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袁隗派下的命令,許攸分成兩步走:

第一步,買通皇甫嵩的人,提醒他可以把劉備叫過來幫忙討伐涼州叛亂。

這是最容易的一步,畢竟又不是讓他們背叛,抽空提一兩句而已。

第二步,找到因劉備這次鬧騰丟官的可憐蟲,最好是閹黨那邊的。

把事情的始末告訴他,暗示他派人刺殺劉備。

事情暴露?那和袁氏或他許攸有什麼關係?

那是一名叫做‘賈德’計程車人,‘偶然’遇到丟官的官吏,意氣相投請他喝幾杯,瞭解他的情況後,‘善意’提醒他幾句而已。

“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安平郡太守劉景回府,直接就開始破口大罵。

年初安平王劉續獲罪被殺,安平國變成安平郡,他花了兩千萬錢買下太守職位。

剛上任,就發現郡中民生凋零,主要是一大堆流民,也沒有多餘錢糧安置。

正發愁怎麼辦法,郡丞給他出主意,隔壁河間國招募流民,要不把人趕過去?

有人當冤大頭,劉景立刻下令,各縣把流民都朝著河間國驅趕過去。

別人都是遮遮掩掩,最多派人告知流民,與其在這裡排隊,不如過去河間國碰碰運氣。

如劉景這樣堂而皇之趕人的傻瓜,自然首當其衝被免職。

眼看兩千萬錢打水漂,劉景才意識到這官位也不是鐵飯碗,能上去居然也能下來的!

借酒消愁幾天,偶然知道,原來是劉備把事情鬧騰開來,朝廷才不得不出手。

要說你沒本事,那收留那麼多流民幹什麼?

許你收留,不許我趕過去?又不是隻有我一個趕!

兩千萬錢,劉景再有錢也傷筋動骨。

氣憤之下,當即吩咐管家把五個門客叫來,以五千貫的價格,要求他們出面刺殺劉備。

這年頭遊俠的收入來源,無非就是打獵、商隊護衛、護院、家將、門客。

這些都還是合法的範圍,不合法的劫富濟貧、偷雞摸狗和受僱殺人等。

劉景不是什麼好鳥,豢養門客主要是為自己做點見不得人的事情。

五人也不是第一次出手,見這次居然有五千貫,當即應承下來。

當天晚上,他們就啟程前往樂成,不到兩天抵達。

也不能說剛來就行刺,首先當然是要踩點,瞭解一下劉備什麼樣子的,行程和習慣怎麼樣的。

主要是身邊的護衛有多少,厲不厲害。

“兄弟!”五人來到酒肆,找到幾個當地遊俠。

要找遊俠很簡單,在差不多的地方,比如酒肆什麼的就能找到。

這裡時不時會有幾個遊俠在等待僱主,又或者在這交換情報。

為首之人拿出十文錢,推了過去:“河間相為人如何?”

“我警告你,不要打國相的主意,否則我們都不會放過你!”誰知道對方根本不收,反而周圍一圈的遊俠怒視這五人。

“有話好說,只是剛來,聽說國相大量收留流民,有些好奇。”眼看四個夥伴就要動手,為首之人連忙起身告罪。

“國相是個好人……”對面的遊俠把錢拿走,“有些走幽州的遊俠認得他,誰落魄沒有盤纏,只要找上門,他會資助一些。這次擔任河間相,周圍各郡都避之不及的流民,就他選擇收留下來。”

尤其前不久,還拿出大量財帛,資助河間國混得不太好的遊俠和讀書人。

要說在這裡的,十個裡面有七八個,直接或者間接受過國相的恩惠。

難得沒什麼架子,不像其他豪族用歸用,卻看不起自己。

大家一起喝酒聊天,只覺得心裡暖洋洋的。

若非犯事或者吃不飽飯,誰願意當遊俠啊?

背井離鄉的,回鄉都遮遮掩掩,生怕見到鄉黨……

被人當人看,對於很多遊俠來說,這已經很久以前的事情。

“哦?”五人來自荊州,不知道幽州的情況,聽說劉備名聲居然還不錯,有些糾結起來。

尤其是為首的遊俠,此刻卻是糾結起來。

殺死劉備能賺五千貫,可河北的遊俠可能因此更難混下去的話,那也的確不厚道。

話說當頭,劉備卻是進來了,帶著關羽和太史慈過來喝酒。

張飛率軍在各縣視察,主要是避免再有誰吃空餉,虐待那些流民和墾殖兵團的人。

自家弟弟搞出來的新政,可容不得被人為破壞。

張和更不必說,難得今天休沐,卻是被勒令在書房好好看書。

劉備三人不知道,此刻張和看著眼前這十八萬字,近三百冊的竹簡,欲哭無淚。

都是從《春秋經》增擴出來,《左氏》是真能水,從一萬八擴充到十八萬字!

“店家,酒肉都拿上來!”劉備哪管那些,五弟能聽教好好讀書,那可是好事,值得慶賀一番。

這不,帶著雲長和子義過來小酌一杯。

掃了眼,如今的客人幾乎都是遊俠,於是補充了句:“給大家也上酒肉,我請客!”

“謝國相!”眾人紛紛起身道謝,來行刺的五人,也在為首的遊俠帶領下,起身道謝。

“動手嗎?”其中一人低聲詢問。

人就在這裡,也沒什麼護衛,就兩個壯漢,一擊得手立刻遠遁千里,這可五千貫!

哪怕拿了錢,回鄉買幾畝薄田,好歹不用過這種刀口舔血的日子。

“不急,情況不太對。”為首之人搖了搖頭。

話說當頭,劉備卻是來到他的面前,笑著打招呼:“幾位有些面生,莫非是剛來河間?”

“我們五人原本在荊州討生活,最近才來河北,今日剛來河間。”為首之人行禮。

“荊州來的啊?”劉備立刻來了興致,“聽說荊州文風很濃,一直想去,卻一直沒有機會!五位若不嫌棄,可否與劉某說說?作為答謝,這次的酒肉錢,我包了!”

說起自己的家鄉,五人多少有些糾結。

出來幾年了,一直不敢回去,被劉備那麼一說,什麼殺意都按捺下來,開始陷入回憶之中。

誰不是父母的寶貝,誰不想出人頭地?

可這世道,你出身貧苦,不是你想出頭就有機會出頭的。

只說連吃飽都成問題,那你怎麼練武,怎麼讀書?

要麼一輩子默默無名,埋頭躬耕。

要麼咬咬牙,拿命去闖一番事業……

五人的情況又有些特殊,有兩個是為朋友打抱不平,不小心殺了人,於是不得不出逃。

另外三個是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離鄉當了遊俠,發誓不出人頭地,就不回去。

可家鄉和親人,到底是五人心中最深處的柔軟,為劉備介紹家鄉的同時,淚水也浸透衣襟。

“劉備曾經也是布衣,最困難的時候,甚至織蓆販履。若非黃巾之亂,拉起一支義勇,如今還在涿縣,等著找機會舉孝廉。”劉備自嘲。

劉備居然也是布衣出身?還曾經織蓆販履?

五人有些詫異,更麼一想到劉備如此坦然。

換了別人當官之後,以前丟臉的事情,都是絕口不提的。

就衝著這個,五人覺得劉備很對自己胃口!

聊著聊著,大家變得親近許多,以至於五人都差點忘記自己此行的目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一百金

王草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