這玩意兒是出了名的易學難精,得從小練起,花上十幾年時間,方能練到如臂使指,指哪打哪,不然就是打哪指哪了。這玩意兒在制弓技術並不發達的地中海那一圈頗為流行,很多國家的軍隊都有裝備,而羅德島和巴利阿里島出產的投石手最為優秀,能隔著一百二十米的距離用石彈打爆目標的腦袋。漢尼拔遠征羅馬的時候就帶了一千多名從巴利阿里地區招募的投石兵,這些投石兵可讓羅馬軍團吃足了苦頭,他們最剽悍的戰績就是在坎尼戰役剛開始的時候便一記石彈擊中了羅馬軍團統帥保盧斯的頭部。雖說保盧斯的銅盔擋住了石彈的攻擊,沒有被受傷,但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也給震得小腦袋瓜子嗡嗡的,大腦長時間處於宕機狀態,喪失了指揮能力。等到他從宕機狀態恢復過來,可以指揮軍隊廝殺的時候,哦嚯,拜他的同僚瓦羅那蠢豬一樣的指揮所賜,漢總已經完成了對羅馬軍團的包圍,八萬羅馬軍隊被包了餃子了!

這絕對是西方軍事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斬首作戰。當然,如果命中保盧斯腦袋的是一顆鐵彈或者鉛彈,巴利阿里投石兵的戰果會更加輝煌————那就不是小腦袋瓜子嗡嗡響那麼簡單,給打碎顱骨都是尋常事!

簡單的說,這投石索就是個易學難精、殺傷力巨大、使用成本十分低廉的兵種。這個兵種從武器到彈藥,成本都十分低廉,製造也非常簡單,投石索的話投石手本人就能編,有手就行;彈藥的話,講究點的弄一些鐵啊鉛啊之類的金屬熔了倒進模具裡,弄成紡錘狀,形狀和重量大差不差就行了;沒那麼講究的直接到河邊撿那些光滑且堅硬的鵝卵石,同樣威力十足……只是碰到披甲的敵人有點吃力而已。這絕對是那些窮得當當響,捨不得在軍隊身上多花錢的國家首選的遠端攻擊武器裝備。不過放在中原,這裝備就有點雞肋了,中原軍隊有的是強弓勁弩,這個訓練難度可比投石索低太多了,弓箭是可以瞄準的,投石索你怎麼瞄?一根不停掄動的繩子,瞄個屁啊!

李睿不打算玩復古,整什麼投石索部隊,不過身邊有個投石高手卻不是什麼壞事,碰上那種身披重甲、弓箭射不動的高價值目標,可以讓他上,一記鉛彈掄翻對方,豈不是爽歪歪?

這個親兵,收下了!

接著又有人勝出。這是位投擲標槍的高手,他所使用的標槍足有四斤重,一般的投槍兵能將這麼重的標槍投出十八步就算合格了,能投出二十步遠的都不多,而他嗖的一聲將標槍投出二十五步之遙,還一臉輕鬆的樣子。李睿看得激動不已,一個勁的猛鼓掌:“好,好,是個優秀的投槍手!有資格當我的親兵!”樂呵呵的送上滷得爛熟的豬蹄一隻,烈酒一杯。

嚴嶷舊部見狀,更是士氣倍增,將各自壓箱底的本事都拿了出來。當不當親兵倒無所謂,主要是想嚐嚐那噴香的豬蹄,還有那烈酒是啥滋味……

那叫一個熱鬧喲,都給整成萬人運動會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發老婆,亂世收留萬千美人

尋一

紅樓驕子

我愛小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