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被針對的原因

李彥和童淵的關係應該不太好吧?張和很想問一問。

正史姑且不說,平話和演義裡面,呂布可是三國戰力天花板來著……

讓自己和呂布全力一戰,那不是純粹送死?

這事情不說腦補二十多集古裝武俠劇,把《絕代雙驕》劇情套進去都不違和。

“不過……”童淵看向張和,“達道是文官,武道學點防身即可,沒必要專門去學。”

來到這裡一段時間,他也加入到壓迫張和的隊伍裡面。

不如說他大概也覺得,就算張和的武學天賦很高,可他在文官的領域,能做出的貢獻更大。

武學多麼厲害,到底不是萬人敵。

霸王都知道的道理,張和為什麼就想不明白……

閉嘴,你們這些土著!

張和要是知道,肯定那麼抱怨,至少會在心裡抱怨:

很快就要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到時候戰功嘩嘩的來。

老子放著那麼多的戰功不去賺,在後方治國平天下熬履歷,那要什麼時候才熬出個頭?

問題話他也沒辦法說,預言家可不是那麼好當的。

就之前和張飛等人提到,一個兩個都還是半信半疑。

換了別人,不說自己妖言惑眾,把自己給砍了就不錯了。

“不是,童師,你這是激將啊?”張和突然意識到什麼。

“我只是闡述事實而已。”童淵波瀾不驚,他這年紀早就做到不喜形於色。

不管如何,田豐已經決定前往前線,劉備的確需要能為他出謀劃策的軍師。

就現階段的簡雍,顯然還不夠格。

不如說就算是王修,國淵和孫乾,此刻也不夠格。

或許在任上累積五年,他們的天賦充分展現出來,才能成為真正的賢臣。

他們三個投入劉備麾下,給張和最大的感受,就是三國的名臣,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名臣。

既然田豐沒有履職,那麼原本怎麼樣依然是怎麼樣。

長史空了出來,這意味著張和還得繼續兼任一段時間……慢著,自己算是被田豐坑了?

全員大惡人!

張和突然意識到,在場的全員,好像都有參與進來。

信不信老子把政務處理得亂七八糟……

那當然不可能的,傻子才做出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於是張和不得不,在處理墾殖兵團的同時,又要兼顧長史的工作,同時還要跟著軍隊操練。

稍微有點空閒時間,還要繼續跟著童淵學武。

就連回到家,稍微休息之後,少不得還要交一下公糧……

為什麼有種,我這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卻提前過上中年人生活的感覺?

“可惜大哥也就是河間相,否則以達道的功勳,當一方縣令不成問題。”張飛感慨。

那麼多的工作,張和居然依然沒有放棄軍務,還把所有的事情都做的很好。

果然是壓力不夠,還沒辦法把他的才能完全展現出來。

張飛覺得,只要給他一兩個過得去的副手,接管一郡的軍政事務已經不成問題。

要說劉備麾下,嚴格來說也不僅是那麼幾個文士。

起兵那陣,就有豪族旁系子弟加入,擔任參軍之類的文職工作。如今要麼在軍中繼續任職,要麼就是調入衙門擔任掾吏。

這七八個文士,姑且也算是劉備起家的班底,可惜學識和能力都不太行。

“我現在和太守有何區別……”張和有氣無力的吐槽,都隨便吧!

別說張飛,張和也有些失望。

許多小說,隨便遇到某人,結果就有超強的能力,成為整本書最優秀的自創人才。

真就不知道,是自己運氣不好,還是劉備運氣不好。

“有,你至少沒掛著太守的名號。”張飛懟了回去,“不過伱也要理解大哥的良苦用心,沒有那麼大的成績,怎麼好給你舉孝廉?”

“舉孝廉?我?”張和有些詫異,要說不應該是張飛嗎?

