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三個訊息

“有兩個訊息,一個好訊息,一個也是好訊息……”夏至前後,張和拿著幾份信函,把大家都召集起來。

按照順位,張和文武兩邊的順位都不算靠前,可結果統籌全域性的事情,卻是他來負責。

實際張飛是完全不想管事,也自詡不夠張和聰明。

王修等人是主動謙讓,主要是他們的治政能力也在累積期間,有些大事不敢輕易決斷。

此刻文武兩邊的神色卻是有些精彩,只覺得:你這廢話是不是有點多……

“首先是大哥那邊回信,託我向甄家主道謝,同時任命您為督郵。”張和看向甄逸,隨即看向田豐,“大哥對元皓兄能來出仕,感到受寵若驚,任命元皓兄為主簿,公佑調任長史。”

若劉備是太守,大概能任命田豐為郡丞,只是郡丞和都尉應該是朝廷來任命。

真什麼都給劉備任命,那誰來掣肘他?

可以說劉備擔任河間相,算是非常優待他了,掌郡國軍政務。

於是劉備堂而皇之接管郡兵,正常來說,他那別部司馬在黃巾之亂後,就已經收回。

即劉備嚴格來說,已經沒有軍職。

正是把自己的舊部併入郡兵,好歹享受國家提供的錢糧。

否則這兩三千士卒,可就純粹是劉備的私兵,得靠他自己來養活。

“善!”田豐點頭,孫乾也沒有異議。

只是不免都看向張和,畢竟他之前是兼任長史職位的。

“接下來是針對我的任命……”張和嘆了口氣,“沒多久就是秋收,我要全力主持墾殖兵團,以及流民的秋收工作。還請兄長和各位,在這方面多多幫忙。”

要說什麼職位,沒有,最多保留軍侯的職位!

可要說實權,整個郡國的流民和墾殖兵團都歸自己排程,文武都配合自己,儼然就是國相了!

為什麼那麼安排,主要是前線情況不太好。

賊人很狡猾,仗著馬匹多,來無影去無蹤。

前腳剛剛收復某縣,剛離開沒多久,對方就又重新打下來。

若分兵,對方會專門找步卒和人數較少的騎兵下手。

最讓皇甫嵩覺得離譜的是,對方好像總能知道己軍的情報,提前撤退,或者早早設下伏擊。

你那麼說,傻子都知道,自己人這邊怕是出了內賊啊!張和不免吐槽。

他都想說,要不要把田豐送去涼州,有他幫忙出謀劃策,劉備就算打不贏也不容易吃虧。

若能把內賊揪出來,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田豐或許沒看過太多的兵法韜略,不過眼光和腦子都不錯,只要給他足夠的情報,什麼事情不能分析出來?

多看幾本兵法韜略,也就多一些可選擇性,說到底他也不可能親自統兵打仗。

“說真的,就現在前線的情況來看,我更希望元皓兄到前線擔任軍師。”看向田豐。

“這沒問題,無非走一趟罷了。”田豐點頭。

劉備在涼州的戰功越多,那麼升遷的速度越快,反之會影響到後續的升遷,甚至因此被革職。

“就這兩個好訊息?”張飛詢問。

要說後面這個,感覺也不是什麼好訊息。

“不,以上是針對我們而言的好訊息。”張和回道,“還有個訊息,是對甄家主和元皓兄所言。”

“達道沒必要那麼見外,稱某表字子良,或者甄兄都可以。”甄逸出動表態。

甄家這次算是起死回生,尤其是他甄逸成為名士,多虧張和獻策。

若非沒有合適的嫡女,他都打算和張和聯姻了。

要說甄逸今年剛三十,張飛也二十歲,自然不會用‘叔父’稱呼甄逸,甄兄自然最好。

張飛都叫甄兄,張和也不可能平白無故矮一輩,也應該用甄兄,或者子良兄來稱呼。

“好,那麼接下來的訊息,就和子良兄與元皓兄有直接關係。”張和嘆了口氣,拿出三份文書,“新任太尉張溫,司徒崔烈,以及陛下本身,要徵辟兩位……”

