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郡太守真厲害,治下安穩無流民,要問流民去了哪,統統趕到臨郡去……”盧植下衙回家,路上偶然聽到有人在唱,不免讓車伕停下。

拉開車簾看出去,發現唱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大量的流民在唱。

甚至有些洛陽的孩子,聽著大概覺得有趣,也學了過去。

直至他聽到‘流民苦,流民難,餓殍滿地無人收,朱門之中酒肉臭’之後,就沒辦法淡定下來。

繼續這樣下去,怕是會出現第二次黃巾級別的動亂。

“盧尚書!”沒多久,卻是有一騎在身後過來,是宮中的黃門郎,“陛下傳旨,百官上朝!”

大朝會基本是每十天一次,也就是一個月只有三次大朝會。

至於平時,皇帝的偏殿處理政務,三公九卿在南宮辦公。

皇帝臨時有什麼事情,最多也就是傳喚某些人去偏殿詢問。

直接開大朝會的程度,那事情怕是要鬧大了。

當即下令掉頭,車子又朝著皇宮方向前進。

回去的路上,已經看到執金吾的人在行動,同時北軍的人也開始在皇宮周圍護衛。

來到南宮門前,拿起身邊的笏板,同時向值守計程車卒出示符牌,這才順利進宮。

大殿之上,已經有不少官員在這裡等候,都是下衙還來不及走,就被漢帝叫回來的。

“諸位卿家!”漢帝劉宏從後殿出來,側臥在上首處,頗有種葛優躺的意思,“外面到處傳唱的童謠,有誰聽過?”

有聽過的,也有沒聽過莫名其妙的。

就算是盧植,也是回去的時候偶然聽到,今天上朝的時候,都還沒有這個童謠。

也就是說流民至少是從辰時以後進入洛陽,才開始傳唱這首童謠。

“朕就一句話……童謠所唱,是否真有此事?”劉宏冷冽的看向群臣。

你們自詡忠君愛國,愛民如子,你們就是這樣對待大漢子民,這樣幫朕管理天下的?

“陛下,童謠出現很突兀,真實性不可考。”剛成為司徒的崔烈出面,“或有居心叵測之人,打算挑起是非,當嚴查!”

“你跟我說,若沒有這件事情,為何那麼多流民爭先傳唱?幕後之人能買十個八個流民,難道還能讓千千萬萬流民跟著一起傳唱不成?”看到崔烈出列,劉宏氣不打一處來。

這貨走自己傅姆程夫人的路子,只花了五百萬錢買下司徒職位。

當時是覺得這是自己人,結果這貨更親近士人,這讓劉宏怎麼能忍?

不是自己人早說,這司徒可是賣價一千萬錢的!

這筆買賣,老子虧了五百萬錢啊!

也就是從小跟著母親做過買賣,劉宏很清楚,若非言之有物,只是讓百姓謠傳一些東西,是不可能做到速度那麼快,傳播那麼廣。

尤其是流民,吃飽都做不到,為了省點力氣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能不動就不動。

這整天這樣傳唱的,那是拿命在唱啊!

“如今各地也有大量黃巾死灰復燃,朕以前沒太在意,現在不免問問諸位。”劉宏咆哮,“是否地方太守刺史無能,互相推諉責任,導致流民暴動起來的?”

群臣能怎麼說,把罪過都推給閹黨?

畢竟閹黨也的確有人,在地方擔任太守和刺史。

可這件事情不太對勁,若是士人出身的官員治下出問題,反而成了陛下反攻的手段。

“陛下,為今之計,得先安撫好洛陽的流民,然後才好處理別的。”盧植出面,“同時慢慢調查過去,若地方存在這個情況,當責令地方太守安頓好流民,地方刺史做好監管。”

漢末刺史儼然是一州主官,除了沒有兵權,已經掌控一州政務。

可名義上,刺史就是刺史,負責監督職責,地位甚至不如太守。

不管實際如何,官面上大家不能亂說,否則就成了把柄。

“查,徹查此事!”劉宏大手一揮,“朕要知道,這童謠是誰傳出的,是否真有此事。但凡有這情況的郡,太守立刻免職!”

至於有沒有冤枉的,那大概會有,可少了個太守,又能賣一個官職,穩賺不賠的買賣!

旨意可能都出不了洛陽,那天下再亂和他有什麼關係?

就算自己什麼都不做,最後所有的苦難都會算到自己頭上……

群臣離開皇宮,神色各不相同,下面州郡的破事被捅得天下皆知,就算陛下不追究,他們也需要給下面的百姓一個交代。

也沒什麼好交代的,有問題的都是閹黨,也必須是閹黨!

士人的正派形象不能出問題,否則以後怎麼用大義去討伐閹黨?

幾天後,洛陽袁府之中。

現任太傅職位的袁隗,看向眼前計程車人,開口詢問:“子遠,說說這事什麼情況。”

士人的名字叫做許攸,乃袁氏門生故吏,不如說是袁氏親信。

從啟用開始,專門為袁氏往來奔走,做點見不得人的事情。

直至前幾年袁紹長大,才逐漸讓袁紹接手一些。

袁氏二代領頭人,已經確定是袁基,袁術也得到一定的資源,兩人一文一武,互相配合。

袁紹過繼給袁成,從嫡系變成旁系,這幾年逐漸在輿論,名聲和其他方面為家族效力。

能力上袁紹比袁術更出色,奈何是庶出。

“對方雖然到處散佈童謠,不過慢慢追查下去,發現童謠最先是從冀州傳出,中山或者河間兩郡傳出。從目前的情報來看,河間相劉備的嫌疑最大。”許攸回道。

“子遠依然是那麼出色。”袁隗點頭。

“哪裡哪裡,袁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若非這人脈關係,學生還沒辦法查得到。”許攸謙虛。

這話也沒有說錯,正是袁氏門生故吏遍天下,才能從各地把訊息匯聚過來。

許攸只需要知道,他們治下的童謠是何時傳出的,根據時間線整理,最後一切都指向河間國。

不得不說,張和的計謀的確有效,問題他沒想到劉備那麼耿直,就讓人一點點向外擴散出去。

只要找到散佈的時間規律,那麼找到童謠傳出的最初地點,也就沒那麼難了。

“是墾殖兵團的事情吧?周圍幾個郡也的確有些過分。”袁隗隨口了句。

雖然也算是官場常用的手段,不過幾萬十幾萬的流民讓人家郡裡推。

要說劉備也能那麼做,這傻孩子居然就全部接收下來了。

可要說他傻又不是,傻子能用這一招?

若非袁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普通人根本查不到訊息的來源。

就算知道也沒用,這本來就是陽謀。

“婦人之仁,不足為慮。只是此子崛起很快,得把他打壓下去……”袁隗若有所思。

“涼州,如何?”許攸提議,“又或者,派出刺客把他幹掉!”

“為什麼不能一起來?”袁隗反問。

“學生明白了!”許攸點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黃袍加身後,開國功臣全跑路

無邊落慕瀟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