雖說這次張家沒有破家支援劉備,可到底也佔據起兵的大部分股份。

起兵至今,張飛也是屢立戰功,於情於理都應該是他先舉孝廉。

“我可沒你那麼大的名氣,只是你名氣有了,可實績卻不多。要說舉賢不避親,也要遵循一些基本法,否則難免會被人抨擊。”張飛說道。

尤其現在的劉備,不知道多少人盯著,士人和閹黨大概都惦記上他了。

也不能說完全是張和的鍋,劉備的仁義也給他多少添了點麻煩。

越是這種時候,行事就要越謹慎,不能留下把柄。

否則別人揪著劉備‘用人唯私’大肆宣傳,那麼對他的名聲也有影響。

可要是不給自己人舉孝廉,那麼大家辛苦那麼久為了啥?

河間國今年第一個舉孝廉的,必然是劉備的人,這是大家預設的事實。

“你們什麼時候開始謀劃的?”張和張了張嘴。

“什麼叫做謀劃,大家只是順水推舟而已。”張飛笑道,“尤其是當初,你因為《三十六計》成為名士開始,你不舉孝廉,誰有資格舉孝廉?”

名士都沒資格舉孝廉,那麼普通人憑什麼舉孝廉?

張和一愣,還有這說法?

“秋季快到了,到時候大哥會在涼州,把你的名字報上去。正常來說,可能要去洛陽當郎官,或者安排你到地方任職。”張飛看向張和。

就是有這可能性,所以大家才要提前鍛鍊他的治政能力。

雖說上任期間,只要不是出現特別糟糕的情況,三年左右過度一下,調任或者升遷很正常。

還是用朱儁的例子,當了蘭陵令沒多久,直接調任交州刺史,後續積功調回洛陽任諫議大夫。

看著職位反而下降,畢竟諫議大夫沒什麼權力,可實際他也算是當上京官。

從這一刻開始,朱家已經初步具備成為世家的基礎。

只需要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再到洛陽當官,那麼朱家也算是步入世家的行列。

現在天下未亂,不管張和分析多麼透徹,可只要天下未亂,那麼就要遵循基本法。

張和能說什麼,要說不感動那是假的,沒想到大家都在默默關心著他。

問題現在都185年中,再過一兩年張純就要叛亂,自己希望能趕得上。

同時涼州的叛亂要到189年才徹底平定,不知道劉備的到來,會給這場戰爭帶來怎麼樣的變故。

比如說,張純是否會因此不叛亂了。

張和不想錯過這次叛亂,不僅僅是戰功的問題。

只因為在公孫瓚討伐失利,朝廷任命劉虞為幽州牧開始,後者用懸賞花紅的辦法,逼迫丘力居退回去,同時張純也被門客砍了腦袋,送去給劉虞……

問題從張純叛亂到丘力居離開,劫掠的各種錢糧,甚至是人口,劉虞可沒有拿回來!

就相當於丘力居部過來搶劫了幾個月,然後什麼事都沒有,屁顛屁顛回去,帶走大量的財帛甚至人口,最後把張純拿出來頂鍋。

這能忍嗎?這特麼能忍嗎?但凡是個穿越者遇到這種事情,誰能忍?

反正張和不能忍!

若真遇到張純作亂,丘力居帶多少烏桓人南下,就給滅掉多少人!

一直被針對的理由,其實就是那麼溫馨的原因,從他成為名士開始,大家已經開始這樣安排。

畢竟天下未亂,群雄也沒有割據,正常來說到洛陽為郎官,或者到地方當縣令什麼的都很正常。到時候沒有兄弟在身邊,什麼都要靠自己,沒有點治政的經驗,大家不放心。

這針對,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個伏筆,只是不知道誰猜到真相沒有。

可主角真不想離開,畢竟他是穿越者知道歷史的走向,可問題這個走向至少要還要等三年!三年,單飛的話大概都已經能成為一方太守或者刺史了。

可劉備這邊怎麼辦?遙相呼應,成為同盟?前面的鋪墊和安排都廢掉?

所以我安排他不爽張純,實際也的確不爽。

丘力居和張純在冀幽青三州劫掠多時,最後劉表雖然驅趕他們離開,可被劫掠的東西,誰會覺得他們會如數奉還?

一群強盜到自己家裡劫掠,結果只是被趕走……誰知道這段歷史都意難平。

不滅掉他們,主角寢食難安,就那麼個原因不離開,誰支援,誰反對?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朕即帝國

小奮鬥

炎太祖道武帝的憂鬱

季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