到底是出名,趁著甄逸大火,崔烈和張溫純粹是蹭熱度,來提升自己的名望。

至於漢帝親自徵辟甄逸,就不知道是作何打算。

指望從甄逸這裡榨點錢出來,問題這貨真就被榨乾,再要錢得變賣祖宅和田產,榨不出什麼了。

田豐這邊就更讓人匪夷所思,人家之前是棄官歸鄉,如今好歹已經出仕。

要說甄逸破家為國,怎麼都不可能讓田豐也跟著出名。

可人家精確把文書送到河間國這邊,怎麼看都覺得是故意針對河間國,不如說就是針對劉備。

就是藉著徵辟甄逸這事,讓徵辟田豐的事情變得沒那麼突兀而已。

“無需理會!”田豐主動回答,“田某已經出仕,沒必要再換個職位。”

尤其來到河間國這段時間,發現墾殖兵團和地方和諧共處,沒有侵害到地方百姓的利益,反而很好的利用現有的資源,逐漸做到自給自足。

多少也有些佩服劉備,黃巾之亂後,把有爭議的田產全部收為官田。

這基本把河間國的豪族,甚至可能連河間王都給得罪了。

是以河間王從頭到尾,都沒有召見,或者邀請劉備去王府赴宴,和齊王的態度是天差地別。

這個情況下,還主動收留那麼多流民。

若非張和提出墾殖兵團的構思,同時把故意搗亂的縣官,連帶三個地方豪族的嫡系廢掉,只怕劉備如今都被罷免了。

可要說劉備做錯,這為國為民的態度,田豐是真的佩服。

這是真正為民做主的好官,而不是那種為了上進不擇手段,甚至只顧黨爭不管百姓死活的混蛋!

換個角度來說,張和能夠給劉備善後到這個程度,也算是難得的大才。

可惜是庶子,若自幼得到張家的全力培養,七八歲可能就是個神童,十來歲若能拜入名師門下,十五六歲出仕當官,甚至舉孝廉都很正常。

張和:不不不,一年以前,老子甚至都還沒有穿越過來!

不開掛的張和,那就純粹是家裡蹲,最多是精神不太正常,身體羸弱的家裡蹲。

羸弱到什麼程度,大哭一場人哭沒了,二十斤的畫龍擎天戟居然都覺得重。

看看現在,畫龍擎天戟被重新打造過,重量高達五十六斤,金屬槍身,隕鐵戟頭。

拿在手裡,那也是輕輕鬆鬆的事情,一點都不虛!

“那我也留下來!”甄逸有些意動。

畢竟三公,甚至是朝廷的徵辟,顯然發展潛力更高。

可張和對他有恩,患難見真情,留在這裡對自己才是最好的選擇。

“既然如此,那我也有個訊息。”童淵突然發話,“我那師兄說年歲已大,就不過來了。主要是他有個不錯的弟子,正在全力調教,沒時間亂跑。”

隨即拿出一個冊子,遞給張和:“不過託人送來《三十六路天龍戟》的謄本,說是希望軍侯學會之後,以後若遇到他那弟子,能全力切磋一番!”

童淵在這裡算是客卿,理論上不是張和上下級,自然沒必要那麼親近。

讓我和呂布全力切磋一番,李彥是認真的,還是故意的?張和不免吐槽。

不知怎麼的,這不算厚實的冊子,一時間只覺得有些燙手……

我選表字,因為文化功底不太好,所以要麼查他們表字,查得到就用。查不到怎麼辦?簡單,趙錢孫李一路查過去,總能找到合適的歷史人物,合適的表字。

張和我查的是明朝官員陳和,表字達道。當然孫和的表字‘子孝’或許更好?

北周大臣李和,表字慶穆。

實際我有些懶,查到陳和有表字就用了……

甄逸我查了不少,王逸,陳逸什麼的。王逸表字叔師;漢代趙逸表字思群(qun),清朝畫家孫逸,表字無逸;宋代人物,表字仲舉。

我不知道甄逸的排行,叔師和仲舉肯定不能用,最後用後唐人物陳逸的婊子子良來作為甄逸的表字。

這一招寫小說的可以借鑑,當然不借鑑也沒什麼。反正達道這表字被噴的情況也不少……

李彥在調教呂布,所以不來。不過他應該還是有鬥爭心的,所以把戟譜送了過來,讓童淵培養。培養好了,在公平的條件下比試,都是一樣的武功,那自然看得出誰的調教本事更高。

說到底,別說李彥,童淵又如何知道,呂布的武藝漢末第一?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因為你們說早晚更新不好,我白天大多在睡覺或者做點別的,比如今天去拔牙了。所以想了想,索性都第二天白天發,這樣一口氣就三章,也方便追讀。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罰錢縣令開始無敵

狗哥抱大腿